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培优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烧红烧肉时,先放几勺白糖在锅里加热,白糖由固体变成液体(属于 变化),然后用锅铲搅拌,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成棕黄色(属于 变化),这时把备好的肉放入锅里翻炒,适时加入调料,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就完成了。如果不及时盛出,时间久了会烧焦(属于 变化)。
2.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组成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 变化总是伴随着 变化,常有 、 、 、 等现象发生,如铁生锈、蜡烛燃烧、烟花绽放等。
3.端午节吃“薄饼”是松阳的习俗,每家每户都会精心准备一大桌菜,跟着小明走进厨房,寻找厨房里的科学。妈妈将土豆切成丝,这属于 变化,依据是 。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 。
5.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 ;
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的物质,叫 。
6.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材料,如 、 。(任写两例)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了 变化,产生的气体是 。
8.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 作用的结果,发生了 变化。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结冰 B.铁生锈 C.面包发霉
10.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生米煮成熟饭 B.铁锅生锈 C.白糖融化
11.为了防止菜刀生锈,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
A.菜刀擦干后再抹一层食用油 B.将菜刀直接放在阴凉处晾干 C.将菜刀擦干后放在干燥处
12.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的烧杯中,细木条火苗马上熄灭,据此现象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 )的特点。
A.无色 B.透明、比空气重 C.不支持燃烧
13.下列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
A.燃放烟花 B.食盐溶解 C.冰块融化
14.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里,观察一段时间后( )。
A.铁钉颜色变棕红 B.硫酸钢溶液变更蓝了 C.没有变化
15.如图所示,将一根铁钉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最容易生锈的地方是( )。
A.在空气中的部分 B.在水中的部分 C.空气和水交界处
16.与蔗糖溶解属同一种变化的是( )。
A.虾煮熟后变红 B.开水变凉 C.燃放烟花
17.“白糖变化过程”的记录,表明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形态与颜色的变化 B.形态与气味的变化 C.颜色与气味的变化
18.近期,石油价格频频上涨。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是经历亿万年的( )变化形成的。
A.物理 B.风化 C.化学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物质只要发生变化,就一定会产生新物质。( )
20.人体的生长、情绪的产生都和化学变化有关。( )
21.小苏打可用作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
22.当小组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与大部分同学不相符合时,应该放弃自己组的实验结论,以大部分同学的结论为准。( )
2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
24.为了防止铁锅生锈,可以给家里的铁锅涂上一层油漆再使用。( )
25.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
26.全国统一的森林防火报警电话是12119,一旦发现森林火情,要在第一时间拨打。( )
27.生命体内时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
28.蜡烛燃烧时,倒扣在蜡烛上方的玻璃杯内壁出现了水雾,说明空气中有水。( )
四、连线题(10分)
29.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变化用线连起来。
木材燃烧
泥水静置 物理变化
铁栏杆生锈
食盐加入汤中后溶解 化学变化
鸡蛋壳遇白醋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0.小苏打和白醋充分反应后,杯子里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怎样证明?
31.炒菜的铁锅生锈了,小可马上想出了两种减缓铁锅生锈的办法。请你帮小可写出两种简便实用的办法。
六、实验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2.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思考一下,如图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
A.白色大颗粒 B.都是立方体颗粒 C.粉末状颗粒
(2)下列关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会爆炸 B.液体颜色变深 C.产生大量的气泡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大量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一氧化碳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这样的变化属于( )。
(5)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玻璃杯中,观察到( )的现象。
七、综合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3.端午节,小金一家回农村探望爷爷奶奶,发现通往地下室的铁门生锈了,而且下部生锈比上部严重,他想知道“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金同学将四枚相同的铁钉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进行研究(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了如表所示的实验现象:
试管编号 1天后 3天后 5天后
A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B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C 没有生锈 生锈 锈更多了
D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注:本实验的蒸馏水中只有水,不含其他任何物质。
(1)对照( )两支试管,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水分。
(2)请你帮小金分析铁门下部生锈比上部严重的原因是:( )。
(3)在试管B的水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因此,试管B中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 )。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铁生锈是( )作用的结果。
(5)请你写出一种减缓铁门生锈的方法:( )。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物理 化学 化学
2. 化学 物理 发光发热 改变颜色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3. 物理 只是土豆的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4.化学变化
5.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6. 燃油 塑料
7. 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
8. 共同 化学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9.A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B
17.C
18.C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方法一:闻气味,如果还有酸味,说明杯子里还有白醋;如果没有酸味了,说明杯子里没有白醋。
方法二:给杯子里加入小苏打,如有气泡冒出,说明杯子里还有白醋;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说明杯子里没有白醋。
31.擦干,放在干燥处;涂食用油。
32.(1)A(2)C(3)A(4)化学变化(5)细木条立即被熄灭
33.(1)AC(2)铁门下部靠近地面,地面潮湿,水分比较充足。
(3)防止空气进入 缺少空气
(4)水和空气共同
(5)在铁门表面刷漆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培优测评卷
一、填空题
1.烧红烧肉时,先放几勺白糖在锅里加热,白糖由固体变成液体(属于 变化),然后用锅铲搅拌,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成棕黄色(属于 变化),这时把备好的肉放入锅里翻炒,适时加入调料,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就完成了。如果不及时盛出,时间久了会烧焦(属于 变化)。
【答案】 物理 化学 化学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烧红烧肉时,先放几勺白糖在锅里加热,白糖由固体变成液体,这里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而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成棕黄色属于化学变化;而且红烧肉不及时盛出,时间久了会烧焦,这里也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组成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 ) 变化总是伴随着( )变化,常有( )、( )、( )、( )等现象发生,如铁生锈、蜡烛燃烧、烟花绽放等。
【答案】 化学 物理 发光发热 改变颜色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详解】物理变化中只是改变形态而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蜡受热熔化等。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 程中通常有发光发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现象等。
3.端午节吃“薄饼”是松阳的习俗,每家每户都会精心准备一大桌菜,跟着小明走进厨房,寻找厨房里的科学。妈妈将土豆切成丝,这属于 变化,依据是 。
【答案】 物理 只是土豆的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详解】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的本质。妈妈将土豆切成丝,这属于物理变化,依据是只是土豆的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 )。
【答案】化学变化
【详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 ;
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的物质,叫 。
【答案】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解析】略
6.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材料,如 、 。(任写两例)
【答案】 燃油 塑料
【详解】能源矿产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材料,如汽油、柴油、沥青、燃油、塑料等。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了( )变化,产生的气体是( )。
【答案】 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
【详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有气泡冒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8.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 )作用的结果,发生了( )变化。
【答案】 共同 化学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二、选择题
9.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结冰 B.铁生锈 C.面包发霉
【答案】A
【详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水结冰,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是贴合空气中的氧气以及水反应,生成铁锈的过程,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面包发霉,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10.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生米煮成熟饭 B.铁锅生锈 C.白糖融化
【答案】C
【详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也就是说,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生米煮成熟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铁锅生锈属于化学变化,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白糖融化是白糖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物质没有改变,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11.为了防止菜刀生锈,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
A.菜刀擦干后再抹一层食用油 B.将菜刀直接放在阴凉处晾干 C.将菜刀擦干后放在干燥处
【答案】C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为了防止菜刀生锈,将菜刀擦干后放在干燥处。
12.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的烧杯中,细木条火苗马上熄灭,据此现象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 )的特点。
A.无色 B.透明、比空气重 C.不支持燃烧
【答案】C
【详解】燃烧需要氧气,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玻璃杯中,发现细木条熄灭了,说明杯中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故选:C
13.下列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
A.燃放烟花 B.食盐溶解 C.冰块融化
【答案】A
【详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是否产生新物质。食盐溶解、冰块融化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燃放烟花产生了新物质。
14.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里,观察一段时间后( )。
A.铁钉颜色变棕红 B.硫酸钢溶液变更蓝了 C.没有变化
【答案】A
【详解】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铁钉与硫酸铜溶液接触,发生了化学变化,铁钉上有棕红色的物质附着,这是生成了铜附着在铁钉上,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变浅,A符合题意。
15.如图所示,将一根铁钉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最容易生锈的地方是( )。
A.在空气中的部分 B.在水中的部分 C.空气和水交界处
【答案】C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图所示,将一根铁钉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最容易生锈的地方是空气和水交界处。
16.与蔗糖溶解属同一种变化的是( )。
A.虾煮熟后变红 B.开水变凉 C.燃放烟花
【答案】B
【详解】物理变化中,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只是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各种化学变化中,一定是产生了新物质,原来的物质已经改变,这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A.虾煮熟后变红属于有新物质产生的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开水变凉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故B符合题意。
C.燃放的烟花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白糖变化过程”的记录,表明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形态与颜色的变化 B.形态与气味的变化 C.颜色与气味的变化
【答案】C
【详解】白糖加热过程中,产生了黑色的物质和特殊的气味,这些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白糖由固态变为液态,形态发生了改变,是物理变化。
18.近期,石油价格频频上涨。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是经历亿万年的( )变化形成的。
A.物理 B.风化 C.化学
【答案】C
【详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石油来源于海洋动物的遗骸,这些遗骸经过千万年的特殊变化而形成了石油,属于化学变化。
三、判断题
19.物质只要发生变化,就一定会产生新物质。( )
【答案】×
【详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20.人体的生长、情绪的产生都和化学变化有关。( )
【答案】√
【详解】人体的生长、情绪的产生等体内诸多变化都和化学变化有关,植物、动物等生命体的生长变化也都和化学变化息息相关。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植物、动物的生长所需的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都与化学变化有密切联系。情绪的产生非常复杂,也与化学变化有关。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特别积极地做某件事情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种物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故题干说法正确。
21.小苏打可用作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
【答案】√
【详解】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比较易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题目说法正确。
22.当小组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与大部分同学不相符合时,应该放弃自己组的实验结论,以大部分同学的结论为准。( )
【答案】×
【详解】当小组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与大部分同学不相符合时,需要共同分析原因、集思广益、展开讨论,不能简单放弃自己的实验结论,选择以大部分同学的结论为准,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
【答案】×
【详解】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等,而不是氧气。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4.为了防止铁锅生锈,可以给家里的铁锅涂上一层油漆再使用。( )
【答案】×
【详解】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则铁锅在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锅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日常生活中保持铁锅表面干燥(或将铁锅擦干,在铁锅内涂一层植物油等)可以防止铁锅生锈。涂油漆的做法错误,油漆有毒,不能涂在铁锅上。
25.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
【答案】√
【详解】物理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有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物质发生变化伴随的现象可以初步作为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但最终还要看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26.全国统一的森林防火报警电话是12119,一旦发现森林火情,要在第一时间拨打。( )
【答案】√
【详解】119是火警电话,12119是全国统一的森林防火报警电话,96119是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
故题干说法正确。
27.生命体内时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
【答案】√
【详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的变化。在动植物包括我们人类的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身体的变化主要与人体摄入食物有关,因为食物能为人体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使身体发生变化。故题目说法正确。
28.蜡烛燃烧时,倒扣在蜡烛上方的玻璃杯内壁出现了水雾,说明空气中有水。( )
【答案】√
【详解】蜡烛燃烧时,在蜡烛上方倒扣玻璃杯,杯内壁出现水雾,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蜡烛燃烧产生水蒸气,蜡烛燃烧需要水蒸气的帮助、水雾来自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四、连线题
29.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变化用线连起来。
木材燃烧
泥水静置 物理变化
铁栏杆生锈
食盐加入汤中后溶解 化学变化
鸡蛋壳遇白醋
【答案】
【详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泥水静置、食盐加入汤中后溶解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木材燃烧、铁栏杆生锈、鸡蛋壳遇白醋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五、简答题
30.小苏打和白醋充分反应后,杯子里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怎样证明?
【答案】方法一:闻气味,如果还有酸味,说明杯子里还有白醋;如果没有酸味了,说明杯子里没有白醋。
方法二:给杯子里加入小苏打,如有气泡冒出,说明杯子里还有白醋;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说明杯子里没有白醋。
【详解】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充分反应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杯子里留下的液体不是白醋。白醋有气味可以闻气味来判断;当然也可以再加入一些小苏打看看是否产生变化。
31.炒菜的铁锅生锈了,小可马上想出了两种减缓铁锅生锈的办法。请你帮小可写出两种简便实用的办法。
【答案】擦干,放在干燥处;涂食用油。
【详解】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隔绝空气、水和铁制品的接触,能够有效防止生锈。炒菜的铁锅使用完后,擦干,放在干燥处;或者涂一层食用油,都可以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六、实验题
32.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思考一下,如图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
A.白色大颗粒
B.都是立方体颗粒
C.粉末状颗粒
(2)下列关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会爆炸
B.液体颜色变深
C.产生大量的气泡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大量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一氧化碳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这样的变化属于( )。
(5)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玻璃杯中,观察到( )的现象。
【答案】(1)A
(2)C
(3)A
(4)化学变化
(5)细木条立即被熄灭
【详解】(1)小苏打通常呈现为白色的粉末状颗粒,而不是大颗粒或立方体颗粒。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因此正确答案是“产生大量的气泡”。
(3)白醋和小苏打发生的反应是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4)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新物质,故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5)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混合后的玻璃杯中,细木条会熄灭。
七、综合题
33.端午节,小金一家回农村探望爷爷奶奶,发现通往地下室的铁门生锈了,而且下部生锈比上部严重,他想知道“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金同学将四枚相同的铁钉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进行研究(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了如表所示的实验现象:
试管编号 1天后 3天后 5天后
A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B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C 没有生锈 生锈 锈更多了
D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注:本实验的蒸馏水中只有水,不含其他任何物质。
(1)对照( )两支试管,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水分。
(2)请你帮小金分析铁门下部生锈比上部严重的原因是:( )。
(3)在试管B的水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因此,试管B中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 )。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铁生锈是( )作用的结果。
(5)请你写出一种减缓铁门生锈的方法:( )。
【答案】(1)AC
(2)铁门下部靠近地面,地面潮湿,水分比较充足。
(3) 防止空气进入 缺少空气
(4)水和空气共同
(5)在铁门表面刷漆
【详解】(1)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水分,所以唯一的变量就是水分,所以选择A、C两支试管进行对比。
(2)地面附近的空气通常含有更多的水分,尤其是如果铁门靠近土壤或者水体。水分会促进铁的氧化过程,也就是生锈。
(3)水表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水中。
(4)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5)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保持干燥、表面涂油漆、制成不锈钢合金。所以保持干燥可以减缓铁门生锈。
试卷第2页,共9页
试卷第1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