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巩固复习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翡翠(fěi) 榛子(zhēn) 焖饭(mèn) 掺和(cān)
B.骡马(luó) 娴熟(xián) 唾沫(tuò) 僧人(sēng)
C.敦厚(dūn) 机杼(zhù) 正月(zhèng) 獠牙(liáo)
D.演绎(yí) 栖息(qī) 脱缰(jiāng) 万象更新(gē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年四月洛阳都会举办牡丹文化节,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牡丹。
B.2020年10月14日火星“冲日”,天文爱好者们目不转睛地观测着这一天文奇观。
C.这位老人终于在临终前,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真是死得其所了。
D.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参演这部儿童电影的小演员们表现非常优秀。
3.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表示引用”的一项是( )
A.荷兰有“欧洲花园”的美誉。
B.“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C.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D.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4.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父不在,乃呼儿 乃破琴绝弦
B.一人虽听之 虽与之俱学
C.故园无此声见 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D.为设果,果有杨梅 为是其智弗若与
5.下列文学作品与相关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星期五”
B.《骑鹅旅行记》——尼尔斯、蜥蜴比尔
C.《爱丽丝漫游奇境》——白兔先生、公爵夫人
D.《汤姆 索亚历险记》——波莉姨妈、乔埃 哈波
二、书写
6.看拼音写词语。
三、填空题
7.积累运用。(1)春天是一首诗,春光是“阳春布德泽, ”“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雨是“ ,草色遥看近却无”“随风潜入夜, ”。春天山水如画“ ,山是眉峰聚”。春天还是莺歌燕舞“ ,因风飞过蔷薇”。春风还夹带着诗人的思乡情,“ , ”(《泊船瓜洲》)。
(2)诗言情:观星空,诗人发出“ ,脉脉不得语”的感叹;对明月,诗人发出 ,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感慨。
诗言志:“ ,快走踏清秋”表达诗人渴望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诗人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的是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气节:“谁道人生无再少? ! ”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与运用。
班里准备开展一次“了解传统节日”的调查活动,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完成练习。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面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1)资料中涉及的节日的名称是 。
(2)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 (人物)而设立的。
(3)请你说说在你的家乡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70字左右)
五、现代文阅读
9.走进青州李清照纪念馆,揭秘宋代书房。阅读材料,完成第下题。
【了解书房】
宋代书房
于书房内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这是宋代“文人四艺”,算得上古代文艺青年的日常。插花是宋人谙熟的风雅之道。文人雅士不管是吟诗作画,还是雅集宴客,都会插花。在我国插花的历史源远流长。到了宋代,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迅速发展,插花时尚也在宋代民间蔚然成风。与三五好友品茶插花,共享天伦之乐,不仅成为整个时代的生活风尚,也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精神慰藉。
宋代文人的书房,是用隔断辟出来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远离喧嚣每以“室”“阁”“斋”等为称,可见其小。文人雅客最爱赏玩的是瓷制的花瓶,瓶身细小而瘦,如纤弱的美人,再配合季节分插的花卉,可谓是相得益彰。
(1)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慰藉(A.jì B.jiè)
②纤弱(A.xiān B.qiān)
(2)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源远流长
B.蔚然成风
C.天伦之乐
D.相得益彰
(3)划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建议。
10.研学途中,师生一起分享成长故事。请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题。
相约石榴红
①石榴花开了,一册书讲授完了。赏析过附录的十首古诗,望着学生们石榴花一样热切的眼睛,我有些意犹未尽,拈起白白的粉笔,在黑板上写道:“附录的十首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首,哪一句,哪个词,哪个字?请以此为题目或话题写一篇500字的文章。”
②孩子们开始喳喳,又新奇又惊讶的样子,有张小脸仰着:“老师,不会定题目怎么办?”我于是举例:“比如‘云从窗里出’‘云’‘窗’‘落花时节’‘落花’,‘花’……这分别是吴均的《山中杂诗》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字句。”然后,我又说:“也可以学学赵师秀,以他的‘约客’为题目,写一篇现代少年版的‘约客’……”
③“也跟他一样,约客不来,闲敲棋子吗?”
④“可惜没有灯花可落,只能是落灯泡了,哈哈!”
⑤孩子们议论着,( )笑。前排的小胖一激灵:“有了,老师,我写‘约’,写你跟我们的约定!”
⑥我一下子想起来,中考他们考了个倒数第一。
⑦“咱们一起卧薪尝胆,若是期末还是倒数第一,我就不教你们了,在家‘歇菜’!”
⑧他们立时急了:“啊——不!”
⑨“‘不’也不行。”我瞪着眼,一脸嗔怒。
⑩“快别说了,赶紧学吧!”课代表喝令道。
作文写好了,本子交上来,我看到他们写得异彩纷呈,只有一个题目有重复,就是有几个都是写“约”:“老师,你说的不会是真的吧,你是为了刺激我们努力学习,是吧?”“老师,我很努力啊,你不能‘倒洗脚水连孩子也倒掉’,这是鲁迅先生的话,你也不考虑他的意见吗?”“老师,我、莹、灿、晗、达、璠,我们是你的作文天使,也不要我们了吗?”……
其实,这个班的孩子们很聪明,理解力强,思维也很活跃,就是纪律性差,又懒于记忆,考查背默识记的题丢分严重,考试跌入“滑铁卢”。我不看重分数和排名,但他们疏于较真儿,也不屑认真的学习态度令我担忧,所以我便出此“狂言”,压他们一压。
一压果然奏效,附录的十首诗,没费一点儿口舌,就齐刷刷地全都会背,会默写了。
我在他们的作文评语中斩钉截铁地写:“跟你们的约定是认真的。”
有一天,课代表也忐忑不安地问我:“老师,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我爽然答道,“没见人家美国总统还引咎辞职嘛!”“可总得有倒数第一啊!万一……”课代表无奈地欲言又止。我却笑着不睬。
石榴花落下,石榴小小地挂在枝头的时候,期末成绩出来了,他们居然以0.01分之差,仍然输在原地。我傻兮兮地连看十遍都不信这是真的。我不能爽约!可我怎么守约?!
石榴树在我眼前一片红一片绿,大片大片地晕进我眼里,我的脑子也晕得红红绿绿。我伏在办公桌上,双肩都失去了支撑力。
突然我的右肩被轻轻拍一下,扭脸,是教务主任,旁边站着我的课代表。一沓红红绿绿的纸汇在我的脸前,是孩子们的“退学申请”:“由于学习不力,逼得语文教师辞教,现恳请退学。”清一色的语句,我惊疑地看着课代表。“你不是说要是还倒数第一就不教我们吗?”“我还没开始不教呢!”“那你说是真的!”“我有这么小气吗?就差0.01分!”“那你还教我们!”课代表 ( )笑着跳起来,冲出去,然后回来冲教务主任鞠躬,又冲我弯弯腰。
教务主任呵呵笑起来,跟我说《大教学论》里的一句话:“请不要立刻感到灰心,因为在一切事情上面,种子先得撒下,然后才能逐渐生长。”
我也 ( )笑起来,因为有了台阶可以不用守约。同时想起校园里的老园丁也告诉过我,小石榴树苗得成长三年,才能结下大石榴。
石榴花开红艳艳,我期待石榴红。
(1)在文中三处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轻松地 诡秘地 大声地
B.大声地 诡秘地 轻松地
C.大声地 轻松地 诡秘地
D.诡秘地 大声地 轻松地
(2)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作文课上“我”引导学生围绕古诗词句写作—— ——期末考试班级成绩依然倒数第一——
(3)选文以“相约石榴红”为题,文中多次提到“石榴”,梳理描写“石榴”的语句和其在文中的作用,补全下列表格。
顺序 描写“石榴”内容 作用
第一次 石榴花开了,一册书讲授完了 开头点题,交代故事开始发生的时间。
第二次 望着学生们石榴花一样热切的眼睛 再次点题,把学生的眼睛比作石榴花,表现学生求知的渴望和蓬勃的生命力,巧妙暗示石榴花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第三次 石榴花落下,石榴小小的挂在枝头的时候 照应题目,交代情节发展的时间。
第四次 ① ②
第五次 小石榴树苗得成长三年,才能结下大石榴 借用老园丁的话,暗示学生的成长像石榴树苗一样,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我”要耐心等待。
第六次 石榴花开红艳艳,我期待石榴红 结尾照应题目,表达对学生的殷殷期盼。
(4)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文末教务主任跟“我”说的话的理解。
请不要立刻感到灰心,因为在一切事情上面,种子先得撒下,然后才能逐渐生长。
六、文言文阅读
11.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其一人专心致志, ;一人虽听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曰:非然也。
(1)按课文原文填空。
(2)根据短文内容写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含义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之:
②一人虽听之 之: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之:
④虽与之俱学。之: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翻译句子)
(4)文中“ ”一句说明了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5)你知道《学弈》中的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七、书面表达
12.每个人都在成长。成长中或许有书香相伴,或许有琴声相随;成长中我们拥有浓浓的亲情,也会收获真挚的友情;成长过程中有欢乐,也有痛苦……
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3)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4)字数不少于450字。
《小升初巩固复习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C B A B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掺和(cān)——(chān);
C.正月(zhèng)——(zhēng);
D.演绎(yí)——(yì)。
故选B。
2.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C.“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多用于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这位老人临终前回到生他养他的土地,用“死得其所”不恰当,应该使用“落叶归根”。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引号的用法有: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强调指出;④表示讽刺或否定。
A.文中的双引号表示特殊称谓。
B.文中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C.文中的双引号表示特殊称谓。
D.文中的双引号表示强调指出。
故选B。
4.A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B.之:奕秋的教导/代指认真学习的那个人;
C.故:故乡/缘故、缘由;
D.为:给/难道;
故选A。
5.B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理解。
B.蜥蜴比尔是《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故选B。
6.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腻、搅、蚓、蟀、僻、籍”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万物生光辉 一枝红杏出墙来 天街小雨润如酥 润物细无声 水是眼波横 百啭无人能解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盈盈一水间 今夜月明人尽望 何当金络脑 粉骨碎身浑不怕 千磨万击还坚劲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书写时注意“辉、墙、酥、润、横、解、绿、照”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盈、夜、望、络、骨、磨、黄”的正确写法。
8. 端午节 屈原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时我们会包粽子,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粽叶里,然后蒸熟。家家户户还会悬挂艾草,以驱邪避灾。此外,我们也会观看龙舟赛,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详解】(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结合“汨罗江”“粽叶式的青绿”“艾香”可知资料中涉及的节日名称是端午节。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结合“汨罗江”“粽叶式的青绿”可知这一节日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3)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
完成此类的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回答本题,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作答,注意语句通顺。
示例:在我的家乡,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龙舟比赛。走到河岸边,就可以看到河面上有一条条龙舟飞驰而过,他们敲锣打鼓,仿佛真的是一条条巨龙在向终点冲刺。岸上的人们也纷纷为他们加油鼓劲,别提多热闹了。
9.(1) B A
(2)C
(3)把“当时文人雅士的精神慰藉”和“整个时代的生活风尚”调换位置。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①藉:读[jiè] :另见“借”;垫在下面的东西;垫;衬。读[jí] :践踏;凌辱;另见“借”。慰藉 [ wèi jiè ]:(动)安慰。故选B。
②纤:读[xiān] :细小。读[qiàn]:拉船用的绳子。纤弱 [ xiān ruò ]:(形)纤细而柔弱。故选A。
(2)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C.天伦之乐:指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互相关爱、和睦相处,享受家庭生活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不能用于好友之间。因此用于“与三五好友品茶插花”不恰当。
故选C。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划线句错在语序不当,应先个人,后时代,即将“当时文人雅士的精神慰藉”与“整个时代的生活风尚”交换位置即可。
10.(1)B
(2) 期中考试班级考了倒数第一 “我”在学生们的检讨和教务主任的鼓励下爽约。
(3) 石榴树在我眼前一片红一片绿 烘托了“我”在期末成绩出来后,沮丧而矛盾的心情。
(4)教务主任想要告诉我,成长是需要过程的,鼓励“我”虽然孩子们这次没有实现约定,但是不要气馁,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信任,和对孩子们以及教育事业的热爱,他才能逐渐生长。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的选择运用。
一空:根据第1到4段的语境,“我”提出用诗中的字词等写作文,学生们“开始喳喳,又新奇又惊讶”“可惜没有灯花可落,只能是落灯泡了,哈哈!”分析,这里是“大声地”笑。
二空:根据第15到19段的语境,当课代表得知“我”还继续教他们时,笑着跳起来,冲出去,然后回来冲教务主任鞠躬,又冲我弯弯腰”,这里应是“诡秘地”。诡秘:指(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
三空:联系第19段,教务主任告诉“我”,成长是需要过程的,鼓励“我”虽然孩子们这次没有实现约定,但是不要气馁,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信任,孩子们一定能成长,所以“我”应是“轻松地笑”,因为有了台阶可以不用守约。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可根据题干中提示,寻找相关段落概括。注意按照时间顺序概括。 ①结合第2段到14段写作文课上“我”引导学生围绕古诗词句写怍文,前排的小胖提出“写你跟我们的约定”引出“我”的回忆:“我一下子想起来,期中考他们考了个倒数第一”所以此空是:期中考试班级考了倒数第一。
②结合第20段“请不要立刻感到灰心”“因为有了台阶可以不用守约”,所以此空是写“我”在学生们的检讨和教务主任的鼓励下爽约。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第17段“石榴树在我眼前一片红一片绿,大片大片地晕进我眼里,我的脑子也晕得红红绿绿。我伏在办公桌上,双肩都失去了支撑力”分析概括:描写“石榴”内容是石榴树在我眼前一片红一片绿。作用是烘托了“我”在期末成绩出来后,沮丧、难过、矛盾的心情。
(4)本题考查重要语句的理解。
从第19段教导主任的话“种子先得撒下,然后才能逐渐生长”,“种子”是“我”对孩子们的指导与教育,“我”与孩子们约定期末考试再考倒数第一,“我”就不教他们,尽管最后结果“就差0.01分”,说明孩子们是有进步的,是积极成长的,尽管他们成长的过程缓慢,但还是往好的方面发展。教导主任鼓励“我”不要灰心丧气,打起精神,信任孩子们,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
11.(1)诲二人弈 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为是其智弗若与
(2) 的 弈秋的教导 鸿鹄 专心致志的人
(3)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5)后者学不好是因为听课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从后者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上课有时会东张西望,不能专心听讲的情形,我应该即使纠正自己的缺点,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这样才能学到真本领。
【详解】(1)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书写时注意“诲、惟、鹄、智”的正确写法。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意: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之:助词,的。
②一人虽听之。句意:其中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弈秋的教导。之:代词,指弈秋的教导。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句意:心里却一直想着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箭把它射下来。之:代词,指天鹅。
④虽与之俱学。句意: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下棋。之:代词,指前一个人。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弈秋:人名,古代擅长下棋的人。通国:全国。善:擅长,善于。弈:下棋。者:……的人。
句子意思: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4)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虽然他们一同学习,但后一个学生的成绩却不如前一个学生好。
因此“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句话说明了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5)本题考查内容主旨和开放性作答。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后者学不好的原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学生下棋的故事,强调了学习应专心致志的重要性。故事中,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他同时教导两个学生,但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则心不在焉,总想着射天鹅。结果,虽然两人一起学习,但学习效果截然不同,专心致志的学生棋艺高超,而三心二意的学生则远远落后。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如:《学弈》中后者学不好,是因为他学习时不够专心,总想着其他事情。这告诉我们,学习时专注很重要。就像我们平时做作业,如果边做边玩,效率就会很低。所以,我应该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点睛】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12.例文:
读书伴我成长
唐代诗人杜甫有句千古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写出好的诗文。诚哉斯言!书籍,特别是课外书,充满了无限魅力!
书籍,好像小船,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籍,犹如阶梯,引领我们攀登知识的高峰;书籍,仿佛伙伴,陪伴着我们成长;书籍,是美丽的翅膀,使我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
小时候,我并不爱看书。但有一次,我漫不经心地打开一本“小人书”,只看了两页,就被那丰富多彩的画面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觉得书是那么的富有魅力,那么的神奇美妙,我仿佛被引领到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中,不能自拔。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阅读的胃口越来越大,故事书、作文书、文学名著等我无所不读。在书的大千世界里,我学会了一些写作的技巧,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也了解了我们祖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
读《三国演义》让人为那奸诈的小人做的事感到愤怒,一个个英雄行侠仗义的气魄让人顿时豪情万丈;读《老人与海》让人感受“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伟大崇高的精神;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人感到正如攀登雪峰,在凛冽的寒风中感受青松的坚强,红梅的不屈,愈往上走,一会儿一朵雪莲扑入你的视野,一会儿一丛绿草会映绿你的眸子,这雪峰上的生命正是保尔精神的浓缩,寒风中的雪莲绿草,将人生的不屈和坚强在雪峰上深深定格,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活着的意义,明白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书籍呀,我的最爱,我的知心好友,让我们厮守一生吧。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题是半命题作文,要求以“ 伴我成长”写一篇习作。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想想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什么在伴你成长,给你影响深刻?选择你最想表达的去写。在写作时,可先简单介绍什么伴你成长,中间选择典型的事例,具体写一写是如何伴你成长的。写的过程中要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做到内容具体,过程详实,突出重点;写作时要自己的成长环境相结合,也要和自己的情感寄托相联系,要注意叙事清楚,写出真情实感,同时要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及学到的修辞手法。
开头:开篇点题,引出所要叙述的事。
中间:具体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些事,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说一说它是怎样伴我成长的,它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结尾:首尾呼应,点明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