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学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学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1 00:09:31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
(填“上升”或“下降”),被称作温室效应。
2.在浩瀚的宇宙中,目前 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 、 和
等必要条件。
3.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我国的电能组成主要有 、太阳能发电、 等。
4.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 ,所以我们应该
水资源。
5.我国造纸技术的工艺流程包括①干燥;②分离;③抄造;④打浆。正确的流程顺序为② → ④→
→ 。
6.想要较好地解决垃圾问题,主要采用 化、 化、无害化这三种方法。
7.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 、 、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我们在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时,需要为航天员保证的生存条件是( )。
A.空气、食物、水、植物B.空气、食物、水、温度 C.空气、水、温度、土壤
9.华华在做模拟温室效应的实验,他将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其中一支放在密封的无色透明塑料瓶中。半小时后,瓶外的温度计读数如图所示,则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最有可能是( )。
A.25℃ B.35℃ C.19℃
10.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不提倡的是( )。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瓶装水喝一半就随手丢弃 C.淋浴代替泡澡
11.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往河流里倾倒垃圾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12.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是( )。
①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②实现垃圾减量
③减少资源开发,有效减少对空气等资源的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13.处理废旧的玻璃、金属、纸和塑料,最环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丢到垃圾桶里 B.焚烧 C.回收利用
14.下列节约能源的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不用一次性筷子 B.随手关灯 C.经常使用塑料制品
15.小科和爸爸外出,发现街上有两种颜色的车牌,爸爸告诉他,其中一种是新能源电动车。小科仔细观察后,知道了( )色的是新能源电动车。
A.蓝 B.绿 C.黄
16.资源再生可以有效减少垃圾数量,下列材料不能资源再生的是( )。
A.旧报纸 B.破碎的陶瓷 C.玻璃酒瓶
17.2024年某市发布通告,6月7日至9日高考期间除抢险工程外,禁止市区所有建筑工程在夜间施工作业,目的是防止( )对考生造成影响。
A.噪声污染 B.大气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8.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是因为地球比其他星球的体积大。( )
19.洗过衣服的水直接排到河道里不会造成水污染。( )
20.地球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非常丰富。( )
2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
22.建筑工地上堆积的砖石属于可回收垃圾。( )
23.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是环卫工人做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
24.为了合理利用能源,人们可以开发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
25.端午节购买粽子要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吃着更健康、卫生。( )
26.塑料、玻璃、纸都是可以再生的资源。( )
27.水污染会危害生活在水里的鱼、虾等生物,但对人类没有影响。( )
四、连线题(12分)
28.将下列人类行为与其会造成的环境问题连起来。
过度放牧 噪声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交通工具的喇叭声 土地荒漠化
乱丢乱扔垃圾 臭氧层破坏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9.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写4条。
30.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的资源。我们怎样解释这一观点。
六、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小科准备了1个透明的塑料密封袋和2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1支温度计装入密封塑料袋中,封好袋口,开始研究温室效应。
31.该实验既是 实验,又是 实验(填实验类型)。
32.实验中密封塑料袋模拟了( )。
A.云层 B.大气层 C.温室气体
33.实验中,需要将两支温度计并排放在与地面等高的( )。
A.室外阴凉通风处 B.室内阴凉通风处 C.阳光下
34.一段时间后,密封塑料袋内的温度( )密封塑料袋外的温度。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35.实验中,关于密封塑料袋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能较好地散热 B.能让阳光的热量进入 C.能阻止一部分热量的散发
七、综合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6.为了有效解决城乡自然水域污染问题,近年来,红塔区不断推进河湖水体治理,通过实施截污管道项目、开展清河清漂行动等有力“组合拳”,在确保黑臭水体消除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水体水质,努力实现“长制久清”,提升人居生态环境。在金水河、玉溪大河等河道可以看到,以往河道淤积严重、河面漂浮物多、水体存在异味等问题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清澈的河流,河道两旁绿化葱郁,宛如一幅美丽生态画卷。
(1)引起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生动植物的活动
B.人类活动
C.气候变化
(2)对于文中提到的“河面漂浮物多”这一情况,你认为最长久有效的治理办法是( )。
A.加大专用经费投入,多购买河道清理设备
B.多招募清河志愿者,加大清理河面漂浮物的力度
C.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素质,减少乱扔垃圾行为
(3)为解决“水体存在异味”的问题,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法是( )。
A.用化学药品除味
B.将有异味的水抽干
C.适当增加水生植物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上升
2. 地球 充足的氧气(空气) 水、适宜的温度 土壤(食物)
3. 水力发电 火力发电
4. 有限的 节约
5. ③ ①
6. 减量 资源
7. 大气污染 水污染
8.B
9.B
10.B
11.B
12.A
13.C
14.C
15.B
16.B
17.A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①夏季空调温度再调高1℃;②随手关灯;③大部分时间使用电风扇的中低档;④用步行、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替代自驾车出行。
30.因为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土壤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它。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所以,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的资源。
31. 模拟 对比 32.C 33.C 34.A 35.C
36.(1)B (2)C (3)C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
一、填空题
1.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 )(填“上升”或“下降”),被称作温室效应。
【答案】上升
【详解】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2.在浩瀚的宇宙中,目前 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 、 和 等必要条件。
【答案】 地球 充足的氧气(空气) 水、适宜的温度 土壤(食物)
【详解】在浩瀚的宇宙中,目前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氧气(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土壤(食物)等必要条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巍峨壮丽的山峰,冰雪茫茫的极地,广袤无垠的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蔚蓝神秘的海洋——地球如此多娇,又是那么迷人。
3.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我国的电能组成主要有 、太阳能发电、 等。
【答案】 水力发电 火力发电
【详解】常见的发电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核能发电。其中属于高耗能污染型发电的是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都属于低耗能清洁型发电。
4.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 ,所以我们应该 水资源。
【答案】 有限的 节约
【详解】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很紧缺,所以要节约用水。
5.我国造纸技术的工艺流程包括①干燥;②分离;③抄造;④打浆。正确的流程顺序为②→④→ → 。
【答案】 ③ ①
【详解】古代造纸术经过蔡伦的改进,形成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原料的分离、打浆、抄造和干燥4个步。
6.想要较好地解决垃圾问题,主要采用 化、 化、无害化这三种方法。
【答案】 减量 资源
【详解】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有利于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7.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 、 、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
【答案】 大气污染 水污染
【详解】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之一,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人类的家园。
二、选择题
8.我们在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时,需要为航天员保证的生存条件是( )。
A.空气、食物、水、植物 B.空气、食物、水、温度 C.空气、水、温度、土壤
【答案】B
【详解】航天员在宇宙空间站中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空气、食物、水和适宜的温度。这些条件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虽然植物和土壤在长期的生态循环系统中可能有用,但它们不是航天员生存的直接必需条件。
9.华华在做模拟温室效应的实验,他将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其中一支放在密封的无色透明塑料瓶中。半小时后,瓶外的温度计读数如图所示,则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最有可能是( )。
A.25℃ B.35℃ C.19℃
【答案】B
【详解】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塑料到达地面,继而产生地面辐射,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产生大气长波辐射,而长波辐射无法穿越塑料,故被保留在塑料瓶中,相对于塑料瓶具有保温作用,故使塑料瓶中的温度计温度偏高,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最有可能是35℃。
10.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不提倡的是( )。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瓶装水喝一半就随手丢弃 C.淋浴代替泡澡
【答案】B
【详解】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正确;
B.瓶装水喝一半就随手丢弃,错误;瓶装水应该喝完,不能喝一半就随手丢弃;
C.淋浴代替泡澡,正确。
11.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往河流里倾倒垃圾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答案】B
【详解】水污染是指水体受人类的影响,失去了利用价值,危害人类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随手关闭水龙头和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都是节约用水,往河里倾倒垃圾是污染水体,是错误的。
12.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是( )。
①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②实现垃圾减量
③减少资源开发,有效减少对空气等资源的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答案】A
【详解】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包括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垃圾减量以及减少资源开发,有效减少对空气等资源的污染。因此,①②③都是正确的。
13.处理废旧的玻璃、金属、纸和塑料,最环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丢到垃圾桶里 B.焚烧 C.回收利用
【答案】C
【详解】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回收垃圾中的废旧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玻璃、金属、纸和塑料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所以处理它们的最科学的手段是回收再利用。
14.下列节约能源的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不用一次性筷子 B.随手关灯 C.经常使用塑料制品
【答案】C
【详解】不用一次性筷子和随手关灯都是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做法,而经常使用塑料制品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不合理。
故选:C
15.小科和爸爸外出,发现街上有两种颜色的车牌,爸爸告诉他,其中一种是新能源电动车。小科仔细观察后,知道了( )色的是新能源电动车。
A.蓝 B.绿 C.黄
【答案】B
【详解】车牌是对各车辆的编号与信息登记,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车牌可以知道该车辆的所属地区,也可根据车牌查到该车辆的主人以及该车辆的登记信息。蓝色车牌代表普通小型汽车,也包含小吨位的货车,以汽油或柴油为动力,绿色车牌,代表新能源汽车,如纯电动汽车,主要采用电力驱动。故B符合题意。
16.资源再生可以有效减少垃圾数量,下列材料不能资源再生的是( )。
A.旧报纸 B.破碎的陶瓷 C.玻璃酒瓶
【答案】B
【详解】旧报纸和玻璃酒瓶都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进行资源再生,而破碎的陶瓷由于其材料特性,难以进行资源再生,因此不能资源再生。
17.2024年某市发布通告,6月7日至9日高考期间除抢险工程外,禁止市区所有建筑工程在夜间施工作业,目的是防止( )对考生造成影响。
A.噪声污染 B.大气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A
【详解】高考期间禁止市区所有建筑工程在夜间施工作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噪声污染对考生造成影响。噪声污染会干扰考生的休息和复习,影响他们的考试状态和成绩。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虽然也是环境问题,但与夜间施工的直接影响关系不大。
故选:A
三、判断题
18.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是因为地球比其他星球的体积大。( )
【答案】×
【详解】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太阳系里除了地球,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给生命提供了空气、水、营养物质等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19.洗过衣服的水直接排到河道里不会造成水污染。( )
【答案】×
【详解】洗衣服的水流到鱼塘是对鱼有害的,因为洗衣服的水有很多化学物质,不利于鱼的生长。含磷洗衣粉的磷本身并无危害,但是这种洗涤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去以后,磷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还会导致鱼类等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20.地球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非常丰富。( )
【答案】×
【详解】虽然地球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其中97%以上是咸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而淡水中大部分又被冰川和永久冻土封存,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2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
【答案】√
【详解】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所以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题目说法正确。
22.建筑工地上堆积的砖石属于可回收垃圾。( )
【答案】×
【详解】可回收垃圾主要指的是可以再生利用的废弃物,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建筑工地上堆积的砖石属于其他垃圾,不可以回收。
23.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是环卫工人做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
【答案】×
【详解】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它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可以有效地回收垃圾,和每个人都有关系,不止是环卫工人做的事情,题目说法错误。
24.为了合理利用能源,人们可以开发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
【答案】√
【详解】:新能源指新发现的或发现时间虽久但因技术经济条件限制而未得到广泛使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潮汐能等。为了合理利用能源,人们可以开发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25.端午节购买粽子要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吃着更健康、卫生。( )
【答案】×
【详解】我们在购物时,要认真阅读包装袋上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合适商品。尽量不要选择包装豪华的商品。购买物品我们尽量选择一些包装简单的物品,有利于节约资源。
26.塑料、玻璃、纸都是可以再生的资源。( )
【答案】√
【详解】塑料、玻璃、纸都是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资源,因此它们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27.水污染会危害生活在水里的鱼、虾等生物,但对人类没有影响。( )
【答案】×
【详解】水污染不仅危害水生生物,也会给人类造成威胁,比如淡水资源短缺,工业农业生产,水生生物经过食物链进入人类的食品中,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四、连线题
28.将下列人类行为与其会造成的环境问题连起来。
过度放牧 噪声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交通工具的喇叭声 土地荒漠化
乱丢乱扔垃圾 臭氧层破坏
【答案】
【详解】过度放牧会导致植被破坏,土壤流失,最终导致土地荒漠化。交通工具的喇叭声会产生噪声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乱丢乱扔垃圾会导致固体废弃物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和生态系统。大气污染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空洞。
五、简答题
29.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写4条。
【答案】①夏季空调温度再调高1℃;②随手关灯;③大部分时间使用电风扇的中低档;④用步行、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替代自驾车出行。
【详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节约能源:
①夏季空调温度再调高1℃;②随手关灯;③大部分时间使用电风扇的中低档;④用步行、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替代自驾车出行;⑤洗脸刷牙时关上水龙头等。
30.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的资源。我们怎样解释这一观点。
【答案】因为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土壤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它。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所以,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的资源。
【分析】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农田生态系统还是消解城乡生活、生产废弃物、维持碳氮硫磷等物质循环最重要的基础。
【详解】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土壤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它。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正是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所以我们要保护土壤。
六、实验题
小科准备了1个透明的塑料密封袋和2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1支温度计装入密封塑料袋中,封好袋口,开始研究温室效应。
31.该实验既是 实验,又是 实验(填实验类型)。
32.实验中密封塑料袋模拟了( )。
A.云层 B.大气层 C.温室气体
33.实验中,需要将两支温度计并排放在与地面等高的( )。
A.室外阴凉通风处 B.室内阴凉通风处 C.阳光下
34.一段时间后,密封塑料袋内的温度( )密封塑料袋外的温度。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35.实验中,关于密封塑料袋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能较好地散热 B.能让阳光的热量进入 C.能阻止一部分热量的散发
【答案】31. 模拟 对比 32.C 33.C 34.A 35.C
【分析】温室效应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各种活动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的。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多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和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土壤沙漠化、海平面上升等等自然灾害。
31.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该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
32.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作用,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相对于给地球加了一个透明玻璃罩,基于此,实验小组用透明塑料密封袋模拟温室气体。
33.实验中,要把装入密封袋内的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同时放在阳光下,因为模拟的是现实中的情况,温室气体排放在大气中,受到太阳直接照射;
34.经过测试发现,装入密封袋内的温度计要比另一支温度计升温快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
35.实验中,密封塑料袋能阻止一部分热量的散发,密封塑料袋内的温度能够快速上升,模拟温室气体的作用。
七、综合题
36.为了有效解决城乡自然水域污染问题,近年来,红塔区不断推进河湖水体治理,通过实施截污管道项目、开展清河清漂行动等有力“组合拳”,在确保黑臭水体消除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水体水质,努力实现“长制久清”,提升人居生态环境。在金水河、玉溪大河等河道可以看到,以往河道淤积严重、河面漂浮物多、水体存在异味等问题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清澈的河流,河道两旁绿化葱郁,宛如一幅美丽生态画卷。
(1)引起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生动植物的活动
B.人类活动
C.气候变化
(2)对于文中提到的“河面漂浮物多”这一情况,你认为最长久有效的治理办法是( )。
A.加大专用经费投入,多购买河道清理设备
B.多招募清河志愿者,加大清理河面漂浮物的力度
C.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素质,减少乱扔垃圾行为
(3)为解决“水体存在异味”的问题,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法是( )。
A.用化学药品除味
B.将有异味的水抽干
C.适当增加水生植物
【答案】(1)B
(2)C
(3)C
【详解】(1)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污染、生活污水等,这些活动会导致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增加,从而引起水污染。
(2)虽然购买清理设备和招募志愿者可以在短期内解决河面漂浮物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素质,减少乱扔垃圾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河面漂浮物的产生,达到长久有效的治理效果。
(3)适当增加水生植物可以通过自然的生态方法改善水质,减少水体异味。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增加水体的含氧量,从而有效改善水质。用化学药品除味和将有异味的水抽干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可能会带来其他环境问题。
试卷第8页,共8页
试卷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