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新中考 精准施策略
2025年《小题必刷与专题精练》
第一部分 小题必刷
第04讲 标点符号
1.(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
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C.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D.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2.(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什么是中国文化?余秋雨在《中国文化课》中告诉我们,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B.“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烟火气不仅是烧制食物的气味,它还代表着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
C.一批优秀曲艺演员登台献艺,他们表演了评书,相声,小品,快板,谐剧等曲艺,艺术形式丰富多样。
D.粒米虽小,照见文明修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社会发展注入能量。
3.(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B.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成功以来的几年时间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始终引领筹办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C.2023年7月成都大运会期间,大运村设置了书法、国画、蜀绣、传统乐器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互动体验》项目,其中《汉服体验》项目备受外国运动员的喜爱,他们纷纷前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D.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2024·天津·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诸葛亮□诫子书□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看淡财富和名利的态度,一种不为外界诱惑的品质□“宁静”则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之道。面对外界的诱惑,唯有固守本心,以淡泊为桨,以宁静为帆,才能不为名利所绊,行稳致远。
A.“ ” ”。 ; B.“ ” 。” , C.《 》 。” ; D.《 》 ”。 ,
5.(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情境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①2023年11月16日至17日,以《川渝韵味·“香”约广安》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在广安隆重举行。②来自海外商协会、海外中餐业社团、国内外专家学者……等云集广安共襄盛举,深入交流探讨川菜产业发展。③来自全国的优秀餐饮企业的名厨大师们大显身手、切磋川菜烹饪技艺,助力川菜走向全国、拥抱世界。④主题曲《“香”约广安》在寶(cóng)州(广安)大地上一次次唱响,萦绕云霄。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3·湖南·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京梦华录》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
B.“看这水多清呐,简直像翡翠!”周华对着屏幕感慨:“我巡河十年,这个季节的黄河水一年比一年清。”
C.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免耕播种机、智慧农业物联网等……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各式各样的新技术手段成了农业生产的“新式武器”。
D.第十八届校运会马上开始了,大家积极性很高。你是参加田径项目,还是参加球类项目?
7.(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央视著名节目《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的深层含义其实是精神价值的传承。
B.摆脱线材束缚,将手机与充电板轻轻贴合,即可随放随充——手机无线充电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
C.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依托数字技术,汇聚优质资源,营造互动场景,展示阅读成果,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读书空间。
D.“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天然纽带。
8.(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B.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待人处事就要宽容:宽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
C.C919大型客机上的旅客们在机舱内挥舞着国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高呼“东方风来,翼起翱翔”。
D.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9.(2024·西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历史的纵深,造就了时代的气韵。②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走向何方 ③中国到了今天,我每时每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④立于历史的沃土上,我们远眺未来。⑤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1).语段中 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10.(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知史以明鉴,察古以晓今。乐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紧扣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各大博物馆a_______________,纷纷推出了新颖有趣的活动。人们可以在乐山市博物馆挖掘汉代崖墓形制元素,在峨眉山博物馆探寻儒、释、道相互交融发展的历史b_______________,在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体验竹纸制作技艺,在铁道兵博物馆了解铁道兵的奋斗历程和他们c_____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①同时,智慧博物馆依托数字技术跨越时空,让历史场景生动再现,让馆藏文物“触手可及”。②无数时光留下的礼物,在博物馆里被珍藏。③博物馆是“没有墙垣的大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④只有发掘并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才能让中华文脉绵延不绝,灿烂文明生生不息。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B.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
C.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D.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
11.(2023·吉林·中考真题)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一首诗仅有方寸大小,一阕词不过寥寥①数行。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用感性的yùn②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谣。读诗词,人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在反复的吟诵中,潜藏在诗词内蕴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
(2)语段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顿号 逗号 B.逗号 逗号 C.逗号 顿号 D.顿号 顿号
12(2024·四川资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化是什么?是吃到舌尖上的满足,是藏进针线里的惊艳,是刻进基因的抑扬顿挫,也是融入血脉的悠扬婉转。它是自信自强的立足点,更是“读懂中国”的关键词。一同发布的中华文化主题宣传片中,不乏名山大川、文物遗址、航天科考、国际盛会等令人( )的“名场面”,也有市井人家的“烟火气”,朴素生活的“微镜头”:( )的饮食文化,口耳相传的诗词韵律,家中摆设的玩具土偶,服饰表面的花纹图样……文明古国一脉传承,______,形成文化印记,凝聚民族认同。近年来,传统文化融入新的载体,赢得了年轻消费群体。“着华服、习汉礼”。从外显元素到内涵式发展,文化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 )实现了价值增值,形成了品牌效应,( )吸引更多爱好者深入探寻,由“消费者”变成体验者、创造者、传播者。
(摘自默达《让中华文化刻进基因融入生活》,有删改)
(1).文中“消费者”的引号,与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山水画,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C.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D.我从放大镜中见蝉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13(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滚滚长江东入海,大势已立潮头来。前进,让一切成为可能。在滚烫的生活中,倾听内心的召唤,以勇毅执着的姿态,让青春xuàn lì;在奋进的征程上,xiǎng shòu风雨的洗礼,以砥砺前行的姿态,让梦想闪光 A 在奔腾的时代里,描绘理想的蓝图,以 B (奋勇搏击/前呼后拥)的姿态,让人生飞驰。志存高远,领略绝顶胜景;脚踏实地,共谱盛世华章。
(1).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符号是 。
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B.为使所谓“综合性思考”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对这种不连贯进行“加工”一一即把不连贯的地方加以填补,这无论对旧诗新诗都是需要的。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奋发向上。
D.这幽人究竟是谁 是庞公的精灵 还是诗人自己 恐怕那时连他自己也分辨不出,因为在心理上他早已与那位先贤同体化了。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好不好,自己走了才知道。
B.“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曾再三叮嘱:“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C.在课堂上,老师从鱼香肉丝的味道入手,引导学生们研究菜谱中糖醋的“少许”“适量”到底是多少。
D.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小石笑着对我说道,“可以算作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
B.《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费歌”中,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
情绪、对人生及人格的追求。
C.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
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D.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却在倾诉着。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 是在某处山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朝气蓬勃的青年向你走来,你会感受到希望。
C.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
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C.澄澈的,也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
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D.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古诗文,有的振聋发聩,使人读之清醒□有的柔情万种,使人读之伥惘;还有的追溯朝代往事,使人读之明理□六月,是草木藏蕤、雎鸠鸣唱的季节;六月,也是拨开雾霭□挣脱羁绊的季节。跟随诗人,看江山妩媚,一起漫步“古诗苑”,在诗歌的海洋里遨游,聆听圣哲先贤的教诲□感受震憾人心的力量。
A.; 。 、 , B., …… 、 、 C.; 。 , ” 。 D., …… , 、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津博物馆,□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持续引发观展热潮。展览汇聚了来自11个省份、16家文博单位所藏的众多秦汉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灿烂历史□每一个藏品,都是一本无声的书籍。文物交流展陈,释放了文物的多重价值,拉近更多观众与珍贵文物的距离,提升观众文化体验,这样的主题展怎能不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赓续呢□
A.《》 , ? B.“” ; ? C.《》 ; ! D.“” , !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沉浸式观展”,是本届博览会的一大亮点。在陕西馆□人们骑上单车,通过屏幕自由穿梭各个景点□在湖南馆,人们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欣赏迷人美景;在甘肃馆,人们自助挑选颜色,修复莫高窟壁画……博览会进一步深化□科技+文旅□融合创新,营造互动性观展体验。
A., , 《》 B.、 , “”
C.、 ; 《》 D., ; “”
9.青年风貌,是积极向上的,是奋发向前的,家,是为我们良好的精神风貌打下基础的地方。小语在活动中搜集到了下面这段材料,请你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
良好的家风能够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对家庭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现实价值。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家风, ,孟子成为一代旷世大儒,离不开孟母“三迁其家”“断机教子”的教育;陶侃一生清白做人、廉洁为官,离不开其母“截发延宾”的用心。关于家风的典籍比比皆是,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 )这些中国古人留下的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1).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10.在一、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杰出的人物【甲】有为祖国核武器事业至死不xiè( )工作的邓稼先,为我们shuāi( )微民族开救济文化药方的闻一多,满怀真zhì( )爱国激情的端木蕻良,翻越陡qiào( )老山界的陆定一等。他们身上非凡的气质和朴素的家国情怀令我们感动【乙】更令我们敬仰。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冒号 【乙】顿号 B.【甲】冒号 【乙】逗号
C.【甲】逗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顿号
【参考答案】
中考实战
1.(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运用。
A.“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是两个单独的问句,不是选择问,应把两句中间的逗号改为问号;
C.“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与“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是并列关系,且已经出现了逗号,两个句子中间应用分号;
D.“三哼经”不是书的名字,处在双引号内,应用单引号;
故选B。
2.(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运用。
C.“评书”“相声”“小品”“快板”“谐剧”是表并列的几个词语,中间应用顿号。
故选C。
3.(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A.有误。依据对“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的理解可知,括号内的内容是对“腹白”的解释,所以,应改为“腹白(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很小”;
C.有误。依据句意可知,“中国文化互动体验”和“汉服体验”均为活动名称,不是书籍名称,不应使用书名号,而应使用引号;
D.有误。依据句意可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个分句应是“证明”的结论,而“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成了因果关系。如果使用冒号,后面的内容就都是结果了。所以,应把冒号应为逗号;
故选B。
4.(2024·天津·中考真题)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及使用。
第一、二处,“诸葛亮诫子书云”中的“诫子书”是一部作品,应用书名号;
第三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是完整的,而且被独立地使用,故句号应在引号内;
第四处,“‘淡泊’是一种看淡财富和名利的态度,一种不为外界诱惑的品质”和“‘宁静’则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之道”是两个并列的分句,中间用分号隔开。
故选C。
5.(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这句话中“《川渝韵味·“香”约广安》”是世界川菜大会的主题,应使用双引号,而非书名号;“香”的双引号改为单引号;此处使用有误;
B.省略号可以用于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也可以用于表示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尽等。省略号不能与等连用,因为两者都带有省略的意思。选项中“国内外专家学者……等云集广安共襄盛举”处应将省略号删去;
C.顿号,是句内点号,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这句话中“大显身手”和“切磋川菜烹饪技艺”是两个并列的动词短语,用来描述名厨大师们的行为。在书面语中,逗号通常用于分隔并列的短语或句子,以提供更加清晰的结构。因此,该处应使用逗号;
故选D。
6.(2023·湖南·中考真题)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掌握能力。
A.“以及”前后表示并列关系,且不用停顿,应删除“饮食果子”后面的逗号;
B.说话者在中间,前后都是说的话,中间应为逗号,因此冒号应改为逗号;
C.“等”与省略号不能两用,应删除“等”后面的省略号;
故选D。
7.(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D.有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是独立引用,引号外的句号应该移到引号内;
故选D。
8.(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
【答案】B
【详解】考查标点符号运用。
B.有误,“宽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与“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是并列成分,之间应用分号,故应把“计较”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故选B。
9.(2024·西藏·中考真题)
【答案】(1).A
【解析】(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A.“我们从哪里来”和“我们走向何方”本身是两个疑问句,在此处,作者着意用问句的形式来提醒自己,在中国到了今天的历史时刻,更要时刻不忘这两个具有历史感的问题,要时时向自己发问,问自己从哪里来,要走向何方。故两处都应用问号;
故选A。
10.(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
【答案】(3)B
【详解】
(3)本题考查破折号的作用。
紧扣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此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话题转移;
D.表示意思的转换;
故选B。
11.(2023·吉林·中考真题)
【答案】(2)B
【详解】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根据语段“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可知,“或叙事”“或怀古”“或咏物”,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故选B。
12(2024·四川资阳·中考真题)
【答案】(1).B
【解析】
15.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文中“消费者”的引号表示强调,突出这一特定身份。
A.“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引号表示引用诗句;
B.“意境”的引号表示强调,突出强调山水画中“意境”的重要性,与文中“消费者”引号用法一致;
C.“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引号表示引用话语;
D.“锄头”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把蝉的挖掘工具比作“锄头”。
故选B。
13(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答案】 13.;(或:分号)
【解析】1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
根据语境“在滚烫的生活中,倾听内心的召唤,以勇毅执着的姿态,让青春xuàn l씓在奋进的征程上,xiǎng shòu风雨的洗礼,以砥砺前行的姿态,让梦想闪光A ”可知,两个句子是并列的分句,彼此之间用分号隔开。
新题演练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起居注”“地理志"不是书名,而是类别,,不应用书名号,应把书名号改成双引号。B项
破折号表示注释,而"即"也表示解释说明,二者重复,应把破折号改成逗号。D项"是庞公的精灵
还是诗人自己 "是表示选择关系的疑问复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中间用逗号,应把“是庞公的精灵”一句后的问号改成逗号。故选C。
2【答案】.A
【解析】B项直接引用的话语之间若需要停顿,应使用逗号而非冒号,应把“老师曾再三叮嘱"后的冒号改成逗号。C项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D项“月光曲“是曲子名称,应该用书名号而不是引号。故选A。
3.【答案】B
【解析】A项说话的内容最后的句号及叹号均应放在引号里面。C项“读书沙龙"“民谣季”“艺术空间"是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书名号均应改成双引号。D项“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却在倾诉着“是并列的分句,“闪着光”后的第一个逗号应改成分号。故选B.
4.【答案】B
【解析】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加标点。"十七,八岁"中的迎号应制掉,
5.【答案】B
【解析】A项“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是两个单独的问句,不是选择问句,应把两句中间的逗号改成问号。C项“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与"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是并列关系,且已经出现了逗号,两个句子中间应用分号。D项"三哼经"不是书的名字,处在双引号内,应用单引号。故选B。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第一处:“有的振聋发聩,使人读之清醒”与“有的柔情万种,使人读之怅惘”是并列关系的分句,分句间停顿用分号,所以此处应填分号;
第二处:“有的追溯朝代往事,使人读之明理”是对中国古诗文作用列举的结束,表意完整,其后应用句号;
第三处:“拨开雾霭”和“挣脱羁绊”是并列的动宾短语,中间停顿用顿号;
第四处:句子描述的是在诗歌的海洋中遨游的体验,包括聆听圣哲先贤的教诲和感受震憾人心的力量。中间应使用逗号分隔两个并列的动作,既保持了句子的流畅性,又清晰地表达了这两个动作是并列关系;
故选A。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第一处:展览名称“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需用引号(“”)标注,强调特定活动名称。书名号(《》)通常用于作品、出版物,而引号更符合展览名称的语境。
第二处:“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灿烂历史”与“每一个藏品,都是一本无声的书籍”是并列分句,且内部已有逗号分隔,需用分号(;)体现层次。
第三处:反问句“怎能不……呢”需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而非感叹号(!)。
故选B。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运用。
第一空:“在陕西馆”和“在湖南馆”“在甘肃馆”是并列的列举,“在陕西馆”后面的内容是对在陕西馆内体验的描述,句子没有结束,所以用逗号。
第二空:“在陕西馆……”和“在湖南馆……”是两个并列的分句,之间应该用分号隔开,以体现并列关系,使句子层次更清晰。
第三空:“科技+文旅”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不是书籍、报刊、文章等的名称,不能用书名号,应该用双引号来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D。
9.【答案】(1).D
【解析】(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关于家风的典籍比比皆是,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这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列举古代关于家风的典籍很多,应在句末补充句号;
故选D。
10.【答案】 (1).B
【解析】
(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
【甲】处,“我们认识了许多杰出的人物”是总说,后面列举了邓稼先、闻一多、端木蕻良、陆定一等人物,冒号在这里起到引出下文列举内容的作用,使句子的层次更加清晰。所以【甲】处用冒号更合适。
【乙】处,“令我们感动”和“令我们敬仰”是两个并列的谓语结构,它们之间用逗号隔开,表示停顿,强调这两种情感是并列且有先后顺序的,所以【乙】处用逗号更恰当。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