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动物的主要类群 (二) 第五单元第一章4、5、6、7节(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

文档属性

名称 5.1 动物的主要类群 (二) 第五单元第一章4、5、6、7节(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8 17: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动物的主要类群 (二)
 考试范围:第五单元第一章(4,5,6,7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自然界有很多“鱼”。从科学角度分析,娃娃鱼、鲸、鲫鱼、鳄鱼分别属于(  )
A.两栖动物、鱼类、鱼类、爬行动物
B.两栖动物、哺乳动物、鱼类、鱼类
C.鱼类、鱼类、鱼类、爬行动物
D.两栖动物、哺乳动物、鱼类、爬行动物
2.“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下列关于鲫鱼能够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B.没有脊柱,身体柔软
C.用鳃进行气体交换
D.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阻力
3.盲高原鳅的眼睛高度退化,用鳃呼吸,体表光滑无鳞,具有鳍、侧线和许多触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它适于在黑暗环境中生活
B.它靠侧线和触须感知水体变化
C.它的体表光滑裸露,有利于在洞穴中钻行
D.它的体表无鳞,一定不属于鱼类
4.下列关于蜥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蜥蜴的皮肤表面覆盖着潮湿的鳞片
B.蜥蜴用肺呼吸
C.蜥蜴有能灵活转动的颈部,有利于捕食和逃避敌害
D.蜥蜴的体温不恒定
5.下列几种动物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鸟的气囊是飞行时气体交换的场所
B.蛇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扬子鳄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D.海龟能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属于两栖动物
6.87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在央视《国家宝藏》的节目现场被吹响。骨笛由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钻孔、精磨而成。下列哪种动物的骨骼可能适合用来制作骨笛 (  )
A.蜥蜴 B.鹫鹰
C.猕猴 D.乌龟
7.鸟类的呼吸特点独一无二,其中“双重呼吸”是指 (  )
A.呼气和吸气时,都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B.吸气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C.呼气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D.呼气和吸气时,肺和气囊都进行气体交换
8.下列对动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鸟的体内有气囊 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B 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 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 可辅助肺呼吸
D 虎的牙齿有分化 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9.下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C.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D.家鸽吸气和呼气时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10.下列各项中,都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
A.海龟、鳄鱼 B.河马、中华鲟
C.河蟹、河虾 D.大鲵、蟾蜍
11.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牙齿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家兔是植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有门齿和臼齿,无犬齿
B.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
C.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
D.狼属于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有门齿和犬齿,无臼齿
12.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工养殖的貂、狐等哺乳动物的皮毛具有特殊的经济价值
B.家畜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C.鼠类危害农、林、牧业,还会传播疾病,应该全部消灭
D.导盲犬、军犬是人类的得力助手
13.下列不属于体温恒定的重要意义的是 (  )
A.扩大了分布范围
B.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
C.能捕捉到更多的食物
D.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14.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马、带鱼、鲨鱼、鲫鱼、中华鲟都属于鱼类
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C.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D.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一定是鸟类
15.与青蛙相比,鸟的成活率更高,其主要原因包括 (  )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体外受精 ④卵外有卵壳保护 ⑤亲鸟有孵卵、育雏等行为
A.①③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6.(10分)蜥蜴比青蛙更复杂、更高等,更适于陆地生活,主要表现在:
(1)从身体结构上看,蜥蜴的头部后面有    ,使头部能灵活转动,便于取食和御敌。
(2)蜥蜴的皮肤         (填“湿润光滑”或“干燥粗糙”),表面覆盖着       ,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在干燥的陆地上生活。
(3)从呼吸上看,蜥蜴不再依靠皮肤辅助呼吸,完全用    呼吸。
(4)蜥蜴属于    (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17.(10分)“马是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象征,马是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代表。”下图为马的外形示意图,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马是哺乳动物,它的特征是体表被毛,    、    的特点提高了其幼崽的成活率。
(2)马是草食性动物,与狼等肉食性动物相比,在牙齿分化上的不同点是没有    。
(3)马的呼吸器官是    。
(4)马具有高度发达的        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的环境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能及时做出反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D B D A B B A A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D C C A C
1.D 解析:娃娃鱼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鲸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综上所述,D项符合题意。
2.B 解析:鱼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项错误。
3.D 解析:盲高原鳅的眼睛高度退化,适于在黑暗环境中生活,A项正确。盲高原鳅有侧线和许多触须,能感知水体变化,B项正确。盲高原鳅体表光滑无鳞,有利于在洞穴中钻行,C项正确。盲高原鳅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D项错误。
4.A 解析:蜥蜴的皮肤干燥,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A项错误。
5.B 解析:鸟的气囊有辅助肺完成气体交换的功能,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A项错误。蛇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B项正确。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没有牙齿的分化,C项错误。海龟的体表覆盖角质的甲,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D项错误。
6.B 解析: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可见鹫鹰的骨骼适合用来制作骨笛,B项符合题意。
7.A 解析:由于气囊可以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所以鸟类在呼气和吸气时,肺内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A项符合题意。
8.A 解析:鸟的气囊具有辅助肺呼吸的功能,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A项错误。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其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B项正确。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C项正确。虎属于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D项正确。
9.D 解析:③肺能进行气体交换;②气囊可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A项错误。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气管→③肺→②气囊,B项、C项错误。家鸽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作双重呼吸,D项正确。
10.D 解析:海龟和鳄鱼属于爬行动物;河马属于哺乳动物,中华鲟属于鱼类;河蟹、河虾属于节肢动物;大鲵、蟾蜍属于两栖动物,D项符合题意。
11.D 解析:狼属于肉食性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D项错误。
12.C 解析:鼠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将其全部消灭,C项错误。
13.C 解析: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C项符合题意。
14.A 解析:海马、带鱼、鲨鱼、鲫鱼、中华鲟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A项正确。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B项错误。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但哺乳动物中的鸭嘴兽的生殖方式为卵生,C项错误。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也能在空中飞行,可见,会飞行的动物不一定是鸟类,D项错误。
15.C 解析:与青蛙相比,鸟的成活率更高,其主要原因包括②体内受精,④卵外有卵壳保护,⑤亲鸟有孵卵、育雏等行为,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6.(1)颈
(2)干燥粗糙 角质的鳞片
(3)肺
(4)变温
17.(1)胎生 哺乳
(2)犬齿
(3)肺
(4)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