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村晚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村晚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8 10:2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乡村儿童生活的每一个画面都让我们陶醉,也让诗人陶醉了,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三首让人陶醉的古诗——《村晚》。
村晚
怎样理解题目呢?
乡村傍晚的情景
雷震:
宋代诗人。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池岸
水中的波纹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含着彤红的落日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草满池塘水满陂,
两个“满”字:写出了春末时节的景物特点,绿草碧水满眼皆是,处处生机勃勃。
拟人
“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与“浸”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衔:日薄西山、欲落未落
浸:青山、落日倒映水中,与涟漪融为一体、摇曳闪烁的美丽景象。
山衔落日浸寒漪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写景
幽静美丽
长满青草的池塘,快要落山的红日,真是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此时牧童在干什么呢?齐自读古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曲调
随口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写人
悠闲自在
牧童不好好坐在牛背上非要横着坐,笛子也是随心吹,充分体现出了牧童的调皮可爱,悠闲自在。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写景
幽静美丽
写人
悠闲自在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儿来到院子里,把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来,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听到了"哗啦"一声--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般的声音。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朗读指导
《村晚》朗读基调是清新自然,前两句语气舒缓,语调悠长。后两句读得调皮一些,表现出牧童的活泼可爱。
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表达了作者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儿童表现
《四时》
《稚子弄冰》
《村晚》
写法
情感
桑树下学着种瓜
金属盆取冰,用彩丝穿冰为钲
横坐牛背、随意吹笛
通过描写农家夏日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进而描写儿童
把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情趣描绘得淋漓尽致
通过描绘一幅优雅美丽的图画,为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
对儿童热爱劳动的赞美
表现儿童稚气活泼的情趣
表现牧童的调皮可爱、悠闲自在
《村晚》诗意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含着彤红的落日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