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31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31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8 10: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4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成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
导入新课
1、通过填写表格,完善时间轴等,能准确说出辽宋夏金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改进等科技发展状况和理学、文学艺术、史学等成就。(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能归纳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并能多角度分析其科技突出、文化多样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树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向。(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壹. 发明迭起,泽被后世
自习教材P76-79第一、二、三子目,找出以下信息。4min
科技成就
活字印刷术 发明:时?人?
发展:
传播:
指南针 演变:
影响:
火药 发展:
影响:
天文成就 北宋: 元: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背景回顾:
唐朝前期已有雕版印刷术
缺点:成本高、利用率低
雕版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
毕昇(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
(1)发明: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活字印刷术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背景回顾:
唐朝前期已有雕版印刷术
(缺点:成本高、利用率低)
2、活字印刷术:
毕昇(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
(1)发明: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结合视频和材料,说说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活”在哪里?有何进步之处
死字→活字
死版→活版
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活字印刷术:
(1)发明:
(2)发展:
毕昇(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
木活字
转轮排字法
铜活字
北宋、西夏
泥活字
元朝
元朝王祯
元朝中期
材料一:“正是有了宋版书,当时的绝大部分著作以及到宋代尚流传的更早著作得以保留至今。——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材料二:“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学者.罗伯特
朝鲜
日本
东南亚
波斯
欧洲
(3)传播:
13世纪时,传入朝鲜 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波斯
欧洲
(4) 影响:
①促进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传播。
②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活字印刷术: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归纳活字印刷术的影响。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当代毕昇”。他应用自己的发明成果开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并形成产业,取代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
印刷术在今天
现代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光与电”的时代,如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3D打印等。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发明及应用历程
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一)指南针
先秦:
宋代:
北宋末年:
缕lǚ悬法
司南
罗盘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无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传播:
(一)指南针
大洋洲
欧洲
阿拉伯
阿拉伯国家

3. 影响:
没有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
——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①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经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归纳指南针的影响。
②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人类从冷兵器时代开始进入热兵器时代。
(二)火药
1、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唐朝
宋元时期
南宋
元朝
发明了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应用于战争
发明了突火枪
发明了火铳 [chòng ]
火药(黑火药),由硝石、碳、硫磺按一定比例搭配而成。
元代火铳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材料:火药之所以成为“药”,是因为早在公元前3世纪秦汉之际,硝石已被用作药物内服或外用,以治疗中风、惊厥和皮肤病等。唐初孙思邈“丹经内伏硫磺法”取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加热治药,引起燃烧甚至爆炸,故称“会着火的药”,简称火药。后用于军事。
——王渝生《北京奥运开幕式对中国“四大发明”的新演绎》
非洲
欧洲
波斯

2、 传播: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传到欧洲
火药
3、影响:
火器的出现改变了作战方法,资产阶级利用它使骑士组织的封建军事力量土崩瓦解,最终也成为了欧洲人征服世界的利器。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影响》
如果没有火药,......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海德
①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火药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概括火药对世界的贡献。
②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知识小结
活字 印刷术 发明: 影响
发展:
传播:
指南针 演变:
火药 发展:
毕昇(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
泥活字→木活字→转轮排字法→铜活字
13世纪时→朝鲜→日本及东南亚→波斯→欧洲
先秦司南→宋代罗盘→北宋末年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唐朝发明火药→唐末用于军事→宋元时期更多地用于战争→元朝发明火铳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材料: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论》
三、天文学的发展
北宋
1、科学家沈括:
①创制历法“十二气历”;
②著有《梦溪笔谈》;
③改进浑仪、漏刻等天文观测仪器。
2、科学家苏颂:
创制水运仪象台,比欧洲同类天文仪器早数百年。
沈括
三、天文学的发展
元朝
科学家郭守敬:
①研制出简仪等近20种天文仪器;
②编制《授时历》;
③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
贰. 文学多元,曲艺多彩
自习教材P80-82内容,找出以下信息。4min
文化成就
理学 代表:人?主张?
影响:
宋词 发展原因:
代表人物:
元曲 形式:
代表人物:
史学 代表作及作者:
体例及内容:
地位:

儒学发展轨迹:
孔子创立
孟子
荀子
魏晋南北朝
韩愈
战国
春秋
继承发展
焚书坑儒
秦朝
西汉武帝
尊崇儒术
吸收佛道,新发展
“三教合一”挑战
儒学复兴运动
晚唐
儒学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了理学
隋唐
含义: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四、理学
四、理学
1、突出代表:
①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
②南宋的朱熹
程朱理学
程颢、程颐
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要求人们为人行事必须遵循天理。
朱熹
(理学集大成者)
存天理、灭人欲。
“理”指儒家的伦理道德
含义: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四、理学
2、影响:
【小组讨论】根据材料思考,理学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北宋)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张代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要》
材料二: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北宋程颢、程颐《二程语录》
①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②促进了个人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升,有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中华民族性格;③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④它强调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追求。
五、宋词和元曲
1、 宋词
朗读以下诗词,说一说与唐诗相比,宋词有何特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VS
对仗工整
整齐划一
参差不齐
长短不一
有词牌名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hui)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豪迈飘逸
委婉细腻
气势豪迈
五、宋词和元曲
人物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时代
派别
词风
北宋
豪放派
豪迈飘逸
两宋之交
婉约派
委婉细腻
南宋
豪放派
气势豪迈
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相对安定的政局;崇文抑武的政策;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需要。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毛泽东
五、宋词和元曲
2、 元曲
(1)形式:
(2)代表:
散曲、杂剧
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的艺术
元朝最优秀杂剧家:
关汉卿
其他:
代表作:
悲剧《窦娥冤》
五、宋词和元曲
马致远、王实甫等
能唱(音乐性)
唐诗(吟)
宋词(唱)
元曲(演)
能演(故事性)
欣赏的主体地位下移,越来越多为百姓服务。
平民化
通俗化
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
从唐诗宋词到元曲的变化
【唯物史观】根据唐、宋、元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这种变化有何特点?
材料一: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
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1)时代和作者:
(2)体例:
(3)内容:
(4)地位: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年的历史
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六、司马光和《资政通鉴》
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意为“意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书名 作者 成书时间 记载内容 体例
《资治通鉴》
《史记》
司马迁
司马光
西汉
北宋
纪传体通史
编年体通史
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比一比
卷第192 太宗 (贞观元年—二年)
卷第193 太宗 (贞观二年—五年)
卷第194 太宗 (贞观六年—十一年)
卷第195 太宗 (贞观十一年—十四年)
秦始皇本纪第六
项羽本纪第七
高祖本纪第八
吕太后本纪第九
孝文本纪第十
孝景本纪第十一
哪本是《史记》,哪本是《资治通鉴》?
叁. 科创文兴,溯本求源
读图,指出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在什么时期?
宋元时期
17世纪前中国与西方科技成果图
合作探究:辽宋夏金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历史传承等角度分析)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各民族之间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种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原因
政治
经济
关系
历史传承
个人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相对安定;
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民族交融加强,中外交往频繁
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
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明时期、发明者、发展
活字印刷术
传播和影响
发明及应用历程、影响
火药:
指南针:
发明及应用的演变、传播情况、影响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科技
第 14 课
天文学:沈括、苏颂、郭守敬
文化
程朱理学:
宋词元曲:代表人物
史学——《资治通鉴》:①作者 ②体例 ③内容④地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