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
一、填空题
1.遂川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我县拥有的花岗岩储量达80万立方米,现在我县大规模开采花岗岩的乡镇是 镇;我县大汾镇滁州的“坚基矿业“开采的是 矿。
【答案】 禾源 石英
【详解】遂川县禾源镇含有丰富的花岗岩。大汾镇滁州的“坚基矿业“开采的是石英矿。
2.土壤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 )、壤土、黏质土,其中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是( ),家里的盆栽植物一般选择的土壤是( )。
【答案】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是黏质土,家里的盆栽植物一般选择的土壤是壤土。
3.所有的岩石都是由 组成的,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 。
【答案】 矿物 矿物
【详解】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仅由一种矿物组成。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
4.岩石、沙和黏土中,岩石的颗粒最 ,黏土的颗粒最 。(填“大”或“小”)
【答案】 大 小
【详解】岩石、沙和黏土中,岩石的颗粒最大,黏土的颗粒最小。岩石由较大的矿物颗粒组成,而黏土由非常细小的颗粒组成。
5.所有的岩石都是由 组成的,花岗岩就由 、石英和云母组成。
【答案】 矿物 长石
【详解】大自然中,这些成分集中且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它们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组成花岗岩的黑色颗粒是云母,白色颗粒是石英,肉红色颗粒是长石。
6.我们可以从 、 、 等方面观察和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
【答案】 颜色 光泽 硬度
【详解】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观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画等方法观察,可以从颜色、软硬、光滑、光泽、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等等方面对岩石进行描述。
7.矿物的透明度一般分为( )、( )和 ( )三种。
【答案】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详解】我们可以将矿物的透明度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等级。在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时采用的方法是用肉眼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
二、选择题
8.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包括( )。
A.陆地 B.海洋的底部 C.以上皆是
【答案】C
【详解】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和植被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故选C。
9.科学家通过测定岩石的( )推测地球的实际年龄约为45.6亿年。
A.条痕颜色 B.颗粒大小 C.化学成分
【答案】C
【详解】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通过检测岩石的化学成分,科学家推断出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5.6亿年。
10.通过矿物的碎片边缘进行观察,能看到放在其下面的字迹,该矿物的透明度属于( )。
A.透明 B.半透明 C.不透明
【答案】A
【详解】如果通过矿物的碎片边缘能清晰地看到放在其下面的字迹,说明光线能够完全穿透矿物,这种矿物的透明度属于透明。半透明的矿物只能部分透光,字迹会模糊;不透明的矿物则完全不透光,无法看到字迹。故A符合题意。
11.小明用榔头敲打岩石,观察新敲开的岩石侧面有没有斑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获得证据 B.作出假设 C.提出问题
【答案】A
【详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小明用榔头敲打岩石,观察新敲开的岩石侧面有没有斑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得证据,A是正确的选项。
12.通过对花岗岩的观察与比较,小田发现岩石中黑色发光的颗粒是( )。
A.云母 B.石 英 C.长 石
【答案】A
【详解】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4000种矿物,矿物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矿物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花岗岩中,每种颜色的颗粒就代表一种矿物。其中粉红色的颗粒是长石,白色的颗粒是石英,黑色的颗粒是云母。
13.一种矿物表面是暗红色的,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迹是红色的,研究矿物时更有参考价值的颜色是( )。
A.暗红色 B.白色 C.红色
【答案】C
【详解】条痕是矿物原本的颜色,而矿石表面由于在自然界中暴露的时间较长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所以研究矿物时更有参考价值的颜色是红色。
14.下列物质中,( )遇水后的黏性比较强。
A.岩石 B.沙 C.黏土
【答案】C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土壤颗粒大小的不同,可以对土壤颗粒进行分类。大颗粒的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最小的颗粒是黏土。 黏土颗粒小,遇水后的黏性比较强,容易团成小球。
故选:C
15.把土壤放进水中,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这个现象说明土壤中含有什么物质呢?( )
A.空气 B.水分 C.腐殖质
【答案】A
【详解】当土壤放进水中时,水会进入土壤的孔隙中,原本存在于这些孔隙中的空气被水排挤出来,从而形成气泡。因此,这个现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16.下列三种物质中,容易团成小球的是( )。
A.岩石 B.沙 C.黏土
【答案】C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土壤颗粒大小的不同,可以对土壤颗粒进行分类。大颗粒的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最小的颗粒是黏土。 黏土颗粒小,加水后容易团成小球。
故选:C
17.制造铅笔芯需要用到的矿物是( )。
A.方铅矿 B.石墨 C.石膏
【答案】B
【详解】岩石的性质不同,其用途也不相同。岩石的用途非常广泛,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生产生活资料。其中,制造铅笔芯需要用到的矿物是石墨。
三、判断题
18.人们用来种植蔬菜的土壤不是由岩石演变(风化)而来的。( )
【答案】×
【详解】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所以人们用来种植蔬菜的土壤是由岩石演变(风化)而来的。
19.岩石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答案】√
【详解】 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20.人们发现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动物化石,这说明它们以前生活在山上。( )
【答案】×
【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动物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21.矿物的条痕颜色比表面颜色更能反映矿物本来的颜色。( )
【答案】√
【详解】外表的颜色可能是风化或者是矿化的颜色,不是该矿物本身的颜色。矿物条痕的颜色更能真实地反应矿物的颜色,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2.识别岩石和矿物是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
【答案】√
【详解】采集岩石标本:搜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情趣的事情。制作岩石标本,首先采集岩石,然后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识别岩石和矿物,把岩石贴上标明岩石名称的标签,最后把岩石装进盒子里。其中,识别岩石和矿物是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23.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推测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5.6亿年。( )
【答案】√
【详解】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推测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5.6亿年。
24.只用肉眼就能区别沙和黏土的黏性和涂痕颜色。( )
【答案】×
【详解】用手指分别蘸取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能比较出来他们的涂痕颜色;但是沙和黏土的黏性比较需要将它们捏成团再比较是否容易散开。所以只用肉眼不能区别沙和黏土的黏性和涂痕颜色。
25.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其中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 )
【答案】√
【详解】土壤中的微粒中,最大的土壤微粒是沙砾(小石子),其直径大于2毫米。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黏土的微粒最小,甚至无法用肉眼看清楚。
26.采集某地土壤,倒入水后发现渗水现象特别严重,说明这种土壤沙粒含量较多。( )
【答案】√
【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含有沙较多的土壤渗水性最强,所以采集某地土壤,倒入水后发现渗水现象特别严重,应该是沙质土,沙粒含量较多。
27.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是海洋。( )
【答案】√
【详解】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菊石化石是一群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总称,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
四、连线题
28.将下列矿物与其主要用途用线连起来。
铂金 制作模型、医用食品添加剂
煤矿 制作手饰、电子元件
石膏 供暖、生产各种化工产品
【答案】
【详解】岩石的性质不同,其用途也不相同。岩石的用途非常广泛,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生产生活资料。矿物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如铂金可以制作手饰、电子元件; 煤矿用于供暖、生产各种化工产品;石膏可以制作模型、医用食品添加剂。
五、排序题
29.明明将收集到的岩石和矿物制成了标本,制作标本的步骤是:(填序号)
①为岩石矿物添加标签
②需要准备的材料
③给岩石或矿物编号
④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格内
⑤对照标本图鉴识别
( )→( )→( )→( )→( )
【答案】 ② ③ ⑤ ④ ①
【详解】制作标本的步骤是:需要准备的材料,给岩石或矿物编号,对照标本图鉴识别,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格内,为岩石矿物添加标签。按照编号顺序是②;③;⑤;④;①。
六、简答题
30.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土壤?
【答案】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不乱扔塑料垃圾和电池等。
【详解】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在资源。我们可以保护土壤:植树造林、修筑梯田、环保宣传、不乱扔塑料垃圾和电池等;避免破坏土壤:过度喷洒农药、砍伐森林、挖土烧砖。
3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不知名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描述?
【答案】矿物除了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方面的特征之外,硬度、形状也是观察矿物的重要线索。
【详解】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观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画等方法观察。我们可以从颜色、软硬、形状光滑、光泽、条痕、透明度、条纹等等方面对矿物进行描述。
七、实验题
某学校种植基地想要种植月季。种植小组先查阅资料了解月季花的土壤要求:月季花适合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不易积水、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然后种植小组选择了三个种植地点,采集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并对三种土壤进行观察、比较研究。
下面表格中是他们观察记录的土壤特征。
1号土壤 2号土壤 3号土壤
观察到的现象 棕黑色、超市、颗粒最小、摸起来较光滑 浅棕色、颗粒较大、摸起 来比较硬、扎手 棕色、颗粒大小不同、摸起来比较粗糙
? 容易团成小球 不容易团成小球 能团成小球, 容易散开
渗水性 最差 最好 适中
32.土壤肥沃程度主要与土壤中的( )的含量有关。
A.沙 B.水 C.腐殖质
33.用手分别团潮湿的三种土壤,看是否容易团成小球,这是比较土壤的( )。
A.黏性 B.轻重 C.光滑程度
34.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时,必须控制相同的条件是( )。
①三种土壤要一样多 ②加入的水要一样多 ③接水的容器大小一样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35.种植小组在研究渗水性后将土壤顺序弄混了,根据上表数据分析,甲装置中的是 号土壤,乙装置中的是 号土壤,丙装置中的是 号土壤。
36.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对比,你觉得种植月季应该选择 号土壤。
37.查阅资料后他们知道,土壤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土壤中所含的沙和黏土的比例不同,根据以上观察,1号土壤是 ,2号土壤是 ,3号土壤是 。
【答案】32.C 33.A 34.A 35. 2 1 3 36.3 37. 黏质土 沙质土 壤土
【解析】32.地面上死亡的动物、植物完全腐烂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质就是腐殖质。它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它越多,土壤越肥沃。土壤的肥沃程度,最主要是与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含量有关,所以C符合题意。
33.用手团潮湿的土壤,看是否容易团成小球,这是在比较土壤的黏性。黏性是指土壤颗粒之间的粘附力,黏性大的土壤容易团成小球,而黏性小的土壤则不容易团成小球。
34.为了公平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必须控制三种土壤的量、加入的水量以及接水容器的大小都相同。
35.由图可知,甲的水最多,渗水性最好,乙的水最少,渗水性最差,丙的渗水性居中。据渗水性最差的是1号土壤,渗水性最好的是2号土壤,渗水性适中的是3号土壤。
36.月季花适合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不易积水、富含有机质的土壤。3号土壤的渗水性适中,颗粒大小不同,摸起来比较粗糙,符合这些要求。
37.1号土壤颗粒最小,摸起来较光滑,容易团成小球,渗水性最差,符合黏质土的特征;2号土壤颗粒较大,摸起来比较硬、扎手,不容易团成小球,渗水性最好,符合沙质土的特征;3号土壤颗粒大小不同,摸起来比较粗糙,能团成小球但容易散开,渗水性适中,符合壤土的特征。
八、综合题
38.土壤的研究
(1)小刚用干燥的塑料袋装了一些土壤带回教室研究,发现塑料袋内壁出现了小水珠,说明土壤中有( )。
(2)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搅拌后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有( )。
(3)将土壤和水的混合物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面上漂浮着一些黑色物质,它们是( )。同时发现土壤有分层现象,比较符合实验结果的是图1的( ) (选填“A”或“B”),最上面的土壤颗粒是( )。
(4)小刚用图2的装置研究了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其中壤土做完实验后,接水的杯子水位如图2,请你画出沙质土、黏质土的水位可能位置。
(5)西瓜种植在渗水能力强、土壤疏松的土壤中,能大大提高产量。根据上述实验,最适合西瓜生长的土壤是( )。
【答案】(1)水分
(2)空气
(3) 腐殖质 A 细沙
(4)
(5)沙质土
【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可以采用放入水中、搅拌观察沉淀、放在火上烧等多种方法验证土壤的成分。
【小题1】用干燥的塑料袋装了一些土壤带回教室研究,发现装土壤塑料袋内壁出现了小水珠,说明土壤中有水分。
【小题2】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有许多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来,这些气泡是空气。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存在。
【小题3】将土壤和水的混合物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面上漂浮的黑色物质是植物的枯枝败叶等腐殖质。同时,由于土壤颗粒的大小不同,会随着水的沉积作用而出现分层现象,通常较大的颗粒会先沉积在底部,而较小的颗粒会后沉积。比较符合实验结果的是图1的A,因为图中显示上层是较细的颗粒,下层是较粗的颗粒。最上面的土壤颗粒是细小的泥沙。
【小题4】关于图2的装置研究不同土壤的渗水性,沙质土因为颗粒较大,间隙多,渗水性强,所以水位会较高;黏质土因为颗粒较小,间隙少,渗水性弱,所以水位会较低。
【小题5】根据上述实验,最适合西瓜生长的土壤是沙质土。因为沙质土渗水能力强,土壤疏松,有利于西瓜根系的呼吸和水分的渗透,从而能大大提高西瓜的产量。
试卷第2页,共9页
试卷第1页,共9页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遂川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我县拥有的花岗岩储量达80万立方米,现在我县大规模开采花岗岩的乡镇是
( )镇;我县大汾镇滁州的“坚基矿业“开采的是( )矿。
2.土壤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 )、壤土、黏质土,其中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是( ),家里的盆栽植物一般选择的土壤是( )。
3.所有的岩石都是由( )组成的,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 )。
4.岩石、沙和黏土中,岩石的颗粒最( ),黏土的颗粒最( )。(填“大”或“小”)
5.所有的岩石都是由( )组成的,花岗岩就由( )、石英和云母组成。
6.我们可以从( )、( )、( )等方面观察和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
7.矿物的透明度一般分为( )、( )和 ( )三种。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包括( )。
A.陆地 B.海洋的底部 C.以上皆是
9.科学家通过测定岩石的( )推测地球的实际年龄约为45.6亿年。
A.条痕颜色 B.颗粒大小 C.化学成分
10.通过矿物的碎片边缘进行观察,能看到放在其下面的字迹,该矿物的透明度属于( )。
A.透明 B.半透明 C.不透明
11.小明用榔头敲打岩石,观察新敲开的岩石侧面有没有斑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获得证据 B.作出假设 C.提出问题
12.通过对花岗岩的观察与比较,小田发现岩石中黑色发光的颗粒是( )。
A.云母 B.石 英 C.长 石
13.一种矿物表面是暗红色的,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迹是红色的,研究矿物时更有参考价值的颜色是( )。
A.暗红色 B.白色 C.红色
14.下列物质中,( )遇水后的黏性比较强。
A.岩石 B.沙 C.黏土
15.把土壤放进水中,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这个现象说明土壤中含有什么物质呢?( )
A.空气 B.水分 C.腐殖质
16.下列三种物质中,容易团成小球的是( )。
A.岩石 B.沙 C.黏土
17.制造铅笔芯需要用到的矿物是( )。
A.方铅矿 B.石墨 C.石膏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8.人们用来种植蔬菜的土壤不是由岩石演变(风化)而来的。( )
19.岩石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20.人们发现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动物化石,这说明它们以前生活在山上。( )
21.矿物的条痕颜色比表面颜色更能反映矿物本来的颜色。( )
22.识别岩石和矿物是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
23.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推测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5.6亿年。( )
24.只用肉眼就能区别沙和黏土的黏性和涂痕颜色。( )
25.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其中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 )
26.采集某地土壤,倒入水后发现渗水现象特别严重,说明这种土壤沙粒含量较多。( )
27.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是海洋。( )
四、连线题(9分)
28.将下列矿物与其主要用途用线连起来。
铂金 制作模型、医用食品添加剂
煤矿 制作手饰、电子元件
石膏 供暖、生产各种化工产品
五、排序题(10分)
29.明明将收集到的岩石和矿物制成了标本,制作标本的步骤是:(填序号)
①为岩石矿物添加标签
②需要准备的材料
③给岩石或矿物编号
④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格内
⑤对照标本图鉴识别
( )→( )→( )→( )→( )
六、简答题(3+4,共7分)
30.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土壤?
3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不知名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描述?
七、实验题(每空1分,共10分)
某学校种植基地想要种植月季。种植小组先查阅资料了解月季花的土壤要求:月季花适合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不易积水、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然后种植小组选择了三个种植地点,采集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并对三种土壤进行观察、比较研究。
下面表格中是他们观察记录的土壤特征。
1号土壤 2号土壤 3号土壤
观察到的现象 棕黑色、超市、颗粒最小、摸起来较光滑 浅棕色、颗粒较大、摸起 来比较硬、扎手 棕色、颗粒大小不同、摸起来比较粗糙
? 容易团成小球 不容易团成小球 能团成小球, 容易散开
渗水性 最差 最好 适中
32.土壤肥沃程度主要与土壤中的( )的含量有关。
A.沙 B.水 C.腐殖质
33.用手分别团潮湿的三种土壤,看是否容易团成小球,这是比较土壤的( )。
A.黏性 B.轻重 C.光滑程度
34.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时,必须控制相同的条件是( )。
①三种土壤要一样多 ②加入的水要一样多 ③接水的容器大小一样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35.种植小组在研究渗水性后将土壤顺序弄混了,根据上表数据分析,甲装置中的是 号土壤,乙装置中的是 号土壤,丙装置中的是 号土壤。
36.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对比,你觉得种植月季应该选择 号土壤。
37.查阅资料后他们知道,土壤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土壤中所含的沙和黏土的比例不同,根据以上观察,1号土壤是 ,2号土壤是 ,3号土壤是 。
八、综合题(每空1分,共7分)
38.土壤的研究
(1)小刚用干燥的塑料袋装了一些土壤带回教室研究,发现塑料袋内壁出现了小水珠,说明土壤中有( )。
(2)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搅拌后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有( )。
(3)将土壤和水的混合物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面上漂浮着一些黑色物质,它们是( )。同时发现土壤有分层现象,比较符合实验结果的是图1的( ) (选填“A”或“B”),最上面的土壤颗粒是( )。
(4)小刚用图2的装置研究了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其中壤土做完实验后,接水的杯子水位如图2,请你画出沙质土、黏质土的水位可能位置。
(5)西瓜种植在渗水能力强、土壤疏松的土壤中,能大大提高产量。根据上述实验,最适合西瓜生长的土壤是( )。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 禾源 石英
2.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3. 矿物 矿物
4. 大 小
5. 矿物 长石
6. 颜色 光泽 硬度
7.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8.C
9.C
10.A
11.A
12.A
13.C
14.C
15.A
16.C
17.B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② ③ ⑤ ④ ①
30.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不乱扔塑料垃圾和电池等。
31.矿物除了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方面的特征之外,硬度、形状也是观察矿物的重要线索。
32.C 33.A 34.A 35. 2 1 3 36.3 37. 黏质土 沙质土 壤土
38.(1)水分 (2)空气 (3)腐殖质 A 细沙 (4) (5)沙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