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卖油翁》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卖油翁》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9 07:4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卖油翁
欧阳修
民间艺人
新课导入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识记并理解重要的文言词语。(重点)
2.学习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及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的方法。(难点)
3.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重点)
学习目标
欧阳修(1007—1072),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伶官传序》《六一诗话》等。
作者名片
古人的名和号
名:出生的时候家里人取的,供长辈称呼。
字:举行成人礼的时候取的,供同辈和晚辈称呼。
号:都是自己取的,用来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
谥号:依其生前的事迹而立的称号。
知识补充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快速记忆口诀:“一韩一柳一欧阳,三苏曾巩带一王”。
知识补充
中国古代“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礼——礼节 乐——音乐
射——射箭 御——驾车
书——识字 数——算术
本文选自《归田录》(上海涵芬楼影印《四部丛刊》),有改动。本文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背景链接
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 自矜。尝射 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 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 中八九, 但微颔之。
擅长射箭
凭借
自夸
曾经
园子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代词,指陈尧咨射箭。
发射

指射中靶子

点头
放下担子。释,放下。

卖 油 翁
整体感知
当时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能与他匹敌的人,陈尧咨也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他曾经在自己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睛看了很久都没有离开。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整体感知
康肃问曰: “汝亦知 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 轻吾射!”翁曰: “以我 酌油知之。”
责问,质问

懂得
动词用作名词,射箭。
没有别的(奥妙)
同“耳”,相当于“罢了”
凭、靠
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
怎么
轻视
舀取,这里指倒入
整体感知
表反问的固定格式,
“难道不...吗?
译文: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术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整体感知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 杓酌油
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就,于是



慢慢地
同“勺”,勺子
下滴
这里是接着的意思
只,不过
打发
整体感知
译文: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穿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卖油翁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康肃公只好笑着让他走了。
整体感知
1.但微颔之
古今异义
文言积累
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2.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3.无他,但手熟尔
古义:别的;今义:第三人称。
通假字
但手熟尔
(通“耳”,罢了。)
徐以杓酌油沥之
(通“勺”,勺子。)

尔安敢轻吾射
惟手熟尔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
(老头)
(父亲)
(通“耳”,罢了)
一词多义

睨之久而不去

以我酌油知之
以杓酌油沥之
(凭)
(用)
以钱覆其口
(用)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表承接)
(表转折)
(表修饰)
康肃笑而遣之
(表修饰)

以我酌油知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
睨之
微颔之
(它,这个道理)
(他,指陈尧咨)
(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它,指葫芦)
康肃笑而遣之
(他,指卖油翁)
词类活用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颔,名词活用为动词,点头。)
汝亦知射乎
(射,动词活用为名词,指射箭的技术。)
尔安敢轻吾射
(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看不起。)
文言句式
尝射于家圃(句首省略主语“他”)
无他,但手熟尔(没有特殊标志的判断句)
自钱孔入(句首省略主语“油”)
省略句
倒装句
判断句
尝射于家圃(状语后置,应为“尝于家圃射”)
根据“善射”“自矜”两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擅长射箭、骄傲自大的人。
1.从第一句话可以看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解读
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陈尧咨家的菜园子里;
人物:陈尧咨、卖油翁;
背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因而“自矜”。
2.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故事的哪些内容?
课文解读
“睨之”是神态描写,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不以为意的态度;“但微颔之”是动作描写,表现卖油翁略表赞赏的态度。这两个短语刻画了一个沉着自信、不动声色、超然物外的智者形象。
3.“睨之”“但微颔之”分别是对卖油翁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解读
连续两问,语气盛气凌人,一是对卖油翁的态度表示不满;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
1.陈尧咨连用两个问句,试分析这两个问句中的含意。
课文解读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陈尧咨是一个恃技而矜、盛气凌人的人。
2.朗读陈尧咨与卖油翁的对话,说说你认为陈尧咨是个什么样的人?
课文解读
陈尧咨先质问,语气咄咄逼人,而卖油翁语气平和,不卑不亢,沉着镇静,并用事实说明“惟手熟尔”。
3.面对陈尧咨的质问,卖油翁的表现如何?
课文解读
写出了陈尧咨看到卖油翁高超的技艺后心服口服,认输了的神情。
4.“笑而遣之”的“笑”写出了什么?
课文解读
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课文解读
1.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深入探究
态度变化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反感
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恼怒
笑而遣之 ——折服
2.本文中哪个句子能说明道理?说明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但手熟耳”或“惟手熟耳”。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任何事情,只要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精妙的地步。
启发:①熟能生巧;②勤能补拙;③应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不可骄傲自满。
结构梳理
陈尧咨 卖油翁 道理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善射,以此自矜
但微颔之
吾射不亦精乎
但手熟尔
忿然
酌油知之
笑而遣之
惟手熟尔
熟能生巧
说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或别人的优缺点?请写一两句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谦受益,满招损。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拓展延伸
1.课文主要写了 和 两个场面。
3.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
,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射技的 的态度;从语言上描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 ,
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
2.陈尧咨看待自己射技的句子是 、
、 这些句子表现了陈尧咨 的态度。
射箭
酌油
公亦以此自矜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自矜(或骄傲)
睨之
但微颔之
轻视(或轻蔑)
无他
但手熟尔
熟能生巧
课堂检测
陈尧咨
善射
(十中八九)
自矜
卖油翁
善酌
(滴油不沾)
谦虚
熟能生巧
对比
1.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