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4章综合检测卷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模型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法的是( )
A.光线 B.磁感线 C.水分子 D.氢元素
解析:A、为了形象的表示光的传播情况,通常用一条标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属于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用带箭头的曲线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磁感线实际上并不存在,是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在磁体周围画出来的,属于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用图形的办法描述了水分子的构成,属于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H”氢元素的符号,不属于模型,故D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2、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
A.水电解是物理变化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解析:A. 水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氢分子可以构成氢气,氧分子可以构成氧气,由图可得,水分子通电分解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 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比如铁、氦气等;还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比如氯化钠、硫酸铜等。故B不符合题意。C. 水分解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所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都不会发生变化。故C符合题意;D. 水是一种物质,氢气和氧气是另外两种物质,只能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3、下表是人体不同部位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肺静脉内血液 B. ②表示肺泡处
C. ③代表组织细胞 D. ④表示流经大脑的血液
解析:由分析可知:(1)组织细胞和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高于氧气的含量,特别是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表中能代表静脉血的序号是①、③,代表组织细胞的序号是③;(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结果血液由含氧气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因此肺泡内氧气含量最多,二氧化碳含量最少,因此,表中能代表肺泡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的是④;(3)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因此动脉血比静脉血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少。因此,表中能代表内动脉血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的是②。综上所述,选项分析正确的是C,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4、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有机物
B. 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硫、磷
C. “微量元素”因含量微少,所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不大
D. 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解析:A、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无机盐,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A错误.B、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磷、钾,B错误;C、“微量元素”虽含量微少,但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大,缺乏某一无机盐会产生相应的症状,C错误;D、植物生长需要量多种无机盐,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D正确;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5、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常遇到磁场,下列关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中的铁屑有规律地排列成的曲线就是磁感线
B.磁感线和磁场都不是实际存在的,是人们为方便研究而建立的模型
C.磁场中小磁针受磁力孤立转动,说明力的存在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D.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受地磁场作用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解析:A、磁感线是假想线,是不存在的;故A错误;B、磁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故B错误;C、磁场中的小磁针受到磁力而转动的;故C错误;D、小磁针的N极指向地磁场的S极,而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D正确;故答案为:D。ww
答案:Dw-2-
6、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东南风降低木船的着火点 B. 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 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 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解析:A、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变的,所以A错误;B、木船燃烧必须有充足的可燃物,船上的枯枝和油都是可燃物,所以B正确;C、东南风加大了空气的流动,增大了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浓度,致使木船越烧越旺,所以C正确;D、因为木船连在一起,一旦起火,没法及时隔离,造成全部起火;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7、如图是小科家的部分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熔断器熔丝熔断了,可以用铜丝代替
B.若导线cd间断路,仍然可以安全使用三线插座
C.若闭合开关S,灯泡L不发光。用测电笔检测e点,氖管不发光,则说明灯丝一定断了
D.若ab间断路,灯泡L仍能正常工作
解析:A.熔断器熔丝断了,应在排除故障后换用同规格的熔丝,绝不能用铜丝代替,因为铜丝在电流过大时不会熔断,不能起到保险作用,故A错误;B.若cd间断路,则插座接地线断开,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不能接地,在用电器漏电时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不能再安全使用三线插座,故B错误;C.e点与零线直接相连,闭合开关S,灯泡L不发光。用测电笔检测e点,氖管不发光,可能是灯丝断了,也可能是熔丝断了,或者火线断了,所以不能说明灯丝一定断了,故C错误;D.若ab间断路,即部分零线断路,但灯泡的两端依然可以连接到火线和零线形成回路,所以灯泡可以正常发光,故D正确。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如图所示。分析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植物在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 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C. 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D. 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解析:蒸腾作用是植物体把水蒸气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将一棵绿色植物按照题目要求操作,土壤中蒸发的水分不能进入塑料袋内,植物体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大体持平.因此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9、如图所示,A为弹簧测力计,B为条形磁铁,C为螺线管。闭合S时电流表箱和弹簧测力计都有示数,再闭合S1时,则(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解析:当开关S1闭合时,因两电阻并联,故电路中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此时螺线管中磁场变强,由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上端为N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则对B的吸引变大,则B受到向下的力变强,因B在磁场力、重力及弹簧秤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即F=G+F磁 ;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10、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正确;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正确;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正确;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⑤氧气的用途很多,可作助燃剂,但没有可燃性,不可以做燃料,错误;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错误。
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11、在地下停车场,驾驶员常常根据车位入口上方的红、绿灯判断是否有车位。小卫设计一种自动控制方案:将光控开关 S(遮光时开关闭合)装在每个车位地面中央,红、绿灯装在车位入口上方,当车位未停车时(S断开),绿灯亮;当车位已停车时(S闭合),红灯亮。同时小卫设计了如下4个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S断开时红灯绿灯都不亮,不符合方案要求。
B.乙图S闭合时绿灯亮,符合方案要求。
C.丙图S闭合时红灯亮,不符合方案要求。
D.丁图S断开时绿灯亮,S闭合时红灯亮,符合方案要求。
解析:A.甲图S断开时,电磁铁没有磁性,衔铁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回复原位,接通绿灯和红灯,这时红灯绿灯串联都亮,故A不合要求;B.乙图S闭合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来接通绿灯,此时绿灯亮,和要求不同,故B不合题意;C.丙图S闭合时绿灯亮,故C不合要求;D.丁图S断开时,电磁铁没有磁性,衔铁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回复原位,接通绿灯,此时绿灯亮;S闭合时,电磁铁有磁性,将衔铁吸下来接通红灯,此时红灯亮,故D符合要求。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12、探究茎输送有机物的实验中,出现下列几种操作,其中不会影响实验效果的是( )
A. 将两条环割的柳枝,一条放入水中,另一条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B. 将环割和未环割的柳枝,分别放入蒸馏水中培养
C. 将环割在茎的基部和未环割的柳枝,分别浸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D. 将在离根端3cm处环割的柳枝和未环割的柳枝,都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解析:因为有机物是由植物的筛管运输的,而筛管位于树的韧皮部,也就是树皮中,如果我们要探究茎输送有机物的实验,就需要把离根端3厘米处环割的柳枝和未环割的柳枝的根都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这样可以形成对照,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又不会让植物缺乏无机盐,D正确,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13、有5.85gNaCl样品(其中含少量下列一种盐),已知氯元素的质量为3.59g,则可能混入的盐是( )
A.KCl B.FeCl2 C.MgCl2·6H2O D.AlCl3
解析:5.85g纯净的NaCl含氯元素的质量为3.55g,故样品中的杂质所含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大于NaCl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通过计算,KCl、FeCl2、MgCl2·6H2O和AlCl3所含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8%、56%、34%和80%,NaCl所含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7%。只有AlCl3所含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NaCl。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14、如图甲是研究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图乙中能表示实验结果( )
图甲 图乙
解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是具有生命力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供给种子的各项生理活动的利用,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所以甲瓶内的温度计会升高.乙瓶内的种子煮熟后,失去了生命力,无法进行呼吸作用,无热量散失,所以温度计不会升高,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15、两个等质量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溶液100g,然后分别加入等质量的CaCO3和KHCO3,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分别为m和n,则m和n的关系不可能是( )
A. m<n<2m B. m=2n C. 2m=n D. m=n
解析:由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中CaCO3、HCl、CO2质量比:↑ 100: 73: 44,由KHCOз+HCl=KCl+H2O+CO2↑中KHCOз、HCl、CO2质量比:100:36.5:44;可知:①当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是:2m=n;②当CaCO3和KHCO3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是:m=n;由于KHCO3反应消耗的酸少,当KHCO3完全反应,CaCO3有剩余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是m<n<2m。由以上分析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m和n的关系不可能是m=2n。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最近网络上流行着一个有趣的实验“大象的牙膏”:在细长的容器中加入过氧化氢和发泡剂(用于产生泡沫),仅看到少量泡沫,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物质M,立即看到大量泡沫迅速从瓶口喷出,源源不断就像挤不完的牙膏。
(1)M的作用是 ;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3)用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过氧化氢做此实验将获得更好的喷发效果,原因是 。
解析:(1)加入M反应进行的剧烈,说明M起到的是催化作用,故填:催化作用;(2)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故填:2H2O22H2O+O2↑;(3)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剧烈,故填: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剧烈。
答案:(1)催化作用;(2)2H2O22H2O+O2↑;(3)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剧烈。
17、化学元素组成万物。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
(1)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之一。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______;
(2)现代化学对“元素"做了科学定义,图甲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小科认为这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你认为他的依据是 ;
(3)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图乙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表中空白格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
解析:(1)能够证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而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区别是否是同种元素的关键是质子数。依据是:质子数不同;(3)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因此表格中元素锗的原子序数为32,那么它左边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2-1=31。因为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空白格处原子的质子数为31。
答案:(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质子数不同 (3)31
18、如图所示为人体与呼吸相关的结构和功能示意图,其中①~⑤代表结构,a、b代表生理过程,c、d代表气体。
(1)图一中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
(2)图二中的气体d是在 内产生的;
(3)吸气时,图一中的结构③呈 状态。
解析:(1)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由于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人体中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组织细胞;(3)当肋间外肌与膈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运动。
答案:(1)肺 (2)组织细胞 (3)收缩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19、如图所示为我们实验室所用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接入电路,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指针偏转。
(1)电流表的工作原理为 ;
(2)当电流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
(3)当电流表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反向偏转,因为磁力的方向与 有关。
解析:(1)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B、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表针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其转动方向会发生改变,当电流表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反向偏转。
答案: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电流方向
20、如图是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的实验装置:通过测定氧化汞分解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已知:氧化汞分解的反应方程式:2HgO2Hg+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欲调整试管的倾斜度,应调节图中A、B、C中的 旋钮;
(2)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B. 塑料管口放出连续均匀的气泡后才能收集气体
C. 氧化汞未分解完全就停止加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 本实验中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可能不守恒
解析:(1)由装置中各旋钮的作用可知,能调整试管的倾斜度的旋钮是B;(1)A、由氧气的溶解性可知,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溶于煤油,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故A正确;B、当塑料管口放出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收集气体是纯净的氧气,但是收集的气体少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B不正确;C、氧化汞受热分解减少的质量,就是收集的氧气的质量,所以,氧化汞未分解完全就停止加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C正确。
答案:(1)B;(2)AC。
21、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
(1)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对种子消毒杀菌后,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 。几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现明显浑浊现象的装置是 (填“A”“B”或“C”);
(2)研究人员在晴天环境下,对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24小时CO2含量的测定,绘制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填“P点前”“P点”或“P点后”)。
解析:(1)“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对种子消毒杀菌后,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装置A干燥的种子呼吸作用微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少;装置B浸过水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二氧化碳多,装置C已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几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现明显浑浊现象的装置是B(选填“A”、“B”或“C”);(2)据图分析,P点之前植物已经开始光合作用,但是光合作用的强度小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因此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趋缓;P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二氧化碳浓度不在升高;P点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因此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P点前(选填“P点前”、“P点”或“P点后”)。
答案:(1)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B;(2)P点前
22、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如表。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反应前注
射器内空气体积至少为 mL。
解析:(1)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mL-10mL)/(40mL+20mL)×100%=16.7%;(2)装置二与装置一装置比较,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由于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和注射气的空气为60mL,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要通过注射器能读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前注射器内空气体积至少为60mL×1/5=12mL。
答案:(1)16.7%;(2)装置二;12mL。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 如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m前、混合后质量均为m后)
(1)甲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请解释其原因: ;
若实验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 ;
(2)乙组物质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 ;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解析:(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烧杯中逸出,总质量减少;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防止气体逸出,影响称量质量;(2)质量守恒只适用于解释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因为两种物质未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3)由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再分裂,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所以原子种类、数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改变,而分子数目可能改变,故①②⑤符合题意。
答案:(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烧杯中逸出,总质量减少; 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2)因为两种物质未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3)①②⑤
24、我们可以用如图(a)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
(1)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 等;
(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b)所示,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
(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如图(c)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都会使空气变污浊”。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得出的结论是 。
解析:(1)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是因为发生光合作用消耗减少了,即此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2)黑暗时,植物呼吸作用较强,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由图象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4)根据题意和图象内容知,植物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1)大于;(2)植物的呼吸作用,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3)增强;(4)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25、一定条件下,CO与MgSO4反应会生成三种氧化物.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该反应.已知SO2、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装置A中CaC2O4分解会生成一种气体和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盐,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时观察到装置C中紫红色褪去、装置E中溶液变浑浊,则C和E中反应的气体是 ;
(3)装置D的作用是 ;
(5)该装置的明显不足之处是 。
解析:(1)CaC2O4分解会生成一种气体和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盐,该盐是碳酸钙,气体是用于和硫酸镁反应的一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C2O4 △CaCO3+CO↑;(2)SO2、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二氧化硫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先检验二氧化硫,再检验二氧化碳,实验时观察到装置C中紫红色褪去,说明有二氧化硫;装置E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3)装置D中的高锰酸钾是检验二氧化硫被消耗尽,防止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4)反应中有一氧化碳,生成物有二氧化硫,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因此应该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1)CaC2O4 △CaCO3+CO↑ (2)SO2;CO2 (3)检验二氧化硫被除尽,防止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 (4)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26、网络上有一个国外“牛人”制作的“电池磁力小火车”的视频。视频中,“牛人”把由铁铷合金制作的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小火车”,并将其整个放入自制的铜质螺线管中,发现电池与磁铁竟然沿着螺线管向右运动起来,直到从螺线管的另一端穿出(如图1)。小明对“小火车”为什么会运动非常感兴趣,便动手进行了实验。
(1)图1中,两侧磁铁之间的线圈中会有电流通过,他由此推测:只有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火车才会受力运动。为验证这一假设,他需要进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预测图2中的小火车将向___________运动(选填“左”或“右”);
(3)要让小火车快地过螺线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
(4)欲使小火车由静止开始顺利通过螺线管,下列摆放方式可行的是___________。
解析:(1)两侧磁铁之间的线圈中会有电流通过,由此推测:只有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火车才会受力运动。为验证这一假设,他需要进一步的操作是将电池的一端与磁铁断开。(2)“小车”全部推入螺线管后,与磁铁接触的那一段螺线管通电产生磁场,螺线管内部的磁场向左,与电池负极相吸的磁铁受到向左的力,小车向左运动。(3)磁极间相互作用力越大,小车速度就越大,所以可以增强磁铁的磁性(或者使螺线管的绕线更密集以增加与磁铁接触的那一段螺线管匝数、或增加电池电压以增大螺线管中电流从而增强其磁场)。(4)A.A图中,螺线管内部的磁场向右,与电池负极相吸的磁铁受到向左的力,与电池正极相吸的磁铁受到向左的力,小车向左,故A符合题意;B.B图中,螺线管内部的磁场向左,与电池负极相吸的磁铁受到向左的力,与电池正极相吸的磁铁受到向右的力,小车不动,故B不符合题意;C.C图中,螺线管内部的磁场向右,与电池负极相吸的磁铁受到向左的力,与电池正极相吸的磁铁受到向右的力,小车不动,故C不符合题意;D.D图中,电池正极一端没有进入磁场,小车不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答案:(1)将电池的一端与磁铁断开 (2)左 (3)增强磁铁的磁性(或者使螺线管的绕线更密集以增加与磁铁接触的那一段螺线管匝数、或增加电池电压以增大螺线管中电流从而增强其磁场)(4)A
27、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小明用绝缘细线将电磁铁M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它与软铁块P的距离不变。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①断开开关S,按图组装实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用已调零的电子测力计测出软铁块P对测力计的压力F0并记录在表格中;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I、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③仿照步骤②再进行两次实验。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___________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2)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下端的磁极为___________(选填“N”或“S”)极。
(3)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解析:(1)[1]由表中数据可知,电磁铁的线圈匝数不变,只改变了电路中电流大小,且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增大(即电磁铁对软铁块的吸引力增大),所以实验中是根据电子测力计示数改变大小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2)[2]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判断出电磁铁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是从左向右的,由安培定则可判出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3)[3]由表中数据可知,电磁铁的线圈匝数不变,只改变了电路中电流大小,且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增大(即电磁铁对软铁块的吸引力增大),所以可得出结论:对于同一电磁铁,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4)[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作用。
答案:(1)电子测力计示数改变大小 (2)S (3)对于同一电磁铁,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4)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6分)“零碳甲醇(CH4O)”因作为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而备受瞩目。如图所示为基于“绿氢”和生物质富氧燃料技术的“零碳甲醇”合成系统,其中X为某种发电方式。
(1)“绿氢”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则X可以是 ;
A. 光伏发电 B. 风力发电 C. 燃煤发电 D. 核能发电
(2)在合成甲醇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零碳甲醇”更准确的说是“零增碳甲醇”,“零增碳”是指 。
解析:(1)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所以可以是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但不可以是燃煤发电,煤是不可再生能源,也不可以是核能发电,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B符合题意;(2)根据题意,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H2+CO2一定条件CH4O+H2O;故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1:3;“零碳甲醇”为“零增碳甲醇”,其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即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不排放,故甲醇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合成甲醇消耗的二氧化碳平衡、等量,实现碳的零排放。
答案:(1)AB (2)1:3 甲醇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与合成甲醇消耗的二氧化碳的量相同,实现零碳排放
29、(6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中含有有机物”时,采用了下列三种方法得到干燥的土壤:①长期日晒;②在高温火焰上长时间烧烤;③恒温箱内烘干。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总结出以下规律:土壤在加热过程中,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在加热时会直接燃烧生成CO2和H2O,而大分子的有机物在加热时先炭化分解成碳,碳在加热时燃烧生成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土壤中有一种大分子有机物(C6H12)n和一种小分子有机物C4H10。
①写出在加热过程中小分子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该大分子有机物(C6H1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同学们在取用题目中的三种干燥土壤样品放在细铁丝网上加热,发现使用其中一种土壤样品实验时,加热过程既无燃烧现象,又发现在加热前后质量保持不变,这种土壤样品可能采用三种方法中的 。(填序号)
解析:(1)①小分子有机物C4H10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4H10+13O28CO2
+10H2O;②大分子有机物(C6H1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n+1×12n=84n;(3)土壤在加热过程中,小分子有机物C4H10会燃烧生成CO2和H2O,而第三种方法恒温箱内烘干,不会燃烧,不会生成气体。故第三种方法恒温箱内烘干能保持质量不变,故③符合题意。
答案为:(1) ①2C4H10+13O28CO2+10H2O;② 84n;(2) ③
30、(7分,第1-2小题各2分,第3小题3分)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 C5H12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5005 0.5788 0.5572 0.741 0.774
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中丁烷的化学式 ;
(2)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 原子个数有关;
(3)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
解析:(1)表中所给物质来看,氢原子数为碳原子个数的2倍再加上2,物质的命名以碳原子的数目而定,所以丁烷分子中有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化学式为C4H10。(2)由表可知,烷烃的命名是以碳原子数目而定的,故命名与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有关。(3)由表可以看出,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
答案:(1)C4H10;(2)碳;(3)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
31、(8分)灌溉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小乐采用了如图甲所示实验栽培装置,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
(1)针对待研究问题,小乐作出的假设是 ;
(2)同学们种植的小白菜生长周期约为60天,幼苗出土20天左右移栽到实验槽进行相关实验,移栽时可以采取的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有 ;(答出一点即可)
(3)实验方案表中,C组的浇水频率为 ,其中起对照作用的组别是 ;
(4)小乐提出可以将小白菜中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理由是 (写出一点);图2中三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 天;
(5)如图乙所示为不同组别小白菜的产量,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
(6)若要向菜农推广最佳增氧滴灌方式,还需要进行的调查研究是 。(写出一点)
解析:(1)水中含氧量会影响小白菜的产量(2)移栽时根毛若受伤会影响成活率,所以应该带土坨移栽、并适当遮阴处理;(3)保证变量唯一,所以应该1次/3天,以便形成对照;其中C起对照作用;(4)叶绿素相对含量多的植物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产量高(合理均可) (5)灌溉水中含氧量会影响小白菜的产量,且物理增氧滴灌方式种植的小白菜产量最高;(4)针对多种不同蔬菜进行重复实验;进一步计算增氧滴灌方式的成本,考虑投入和产出的问题;调查当地菜农对相关技术的了解和接受程度;研究增氧仪器的制作和成本(写出一点,合理即可)。
答案:(1)水中含氧量会影响小白菜的产量 (2)遮阴处理(带土坨移栽等)(3)1次/3天; C (4)叶绿素相对含量多的植物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产量高(合理均可) (5)灌溉水中含氧量会影响小白菜的产量,且物理增氧滴灌方式种植的小白菜产量最高;(6)针对多种不同蔬菜进行重复实验;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收益的问题(合理即可)
32、(8分)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小明家住某小区某栋6楼,放学后乘电梯回家。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了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A接触,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报警铃声,即使闭合开关S,电动机也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6V,保护电阻R1=100Ω,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
(1)在控制电路中,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若小明的体重为400N,他站在静止的电梯上,脚与电梯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则此时小明对电梯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某次电梯正常运行时,测得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为10mA,则此时电梯载重为多少?
(4)若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mA时,刚好接触静触点B,电铃发出警报声。当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 1 000kg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g取10N/kg)
解析:(1)在控制电路中,当压敏电阻 R2受到的压力 F 增大时,其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 I=U/R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2)小明对电梯地面的压力 F=G=400 N;小明对电梯地面的压强p=F/S=400N/0.04m2=1×104Pa;(3)电路总电阻 R=U/I=6V/0.01A=600Ω;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可知,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 R2=R﹣R1=600Ω﹣100Ω=500Ω;由图乙可知此时压敏电阻所受的压力为 F1=6×103 N,故此时电梯载重为 6×103 N;(4)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 1000kg 的乘客时,电梯受到的压力等于乘客的重力,即 F2=G'=mg=1000 kg×10 N/kg=104 N;由题图乙可知,当压力 F2=104 N 时,对应的压敏电阻阻值 R2'=10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则控制电路中的电流;I'=U/(R1+R2′)=6V/(100Ω+100Ω)=0.03A=30mA;因 30 mA>20 mA,所以,此时电梯超载。
答:(1)增强;(2)小明对电梯地面的压强为1×104Pa;(3)电梯载重为6×103 N;(4)电梯超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4章综合检测卷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模型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法的是( )
A.光线 B.磁感线 C.水分子 D.氢元素
2、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
A.水电解是物理变化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3、下表是人体不同部位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肺静脉内血液 B. ②表示肺泡处
C. ③代表组织细胞 D. ④表示流经大脑的血液
4、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有机物
B. 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硫、磷
C. “微量元素”因含量微少,所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不大
D. 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5、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常遇到磁场,下列关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中的铁屑有规律地排列成的曲线就是磁感线
B.磁感线和磁场都不是实际存在的,是人们为方便研究而建立的模型
C.磁场中小磁针受磁力孤立转动,说明力的存在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D.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受地磁场作用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2-
6、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东南风降低木船的着火点
B. 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 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 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7、如图是小科家的部分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熔断器熔丝熔断了,可以用铜丝代替
B.若导线cd间断路,仍然可以安全使用三线插座
C.若闭合开关S,灯泡L不发光。用测电笔检测e点,氖管不发光,则说明灯丝一定断了
D.若ab间断路,灯泡L仍能正常工作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如图所示。分析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植物在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 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C. 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D. 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9、如图所示,A为弹簧测力计,B为条形磁铁,C为螺线管。闭合S时电流表箱和弹簧测力计都有示数,再闭合S1时,则(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10、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在地下停车场,驾驶员常常根据车位入口上方的红、绿灯判断是否有车位。小卫设计一种自动控制方案:将光控开关 S(遮光时开关闭合)装在每个车位地面中央,红、绿灯装在车位入口上方,当车位未停车时(S断开),绿灯亮;当车位已停车时(S闭合),红灯亮。同时小卫设计了如下4个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S断开时红灯绿灯都不亮,不符合方案要求。
B.乙图S闭合时绿灯亮,符合方案要求。
C.丙图S闭合时红灯亮,不符合方案要求。
D.丁图S断开时绿灯亮,S闭合时红灯亮,符合方案要求。
12、探究茎输送有机物的实验中,出现下列几种操作,其中不会影响实验效果的是( )
A. 将两条环割的柳枝,一条放入水中,另一条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B. 将环割和未环割的柳枝,分别放入蒸馏水中培养
C. 将环割在茎的基部和未环割的柳枝,分别浸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D. 将在离根端3cm处环割的柳枝和未环割的柳枝,都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13、有5.85gNaCl样品(其中含少量下列一种盐),已知氯元素的质量为3.59g,则可能混入的盐是( )
A.KCl B.FeCl2 C.MgCl2·6H2O D.AlCl3
14、如图甲是研究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图乙中能表示实验结果( )
图甲 图乙
15、两个等质量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溶液100g,然后分别加入等质量的CaCO3和KHCO3,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分别为m和n,则m和n的关系不可能是( )
A. m<n<2m B. m=2n C. 2m=n D. m=n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最近网络上流行着一个有趣的实验“大象的牙膏”:在细长的容器中加入过氧化氢和发泡剂(用于产生泡沫),仅看到少量泡沫,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物质M,立即看到大量泡沫迅速从瓶口喷出,源源不断就像挤不完的牙膏。
(1)M的作用是 ;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3)用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过氧化氢做此实验将获得更好的喷发效果,原因是 。
17、化学元素组成万物。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
(1)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之一。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______;
(2)现代化学对“元素"做了科学定义,图甲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小科认为这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你认为他的依据是 ;
(3)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图乙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表中空白格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
18、如图所示为人体与呼吸相关的结构和功能示意图,其中①~⑤代表结构,a、b代表生理过程,c、d代表气体。
(1)图一中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
(2)图二中的气体d是在 内产生的;
(3)吸气时,图一中的结构③呈 状态。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19、如图所示为我们实验室所用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接入电路,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指针偏转。
(1)电流表的工作原理为 ;
(2)当电流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
(3)当电流表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反向偏转,因为磁力的方向与 有关。
20、如图是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的实验装置:通过测定氧化汞分解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已知:氧化汞分解的反应方程式:2HgO2Hg+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欲调整试管的倾斜度,应调节图中A、B、C中的 旋钮;
(2)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B. 塑料管口放出连续均匀的气泡后才能收集气体
C. 氧化汞未分解完全就停止加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 本实验中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可能不守恒
21、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
(1)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对种子消毒杀菌后,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 。几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现明显浑浊现象的装置是 (填“A”“B”或“C”);
(2)研究人员在晴天环境下,对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24小时CO2含量的测定,绘制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填“P点前”“P点”或“P点后”)。
22、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如表。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反应前注
射器内空气体积至少为 mL。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 如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m前、混合后质量均为m后)
(1)甲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请解释其原因: ;
若实验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 ;
(2)乙组物质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 ;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24、我们可以用如图(a)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
(1)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 等;
(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b)所示,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
(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如图(c)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都会使空气变污浊”。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得出的结论是 。
25、一定条件下,CO与MgSO4反应会生成三种氧化物.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该反应.已知SO2、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装置A中CaC2O4分解会生成一种气体和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盐,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时观察到装置C中紫红色褪去、装置E中溶液变浑浊,则C和E中反应的气体是 ;
(3)装置D的作用是 ;
(4)该装置的明显不足之处是 。
26、网络上有一个国外“牛人”制作的“电池磁力小火车”的视频。视频中,“牛人”把由铁铷合金制作的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小火车”,并将其整个放入自制的铜质螺线管中,发现电池与磁铁竟然沿着螺线管向右运动起来,直到从螺线管的另一端穿出(如图1)。小明对“小火车”为什么会运动非常感兴趣,便动手进行了实验。
(1)图1中,两侧磁铁之间的线圈中会有电流通过,他由此推测:只有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火车才会受力运动。为验证这一假设,他需要进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预测图2中的小火车将向___________运动(选填“左”或“右”);
(3)要让小火车快地过螺线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
(4)欲使小火车由静止开始顺利通过螺线管,下列摆放方式可行的是___________。
27、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小明用绝缘细线将电磁铁M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它与软铁块P的距离不变。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①断开开关S,按图组装实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用已调零的电子测力计测出软铁块P对测力计的压力F0并记录在表格中;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I、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③仿照步骤②再进行两次实验。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___________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2)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下端的磁极为___________(选填“N”或“S”)极。
(3)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6分)“零碳甲醇(CH4O)”因作为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而备受瞩目。如图所示为基于“绿氢”和生物质富氧燃料技术的“零碳甲醇”合成系统,其中X为某种发电方式。
(1)“绿氢”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则X可以是 ;
A. 光伏发电 B. 风力发电 C. 燃煤发电 D. 核能发电
(2)在合成甲醇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零碳甲醇”更准确的说是“零增碳甲醇”,“零增碳”是指 。
29、(6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中含有有机物”时,采用了下列三种方法得到干燥的土壤:①长期日晒;②在高温火焰上长时间烧烤;③恒温箱内烘干。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总结出以下规律:土壤在加热过程中,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在加热时会直接燃烧生成CO2和H2O,而大分子的有机物在加热时先炭化分解成碳,碳在加热时燃烧生成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土壤中有一种大分子有机物(C6H12)n和一种小分子有机物C4H10。
①写出在加热过程中小分子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该大分子有机物(C6H1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同学们在取用题目中的三种干燥土壤样品放在细铁丝网上加热,发现使用其中一种土壤样品实验时,加热过程既无燃烧现象,又发现在加热前后质量保持不变,这种土壤样品可能采用三种方法中的 。(填序号)
30、(7分,第1-2小题各2分,第3小题3分)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 C5H12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5005 0.5788 0.5572 0.741 0.774
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中丁烷的化学式 ;
(2)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 原子个数有关;
(3)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
31、(8分)灌溉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小乐采用了如图甲所示实验栽培装置,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
(1)针对待研究问题,小乐作出的假设是 ;
(2)同学们种植的小白菜生长周期约为60天,幼苗出土20天左右移栽到实验槽进行相关实验,移栽时可以采取的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有 ;(答出一点即可)
(3)实验方案表中,C组的浇水频率为 ,其中起对照作用的组别是 ;
(4)小乐提出可以将小白菜中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理由是 (写出一点);图2中三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 天;
(5)如图乙所示为不同组别小白菜的产量,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
(6)若要向菜农推广最佳增氧滴灌方式,还需要进行的调查研究是 。(写出一点)
32、(8分)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小明家住某小区某栋6楼,放学后乘电梯回家。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了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A接触,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报警铃声,即使闭合开关S,电动机也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6V,保护电阻R1=100Ω,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
(1)在控制电路中,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若小明的体重为400N,他站在静止的电梯上,脚与电梯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则此时小明对电梯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某次电梯正常运行时,测得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为10mA,则此时电梯载重为多少?
(4)若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mA时,刚好接触静触点B,电铃发出警报声。当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 1 000kg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g取10N/k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 第1-4章 综合检测A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1) ;(2) ;
(3) ;
17、(1) ;(2) ;(3) ;
18、 (1) ; (2) ;(3) ;
19、(1) ;(2) ;(3) ;
20、(1) ;(2) ;
21、(1) ; ;
(2) ;
22、(1) ;(2) ;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1) ;
;
(2) ;
(3) ;
24、 (1) ;(2) ;
(3) (4) ;
25、(1) ;(2) ;(3) ;
(4) ;
26、(1) ;(2) ;
(3) ;
(4) ;
27、(1) ;(2) ;
(3) ;
(4)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1) ;(2) ;
(3) ;
29、(1) ;
(2) ; (3) ;
30、(1) ;(2) ;
(3) ;
31、(1) ;
(2) ;(3) ; ;
(4) ;
(5) ;
(6) ;
32、(1) ;
(2)解:
(3)解:
(4)解: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