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第六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4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化学复习第六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4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18 15: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跨学科实践活动4 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第六单元 控制燃烧
学科串联
知识储备
1.任务界定:聚焦主要物质二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与转化、捕集方法,分析和解释生产与生活中吸收、排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2.建构模型: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建立化学视角,构建解决问题的认识模型。
3.制作产品:建立模型之后,从实际需求出发,系统设计具体措施,研制低碳行动方案。通过多轮次的“设计—行动—反思”对方案进行优化。
4.反思交流:展示、交流和评价制作的行动方案,反思和总结行动方案的设计和制作的经验,提炼解决方案设计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某小组在完成“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后,收获颇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中和中的碳,是指碳元素
B.碳中和的实现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说明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C.开发氢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碳达峰
D.煤、石油、乙醇为三大化石燃料
体验探究
2
4
3
题号
1
5
6

C [碳中和,即碳达峰之后人为碳排放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人为碳吸收达到平衡,“碳”指二氧化碳,A错误;二氧化碳属于空气中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B错误;开发氢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碳达峰,C正确;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重要的化石燃料,乙醇不属于化石燃料,D错误。]
2
4
3
题号
1
5
6
2.(2024·菏泽中考)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投放,实现资源回收
B.安装太阳能灯,利用新能源
C.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2
4
3
题号
1
5
6

D [分类回收垃圾,实现资源再利用,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A正确;安装太阳能灯,利用新能源,践行低碳理念,B正确;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C正确;工业废水,含有毒物质,不能直接浇灌农田,D错误。]
2
4
3
题号
1
5
6
3.下列途径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减排”: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减少CO2排放
B.“碳捕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碳封存”:CO2被压缩液化泵入地下储存,液化过程中CO2分子的间隔减小
D.“碳利用”:CO2能转化为乙醇、淀粉等物质,乙醇和淀粉都属于有机物
2
4
3
题号
1
5
6

B [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能减少CO2排放,A正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B错误;CO2被压缩液化泵入地下储存,液化过程中CO2分子的间隔减小,C正确;CO2能转化为乙醇、淀粉等物质,乙醇和淀粉都属于有机物,D正确。]
2
4
3
题号
1
5
6
4.兴趣小组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1)说碳:低碳行动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___(填名称)。
(2)寻碳: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归纳出以下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图。
2
4
3
题号
1
5
6
二氧化碳
①生物圈中,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作用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②水圈中,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海水的pH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③岩石圈中,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经化合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钙[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3
题号
1
5
6
光合
降低
CaCO3+CO2+H2O===Ca(HCO3)2
(3)控碳: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主要控碳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下表:
2
4
3
题号
1
5
6
途径 碳替代 碳减排 碳封存 碳循环
贡献率 47% 21% 15% 17%
由表中数据可知,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______。
碳替代
2
4
3
题号
1
5
6
5.我国承诺:2030年前力争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丁仲礼院士认为碳中和是让人为排放的CO2,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
2
4
3
题号
1
5
6
Ⅰ.概念界定
2
4
3
题号
1
5
6
(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CO2气体排放,从图中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在不断________。
降低
Ⅱ.碳排放
(2)查阅图1,动植物呼吸______(填“能”或“不能”)释放CO2。
(3)目前,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
Ⅲ.碳中和
(4)自然吸收:查阅图1,CO2的自然吸收途径有________(填图中序号),写出序号较大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4
3
题号
1
5
6

天然气
④⑥
CO2+H2O===
H2CO3
(5)碳捕集:工业上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集”技术的流程如图2所示。
2
4
3
题号
1
5
6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会加剧________效应。
温室
②高温反应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④CO2捕捉室不用饱和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3
题号
1
5
6
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则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含氢氧化钙的量很少,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也很少
Ⅳ.下列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的低碳行动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衣—尽可能选择华美、艳丽的面料,不用考虑其他
②食—提倡光盘行动,降低食物垃圾的产生和处理
③住—及时关闭待机电源,使用节能家电
④行—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私家车出门
2
4
3
题号
1
5
6
②③
解析:Ⅰ.(1)从图中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在不断降低。
Ⅱ.(2)动植物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3)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Ⅲ.(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和光照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即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和水反应,所以海水中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2
4
3
题号
1
5
6
2
4
3
题号
1
5
6
④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则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含氢氧化钙的量很少,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也很少,则CO2捕捉室不用饱和澄清石灰水。
Ⅳ.①衣—尽可能选择华美、艳丽的面料,不用考虑其他,会造成浪费和污染,不符合题意;②食—提倡光盘行动,降低食物垃圾的产生和处理等,符合低碳行为,符合题意;③住—及时关闭待机电源,使用节能家电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行为,符合题意;④行—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私家车出门加大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行为,不符合题意;故选②③。
2
4
3
题号
1
5
6
6.“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生态碳汇不仅包含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同时还包括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对碳吸收的贡献,以及土壤、冻土对碳储存碳固定的维持。
2
4
3
题号
1
5
6
(1)推进国土绿化,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若某片森林每年可吸收66万吨二氧化碳。在这些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万吨(结果精确至0.1万吨)。
2
4
3
题号
1
5
6
18.0
2
4
3
题号
1
5
6
H2O
②海洋浮游植物和藻类等生物还可将空气中CO2转化为碳酸盐岩固定在岩石圈表层。最常见的两种碳酸盐矿物分别为方解石和白云石,其中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CaMg(CO3)2,在CaMg(CO3)2中钙、镁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高效的CO2捕集和封存技术会为实现碳中和作出巨大贡献。在一定温度下,可采用喷氨技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铵(NH4HCO3)。NH4HCO3属于________(填“氮肥”“钾肥”“磷肥”或“复合肥”)。
2
4
3
题号
1
5
6
5∶3 
氮肥
(4)土壤、冻土对碳储存、碳固定具有维持作用,我国学者认为荒漠盐破土也能吸收CO2。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3
题号
1
5
6
2NaOH+CO2===Na2CO3+H2O
(5)我国科学家提出“液态阳光”概念。使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再让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和太阳光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化学式为CH3OH)和水。
2
4
3
题号
1
5
6
①请写出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太阳光的作用下反应生成
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C.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D.多开发使用新能源
2
4
3
题号
1
5
6
C
2
4
3
题号
1
5
6
2
4
3
题号
1
5
6
②A.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符合低碳理念;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能源,符合低碳理念;C.露天焚烧生活垃圾,产生污染物和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理念;D.多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符合低碳理念。
2
4
3
题号
1
5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