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小学科学模拟试卷国测题库(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小学科学模拟试卷国测题库(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18 10:5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题库(一)
班级:
姓名:
座号:
1
Part One
1. 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是英国乡村医生,名字叫做(琴纳)。
2. 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写的,他的名字叫做(李时珍)
3. 我国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袁隆平)
4. 观察树皮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把观察树皮的样子记录下来 (拓印) 5.5.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几对足 (3对足)
6. 我们在研究小草每天“喝水”时,在水面上滴几滴油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7. 像水这样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
8. 毛巾可以吸水,这个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9.露珠是球形的,圆圆的,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形成的
10. 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会变甜,像这样的现象叫做(溶解)
11. 地球上大部分的水资源分布在哪里 (海洋)
12. 地球上的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哪里 (冰川)。 {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
13. 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朝向哪里 (向上)。
14. 水有压力,水越深,压力越大还是越小 (越大)
15. 所有物品都是用材料做成的,材料按来源可分为哪两种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16. 节约用纸是为了保护什么 (森林)
17. 白色污染是人们大量使用什么东西造成的 (塑料)
18.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东汉蔡伦)
19. 塑料的最大缺点是什么 (不容易分解)
20. 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延展性)
21. 矿泉水瓶一般是用什么做的 (塑料)
22. 可以用粉笔吸墨水,这是根据什么科学原理 (毛细现象)
23. 在课文《曹冲称象》中,曹冲利用了水的什么性质 (水有浮力)
24. 把铁棒、塑料棒、木筷、橡胶棒放进开水里,三分钟,上端最热的是什么 ( 铁 棒 )
25. “水没有气味”这一结论是通过哪个器官感觉到的 (鼻子)
26. 风其实就是什么 (流动的空气)
27. 镭是哪个科学家发现的 (居里夫人) 28. 《昆虫记》是谁写的 (法布尔)
29. 哪个英国人发现了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现象,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制作了电影。(罗杰 特 )
30. 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水分)
31. 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什么 (空气)
32. 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什么 (腐殖质)
33. 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哪三类 (沙土)、(壤土)、(黏土)
34. 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这些养分我们称为什么 (腐殖质)
35. 山上的表层土因为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 什么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梯田)
36. 种子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萌发 (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7. 蒲公英利用什么方式来传播种子 (风力)
38. 椰子利用什么方式来传播种子 (水力)
39. 苍耳利用什么方式来转播种子 (动物)
40. 葱的根是什么根 (须根)
41. 菠菜的根是什么根 (直根)
42. 牵牛花的茎是什么茎 (缠绕茎)
2
43.杉树的茎是什么茎 (直立茎)
44. 爬山虎的茎是什么茎 (攀缘茎)
45. 西瓜的茎是什么茎 (匍匐茎)
46. 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 (运输)(植物的茎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 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 部分)
47. 叶子都是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的脉络,我们称作什么 (叶脉)
48. 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什么来制造营养物质 (二氧化 碳 )
49.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靠植物那个器官制造的 (叶)
50. 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说明植物具有什么应激性 (向光性)
51. 观察解剖一朵花的时候要按照什么顺序来解剖 (由外向里)
52. 完全花的构造有哪四部分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53. 保护未开的花,是花哪个部分的功能 (萼片)
54. 吸引昆虫,是花哪个部分的主要功能 (花瓣)
55.制造花粉,是花哪个部分的主要功能 (雄蕊)
56.接受花粉,是花哪个部分的主要功能 (雌蕊)
57.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包含哪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58.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哪些部分是营养器官 (根)(茎)(叶)
59.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哪些部位是繁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
60.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就叫做什么 (传粉)
Part Two
第二部分:
1.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什么花 (虫媒花)
2. 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什么花 (风媒花)
3.我们吃的地瓜是植物的哪部分 (根)
4.我们吃的马铃薯是植物的哪部分 (茎)
5. 我们吃的西红柿是植物的哪部分 (果实)
6.我们吃的花生是植物的哪部分 (种子)
7. 固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会流动)
8.从固体和液体的角度来分析,牙膏是什么 (混合物)
9.固体混合前后什么不变,什么改变 (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10. 固体在水中有什么现象 (沉浮)和(溶解)
11. 米和水利用什么方法进行固液分离 (过滤)
12. 泥沙和水利用什么方法进行固液分离 (沉淀、过滤)
13.水与盐的分离利用什么方法进行固液分离 (蒸发)
14. 液体区别与固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15.油、水、蜂蜜三种液体,按照流动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蜂蜜、油、水)
16. 油、水、蜂蜜三种液体,按同体积的液体由重到轻的顺序排列:(蜂蜜、水、油)
17. 四杯液体分别装的是水、牛奶、白醋、糖水,怎样鉴别最科学 (看)(闻)(尝)
18. 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哪个比较轻 (热水)
19. 水和酒精混合前后什么不变,什么改变 (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20. 油跟醋在水中,哪个能溶解,哪个不能溶解 (醋能溶解,油不能溶解)
21. 测量气温多高的工具叫做什么 (温度计)
22. 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几点气温最高 (午后2
3
点 左 右 )
23. 世界各地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相同的,都在空旷草坪上离地几米 (1.5米)
24. 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做什么 (雨量器)
25. 雨量大小的单位是什么 (毫米)
26. 天气预报中24小时内降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的是什么程度的雨 (小雨)
27. 天气预报中24小时内降雨量在10—25毫米之间的是什么程度的雨 (中雨)
28. 天气预报中24小时内降雨量在25—50毫米之间的是什么程度的雨 (大雨)
29. 天气预报中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 100毫米之间的是什么程度的雨 (暴雨)
30. 天气预报中24小时内降雨量在100-200毫米之间的是什么程度的雨 (大暴雨)
31. 天气预报中24小时内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的是什么程度的雨 (特大暴雨)
32. 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风向)和(风力)
33. 测雨量前,要把水面加到什么位置 (“0”刻度)
34. 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主要有什么 (沙漏)和(漏刻)
35. 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被压缩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有弹 性 )
36. 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37. 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 (热空气上升)
38. 空气受热会向哪个方向流动 (向上)
39. 空气受冷会向哪个方向流动 (向下)
40. 空气总是在(循环流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41. 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哪个位置 (上方)
42. 取暖器应挂在房间的哪个位置 (下方)
43. 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什么 (氧气)
44. 空气中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叫做什么 (二氧化碳)
45. 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跟空气比,哪个比较重 (二氧化碳)
46. 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之几 (21%)
47. 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之几 (78%)
48. 一杯热水降温的规律是怎样的 (先快后慢)
49.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我们常用的温度单位是什么 (摄氏度)
50. 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 (100摄氏度)
51.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多少 (0摄氏度)
52. 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怎么样 (轻拿轻放)
53.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怎么样 (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54. 使用温度计时,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怎么样才能认读 (等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
55. 使用温度计时,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平齐)
56. 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 导 )
57.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对流)
58. 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什么 (辐射)
59. 使用酒精灯时,要检查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几分之几 (三分之二)
60. 使用酒精灯时,打开灯帽,灯帽怎么放 (竖放)
4
科学题库(二 )
班级:
姓名:
座号:
1
Part One
1. 怎样用点着的火柴点燃酒精灯灯芯 (自下而上,斜向上点燃)
2. 使用酒精灯时,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地方,是哪里 (外焰)
3. 用完酒精灯后,怎样用灯帽盖灭火焰 (从侧边斜向下盖灭,打开,再盖上)
4. 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5. 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我们把它叫做什么 (干冰) 6.温度计是利用什么原理做成的 (热胀冷缩)
7. 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是应用了什么科学原理 (热胀冷缩)
8. 黑色物体跟白色物体相比,哪个吸热快 (黑色物体) 9.水跟油相比,哪个吸热性更强 ( 油 )
10. 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什么 (蒸发)
11.水蒸气遇冷后,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做什么 (凝结)
12. 液态的水在0摄氏度以下变成固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什么 (凝固) 13. 固态的水在0摄氏度以上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什么 (融化)
14.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是由什么原因产生的 (物体振动)
15.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传播。声音传播需要什么 (介质)
16. 声音是的传播方向是怎么样的 (朝着四面八方传播)
17.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谁最快,谁最慢 (固体最快)(气体最慢) 1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340米/秒)
19.耳朵分为哪三部分 (外耳)(中耳)(内耳)
20. 耳廓有什么作用 (收集声波)
21. 声音的强弱叫做什么 (音量)
22. 声音的高低叫做什么 (音调)
23. 音量跟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 (振动的幅度)
24. 音调跟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 (振动的快慢)
25. 音量又叫做什么 (响度)
26. 我们做眼保健操的时候,闭着眼也能听出是哪个值日班长在提醒那些没好好做的同学,因为 每个人的什么不同 (音色)
27. 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 和(水)
28. 鉴别食物是否含有淀粉,我们使用的药剂是什么 (碘酒)
29. 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成什么颜色 (蓝色)
30. 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我们最好按照什么方法来控制我们 的饮食 (食物金字塔)
31. 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营养过剩)
32. 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营养不良)
33. 为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应包括:(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虾、 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这五大类。其中,应该吃得最多的是什么 应该吃得 最少的是什么 (粮食类多吃)(油盐糖少吃)
34. 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哪几个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5. 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什么 (蠕动rú dong)
36. 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加工食品)(天然食品)
37. 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 些营养成分,我们把这样的食品称作什么 (加工食品)
38. 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我们把这样 的食品称作什么 (天然食品)
2
39. 购买加工食品时一定要注意看的什么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0. 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食用色素)
41. 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颜色和口味的食品添加剂是什么 (食用色素)
42. 含有哪种色素的食品吃多了,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人造色素)
43. 常用来整理信息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排序)和(分类)
44.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如物体的轻重、软硬、厚薄、运 动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方法,我们叫做什么 (排序)
45. 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分在一起,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什么 (分类)
46. 把不同的事物一分为二,再各自一分为二,继续各自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分,这种方法 叫做什么 (多极二分法)
47. 公元1750年,瑞典哪位生物学家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 (林奈)
48. 生物双名法里,标志着与其他生物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的是什么命名 (属名)
49. 生物双名法里面,描述了该生物的个体特征的是哪种命名 (种名)
50. 人体共有几块骨头 (206)
51. 人体中所有骨头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我们把它叫做什么 (骨骼)
52. 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哪四部分 (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53.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有什么作用 (能制造血细胞)
54.骨骼具有什么作用 (支撑)(保护)(运动)
55. 骨与骨之间相连地方叫做什么 (关节)
56. 关节常见的类型有哪几种:(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57. 人体关节有什么作用 (运动)和(缓冲)
58. 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什么来参与 (肌肉)
59. 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做什么运动,带动骨和关节而实现的 (收缩和舒张)
60. 人体肌肉共有多少块 (600多块)
Part Two
1.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百分之几 (40%)
2. 人体静止不动时,还有负责哪些功能的肌肉仍在运动 (心跳)(呼吸)
3.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要多吃含什么高的食品 (蛋白质)和(钙) 4.刚孵出的小蚕叫什么 (蚁蚕)
5.蚕吃的食物主要是什么 (桑叶)
6.蚕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来呼吸 (气门)
7. 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什么 (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8. 蚕蜕皮时有时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它是在做什么 (休眠)
9. 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有几对足 (3对足)
10. 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哪一个 (中国)
11. 蚕的一生分为哪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12. 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 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什么 (参照物)
13.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怎么样的物体 (不动)或(静止)
14. 小小竹排江中游,参照物是什么,谁在运动 (参照物是岸边,竹排在动)
15. 巍巍青山两岸走,参照物是什么,谁在运动 (参照物是竹排,青山在动)
16. 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表示什么 (运动速度)
17. 某位同学走完60米用了30秒,他的速度是几米每秒 (2米/秒)
18. 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什么 (风向)
19. 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哪两类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
20. 锯木头的动作属于什么运动 (直线往复运动)
21. 一个摆,摆锤从起点出发,摆过去,摆回来,我们算它摆几次 ( 一 次)
22. 摆的快慢与摆的什么因素有关系 (摆线长短)
23.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什么 (运动状态和形状)
24. 我们利用什么科学仪器来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秤)
25. 力的单位是什么 (牛顿)
26. 使用弹簧秤之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调零)
27. 弹簧秤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28. 用弹簧秤测力是,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秤的什么 (量程)
29.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 这种性质叫做什么 (弹性)
30.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什么 (弹力)
31. 地球上万物都受到地球引力,我们又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竖直向下)
32.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我们把这种力叫做什么 (摩擦力)
33. 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做什么 (阻力)
34. 海豚的身体形状是头尾尖,中间大,这种有利于克服阻力的体形叫什么 (流线型)
35. 我们用扦插的方法来种葡萄,主要是因为葡萄的茎具有什么作用 (繁殖作用)
36. 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是什么 (气孔)
37. 解剖油菜花时,用大拇指和食指控制镊子,镊子要夹住被撕部分的哪里 (基部)
38. 用植物的茎或根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什么 (营养繁殖)
39. 森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是因为树叶进行了什么作用,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 (蒸腾作用)
40. 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清洁新鲜,是因为树叶进行了什么作用,向空气中放出氧气的缘故 ( 光 合作用)
41. 壁虎被抓住,为了保护自己逃生,它经常怎么做 (断尾)
42. 竹节虫的形态与竹子的枝条相似,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叫做什么 (拟态)
43. 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哪一类 ( 昆 虫 )
44. 蟋蟀的鸣叫声是由它身体的哪个部位振动发出来的 (翅膀)
45. 蚯蚓没有脚,它是依靠腹部的什么爬行的 (刚毛)
46. 潜水员在海水中能看见水中的景物,最基本的原因是什么 (水是透明的)
47. 要得到纯净水的方法是什么 (蒸馏zhēng liú)
48. 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最科学的顺序是怎样的 (先看再闻最后才尝)
49. 我们把水煮沸烧开,是为了什么 (杀死微生物)
50. 去底的矿泉水瓶罩着燃烧的蜡烛,水面上升了一小截,说明什么 (燃烧消耗了一部分空气)
51. 火车铁轨之间留有空隙,所设计的科学根据什么 (热涨冷缩)
52. 唱歌、说话主要是由于什么在振动 (声带)
53. 上课时,即使老师背着你讲课,你也能听到声音,因为声音传播方向是怎样的 (四面八方)
54. 通常用来制造砖瓦、烧制陶瓷的材料是哪一种土 (黏土)
55. 工人叔叔在搬运重物时往往在重物下垫几根圆钢管,这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 (物体的滚动 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56.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由谁发明的 (张衡héng)
57. 蚕豆种子长成茎和叶的是哪个部位 (胚芽pēi yá)
58. 毛毛虫是蝴蝶的哪个阶段 (幼虫)
59. 根据关节的活动方式,膝关节属于哪种类型的关节 (铰链关节)
60. 一个蚕茧是由几根蚕丝组成的 ( 一 根)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