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专题检测试卷(一)
专题1
<<<
1.(2023·河北邯郸高一期中)古代利用绿矾(FeSO4·7H2O)制取硫酸。制取
过程中FeSO4·7H2O首先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FeSO4·7H2O Fe2O3
+SO2↑+SO3↑+14H2O,该反应中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A.盐 B.酸性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 D.含氧酸
选择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FeSO4·7H2O属于盐,SO2和SO3属于酸性氧化物,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反应中没有涉及含氧酸,故选D。
20
21
22
2.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A.溶液与胶体:属于不同分散系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C.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故A错误;
纯净物、混合物与是否仅含一种元素没有必然的关系,比如O2和O3混合在一起,虽然只含一种元素,但仍是混合物,H2SO4含三种元素,但由于是一种物质,仍是纯净物,故B错误;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并不是看物质本身能否导电,而是看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导电,故D错误。
20
21
22
3.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②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③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④根据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⑤KCl溶液、水和淀粉溶液都属于分散系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方法,不是分散系分类的依据,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①错误;
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是根据氧化物的性质,不是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有的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故②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根据酸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故③正确;
根据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④正确;
水不是分散系,KCl溶液、淀粉溶液属于分散系,故⑤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4.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AlCl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Cl-
B.CaCl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aCl2===Ca2++2Cl-
C.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Na++HS
D.CH3COONH4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NH4===N+CH3COO-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项电荷不守恒,应为AlCl3===Al3++3Cl-。
21
22
5.(2024·苏州高一上段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水溶液有导电能力,因此SO2是电解质
B.KHSO4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K+、H+和S
C.饱和BaSO4溶液几乎不导电,但BaSO4是电解质
D.硫酸是电解质,所以液态硫酸一定能导电
选择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SO2自身不能电离,SO2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
KHSO4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成K+、H+和S,B项错误;
BaSO4难溶于水,但溶于水中的BaSO4能完全电离,所以BaSO4是电解质,C项正确;
液态硫酸中不含离子,不导电,D项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6.(2024·重庆沙坪坝高一上段考)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用到了一种矿物颜料——石青[2CuCO3·Cu(OH)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颜料难溶于水
B.石青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O3·Cu(OH)2+4HCl===2CuCl2+3H2O+CO2↑
C.石青加热分解能得到一种黑色固体
D.石青颜料除了色彩鲜艳,在常温下较稳定,也是历史上名家大作喜爱
的原因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20
21
22
石青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3·Cu(OH)2+6HCl===3CuCl2+
4H2O+2CO2↑,B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7.(2024·河北承德高一检测)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KClO3 2KCl+3O2↑
B.3CO+Fe2O3 2Fe+3CO2
C.CO2+Ca(OH)2===CaCO3↓+H2O
D.Zn+H2SO4===ZnSO4+H2↑
选择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分解反应,B项错误;
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分解反应,D项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8.(2023·扬州高一期中)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是17∶14,若甲气体是H2S,则乙气体可能是
A.CO B.HCl
C.NH3 D.Cl2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20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等温等压等体积,物质的量相同,质量之比等于二者的摩尔质量之比,所以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28 g·mol-1,可能是CO气体,故选A。
21
22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9.如图是一种“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该技术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分散于水中所得
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葡萄糖、酒精等这类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C.“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属于混合物
D.“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中的四氧化三铁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
该“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的直径为200 nm,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浊液,故A错误;
葡萄糖、酒精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含有二氧化硅、四氧化三铁、药物等,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显+2、+3价,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两种盐,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D正确。
21
22
10.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
B.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涉及置换反应
D.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20
21
22
选择题
物质X是CO2,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故A项正确;
反应②可以是Ca(OH)2与CO2反应,故B项错误;
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为酸、碱、盐、酸性氧化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碱性氧化物之间的反应,不可能存在置换反应,故C项正确;
若Ca(OH)2溶液饱和,加入CaO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项正确。
21
22
A.闭合开关K,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盐酸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电流
表的示数不发生变化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电流表的示数基本不变
D.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AgNO3固体,因为生成了AgCl沉淀,电流
表的示数变小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
22
当开关K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形成了回路,证明HCl是电解质,但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虽然HCl与NaCl不反应,但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则电流表的示数基本不变,故C正确;
21
22
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AgNO3固体,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则电流表的示数基本不变,故D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四项推理中正确的是
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酸类物质都有酸性,使溶液呈酸性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凡是元素化合价变化的
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碱类物质都有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化合物都是碱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20
21
22
A错,Mn2O7是酸性氧化物;
B错,使溶液呈酸性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NaHSO4在水中发生电离:NaHSO4===Na++H++S,溶液呈酸性,但NaHSO4是一种盐;
D错,Na2CO3溶液呈碱性,但Na2CO3是一种盐。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3.(2024·江苏常州高一上阶段练习)图a~c分别为NaCl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Y为石墨电极)微观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NaCl是电解质
B.图a表示NaCl固体,不导电
C.图b说明通电后发生了电离:NaCl===Na++Cl-
D.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20
21
22
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A正确;
图a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表示NaCl固体,不导电,B正确;
电离的条件是受热熔化或溶于水,C错误;
图c中形成水合离子,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D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6.02×1022个硫酸分子在水中可电离生成2NA个H+
B.在0 ℃、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14 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20
21
22
硫酸分子的物质的量约是0.1 mol,电离生成的H+的物质的量约为0.2 mol,即0.2NA个H+,A不正确;
在0 ℃、101 kPa时,22.4 L氢气中约含2NA个氢原子,B不正确;
14 g N2即0.5 mol N2,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7×2=7 mol,即含7NA个电子,C正确;
NA个一氧化碳分子与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28∶8=7∶2,D不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5.(2024·河北邢台高一期末)在标准状况下,CO与CO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2.24 L,质量为3.76 g,则混合气体中CO与CO2的体积比为
A.2∶3 B.3∶1
C.1∶1 D.1∶3
选择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 =0.1 mol,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x,CO2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x+y=0.1 mol;x×28 g·mol-1+y×44 g·mol-1=3.76 g,解得:x=0.04 mol,y=0.06 mol,同温同压下,CO与CO2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CO与CO2的体积比为0.04 mol∶0.06 mol=2∶3,故选A。
20
21
22
16.(2023·河北邯郸高一期中)常温、常压下,将等质量的氦气、甲烷、二氧化碳分别充入3个同样规格的气球中,下列各物理量的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A.气球体积:V(He)>V(CH4)>V(CO2)
B.原子数目:N(He)>N(CH4)>N(CO2)
C.气体密度:ρ(CO2)>ρ(CH4)>ρ(He)
D.分子数目:N(He)>N(CH4)>N(C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择题
√
21
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择题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质量的氦气、甲烷、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4∶11∶4,则V(He)>
V(CH4)>V(CO2),A项正确;
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4×1)∶(11×5)∶(4×3)=44∶55∶12,则原子数目N(CH4)>N(He)>N(CO2),B项错误;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则气体密度:ρ(CO2)>ρ(CH4)>ρ(He),C项正确;
21
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择题
根据A项分析,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4∶11∶4,则分子数目:N(He)>N(CH4)>N(CO2),D项正确。
21
22
17.NH4N3 (叠氮化铵)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2和H2,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若得到NH4N3的分解产物(简称a) 28 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叠氮化铵中N元素不止一种价态
B.a中N2和H2的质量比为14∶1
C.a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4.5 g ·mol-1
D.同温同压下,a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21
22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故A正确;
N2和H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其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28 g·
mol-1∶2 g·mol-1=14∶1,故B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1,故D正确。
20
21
22
选择题
1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
不是电解质
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
由移动的离子
C.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H2SO4电离出的离
子导电
D.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21
22
选择题
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是由于生成的BaSO4溶解度较小,电离出的离子很少,导电能力较弱,A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此时Ba(OH)2与稀硫
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B、D项正确;
BC段加入的稀硫酸逐渐过量,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C项正确。
21
22
选择题
19.(2024·苏州高一上段考)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对其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深入研究,物质分类及转化思想贯穿整个化学学科学习的始终。下列物质:
①纯H2SO4;②硝酸钾溶液;③铜;④Na2O固体;⑤Ba(OH)2固体;
⑥K2CO3固体;⑦蔗糖;⑧熔融KHSO4;⑨AgCl固体;⑩氨气。
(1)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②③⑧
①④⑤⑥⑧⑨
⑦⑩
21
22
①纯H2SO4;②硝酸钾溶液;③铜;④Na2O固体;⑤Ba(OH)2固体;
⑥K2CO3固体;⑦蔗糖;⑧熔融KHSO4;⑨AgCl固体;⑩氨气。
(2)写出⑤、⑥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⑤ 。
⑥ 。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a(OH)2===Ba2++2OH-
K2CO3===2K++C
21
22
(3)分类方法应用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性。NaHCO3、NaHSO3、NaHS、KH2PO4、K2HPO4都属于非强酸形成的酸式盐。
①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NaOH===Na2CO3+
H2O,完成NaHS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NaHS+NaOH===Na2S+
H2O
类比NaHCO3+NaOH===Na2CO3+H2O可知NaHS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S+NaOH===Na2S+H2O。
21
22
②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
写出H3PO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H3PO2+NaOH
===NaH2PO2+H2O
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说明H3PO2为一元酸,则H3PO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PO2+NaOH
===NaH2PO2+H2O。
21
22
20.(2024·苏州高一上段考)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占据核心地位,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标准状况下6.72 L某气体质量为13.2 g,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总数为 。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4 g·mol-1
0.3NA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3 mol,故摩尔质量为=44 g·
mol-1,0.3 mol气体含有分子总数为0.3NA。
21
22
(2)在相同状况下,等质量的SO2与O2的体积比为 。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由n====,相同状况下气体体积之比和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为1∶2。
21
22
(3)38 g过氧乙酸(CH3COOOH)中含有的O原子数为 ,含有的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NA
2 mol
n(CH3COOOH)===0.5 mol,则0.5 mol CH3COOOH共含有
1.5 mol氧原子,即1.5NA个氧原子,含有2 mol氢原子。
21
22
(4)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6
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5∶6。
21
22
(5)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2∶1的SO2和SO3,其质量之比为 。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5
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SO2和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质量之比为(2×64)∶(1×80)=8∶5。
21
22
21.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熔融状态下的NaCl能导电,推测AlCl3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但通过实验发现熔融状态下的AlCl3不能导电,而AlCl3水溶液却能导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熔融状态的AlCl3不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发生电离,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2)AlCl3水溶液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Cl3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21
22
(3)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原理 (填“相同”或“不相同”,若填“相同”,下一空不必填写;若填“不相同”,完成下一空),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不相同
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由于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金属导电是由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21
22
2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稀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之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A、C的化学式分别为 、 ;D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
NaOH
作光合作用的
原料或灭火(任写一种,合理即可)
21
22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
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Na2CO3+2HCl===
2NaCl+H2O+CO2↑
CO2+Ca(OH)2===
CaCO3↓+H2O
21
22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根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稀盐酸、氢氧
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
种,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所以A是稀盐酸,
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稀
盐酸、氢氧化钙都会与E反应,所以E是碳酸钠,稀盐酸会与C反应,C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C是氢氧化钠,D就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21
22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E→D的反应,即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B与D反应,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CaCO3↓+H2O。
21
22专题检测试卷(一)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河北邯郸高一期中)古代利用绿矾(FeSO4·7H2O)制取硫酸。制取过程中FeSO4·7H2O首先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该反应中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 )
A.盐 B.酸性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 D.含氧酸
2.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 )
A.溶液与胶体:属于不同分散系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C.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
3.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②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③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④根据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⑤KCl溶液、水和淀粉溶液都属于分散系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4.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AlCl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Cl-
B.CaCl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aCl2===Ca2++2Cl-
C.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
D.CH3COONH4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NH4===N+CH3COO-
5.(2024·苏州高一上段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SO2水溶液有导电能力,因此SO2是电解质
B.KHSO4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K+、H+和S
C.饱和BaSO4溶液几乎不导电,但BaSO4是电解质
D.硫酸是电解质,所以液态硫酸一定能导电
6.(2024·重庆沙坪坝高一上段考)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用到了一种矿物颜料——石青[2CuCO3·Cu(OH)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颜料难溶于水
B.石青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O3·Cu(OH)2+4HCl===2CuCl2+3H2O+CO2↑
C.石青加热分解能得到一种黑色固体
D.石青颜料除了色彩鲜艳,在常温下较稳定,也是历史上名家大作喜爱的原因
7.(2024·河北承德高一检测)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2KClO32KCl+3O2↑
B.3CO+Fe2O32Fe+3CO2
C.CO2+Ca(OH)2===CaCO3↓+H2O
D.Zn+H2SO4===ZnSO4+H2↑
8.(2023·扬州高一期中)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是17∶14,若甲气体是H2S,则乙气体可能是 ( )
A.CO B.HCl
C.NH3 D.Cl2
9.如图是一种“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该技术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葡萄糖、酒精等这类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C.“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属于混合物
D.“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中的四氧化三铁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10.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
B.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涉及置换反应
D.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
11.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闭合开关K,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盐酸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电流表的示数不发生变化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电流表的示数基本不变
D.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AgNO3固体,因为生成了AgCl沉淀,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四项推理中正确的是 ( )
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酸类物质都有酸性,使溶液呈酸性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凡是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碱类物质都有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化合物都是碱
13.(2024·江苏常州高一上阶段练习)图a~c分别为NaCl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Y为石墨电极)微观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NaCl是电解质
B.图a表示NaCl固体,不导电
C.图b说明通电后发生了电离:NaCl===Na++Cl-
D.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6.02×1022个硫酸分子在水中可电离生成2NA个H+
B.在0 ℃、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14 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15.(2024·河北邢台高一期末)在标准状况下,CO与CO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2.24 L,质量为3.76 g,则混合气体中CO与CO2的体积比为 ( )
A.2∶3 B.3∶1
C.1∶1 D.1∶3
16.(2023·河北邯郸高一期中)常温、常压下,将等质量的氦气、甲烷、二氧化碳分别充入3个同样规格的气球中,下列各物理量的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
A.气球体积:V(He)>V(CH4)>V(CO2)
B.原子数目:N(He)>N(CH4)>N(CO2)
C.气体密度:ρ(CO2)>ρ(CH4)>ρ(He)
D.分子数目:N(He)>N(CH4)>N(CO2)
17.NH4N3 (叠氮化铵)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2和H2,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若得到NH4N3的分解产物(简称a) 28 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叠氮化铵中N元素不止一种价态
B.a中N2和H2的质量比为14∶1
C.a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4.5 g ·mol-1
D.同温同压下,a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1
1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H2SO4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D.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4分)(2024·苏州高一上段考)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对其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深入研究,物质分类及转化思想贯穿整个化学学科学习的始终。下列物质:
①纯H2SO4;②硝酸钾溶液;③铜;④Na2O固体;⑤Ba(OH)2固体;⑥K2CO3固体;⑦蔗糖;⑧熔融KHSO4;⑨AgCl固体;⑩氨气。
(1)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写出⑤、⑥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⑤ 。
⑥ 。
(3)分类方法应用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性。NaHCO3、NaHSO3、NaHS、KH2PO4、K2HPO4都属于非强酸形成的酸式盐。
①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NaOH===Na2CO3+H2O,完成NaHS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
写出H3PO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14分)(2024·苏州高一上段考)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占据核心地位,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标准状况下6.72 L某气体质量为13.2 g,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总数为 。
(2)在相同状况下,等质量的SO2与O2的体积比为 。
(3)38 g过氧乙酸(CH3COOOH)中含有的O原子数为 ,含有的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
(4)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
(5)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2∶1的SO2和SO3,其质量之比为 。
21.(8分)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熔融状态下的NaCl能导电,推测AlCl3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但通过实验发现熔融状态下的AlCl3不能导电,而AlCl3水溶液却能导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熔融状态的AlCl3不导电的原因是 。
(2)AlCl3水溶液导电的原因是 。
(3)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原理 (填“相同”或“不相同”,若填“相同”,下一空不必填写;若填“不相同”,完成下一空),区别是 。
22.(10分)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稀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之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C的化学式分别为 、 ;D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精析
1.D 2.C 3.A 4.A 5.C
6.B [石青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3·Cu(OH)2+6HCl3CuCl2+4H2O+2CO2↑,B错误。]
7.A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分解反应,B项错误;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分解反应,D项错误。]
8.A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等温等压等体积,物质的量相同,质量之比等于二者的摩尔质量之比,所以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28 g·mol-1,可能是CO气体,故选A。]
9.A [该“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的直径为200 nm,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浊液,故A错误;葡萄糖、酒精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含有二氧化硅、四氧化三铁、药物等,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显+2、+3价,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两种盐,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D正确。]
10.B [物质X是CO2,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故A项正确;反应②可以是Ca(OH)2与CO2反应,故B项错误;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为酸、碱、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之间的反应,不可能存在置换反应,故C项正确;若Ca(OH)2溶液饱和,加入CaO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项正确。]
11.C [当开关K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形成了回路,证明HCl是电解质,但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虽然HCl与NaCl不反应,但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则电流表的示数基本不变,故C正确;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AgNO3固体,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则电流表的示数基本不变,故D错误。]
12.C [A错,Mn2O7是酸性氧化物;B错,使溶液呈酸性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NaHSO4在水中发生电离:NaHSO4Na++H++S,溶液呈酸性,但NaHSO4是一种盐;D错,Na2CO3溶液呈碱性,但Na2CO3是一种盐。]
13.C [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A正确;图a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表示NaCl固体,不导电,B正确;电离的条件是受热熔化或溶于水,C错误;图c中形成水合离子,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D正确。]
14.C [硫酸分子的物质的量约是0.1 mol,电离生成的H+的物质的量约为0.2 mol,即0.2NA个H+,A不正确;在0 ℃、101 kPa时,22.4 L氢气中约含2NA个氢原子,B不正确;14 g N2即0.5 mol N2,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7×2=7 mol,即含7NA个电子,C正确;NA个一氧化碳分子与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28∶8=7∶2,D不正确。]
15.A [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 =0.1 mol,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x,CO2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x+y=0.1 mol;x×28 g·mol-1+y×44 g·mol-1=3.76 g,解得:x=0.04 mol,y=0.06 mol,同温同压下,CO与CO2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CO与CO2的体积比为0.04 mol∶0.06 mol=2∶3,故选A。]
16.B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质量的氦气、甲烷、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4∶11∶4,则V(He)>V(CH4)>V(CO2),A项正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4×1)∶(11×5)∶(4×3)=44∶55∶12,则原子数目N(CH4)>N(He)>N(CO2),B项错误;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则气体密度:ρ(CO2)>ρ(CH4)>ρ(He),C项正确;根据A项分析,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4∶11∶4,则分子数目:N(He)>N(CH4)>N(CO2),D项正确。]
17.C [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故A正确;N2和H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其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28 g·mol-1∶2 g·mol-1=14∶1,故B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1,故D正确。]
18.A [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是由于生成的BaSO4溶解度较小,电离出的离子很少,导电能力较弱,A项错误;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此时Ba(OH)2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B、D项正确;BC段加入的稀硫酸逐渐过量,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C项正确。]
19.(1)②③⑧ ①④⑤⑥⑧⑨ ⑦⑩
(2)Ba(OH)2Ba2++2OH- K2CO32K++C
(3)①NaHS+NaOHNa2S+H2O ②H3PO2+NaOHNaH2PO2+H2O
解析 (3)①类比NaHCO3+NaOHNa2CO3+H2O可知NaHS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S+NaOHNa2S+H2O。②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说明H3PO2为一元酸,则H3PO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PO2+NaOHNaH2PO2+H2O。
20.(1)44 g·mol-1 0.3NA (2)1∶2 (3)1.5NA 2 mol (4)5∶6 (5)8∶5
解析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3 mol,故摩尔质量为=44 g·mol-1,0.3 mol气体含有分子总数为0.3NA。(2)由n=可知气体质量相同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相同状况下气体体积之比和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为1∶2。(3)n(CH3COOOH)===0.5 mol,则0.5 mol CH3COOOH共含有1.5 mol氧原子,即1.5NA个氧原子,含有2 mol氢原子。(4)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3)=5∶6。(5)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SO2和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质量之比为(2×64)∶(1×80)=8∶5。
21.(1)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发生电离,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2)AlCl3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3)不相同 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由于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金属导电是由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22.(1)HCl NaOH 作光合作用的原料或灭火(任写一种,合理即可) (2)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根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稀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所以A是稀盐酸,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稀盐酸、氢氧化钙都会与E反应,所以E是碳酸钠,稀盐酸会与C反应,C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C是氢氧化钠,D就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进行验证即可。(2)E→D的反应,即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B与D反应,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