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微专题5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第八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本知识点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涉及溶解度曲线的综合应用,有的以独立知识点出现,大多数以溶解度曲线为载体,综合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
1.(2024·广东中考)硫酸铝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将硫酸铝饱和溶液从10 ℃升温至40 ℃,仍是饱和溶液
B.20 ℃时,将16.0 g硫酸铝加入50.0 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C.30 ℃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36.4 g
D.40 ℃时,硫酸铝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题号
1
3
5
2
4
6
8
7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题号
1
3
5
2
4
6
8
7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t1 ℃时,物质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B中含有少量A时,可采用蒸发结晶提纯B
C.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 ℃升温至t3 ℃时,溶质质量分数A>B
D.t3 ℃时,要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A
题号
1
3
5
2
4
6
8
7
题号
1
3
5
2
4
6
8
7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t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t3 ℃时,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 g
D.t3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 ℃,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甲=乙
题号
1
3
5
2
4
6
8
7
√
C [t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若为不饱和溶液则无法确定,A错误;由图可知: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乙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则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B错误;t3 ℃时,甲的溶解度是60 g,说明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溶解60 g甲,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最多溶解30 g甲,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 g,C正确;t3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是甲>乙>丙,则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最多的是甲,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故溶剂质量关系是甲<乙<丙,若分别降温到t2 ℃,甲和乙析出晶体,甲析出晶体比乙多,丙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剂质量不变,故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5.(2024·烟台中考)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50%、碳酸钠10%、碳酸氢钠15%。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
B.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
C.30 ℃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
D.20 ℃时,将50 g“果蔬洗盐”放入100 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
题号
1
3
5
2
4
6
8
7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6.认真分析各图,回答相关问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1)在图1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溶解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图2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 ℃时,将60 g甲固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有晶体析出
37.5%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②若将t1 ℃时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 ℃时,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甲<丙
③如果甲中含有乙杂质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除去乙
题号
1
3
5
2
4
6
8
7
①③
题号
1
3
5
2
4
6
8
7
(4)①由图2可知,t1 ℃时,甲、乙、丙三种曲线的纵坐标大小关系:乙>甲=丙,即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②由图2可知,将t1 ℃时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 ℃时,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不变,乙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液质量减小,因此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甲>丙,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③由图2可知,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所以,可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除去乙,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7.(2024·青海中考)眺望茶卡盐湖,水天相映,阳光照射下,一朵朵盐花熠熠生辉。盐花中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1)1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由图可知,_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
硝酸钾
加入氯化钠固体(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解析:(1)根据图示,1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2)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加入氯化钠固体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题号
1
3
5
2
4
6
8
7
8.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见图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
度/g 甲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乙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物质乙指______________。
(2)40 ℃时,将50 g KCl加入100 g水中,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60 ℃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氯化钾(或KCl)
28.6%
降温结晶
题号
1
3
5
2
4
6
8
7
【专题攻略】 突破方法在于“三看”
(1)看“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中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2)看“线”,①根据溶解度可判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②结晶方式,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采用蒸发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则采用降温结晶。
(3)看“面”,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且有部分晶体;曲线下面的点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