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培优测试卷(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培优测试卷(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0 23:58:15

文档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培优测评卷
一、填空题
1.土壤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适合种植凤仙花的土壤是( ),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是( )。
【答案】 壤土 黏质土
【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不同的土壤适合生长不同的植物。沙质土宜种生育期短,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如芝麻、花生、仙人掌等作物;荷花、芦苇、水稻适合种植在黏质土中;凤仙花、苹果树、月季适合种植在壤土中。
2.将干燥的土壤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 。将土壤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会有出现水珠,说明土壤中有 。
【答案】 空气 水分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将干燥的土壤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将土壤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会有出现水珠,说明土壤中有水分。
3.许多矿物是以颜色命名的,如赤铁矿是 色的,褐铁矿是 色的,黄铁矿是 色的。
【答案】 红 褐 黄
【详解】矿物颜色是由矿物的成分和内部结构决定的。很多矿物是以颜色命名的,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褐色的,黄铁矿是黄色的,白钨矿是灰白色的。
4.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可以了解岩石的 特征。
【答案】硬度(或软硬)
【详解】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我们可以用指甲、回形针、小刀等工具采用刻画方法检验矿物的软硬。敲开岩石后,用手指甲、小刀在新断面上划可以测试岩石的硬度。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硬度为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硬度为较软;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硬度为较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硬度为硬。
5.地球的年龄大约是 亿年,这是通过测定岩石的 推测出来的。
【答案】 45.6 化学成分
【详解】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形成的年代。地球的年龄约是45.6亿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定的。
6.观察岩石常用的工具有: 、小刀、手电筒、 等。
【答案】 放大镜 白色卡纸
【详解】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观察不仅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手电筒、下刀、白色卡纸等工具观察岩石。有时还需要测量、画图等方法。
7.土壤是分层的,一般分为( )、( )、基岩碎屑和基岩。
【答案】 表层土 下层土
【详解】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土壤剖面从上至下依次是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
8.岩石碎裂后会形成较小的颗粒、 和 。
【答案】 沙 黏土
【详解】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二、选择题
9.芝芝同学将土壤倒入水中时,发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来,这个现象说明土壤中有( )。
A.水分 B.空气 C.细菌
【答案】B
【详解】土壤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芝芝同学将土壤倒入水中时,发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来,这个现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故选B。
10.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 )包裹着,包括海洋的底部和陆地。
A.土壤 B.岩石 C.大气
【答案】B
【详解】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故选B。
11.下面岩石中遇盐酸会冒泡的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砂岩
【答案】B
【详解】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特点。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刻动;与稀盐酸有剧烈的化学反应,会冒泡的。
12.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估计这种矿物的硬度( )。
A.较硬 B.硬 C.较软
【答案】A
【详解】砸开岩石后,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划。指甲刻划留下痕迹的岩石软;手指甲刻划没有痕迹,铜钥匙刻划留下痕迹的岩石较软;用铜钥匙、指甲都不能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的岩石较硬。
13.关于岩石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一种矿物组成 B.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C.由两种以上矿物组成
【答案】B
【详解】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4.我们在野外搜集到的岩石和矿物,可以将它们做成 ( )保存起来。
A.标本 B.图画 C.艺术品
【答案】A
【详解】生活中,搜集到的岩石和矿物可以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搜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情趣的事情。故选A。
15.小王后期打算制作该岩石标本标签,制作标签内容不包括(  )。
A.岩石名称 B.洗净晾干 C.采集时间
【答案】B
【详解】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光泽、软硬、条痕、气味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制作标签内容包括采集地、采集时间、岩石名称等,不包括洗净晾干。
16.把潮湿的沙和粘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这样做是为了研究沙和粘土的( )。
A.黏性 B.轻重 C.颗粒大小
【答案】A
【详解】土壤是由各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把潮湿的沙和粘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这样做是为了研究沙和粘土的黏性。小球成团的时间越长,说明黏性越好。
17.蚯蚓给土壤松土可以给土壤带来( ),以便小动物更好地生活。
A.空气 B.腐殖质 C.水分
【答案】A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蚯蚓给土壤松土可以给土壤带来空气,以便小动物更好地生活。故选A。
18.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 )。
A.海洋 B.沙漠 C.山地
【答案】A
【详解】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在喜马拉雅山上存在海洋生物——菊石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故选A。
三、判断题
19.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和海洋的底部。( )
【答案】√
【详解】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20.岩石的薄片可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岩石种类。( )
【答案】×
【详解】借助工具进行观察。比如使用放大镜观察岩石颗粒的大小、形状、颜色及颗粒是如何排列的。根据对岩石的认识以及显微镜的使用,必须做成透明的玻片标本才可以,观察岩石显然不适合。人们常用的观察岩石的工具是放大镜。
21.爸爸买回来瓷器花盆非常坚硬,所以也属于岩石。( )
【答案】×
【详解】大自然中,这些成分集中且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它们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瓷器花盆不属于岩石,瓷器是由黏质土烧制起来的。
22.岩石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砖头也是种岩石。( )
【答案】×
【详解】岩石是自然界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体物质,而砖头是人类制造的建筑材料,不属于天然岩石。
23.在制作岩石标本时,可以查阅资料来完善岩石信息。( )
【答案】√
【详解】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①准备需要的材料;②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③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和矿物,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④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⑤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⑥展示制作完成的标本并交流。制作过程中可以查阅资料来完善岩石信息。
24.可以用团成小球的方法比较土壤的黏性。( )
【答案】√
【详解】在比较土壤的黏性时,我们可以用团成小球的方法比较土壤的黏性。黏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黏质土、壤土、沙质土。
25.土壤当中由动植物腐烂后产生的黑色物质是岩石碎屑。( )
【答案】×
【详解】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有机质总量的50~70%.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等。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的成分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26.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
【答案】√
【详解】土壤根据其颗粒大小和成分含量的不同,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沙质土主要由较大的沙粒组成,排水性好但保水性差;黏质土主要由较小的黏粒组成,保水性好但排水性差;壤土则是沙粒、黏粒和有机质的混合物,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和保水性。
27.植物的生长依赖土壤,所以土壤比岩石重要。( )
【答案】×
【详解】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岩石具有广泛的作用。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可以修桥、铺路;岩石是重要的生活、生产材料,做石桌、石凳;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做盆景、石狮子;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做水泥、石灰、黄沙。土壤和岩石二者都很重要。
28.植物的生长依赖土壤,所以,土壤比岩石更重要。( )
【答案】×
【详解】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岩石具有广泛的作用。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可以修桥、铺路;岩石是重要的生活、生产材料,做石桌、石凳;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做盆景、石狮子;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做水泥、石灰、黄沙。土壤和岩石二者都很重要。
四、连线题
29.不同特点土壤的适合生长的作物。
壤质土 含沙量少,黏性好 玉米
黏质土 含沙量多,黏性差 毛芋
沙质土 含沙居中,黏性适中 花生
【答案】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含沙量较多的土壤是沙质土适合花生生长;含沙量较少的土壤是黏质土适合毛芋生长;含沙量适中的土壤是壤土,适合玉米生长。
五、简答题
30.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各自特点是什么?
【答案】沙质土:粗糙,黏性最差,加水也不易搓成团;黏质土:黏粒含量多,沙粒含量少,黏性最强;壤土:成团易散;加点水搓一搓壤土成条易折断。
【详解】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质土是由大量的沙粒和少量的黏粒混合而成的,粗糙,黏性最差,加水也不易搓成团;黏质土黏粒含量多,沙粒含量少,黏性最强;壤土的沙粒和黏粒含量含量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黏性也介于二者之间,壤土成团易散,加点水搓一搓壤土成条易折断。
31.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是怎样的?
【答案】收集并清理干净、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对照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给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内。
【详解】本题考查了制作岩石、矿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制作岩石、矿物标本,首先采集岩石、矿物,然后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把岩石、矿物贴上标明岩石、矿物名称的标签,最后把岩石、矿物装进盒子里。
六、实验题
32.“沙地洋芋”对土壤环境要求较高,适合生活在渗水能力强、疏松的沙质土中。小华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不同的地方采集了三种类型的土壤,观察并比较其渗水性,最后选择一种满意的土壤进行种植。
(1)三种土壤摸起来都湿湿的,说明它们都含有( )(单选)。
A.水分 B.黏土 C.空气
(2)同学们分别在带孔的罐子中装入等量的土壤,并从相同高度同时倒入等量的水。5分钟后,罐子下方量筒中的水位如图所示。其中,渗水性最好的是( )号土壤,渗水性最差的是( )号土壤。
(3)他们应该选择( )(填“1”“2”或“3”)号土壤种植“沙地洋芋”。
【答案】(1)A
(2) 1 2
(3)1
【解析】【小题1】土壤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摸起来湿湿的,说明里面含有水,所以A符合题意。
【小题2】在三个罐子中分别装入同样多的土壤,分别把同样多的水缓慢、均匀地倒入相同量的三种土壤中。渗水性最强的是①号土壤,因为下面接到的水最多,2号水最少,渗水性最差,3号居中。
【小题3】“沙地洋芋”对土壤环境要求较高,适合生活在渗水能力强、疏松的沙质土中。因此应选择渗水性最好的1号土壤进行种植。
七、综合题
33.周末,小科和爸爸来到山上游玩。这座山是座曾经爆发了的火山,最早爆发于中生代早白垩纪,地质公园多火山地质遗迹,分布有流纹岩。
(1)当代地质学家推测该山是一座曾经爆发了的火山,他们的证据是( )。
A.当地人们口口相传 B.该地史书记载 C.当地岩石类型
(2)小科在该地博物馆看到了流纹岩标本,它的介绍标签如下表。
名称 颜色 软硬 光滑 光泽 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 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
流纹岩 灰色、粉红或砖红色 坚硬 粗糙 玻璃 光泽 有裂纹、流纹和斑点 石英、长石等
小科想研究流纹岩的硬度。可以借助( )。
①指甲 ②小刀 ③陶瓷片 ④纸巾 ⑤铜钥匙 ⑥木片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3)小科将自己的花岗岩标本与流纹岩做对比,发现花岗岩比流纹岩多了一种在阳光下发光发黑的颗粒,你认为这种矿物是( )。
A.石墨 B.方铅矿 C.云母
(4)该山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达到94%。小科带了一些土壤回家,还从小区和学校分别取了另外两种不同的土壤。将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装入漏斗,将水缓慢倒入漏斗中,观察水流过三种土壤时发生的现象。(实验数据如下表)
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应向三个漏斗( )。
A.同时倒入相同多的水 B.先后倒入相同多的水 C.同时倒入不同量的水
(5)小科将凤仙花分别种植在三种土壤中,发现同样种植、浇水、施肥的1、2、3三盆凤仙花长势不一样,I盘生长最好。说明凤仙花适合生长在( )(选填“沙质土”“黏质土”或“壤土”)中。小科想对3号土壤进行改良以更适合凤仙花生长,应该在3号土壤中加入适量的( )(选填“沙粒”或“黏粒”)。
(6)种植凤仙花之后,小科还想要种仙人掌,他了解到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刺,推测仙人掌生活在比较干燥的地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会建议她用( )(填土壤序号)号土种仙人掌。你的建议理由是( )。
【答案】(1)C
(2)A
(3)C
(4)A
(5) 壤土 沙粒
(6) 2 仙人掌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仙人掌适合在沙质土里
【分析】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光泽、检测矿物的硬度、观察矿物条痕等方法研究矿物。
【详解】(1)岩石按照成因划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不同类型的岩石结构和性质差异较大。地质学家对岩石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因此,当代地质学家推测雁荡山是一座曾经爆发了的火山,他们的证据是当地岩石类型,当地人们口口相传不会成为地质学家判断岩石的依据,当地的史书记载,也不如专业的地质学家自己的认知更可靠。故选C。
(2)根据对研究岩石硬度的方法的学习,指甲、小刀和铜钥匙是地质工作者经常使用的检测岩石、矿物硬度的标准。因此,小科想研究流纹岩的硬度,可以借助指甲、小刀和铜钥匙,进行简单的刻画来判断。故选A。
(3)组成流纹岩的主要矿物是石英、长石等,花岗岩则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所以对比两者,发现花岗岩比流纹岩多了一种在阳光下发光发黑颗粒,这种矿物是云母。故选C。
(4)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 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土壤的渗水性,唯一的变量是土壤种类,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所以应向三个漏斗同时倒入相同多的水。
(5)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含有黏粒较多的土壤渗水性最弱,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所以①是壤土,②是沙质土,③是黏质土。①盆生长得最好,说明凤仙花适合生长在壤土中。小科想对③号土进行改良以更适合凤仙花生长,应该在③号土壤黏质土中加入适量的沙粒。
(6)沙质土宜种植生育期短,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仙人掌生活在比较干旱的地区,所以适合生活在沙质土中,即②号土壤。
试卷第8页,共10页
试卷第9页,共10页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培优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土壤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适合种植凤仙花的土壤是 ,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是 。
2.将干燥的土壤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 。将土壤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会有出现水珠,说明土壤中有 。
3.许多矿物是以颜色命名的,如赤铁矿是 色的,褐铁矿是 色的,黄铁矿是 色的。
4.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可以了解岩石的 特征。
5.地球的年龄大约是 亿年,这是通过测定岩石的 推测出来的。
6.观察岩石常用的工具有: 、小刀、手电筒、 等。
7.土壤是分层的,一般分为 、 、基岩碎屑和基岩。
8.岩石碎裂后会形成较小的颗粒、 和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芝芝同学将土壤倒入水中时,发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来,这个现象说明土壤中有( )。
A.水分 B.空气 C.细菌
10.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 )包裹着,包括海洋的底部和陆地。
A.土壤 B.岩石 C.大气
11.下面岩石中遇盐酸会冒泡的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砂岩
12.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估计这种矿物的硬度( )。
A.较硬 B.硬 C.较软
13.关于岩石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一种矿物组成 B.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C.由两种以上矿物组成
14.我们在野外搜集到的岩石和矿物,可以将它们做成 ( )保存起来。
A.标本 B.图画 C.艺术品
15.小王后期打算制作该岩石标本标签,制作标签内容不包括(  )。
A.岩石名称 B.洗净晾干 C.采集时间
16.把潮湿的沙和粘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这样做是为了研究沙和粘土的( )。
A.黏性 B.轻重 C.颗粒大小
17.蚯蚓给土壤松土可以给土壤带来( ),以便小动物更好地生活。
A.空气 B.腐殖质 C.水分
18.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 )。
A.海洋 B.沙漠 C.山地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和海洋的底部。( )
20.岩石的薄片可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岩石种类。( )
21.爸爸买回来瓷器花盆非常坚硬,所以也属于岩石。( )
22.岩石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砖头也是种岩石。( )
23.在制作岩石标本时,可以查阅资料来完善岩石信息。( )
24.可以用团成小球的方法比较土壤的黏性。( )
25.土壤当中由动植物腐烂后产生的黑色物质是岩石碎屑。( )
26.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
27.植物的生长依赖土壤,所以土壤比岩石重要。( )
28.植物的生长依赖土壤,所以,土壤比岩石更重要。( )
四、连线题(共12分)
29.不同特点土壤的适合生长的作物。
壤质土 含沙量少,黏性好 玉米
黏质土 含沙量多,黏性差 毛芋
沙质土 含沙居中,黏性适中 花生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0.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各自特点是什么?
31.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是怎样的?
六、实验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2.“沙地洋芋”对土壤环境要求较高,适合生活在渗水能力强、疏松的沙质土中。小华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不同的地方采集了三种类型的土壤,观察并比较其渗水性,最后选择一种满意的土壤进行种植。
(1)三种土壤摸起来都湿湿的,说明它们都含有( )(单选)。
A.水分 B.黏土 C.空气
(2)同学们分别在带孔的罐子中装入等量的土壤,并从相同高度同时倒入等量的水。5分钟后,罐子下方量筒中的水位如图所示。其中,渗水性最好的是( )号土壤,渗水性最差的是( )号土壤。
(3)他们应该选择( )(填“1”“2”或“3”)号土壤种植“沙地洋芋”。
七、综合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33.周末,小科和爸爸来到山上游玩。这座山是座曾经爆发了的火山,最早爆发于中生代早白垩纪,地质公园多火山地质遗迹,分布有流纹岩。
(1)当代地质学家推测该山是一座曾经爆发了的火山,他们的证据是( )。
A.当地人们口口相传 B.该地史书记载 C.当地岩石类型
(2)小科在该地博物馆看到了流纹岩标本,它的介绍标签如下表。
名称 颜色 软硬 光滑 光泽 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 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
流纹岩 灰色、粉红或砖红色 坚硬 粗糙 玻璃 光泽 有裂纹、流纹和斑点 石英、长石等
小科想研究流纹岩的硬度。可以借助( )。
①指甲 ②小刀 ③陶瓷片 ④纸巾 ⑤铜钥匙 ⑥木片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3)小科将自己的花岗岩标本与流纹岩做对比,发现花岗岩比流纹岩多了一种在阳光下发光发黑的颗粒,你认为这种矿物是( )。
A.石墨 B.方铅矿 C.云母
(4)该山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达到94%。小科带了一些土壤回家,还从小区和学校分别取了另外两种不同的土壤。将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装入漏斗,将水缓慢倒入漏斗中,观察水流过三种土壤时发生的现象。(实验数据如下表)
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应向三个漏斗( )。
A.同时倒入相同多的水 B.先后倒入相同多的水 C.同时倒入不同量的水
(5)小科将凤仙花分别种植在三种土壤中,发现同样种植、浇水、施肥的1、2、3三盆凤仙花长势不一样,I盘生长最好。说明凤仙花适合生长在( )(选填“沙质土”“黏质土”或“壤土”)中。小科想对3号土壤进行改良以更适合凤仙花生长,应该在3号土壤中加入适量的( )(选填“沙粒”或“黏粒”)。
(6)种植凤仙花之后,小科还想要种仙人掌,他了解到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刺,推测仙人掌生活在比较干燥的地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会建议她用( )(填土壤序号)号土种仙人掌。你的建议理由是( )。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 壤土 黏质土
2. 空气 水分
3. 红 褐 黄
4.硬度(或软硬)
5. 45.6 化学成分
6. 放大镜 白色卡纸
7. 表层土 下层土
8. 沙 黏土
9.B
10.B
11.B
12.A
13.B
14.A
15.B
16.A
17.A
18.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沙质土:粗糙,黏性最差,加水也不易搓成团;黏质土:黏粒含量多,沙粒含量少,黏性最强;壤土:成团易散;加点水搓一搓壤土成条易折断。
31.收集并清理干净、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对照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给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内。
32.(1)A(2) 1 2(3)1
33.(1)C(2)A(3)C(4)A(5)壤土 沙粒 (6) 2 仙人掌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仙人掌适合在沙质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