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03 病句修改 专项练习(广东专用)(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B.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C.我们即使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D.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阵阵浪花。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雨下了整整一天,整条街道都被雨水浸没了。
B.他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果断做出了决定。
C.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D.有些人口头上讲得很好听,而且行动上做得很少。
3.下列是萍萍同学写的句子,你觉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城乡清洁活动,使我县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地改变。
B.洪水如猛兽般肆虐,我市人民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与洪水抗争到底。
C.丽丽在艺术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汗水,是她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D.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目标,也明确了学习态度。
4.下列4个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B.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有了进步。
C.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的不扩散,政府要求人民群众不要随便外出聚会。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进了友谊。
5.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临近小学毕业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地提高。(把“提高”改为“提升”)
B.通过校长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去掉“通过”或“对”)
C.教室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突然”和“渐渐地”矛盾,去掉一个)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十多年来,湿地陆续开展退养还湿、植被恢复等环境修复工作。
B.一个人是否有理想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C.这个国庆假期,千街万巷的“中国红”点亮锦绣山河,铺展一幅幅欢乐祥和的美好画卷。
D.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汉字的热情。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宣布将开展食品安全常识教育活动,以增加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B.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
D.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听取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校园环境。
B.通过收看《感动中国》节目,使我们认识了许多具有正能量的中国人。
C.2020年8月31日,中央宣传部授予大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时代楷模”称号。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将诗词经典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这些经典。
9.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眼前像隔着雾,看东西不清不楚。
B.在困难面前,我们要经得起考察。
C.在景区随意涂鸦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
D.爷爷经常向我讲起他过去辛酸的往事。
10.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再次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B.是否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
C.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D.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11.本次云研学活动,众成员各抒己见,下列表达没有语病的是( )
A.在研学开始之前,我们要做好研学总结,确定研学方案,制定研学计划。
B.研学,要计划好精密的路线,才能更好地达到它的目的。
C.“研学旅行”项目,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见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D.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拓宽了眼界,培养起了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12.下面病句,修改方法错误的是( )
A.解放军渐渐地爬起来,吃力地走着,终于扔出炸药包,把敌人给炸了。(将“渐渐”改为“慢慢”)
B.只有在科学的道路上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最高的顶点。(把“人”换为“探险者”)
C.红色旅游已经从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各地政府努力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相融合。(在“方向”后面加上“转变”)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建设祖国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
B.同学们认真学习并讨论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经过妈妈的解释,使他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1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就算这些设想能够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B.故宫博物馆是中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C.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因此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
D.老班长为了革命事业光荣殉职牺牲了。
二、判断题
15.“他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这句话没有语病。
三、修改病句
16.修改病句:小学生是培养良好习惯和高尚情操的重要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通过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临近小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地提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向来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0.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作文和一幅图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两山之间流动着弯曲的小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六年级(4)班的同学通过并讨论了“六一”活动计划。(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由于他的鼓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修改病句。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净化语言生态园。请在原文上修改下面的病句,共4处错误。
今天读了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读了童话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我们要做到勤查字典的习惯。(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这次测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修改病句:能否在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通过老师的引导,使我对问题有了更深刻地认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同学们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胆怯和勇敢。(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我们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变为否定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将下面语句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
(1)这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谆谆教导,把我们从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培养成懵懂天真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认为取报纸是自己一项“权利”,是绝不能让别人侵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合修改病句。
孔子三十多岁左右就从事教育事业,他时常为能培育和培养出优秀弟子而感到安慰。他还常常以谦虚严谨、知难而退的态度鼓励弟子勤奋好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这次考试,除了小明不及格以外,全班同学都及格。(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两百万年前的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人们至今目前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1.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所作的报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我们在391高地的山坳里,找到了一条比较隐藏的山沟潜伏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大家都讲究卫生,全校师生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训练
44.认真阅读文段,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①欣赏不仅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但是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②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凉的山岗;欣赏是 , ;欣赏是一道阳光,照亮黑暗的角落。③欣赏,难道不就是一种对美好的致敬吗?
(1)第①句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句式,将第②句话补充成一个完整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第③句话换一种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沂南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03 病句修改 专项练习(广东专用)(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C A B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B B D
1.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语病:关联词搭配不当。分句“我们有缺点”和分句“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之间是假设关系,应该把关联词语“即使……就……”改为“如果……就……”,即改为: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故选C。
2.A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B.用词不当;“果断”用词不当,应为“武断”,如:他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武断做出了决定。
C.语序混乱,应为“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如: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用词不当,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但是”相连,如:有些人口头上讲得很好听,但是行动上做得很少。
故选A。
3.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缺少主语,应删除“使”或“通过”。
C.一面对多面,可删掉“能否”。
D.语序不当,“端正”和“明确”调换位置即可。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语义重复。句子中的“防止”和“不扩散”在语义上重复。“防止”已经包含了“不扩散”的意思,因此“不扩散”是多余的。应改为: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的扩散,政府要求人民群众不要随便外出聚会。
故选C。
5.A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A.有误,病因是搭配不当,“学习态度”不能是“提高”而是端正,应去掉“学习态度和”。
故选A。
6.B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B.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即:一个人有理想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故选B。
7.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病句。
A.病因是搭配不当,“增加”和“自我保护意识”搭配不当,应将“增加”改为“增强”。
B.病因是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或“使”。
D.病因是语序不当,应将“广泛地”移至“听取”前,改为“语文老师广泛地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故选C。
8.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美化和增强了……环保意识和校园环境”搭配不当,应为“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B.“通过……使”并用,导致句子缺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
D.“研究和了解”语序不当,应是“了解和研究”。
故选C。
9.A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B.搭配不当,“经得起”和“考察”搭配不当,可将“考察”改为“考验”;
C.搭配不当,“人”和“行为”搭配不当,人不是行为,可去掉“的人”;
D.语义重复,“过去”和“往”重复,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故选A。
10.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又”和“再次”语义重复,二者删去其一即可。可以改为“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或者“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再次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B.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句子前面有“是否”两种情况,后面“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只表示了一种肯定的情况。可以改为“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或者“是否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D.“心里露出……喜悦”搭配不当,应该是“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或者“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故选C。
11.C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A.语序不当,应该先“确定研学方案”,再“制定研学计划”,最后“做好研学总结”。
B.搭配不当,“精密的路线”搭配不当,“精密”多用来形容仪器、设备等,应改为“精准的路线”。
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通过”前面加上主语“我”。
故选C。
12.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B.“达到最高的顶点”存在语义重复,应删去“最高的”或者“顶”,而把“人”换为“探险者”并不能解决这个语病问题。
故选B。
13.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可将“有科学文化的”与“一大批”调换顺序;
C.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即可;
D.成分残缺。“经过”或“使”去掉其一即可;
故选B。
14.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重复啰嗦。“殉职”和“牺牲”重复,可去掉其中一个。
故选D。
15.√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和病句辨析。
阅读句子“他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可知,本句表达了一个假设条件句,即如果他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这个句子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没有语法错误或表达不清的问题。所以,这句话不是病句。
故本题判断为正确。
16.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和高尚情操的重要阶段。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这个句子的语病在于主宾搭配不当。句子的主语是“小学生”,而宾语是“重要阶段”。“小学生”是指处于小学阶段的人,“重要阶段”是一个时间段,“小学生”不能是“重要阶段”,两者不搭配。
要使句子表达合理,应该把主语改为“小学阶段”,这样“小学阶段”是一个时间段,和“重要阶段”就能搭配了。
修改后的句子为: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和高尚情操的重要阶段。
17.通过读书,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这个句子“通过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通过……”和“使……”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
需去掉“通过”,让“读书”作主语,句子变为“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或者去掉“使”,让“我”作主语,句子变为“通过读书,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修改后的句子为“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或者“通过读书,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18.临近小考,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地提高。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结合例句可知,句子病因是搭配不当,“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应把“学习态度和”“都”删去。
故改为:临近小考,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地提高。
19.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原句的病因是语义重复。“向来”的意思是一贯如此、一向,“素”也有向来从来的意思,这两个词在句中语义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故句子更改为: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或者我向来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20.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为了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原句“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中,“避免”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即防止、设法不使某种情况发生,再加上“不”,双重否定表肯定,就变成了“为了让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这与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相悖,属于否定词使用不当,造成语义矛盾。
应去掉“不”或者“避免”,使句子表达“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故”的正确意思。
修改后的句子为:“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或者“为了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21.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非凡呀!/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呀!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原句“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中,“十分”表示程度,“热闹非凡”意思是非常热闹,“十分”和“非凡”表意重复,都在强调热闹的程度,保留其中一个即可。
可以删去“十分”,使句子变成“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非凡呀!”;也可以删去“非凡”,即“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呀!”。
修改后的句子为“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非凡呀!”或者“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呀!”
22.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作文,画了一幅图画。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为搭配不当。“写了”和“一幅图画”搭配不当,可在“一幅图画”前面添加“画了”。
改为: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作文,画了一幅图画。
23.两山之间盘旋着弯曲的小路。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句子 “两山之间流动着弯曲的小路” 中,“流动”这个动词使用不当。“流动”通常用来形容液体、气体等具有流动性的事物,而“小路”是固定的,不能“流动”,属于搭配不当的语病。
应将“流动”改为适合描述小路状态的动词,比如“蜿蜒”“盘旋”等。
句子可修改为:两山之间蜿蜒着弯曲的小路。
24.六年级(4)班的同学讨论并通过了“六一”活动计划。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此句的语病是语序不当。在实际的活动流程中,通常是先对计划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提出想法和建议,完善计划内容后,再进行“通过”,表示认可这个计划。原句中“通过并讨论”不符合逻辑顺序。
应将“通过”和“讨论”的位置互换。
改:六年级(4)班的同学讨论并通过了“六一”活动计划。
25.由于他的鼓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冬季长跑活动中。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情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题语序不当,“积极地”和“投入到”语序不当,调换位置即可。
改为:由于他的鼓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冬季长跑活动中。
26.一个人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情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题病因是两面对一面,“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包含“能”和“否”两种情况,而后半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只对应了“能成为真正读者”这一种肯定的情况,逻辑上不匹配。应把“能否”去掉或在“养成”前加上“是否”。
改为:一个人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或: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27.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病因一是成分残缺,“今天读了童话故事”中缺少主语,可在谓语动词“读了”前面添加主语“我”。
病因二是标点使用错误,由于《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部文学作品的名称,所以要将双引号改成书名号。
病因三是句式杂糅,“这篇童话的作者是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写的。”要删去“的作者”或者“写的”。
病因四是搭配不当。“悲伤”指的是忧伤的情绪或感受。不能和“命运”搭配。应将“悲伤”改为“悲惨”。
改为:今天我读了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惨了。读了童话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8.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做到……习惯”动宾搭配不当。“做到”强调完成某个动作或达到某种状态,“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行为方式,二者不能直接搭配,应是“养成……习惯”。用修改符号把“做到”改为“养成”。
修改后的句子为:我们要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29.这次测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提高了。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原句“这次测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中,“普遍”是用来修饰“提高”这个动作的程度,说明成绩提高的范围具有普遍性,而“普遍的”这样的表述把“普遍”当成了形容词修饰“成绩”,导致词语位置不当。“普遍”在这里作副词,应放在“提高”之前来修饰“提高”。要把“普遍的”改为“普遍”,并将其移到“提高”前面。
修改后的句子为:这次测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提高了。
30.在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句中病因是两面对一面,“能否”表示“能不能”,带有疑问语气,与后文的肯定语气“是……重要前提”矛盾,导致逻辑不通。可去掉“能否”,使句子表达肯定的意思,前后逻辑一致。
改为:在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31./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这句话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通过……使……”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删去“通过”,让“老师的引导”作主语,或者删去“使”,让“我”作主语。
改为:通过老师的引导,我对问题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老师的引导,使我对问题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32.同学们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发生事故。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防止不要发生事故”中,“防止”本身就有避免、设法不使某事发生的意思,再加上“不要”,就变成了双重否定,表达的是希望事故发生,与句子原意相悖,属于否定词使用不当。
应直接去掉“不要”,使句子表达“避免发生事故”的正确意思。
修改后的句子为:同学们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发生事故。
33.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情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题病因是前后矛盾,“胆怯”表示胆小、害怕,与“机智”“勇敢”所表达的积极状态相矛盾,不能并列在一起,应将“胆怯”删去。
改为: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34.我们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无不感到自豪。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变换。
要把肯定句变为否定句且意思不变,需使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双重否定句通过两个否定词来表达肯定的意思,语气比肯定句更为强烈。
原句“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核心是表达同学们都有自豪的感受。
对于描述“全部同学”这样的范围,常用“没有……不……”“无不”等双重否定词。
示例:我们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感到自豪。
35.(1)这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
(2)你谆谆教导,把我们从一个懵懂天真的孩子培养成心智成熟的少年。
(3)她认为取报纸是自己一项“权利”,是绝不能让别人侵犯的。
【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病因是词语搭配不当,句中的“压缩”和人的感受搭配错误,改为“压抑”。
(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病因是语序不当,人的成长过程是从“天真”到“成熟”,故句中的“心智成熟”和“懵懂天真”位置颠倒,交换位置即可。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病因是词语搭配不当,句中的“侵略”和人的“权力”搭配错误,改为“侵犯”即可。
36.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病因一是语意重复。“多”和“左右”意思相近,删其一即可。
病因二是搭配不当。“培育弟子”搭配不当,应是“培养弟子”。删去“培育和”。
病因三是搭配不当。“感到”和“安慰”搭配不当,培养出优秀的弟子应是感到“欣慰”,把“安慰”改为“欣慰。
病因四是语意矛盾。“谦虚严谨”和“知难而退”语意冲突,综合句意考虑,删去“知难而退”。
37.《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写的。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观察原句可知,存在句式杂糅情况。“的作者……”和“……写的”句式杂糅,删除其中一个即可。句子改为:《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写的。或者:《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
38.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然后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句中的错误在于逻辑含义不清楚。“除了小明不及格以外”容易产生歧义,说明班里除了小明其他同学是及格的。故应把“全班”改为“其他”。
39.北京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两百万年前的黄河象化石。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然后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句病因:语序不当。应该将“两百万年前”和“新出土的”的调换位置。
40.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本题病因是语义重复,“至今”和“目前”重复,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改为:人们目前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
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
41.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所作的报告。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病因: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语序不当,将两个词语调换位置即可。
故句子改为: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所作的报告。
42.我们在391高地的山坳里,找到了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潜伏起来。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本题用词不当。原句中的“隐藏”一词在描述“山沟”时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某物不易被发现或显露出来的状态,而不是直接描述山沟本身的特性。本题中可将“隐藏”改为“隐蔽”。
句子可修改为:我们在391高地的山坳里,找到了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潜伏起来。
43.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本句不合逻辑,“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健康有保障可以理解,但疾病有保障就不符合常理了,应删去“和疾病”。
故改为:大家都讲究卫生,全校师生的健康就有了保障。
44.(1)
(2)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
(3)欣赏,就是一种对美好的致敬。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
第①句语病是关联词使用不当。“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和“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之间是转折关系。因此可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还……”,“但是”使用不当,应改为“还”。
改为:欣赏不仅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还是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2)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并补充句子。
题目要求仿照给定的句式,将第②句话补充成一个完整的排比句。原句的结构是“欣赏是……,……;”,并且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欣赏”比作“一缕春风”和“一道阳光”,分别描述了它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补充的部分也需要保持相同的句式和比喻手法,同时确保内容与前后句相协调。
示例:欣赏是一泓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田;欣赏是一盏明灯,指引迷途的航船。
(3)本题考查的是句式转换。
③欣赏,难道不就是一种对美好的致敬吗?
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去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怎能”等。有否定词的去掉否定词,没有否定词的加上否定词。去掉句末的疑问助词“吗”“呢”等,将问号改为句号。
本句中将“难道”去掉,“不就是”改为“就是”,去掉“吗”,将问号改为句号。
改为:欣赏就是一种对美好的致敬。
45.沂南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春天的沂南是个美丽的地方。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题搭配不当,“春天”和“地方”搭配不当,把“沂南的春天”改为“春天的沂南”或者把“地方”改为“季节”。
改为:沂南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或者:春天的沂南是个美丽的地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