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
第1课时 物质的量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含义与应用。2.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认识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数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三者之间简单计算的思维模型。
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 ,常用单位: (简称摩,符号为 )。
②建立物质的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中子等)与可观察的物理量(如质量、气体体积等)之间的联系。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 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 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约为 。因为数值特别大,表示宏观物质没有意义,因此只用于计量 、 、 、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
(3)书写方法及含义
明确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
如1 mol H指1 mol ,1 mol H2(氢气)指1 mol ,不能说1 mol氢,指代不明确。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阿伏加德罗常数
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表示,NA近似为 。
思考1 小明同学学习了物质的量以后,他认为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和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 。
如2 mol CO2中CO2分子数N(CO2)=n(CO2)·NA=2 mol×6.02×1023 mol-1=1.204×1024。
思考2 通过下图可进一步认识水的组成,并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正误判断
(1)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数量 ( )
(2)1 mol任何粒子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 ( )
(3)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
(4)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 )
(5)3 mol O2与2 mol H2O所含原子数相等 ( )
2.(2023·石家庄高一期中)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D.国际上规定0.012 kg碳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
3.(2024·福建泉州高一上段考)现有HCl、H2O、NH3三种物质,它们具有相同氢原子数,则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1 B.1∶2∶3
C.3∶2∶1 D.6∶3∶2
物质的量的理解——“四化”
二、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1.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 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 ,单位: 。
思考1 1 mol分子、离子、原子、电子等所含的微粒数目相同,但由于不同微粒的质量一般不同,所以1 mol不同物质的质量通常也不同。观察下面的图片:
根据图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值: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该物质的 或 相等。
(4)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和物质的质量(m)之间的关系:m=n·M。
如3 mol H2O的质量:m(H2O)=n(H2O)·M=3 mol×18 g·mol-1=54 g。
特别提醒 微粒的个数与物质的质量间由物质的量联系起来:N=n·NA,则n=;m=n·M,则n=;则=n=。
思考2 “粒子的摩尔质量就是1 mol该粒子的质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如: 2H2 + O2 2H2O
质量之比 4 g ∶ 32 g ∶ 36 g
计量数之比 2 ∶ 1 ∶ 2
微粒数之比 2 ∶ 1 ∶ 2
扩大NA倍 2NA ∶ NA ∶ 2NA
物质的量之比 2 mol ∶ 1 mol∶ 2 mol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 之比,也等于 之比。
思考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H2O2)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正误判断
(1)氯化氢的摩尔质量是36.5 g ( )
(2)CH4的摩尔质量和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相等 ( )
(3)2NA个CO2的摩尔质量为88 g·mol-1 ( )
(4)Fe的摩尔质量为56 g·mol-1,则1个Fe原子的质量为 g ( )
(5)1 mol H2与0.5 mol O2恰好完全反应能生成1 mol H2O ( )
2.(2024·郑州高一期末)顺铂是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结构如图所示。关于含铂元素1.95×10-4g的顺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顺铂的摩尔质量为300
B.含有1×10-4mol氯原子
C.含氮元素的质量为2.8×10-5 g
D.顺铂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
3.(2024·河北唐山高一上段考)已知反应:C+2CuOCu2O+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化学式为CO2
B.Cu2O的摩尔质量为144 g
C.每消耗0.2 mol CuO生成0.2 mol Cu2O
D.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4.结合下列问题,总结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1)已知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氨气的摩尔质量为 。
(2)1.28 g某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1.204×1022,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3)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b g,则铁的摩尔质量为 。
(4)已知一个碳原子(12C)的质量为a g,1个某气体分子的质量为b g,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1)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
①等值性: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摩尔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②确定性:对于指定的物质来说,其摩尔质量的值是一个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而改变。
(2)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①已知任意状态物质的质量时:M=(定义式)。
②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时:M=m(分子)×NA。
③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和一个12C原子的质量时:M=×12 g·mol-1。
(3)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列比例式计算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答案精析
一、
1.(1)①n 摩尔 mol (2)0.012 kg 12C 6.02×1023 分子 原子 离子 (3)氢原子 氢分子
2.(1)0.012 kg 12C NA 6.02×1023 mol-1
思考1 不正确。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是分子、离子或原子,因为不能确定该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的,所以错误;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有单位的,其单位是mol-1,故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一说法错误。
(2)n·NA
思考2 1.204×1024 6.02×1023 2 mol 1 mol
微粒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数目之比。
应用体验
1.(1)× (2)√ (3)× (4)× (5)√
2.C 3.D
二、
1.(1)物质的量 (2)M g·mol-1
思考1 1 mol 某微粒的质量(以g为单位计算)正好等于该粒子的式量。
(3)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思考2 不正确。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物质的质量的单位是g,二者的意义不同。分子组成确定,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故2 mol H2O的摩尔质量与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相等。
2.微粒数 物质的量
思考3 (1)NaOH+HClNaCl+H2O,1 mol NaOH和1 mol HCl完全反应,生成1 mol NaCl和1 mol H2O。
(2)Fe2O3+3CO2Fe+3CO2,1 mol Fe2O3和3 mol CO在高温下完全反应,生成2 mol Fe和3 mol CO2。
(3)2KClO32KCl+3O2↑,2 mol KClO3受热完全分解,生成2 mol KCl和3 mol O2。
(4)2H2O22H2O+O2↑,2 mol H2O2完全分解,生成2 mol H2O和1 mol O2。
应用体验
1.(1)× (2)× (3)× (4)√ (5)√
2.C [顺铂的化学式为Pt(NH3)2Cl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0,质量为1.95×10-4 g的铂元素,铂元素物质的量为=1×10-6 mol,则顺铂的物质的量为1×10-6 mol。顺铂的摩尔质量为300 g·mol-1,A项错误;含有2×10-6 mol氯原子,B项错误;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10-6 mol)×2×14 g·mol-1=2.8×10-5 g,C项正确;顺铂的分子数为(1×10-6 mol)×(6.02×1023 mol-1)=6.02×1017个,D项错误。]
3.D [根据化学反应元素原子个数守恒,X的化学式为CO,A项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B项错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每消耗0.2 mol CuO生成0.1 mol Cu2O,C项错误;碳元素化合价由0→+2价,化合价升高,铜元素化合价由+2→+1价,化合价降低,D项正确。]
4.(1) 17 g·mol-1 (2)64 g·mol-1
(3)bNA g·mol-1 (4) g·mol-1(共68张PPT)
专题1 第二单元
<<<
物质的量
第1课时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含义与应用。
2.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认识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数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三者之间简单计算的思维模型。
内容索引
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二、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课时对点练
>
<
一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 ,常用单位:_____(简称摩,符号为 )。
②建立物质的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中子等)与可观察的物理量(如质量、气体体积等)之间的联系。
一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n
摩尔
mol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 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 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约为 。因为数值特别大,表示宏观物质没有意义,因此只用于计量 、 、 、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
0.012 kg 12C
6.02×1023
分子
原子
离子
(3)书写方法及含义
明确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
如1 mol H指1 mol ,1 mol H2(氢气)指1 mol ,不能说
1 mol氢,指代不明确。
氢原子
氢分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阿伏加德罗常数
_____________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表示,NA近似为 。
0.012 kg 12C
NA
6.02×1023 mol-1
小明同学学习了物质的量以后,他认为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思考1
提示 不正确。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是分子、离子或原子,因为不能确定该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的,所以错误;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有单位的,其单位是mol-1,故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一说法错误。
(2)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和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 。
如2 mol CO2中CO2分子数N(CO2)=n(CO2)·NA=2 mol×6.02×1023 mol-1=
1.204×1024。
n·NA
通过下图可进一步认识水的组成,并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的关系。
思考2
提示 微粒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的粒子数目之比。
1.正误判断
(1)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数量
(2)1 mol任何粒子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
(3)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5)3 mol O2与2 mol H2O所含原子数相等
√
×
×
√
×
2.(2023·石家庄高一期中)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D.国际上规定0.012 kg碳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
√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A不正确,C正确;
物质的量作为一种物理量,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B不正确;
国际上规定0.012 kg碳 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它的近似值为6.02×1023,D不正确。
3.(2024·福建泉州高一上段考)现有HCl、H2O、NH3三种物质,它们具有相同氢原子数,则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1∶2∶3
C.3∶2∶1 D.6∶3∶2
√
现有HCl、H2O、NH3三种物质,它们具有相同氢原子数,则有n(HCl)=2n(H2O)=3n(NH3),解得n(HCl)∶n(H2O)∶n(NH3)=6∶3∶2,故选D。
归纳总结
物质的量的理解——“四化”
返回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
<
二
二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1.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 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 ,单位: 。
物质的量
M
g·mol-1
1 mol分子、离子、原子、电子等所含的微粒数目相同,但由于不同微粒的质量一般不同,所以1 mol不同物质的质量通常也不同。观察右面的图片:
根据图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1
提示 1 mol 某微粒的质量(以g为单位计算)正好等于该粒子的式量。
(3)数值: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该物质的______________或 相等。
(4)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和物质的质量(m)之间的关系:m=n·M。
如3 mol H2O的质量:m(H2O)=n(H2O)·M=3 mol×18 g·mol-1=54 g。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特别提醒 微粒的个数与物质的质量间由物质的量联系起来:N=n·NA,则n=;m=n·M,则n=;则=n=。
“粒子的摩尔质量就是1 mol该粒子的质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吗?
思考2
提示 不正确。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物质的质量的单位是g,二者的意义不同。分子组成确定,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故2 mol H2O的摩尔质量与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相等。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如: 2H2 + O2 2H2O
质量之比 4 g ∶ 32 g ∶ 36 g
计量数之比 2 ∶ 1 ∶ 2
微粒数之比 2 ∶ 1 ∶ 2
扩大NA倍 2NA ∶ NA ∶ 2NA
物质的量之比 2 mol ∶ 1 mol∶ 2 mol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_______之比,也等于 之比。
微粒数
物质的量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思考3
提示 NaOH+HCl===NaCl+H2O,1 mol NaOH和1 mol HCl完全反应,生成1 mol NaCl和1 mol H2O。
(2)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
思考3
提示 Fe2O3+3CO 2Fe+3CO2,1 mol Fe2O3和3 mol CO在高温下完全反应,生成2 mol Fe和3 mol CO2。
(3)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提示 2KClO3 2KCl+3O2↑,2 mol KClO3受热完全分解,生成
2 mol KCl和3 mol O2。
(4)过氧化氢(H2O2)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思考3
提示 2H2O2 2H2O+O2↑,2 mol H2O2完全分解,生成2 mol H2O和1 mol O2。
1.正误判断
(1)氯化氢的摩尔质量是36.5 g
(2)CH4的摩尔质量和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相等
(3)2NA个CO2的摩尔质量为88 g·mol-1
(4)Fe的摩尔质量为56 g·mol-1,则1个Fe原子的质量为 g
(5)1 mol H2与0.5 mol O2恰好完全反应能生成1 mol H2O
×
×
√
√
×
2.(2024·郑州高一期末)顺铂是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结构如图所示。关于含铂元素1.95×10-4g的顺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顺铂的摩尔质量为300
B.含有1×10-4mol氯原子
C.含氮元素的质量为2.8×10-5 g
D.顺铂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
√
顺铂的化学式为Pt(NH3)2Cl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0,质量为1.95×10-4 g的铂元素,铂元素物质的量为=1×10-6 mol,则顺铂的物质的量为1×10-6 mol。顺铂的摩尔质量为300 g·mol-1,A项错误;
含有2×10-6 mol氯原子,B项错误;
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10-6 mol)×2×14 g·mol-1
=2.8×10-5 g,C项正确;
顺铂的分子数为(1×10-6 mol)×(6.02×1023 mol-1)
=6.02×1017个,D项错误。
3.(2024·河北唐山高一上段考)已知反应:C+2CuO Cu2O+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2
B.Cu2O的摩尔质量为144 g
C.每消耗0.2 mol CuO生成0.2 mol Cu2O
D.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
根据化学反应元素原子个数守恒,X的化学式为CO,A项错误;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B项错误;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每消耗0.2 mol CuO生成0.1 mol Cu2O,C项错误;
碳元素化合价由0→+2价,化合价升高,铜元素化合价由+2→+1价,化合价降低,D项正确。
4.结合下列问题,总结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1)已知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氨气的摩尔质量为 。
(2)1.28 g某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1.204×1022,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3)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b g,则铁的摩尔质量为 。
(4)已知一个碳原子(12C)的质量为a g,1个某气体分子的质量为b g,则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17 g·mol-1
64 g·mol-1
bNA g·mol-1
g·mol-1
归纳总结
(1)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
①等值性: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摩尔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②确定性:对于指定的物质来说,其摩尔质量的值是一个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而改变。
归纳总结
(2)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①已知任意状态物质的质量时:M=(定义式)。
②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时:M=m(分子)×NA。
③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和一个12C原子的质量时:M=×12 g·mol-1。
(3)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列比例式计算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返回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5
题组一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1.(2023·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
C.物质的量适用于计量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的集合体
D.12 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5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不是物质的质量,故选A。
对点训练
2.(2024·石家庄高一上段考)摩尔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为大量、堆积,是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增加的国际单位制(SI)的第七个基本单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1 mol CO2 中含有1 mol C和2 mol O
C.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 g
D.2H既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以表示2 mol氢原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A项错误;
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 g·mol-1,C项错误。
对点训练
3.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1∶2∶3
C.3∶2∶1 D.6∶3∶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含有1 mol氧原子的CO、CO2、O3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 mol和 mol,则有n(CO)∶n(CO2)∶n(O3)=1 mol∶ mol∶ mol=
6∶3∶2。
题组二 摩尔质量
4.(2023·福建龙岩高一期中)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就等于NA个硫酸分子的质量
B.1 mol O2的质量是32 g·mol-1
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D.2 mol水的摩尔质量与1 mol水的摩尔质量相等
√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mol氧气的质量为1 mol×32 g·mol-1=32 g,B项错误;
摩尔质量有单位,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无单位,当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时,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C项错误。
对点训练
5.(2024·河北涞源高一月考)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60 g
B.偏二甲肼中C、H、N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1
C.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1
D.6 g偏二甲肼含有NA个偏二甲肼分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02×1023个C2H8N2的物质的量约是1 mol,由于其摩尔质量为60 g·
mol-1,所以1 mol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为60 g,A正确,C错误;
C2H8N2中C、H、N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B错误;
6 g偏二甲肼为0.1 mol,则含有0.1NA个偏二甲肼分子,D错误。
对点训练
6.(2023·河北邯郸高一期中)超导材料Na0.35CoO2·1.3H2O的摩尔质量约为122 g·mol-1,则61 g该材料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A.1.05 mol B.1.15 mol
C.1.65 mol D.2.15 mo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1 g Na0.35CoO2·1.3H2O的物质的量n==0.5 mol,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3.3=1.65 mol。
对点训练
题组三 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36 g水中含氢原子的数目为4NA
C.0.5 mol 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是6.02×1023
D.等质量的O2与O3,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3∶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36 g水的物质的量为=2 mol,含氢原子的数目为4NA,B正确;
0.5 mol 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为0.5 mol×2×6.02×1023 mol-1=
6.02×1023,C正确;
等质量的O2与O3,设质量都是m g,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2×NA)∶(×3×NA)=1∶1,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8.(2023·河北顺平高一期中)某金属氯化物MCl2 40.5 g,含有0.6 mol Cl-,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
A.135 g·mol-1 B.24 g·mol-1
C.56 g·mol-1 D.64 g·mol-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1,D正确。
9.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①0.5 mol NH3 ②4 g氦气
③4 ℃时9 mL水 ④0.2 mol H3PO4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对点训练
①一个NH3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0.5 mol NH3中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4=2 mol;
②4 g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故4 g氦气中所含氦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③4 ℃时9 mL水的质量为9 mL×1 g·mL-1=9 g,其物质的量为=0.5 mol,一个H2O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4 ℃时9 mL水中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3=1.5 mo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④一个H3PO4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故0.2 mol H3PO4中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8=1.6 mol。故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①④③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它们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之比为1∶1 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综合强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O、CO2的物质的量相同,所含分子数目相同,①正确;
1个CO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为14,而1个CO2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为22,故等物质的量的CO、CO2所含电子数目之比为14∶22=7∶11,⑤正确。
11.下雪时,常用融雪剂清理路面。醋酸钾(CH3COOK)是常用的融雪剂,但对道路、混凝土构件、桥梁设施等有害,对植物生长也有影响,目前正在研究环保高效的融雪剂。下列关于CH3COOK的叙述正确的是
A.CH3COOK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 g·mol-1
B.CH3COOK的摩尔质量为98 g
C.1 mol CH3COOK含有1.806×1024个H
D.1 mol CH3COOK含有2 mol氧
综合强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CH3COOK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故A错误;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B错误;
CH3COOK中含3个H原子,故1 mol CH3COOK含有3 mol H原子即1.806×1024个H,故C正确;
指代不明,没指明是氧原子还是氧气分子,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2.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1×1023个氧气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B.在1 mol Na2SO4中Na+数目约为NA
C.1 mol氮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
D.17 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在1 mol Na2SO4中Na+数目约为2NA,B错误;
1个氮气分子中含有14个电子,故1 mol N2含有14NA个电子,C错误;
17 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1个NH3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故1 mol NH3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3.双氢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4O5,相对分子质量为284。下列关于双氢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个双氢青蒿素的质量为284 g·mol-1
B.双氢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质量比为15∶24∶5
C.14.2 g双氢青蒿素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2NA
D.含有NA个碳原子的双氢青蒿素的物质的量为1 mo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质量的单位是g,不是g·mol-1,A错误;
14.2 g双氢青蒿素的物质的量是=0.05 mol,由于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是44,所以0.05 mol双氢青蒿素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2NA,C正确;
一个双氢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含有NA个碳原子的双氢青蒿素的物质的量为≈0.067 mol,D错误。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4·石家庄高一上段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4.9 g H2SO4含 个H2SO4分子,含氧原子数为 ,能和_____ mol NaOH完全反应(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4.9 g H2SO4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含0.05NA个H2SO4分子,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4=0.2 mol,含氧原子数为0.2NA,0.05 mol H2SO4能和0.1 mol NaOH完全反应。
0.05NA
0.2NA
0.1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CO和CO2,其质量比为 。
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CO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其质量比为=。
7∶11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有①2 mol CH4,②9.03×1023个NH3分子,③85 g H2S三种气体,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①2 mol CH4,②9.03×1023个NH3分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1.5 mol,③85 g H2S的物质的量为=2.5 mol,物质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
③①②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7.8 g Na2X含有Na+ 0.2 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 ,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7.8 g Na2X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0.2 mol,Na2X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M==78 g·mol-1,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23×
2=32。
78 g·mol-1
32
综合强化
15.(2024·连云港高一上段考)实验室中需要0.5 mol的二氧化碳气体,现用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计算:
(1)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 。
(2)生成的氯化钙的物质的量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0.0 g
0.5 mol
根据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可知,生成
0.5 mol CO2气体至少需要反应消耗0.5 mol CaCO3,m(CaCO3)=0.5 mol
×100 g·mol-1=50.0 g。
返回作业3 物质的量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3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题组一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1.(2023·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
C.物质的量适用于计量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的集合体
D.12 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2.(2024·石家庄高一上段考)摩尔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为大量、堆积,是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增加的国际单位制(SI)的第七个基本单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1 mol CO2 中含有1 mol C和2 mol O
C.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 g
D.2H既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以表示2 mol氢原子
3.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1 B.1∶2∶3
C.3∶2∶1 D.6∶3∶2
题组二 摩尔质量
4.(2023·福建龙岩高一期中)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H2SO4的摩尔质量就等于NA个硫酸分子的质量
B.1 mol O2的质量是32 g·mol-1
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D.2 mol水的摩尔质量与1 mol水的摩尔质量相等
5.(2024·河北涞源高一月考)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60 g
B.偏二甲肼中C、H、N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1
C.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1
D.6 g偏二甲肼含有NA个偏二甲肼分子
6.(2023·河北邯郸高一期中)超导材料Na0.35CoO2·1.3H2O的摩尔质量约为122 g·mol-1,则61 g该材料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 )
A.1.05 mol B.1.15 mol
C.1.65 mol D.2.15 mol
题组三 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36 g水中含氢原子的数目为4NA
C.0.5 mol 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是6.02×1023
D.等质量的O2与O3,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3∶2
8.(2023·河北顺平高一期中)某金属氯化物MCl2 40.5 g,含有0.6 mol Cl-,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 ( )
A.135 g·mol-1 B.24 g·mol-1
C.56 g·mol-1 D.64 g·mol-1
9.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
①0.5 mol NH3 ②4 g氦气
③4 ℃时9 mL水 ④0.2 mol H3PO4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10.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它们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之比为1∶1 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下雪时,常用融雪剂清理路面。醋酸钾(CH3COOK)是常用的融雪剂,但对道路、混凝土构件、桥梁设施等有害,对植物生长也有影响,目前正在研究环保高效的融雪剂。下列关于CH3COOK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H3COOK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 g·mol-1
B.CH3COOK的摩尔质量为98 g
C.1 mol CH3COOK含有1.806×1024个H
D.1 mol CH3COOK含有2 mol氧
12.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3.01×1023个氧气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B.在1 mol Na2SO4中Na+数目约为NA
C.1 mol氮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
D.17 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13.双氢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4O5,相对分子质量为284。下列关于双氢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NA个双氢青蒿素的质量为284 g·mol-1
B.双氢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质量比为15∶24∶5
C.14.2 g双氢青蒿素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2NA
D.含有NA个碳原子的双氢青蒿素的物质的量为1 mol
14.(14分)(2024·石家庄高一上段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4.9 g H2SO4含 个H2SO4分子,含氧原子数为 ,能和 mol NaOH完全反应(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CO和CO2,其质量比为 。
(3)有①2 mol CH4,②9.03×1023个NH3分子,③85 g H2S三种气体,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4)7.8 g Na2X含有Na+ 0.2 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 ,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5.(8分,每空4分)(2024·连云港高一上段考)实验室中需要0.5 mol的二氧化碳气体,现用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计算:
(1)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 。
(2)生成的氯化钙的物质的量是 。
答案精析
1.A 2.B
3.D [含有1 mol氧原子的CO、CO2、O3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 mol和 mol,则有n(CO)∶n(CO2)∶n(O3)=1 mol∶ mol∶ mol=6∶3∶2。]
4.D [1 mol氧气的质量为1 mol×32 g·mol-1=32 g,B项错误;摩尔质量有单位,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无单位,当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时,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C项错误。]
5.A [6.02×1023个C2H8N2的物质的量约是1 mol,由于其摩尔质量为60 g·mol-1,所以1 mol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为60 g,A正确,C错误;C2H8N2中C、H、N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B错误;6 g偏二甲肼为0.1 mol,则含有0.1NA个偏二甲肼分子,D错误。]
6.C [61 g Na0.35CoO2·1.3H2O的物质的量n==0.5 mol,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3.3=1.65 mol。]
7.D [36 g水的物质的量为=2 mol,含氢原子的数目为4NA,B正确;0.5 mol 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为0.5 mol×2×6.02×1023 mol-1=6.02×1023,C正确;等质量的O2与O3,设质量都是m g,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2×NA)∶(×3×NA)=1∶1,D错误。]
8.D [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1,D正确。]
9.A [①一个NH3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0.5 mol NH3中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4=2 mol;②4 g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故4 g氦气中所含氦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③4 ℃时9 mL水的质量为9 mL×1 g·mL-1=9 g,其物质的量为=0.5 mol,一个H2O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4 ℃时9 mL水中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3=1.5 mol;④一个H3PO4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故0.2 mol H3PO4中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8=1.6 mol。故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①④③②。]
10.D [CO、CO2的物质的量相同,所含分子数目相同,①正确;1个CO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为14,而1个CO2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为22,故等物质的量的CO、CO2所含电子数目之比为14∶22=7∶11,⑤正确。]
11.C [CH3COOK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故A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B错误;CH3COOK中含3个H原子,故1 mol CH3COOK含有3 mol H原子即1.806×1024个H,故C正确;指代不明,没指明是氧原子还是氧气分子,故D错误。]
12.D [在1 mol Na2SO4中Na+数目约为2NA,B错误;1个氮气分子中含有14个电子,故1 mol N2含有14NA个电子,C错误;17 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1个NH3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故1 mol NH3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D正确。]
13.C [质量的单位是g,不是g·mol-1,A错误;14.2 g双氢青蒿素的物质的量是=0.05 mol,由于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是44,所以0.05 mol双氢青蒿素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2NA,C正确;一个双氢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含有NA个碳原子的双氢青蒿素的物质的量为≈0.067 mol,D错误。]
14.(1)0.05NA 0.2NA 0.1 (2)7∶11
(3)③①② (4)78 g·mol-1 32
解析 (1)4.9 g H2SO4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含0.05NA个H2SO4分子,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4=0.2 mol,含氧原子数为0.2NA,0.05 mol H2SO4能和0.1 mol NaOH完全反应。(2)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CO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其质量比为=。(3)①2 mol CH4,②9.03×1023个NH3分子的物质的量约为=1.5 mol,③85 g H2S的物质的量为=2.5 mol,物质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4)7.8 g Na2X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0.2 mol,Na2X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M==78 g·mol-1,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23×2=32。
15.(1)50.0 g (2)0.5 mol
解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可知,生成0.5 mol CO2气体至少需要反应消耗0.5 mol CaCO3,m(CaCO3)=0.5 mol×100 g·mol-1=50.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