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八章认识国家8.1日本 学案—地理商务星球版新教材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八章认识国家8.1日本 学案—地理商务星球版新教材七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8 18:15:38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的主要组成部分。
2.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海岸线曲折的特点。
3.知道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结合其相关图文资料,分析、探究火山地震的影响。
4.结合有关资料,了解日本世界经济贸易大国的形成与发展,并简要分析该国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实例。
5.运用地图,指出日本主要工业区和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并说明其工业布局特点。
6.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重点: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认识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难点:认识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日本的主要应对措施;联系日本的地理位置、资源特点,认识日本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以及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及意义。
【自主学习】地理位置
1.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找出日本海、太平洋,描述日本海岸线特点,分析其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合作探究】
1.指图说出日本的成领土构,估算其南北跨越的纬度。
2.找到关东平原和富士山,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
3.读图,沿36°N绘地势剖面图,判断日本的地势特点。
4.小组讨论:说一说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
读日本气候分布图,找出日本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探究活动一】比较日本和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及影响
(1)描述日本和蒙古的海陆位置,比较其差异。
(2)比较东京与乌兰巴托的冬夏气温、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其原因。
(3)根据日本和蒙古的海陆位置特点,推测两国对外交通运输的方式。
【探究活动二】分析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及影响
(1)依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2)举例说出火山喷发和地震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3)地震和火山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吗?
(4)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1.说一说:生活中你常见的日本产品?
日本为什么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
日本种植业有什么特点?
4.日本渔业发达的的原因?
日本工业发展的特点?
6.读图:找出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北九州等主要工业城市,说说日本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7.从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分析日本工业区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8.日本工业发展遇到什么问题及对策?
9.日本选择海外投资地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活动三】探讨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1)从劳动人口的变化,说明日本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迁移到海外的原因。
(2)查阅资料,分析“高龄少子化”问题加剧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
10.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是什么?重点发展什么产业?
1.阅读下面的日文短文,尝试说出其大概意思。
2.目前,中日两国除了频繁的文化交流外,经济和技术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你能列举实例加以说明吗?
【归纳整理】
名师点拨
【课堂练习】
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国外,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据此回答1~2题。
1.对迁入国来说,有利的一面有( )
①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④提供丰富的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 )
①用大量资源的企业 ②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
③高新技术企业 ④污染较重的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日本工业发展的弱点是( )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岛国海岸线曲折 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4.日本最大的工业产品输出地是( )
A.中国 B.韩国 C.美国 D.澳大利亚
5.日本的文化、艺术深受中国的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在( )
A.古代建筑、文学方面 B.工业技术方面
C.文字方面 D.农业技术方面
6.日本民居的多是用较轻的建筑材料制成的、坡度较缓,其主要原因是( )
A.从经济角度考虑,可降低成本
B.从房屋性能考虑,保温隔热
C.从气候方面考虑,降水较少
D.从安全方面考虑,抗震减灾
【课后巩固】
2025年2月3日,日本鹿儿岛市樱岛的南岳山顶火山口发生了“爆炸性”喷发。这是2025年以来樱岛火山的第24次喷发。下图为日本及附近的火山地震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鹿儿岛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临日本海 B.位于九州岛南部 C.位于热带地区 D.位于西半球
2.鹿儿岛地震多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
3.推测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河流源远流长
C.温泉文化历史悠久 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分布在日本海沿岸,屋顶覆盖厚厚的茅草,呈人字形。图为日本地形简图及合掌造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判断“合掌造”屋顶厚且陡的特点深刻反映了日本的哪项自然地理特征( )
A.日本森林资源丰富 B.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发
C.日本山地众多,平原面积小 D.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丰富,积雪深厚
5.日本领土组成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本州岛 B.北海道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6.日本人的饮食有着浓烈“海的味道”,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季风气候影响,资源匮乏 B.受西方饮食结构的影响
C.日本地域狭小,耕地面积小 D.日本是岛国,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有“日本阿尔卑斯山”之称的立山黑部位于日本的中部,这里因大雪每年有半年的封山期,每当春季来临时,当地会铲雪开山,游客 穿行于15米高的“雪之深谷”,切身感受大自然带给人类的震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立山黑部位于日本的( )
A.本州岛 B.北海道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2.立山黑部雪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 )
A.来自日本海的冬季风影响 B.来自日本海的夏季风影响
C.来自太平洋的冬季风影响 D.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
自2024年1月1日至3月26日,日本已经发生了150多次地震,其中有2次地震的震级在6级以上,最强达到了7.6级。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如图为日本山脉、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日本( )
①由四个大岛组成②地形以平原为主
③河流短小、湍急④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日本地震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地下的岩石不稳定 B.位于板块的内部地带
C.位于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 D.四面环海,海浪汹涌澎湃
5.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用钢筋、水泥加固房屋 B.加强防震演习
C.移民到地震灾害少的国家 D.拆除高楼大厦
【课后评价】
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
商务星球版2024七下《8.1日本》学案
探究点一
地狭人稠的岛国
探究点二
经济贸易大国
探究点三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基础练习
能力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的主要组成部分。
2.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海岸线曲折的特点。
3.知道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结合其相关图文资料,分析、探究火山地震的影响。
4.结合有关资料,了解日本世界经济贸易大国的形成与发展,并简要分析该国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实例。
5.运用地图,指出日本主要工业区和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并说明其工业布局特点。
6.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重点: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认识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难点:认识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日本的主要应对措施;联系日本的地理位置、资源特点,认识日本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以及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及意义。
【自主学习】地理位置
1.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找出日本海、太平洋,描述日本海岸线特点,分析其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合作探究】
1.指图说出日本的成领土构,估算其南北跨越的纬度。
2.找到关东平原和富士山,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
3.读图,沿36°N绘地势剖面图,判断日本的地势特点。
4.小组讨论:说一说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
读日本气候分布图,找出日本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探究活动一】比较日本和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及影响
(1)描述日本和蒙古的海陆位置,比较其差异。
(2)比较东京与乌兰巴托的冬夏气温、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其原因。
(3)根据日本和蒙古的海陆位置特点,推测两国对外交通运输的方式。
【探究活动二】分析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及影响
(1)依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2)举例说出火山喷发和地震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3)地震和火山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吗?
(4)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1.说一说:生活中你常见的日本产品?
日本为什么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
日本种植业有什么特点?
4.日本渔业发达的的原因?
日本工业发展的特点?
6.读图:找出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北九州等主要工业城市,说说日本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7.从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分析日本工业区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8.日本工业发展遇到什么问题及对策?
9.日本选择海外投资地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活动三】探讨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1)从劳动人口的变化,说明日本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迁移到海外的原因。
(2)查阅资料,分析“高龄少子化”问题加剧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
10.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是什么?重点发展什么产业?
1.阅读下面的日文短文,尝试说出其大概意思。
2.目前,中日两国除了频繁的文化交流外,经济和技术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你能列举实例加以说明吗?
【归纳整理】
名师点拨
【课堂练习】
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国外,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据此回答1~2题。
1.对迁入国来说,有利的一面有( )
①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④提供丰富的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 )
①用大量资源的企业 ②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
③高新技术企业 ④污染较重的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日本工业发展的弱点是( )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岛国海岸线曲折 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4.日本最大的工业产品输出地是( )
A.中国 B.韩国 C.美国 D.澳大利亚
5.日本的文化、艺术深受中国的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在( )
A.古代建筑、文学方面 B.工业技术方面
C.文字方面 D.农业技术方面
6.日本民居的多是用较轻的建筑材料制成的、坡度较缓,其主要原因是( )
A.从经济角度考虑,可降低成本
B.从房屋性能考虑,保温隔热
C.从气候方面考虑,降水较少
D.从安全方面考虑,抗震减灾
【课后巩固】
2025年2月3日,日本鹿儿岛市樱岛的南岳山顶火山口发生了“爆炸性”喷发。这是2025年以来樱岛火山的第24次喷发。下图为日本及附近的火山地震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鹿儿岛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临日本海 B.位于九州岛南部 C.位于热带地区 D.位于西半球
2.鹿儿岛地震多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
3.推测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河流源远流长
C.温泉文化历史悠久 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分布在日本海沿岸,屋顶覆盖厚厚的茅草,呈人字形。图为日本地形简图及合掌造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判断“合掌造”屋顶厚且陡的特点深刻反映了日本的哪项自然地理特征( )
A.日本森林资源丰富 B.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发
C.日本山地众多,平原面积小 D.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丰富,积雪深厚
5.日本领土组成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本州岛 B.北海道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6.日本人的饮食有着浓烈“海的味道”,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季风气候影响,资源匮乏 B.受西方饮食结构的影响
C.日本地域狭小,耕地面积小 D.日本是岛国,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有“日本阿尔卑斯山”之称的立山黑部位于日本的中部,这里因大雪每年有半年的封山期,每当春季来临时,当地会铲雪开山,游客 穿行于15米高的“雪之深谷”,切身感受大自然带给人类的震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立山黑部位于日本的( )
A.本州岛 B.北海道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2.立山黑部雪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 )
A.来自日本海的冬季风影响 B.来自日本海的夏季风影响
C.来自太平洋的冬季风影响 D.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
自2024年1月1日至3月26日,日本已经发生了150多次地震,其中有2次地震的震级在6级以上,最强达到了7.6级。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如图为日本山脉、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日本( )
①由四个大岛组成②地形以平原为主
③河流短小、湍急④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日本地震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地下的岩石不稳定 B.位于板块的内部地带
C.位于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 D.四面环海,海浪汹涌澎湃
5.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用钢筋、水泥加固房屋 B.加强防震演习
C.移民到地震灾害少的国家 D.拆除高楼大厦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经纬度位置:日本纬度位于30°N—45°N,主要属于中纬度、北温带;经度位于130°E—150°E。
2.日本海岸线曲折漫长,总长3.3万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为发展来料加工与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
【合作探究一】地狭人稠的岛国
1.日本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日本纬度位于30°N—45°N,主要属于中纬度、北温带;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5%);平原面积狭小。
3.地形特点:日本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纬度不同造成开花时间的差异。
5.日本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全年降水较为丰沛。
【探究活动一】比较日本和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及影响
(1)日本:岛国,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四面都是海洋。蒙古:内陆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四面都是陆地。
(2)东京: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分布较为均匀,夏季略多。
乌兰巴托:冬季海陆,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极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几乎无降水。
原因:东京靠近海洋,受海洋调节作用显著,气候表现为温和湿润、降水丰富、气温年较差小。
乌兰巴托深居内陆,受大陆性气候控制,气候表现为冬寒夏热、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
(3)日本:主要依赖海运和空运,陆运主要用于国内运输。蒙古:主要依赖陆运和空运,无法直接进行海运,但可通过邻国港口间接进行。
【探究活动二】分析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及影响
(1)由于日本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2)人员伤亡;基础设施破坏;航空中断;健康问题;经济损失。
(3)与火山、地震相伴而生的温泉,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此外,火山爆发后还会带来肥沃的火山灰,有利于农业生产。
(4) 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合作探究二】经济贸易大国
1.略。
2.
3.由于地狭人稠,农业生产使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单产很高,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水稻是其主要作物。
4.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地狭人稠,粮食产量低;食鱼爱好。
5.经济特征:形成“进口-加工-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6.日本的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分布高度集中,主要有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阪神工业区。工业区的分布靠近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7.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8.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面对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土地紧张、 国内需求减少、贸易摩擦等一系列问题。
对策:日本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 通过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经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型为“资本输出为主”。
9.躲避关税壁垒;利用当地原材料;利用廉价劳动力。
【探究活动三】探讨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1)①日本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持续下降,导致劳动力短缺,难以维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求。
②劳动力减少推高了工资水平,增加了企业成本。相比之下,海外劳动力成本较低,迁移产业有助于降低成本。
(2)日本的高龄少子化已形成“人口减少—需求萎缩—经济停滞—生育意愿更低”的闭环,其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
10.战略:科学技术创造立国
重点发展: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金融、保险、动漫制作等第三产业。
【合作探究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略。
中国与日本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经济贸易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贸往来规模很大。日本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汽车等大量销往中国,中国的农副产品,稀土、煤炭等矿产出口日本。日本在许多方面技术领先中国,加上资本优势,近几年来在中国建设了一批独资或合资企业。
【课堂练习】
A 2.B 3.B 4.C 5.A 6.D
【课后巩固】参考答案
【答案】1.B 2.C 3.D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国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众多小岛组成,鹿儿岛位于日本西南部,位于九州岛南部,B正确;鹿儿岛位于20°W向东到160°E之间,属于东半球,D不符合题意;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C不符合题意;西临太平洋,A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日本鹿儿岛地震多是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且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短小,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温泉众多,温泉文化历史悠久,AB错误;D正确;温泉文化历史悠久属于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日本国,简称日本,首都东京,是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6800多个小岛屿,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千米。
【答案】4.D 5.A 6.D
【解析】4.日本的“合掌造”屋顶厚且陡,其原因是“合掌造”屋顶坡度陡,夏季有利于排水,冬季有利于积雪滑落,减少积雪堆积,“合掌造”屋顶厚,冬季可以起到保暖作用,夏季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D正确;屋顶厚且陡的特点不能反映出日本森林资源丰富,也不能反映出地震频发和山地众多,平原面积小,ABC错误;故选D。
5.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A正确;纬度最高的岛屿是北海道岛,B错误;四国岛是面积最小的岛屿,C错误;纬度最低的岛屿是九州岛,D错误;故选A。
6.依据题意,日本饮食形成独特的“鱼文化”,是因为日本四面环海,沿海地区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D正确;渔业资源丰富与季风气候、地域面积、西方饮食结构无关,ABC错误;故选D。
【点睛】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答案】1.A 2.A
【解析】1.日本由四个大岛和周围小岛组成,四个大岛自南向北分别为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根据材料可知,立山黑部位于日本的中部,即本州岛,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读图可知,冬季,日本海一侧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冬季风经过日本海时,携带大量水汽,在日本本州岛中部的立山黑部地区受地形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大量降雪,A正确,BC错误;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温暖湿润,不会带来降雪,D错误,故选A。
【点睛】日本本州岛西部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挟带日本海的水汽受到地形抬升,降雪量大。当地房屋屋顶陡峭,积雪易滑落,可以减轻房屋的负重。
【答案】3.D 4.C 5.B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以及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国土南北狭长,①错误;日本多山地丘陵,面积占三分之二,平原狭小,②错误。受地形地势影响,河流短小而湍急,③正确;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④正确。故选D。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日本地震频繁,火山众多,主要原因是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C正确,B错误;日本地下的岩石不稳定说法错误,A错误;四面环海,海浪汹涌澎湃不是地震的原因,D错误。故选C。
5.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应对地震,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全国民众每年都举行大规模防震演习,民成多使用质地较经的建筑材料,B正确,A错误;移民到地震灾害少的国家,不是日本应对地震的措施,C错误;日本的高层建筑防震技术高,拆除高楼大厦说法错误,D错误。故选B。
【点睛】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同时需要出口工业制成品,因此要大力发展海外市场。
【课后评价】
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
商务星球版2024七下《8.1日本》学案
探究点一
地狭人稠的岛国
探究点二
经济贸易大国
探究点三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基础练习
能力提升
基础练习
能力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