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黄河颂》课件(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黄河颂》课件(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0 07: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黄河颂》
光未然
恢宏雄壮,惊涛骇浪,
洪波涌起,怒吼奔腾
黄河
1939年春,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冼星海谱曲后,这部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共八个乐章
①黄河船夫曲
②黄河颂
③黄河之水天上来
④黄水谣
⑤河边对口曲
⑥黄河怨
⑦保卫黄河
⑧怒吼吧,黄河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创作于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作品通过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该作品在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创作特点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11月1日出生于湖北光化县(现老河口市),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他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创作了《五月的鲜花》《黄河大合唱》等经典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光未然担任《文艺报》等刊物主编,著有《张光年文论选》等。2002年1月28日,光未然在北京逝世。
作者简介
课题
黄河 颂
黄河:写作对象
颂: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内容,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在国家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朗诵词部分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朗诵词部分
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歌词部分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有画面感。
歌词部分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身边扮演!
转入“颂”。直抒胸臆。
歌词部分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歌词部分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伟大坚强!
结尾铿锵有力,庄严豪迈!
水流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万丈狂澜
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
历史贡献:文化摇篮,英雄辈出,民族屏障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整体感知。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黄河颂》主要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炽热的情感。例如,诗人通过描述对黄河的热爱,直接表达了对黄河的赞颂之情:“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这种直接的抒情方式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真实和动人,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采取的是哪种抒情方式?
课文精讲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把这里的“ 望”改成“看”好不好?
问题探究1."望黄河滚滚"中的"望"换成"看"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望"表示向远处看,有利于描写黄河的全貌,表现黄河奔流浩渺的气势,而"看"的距离比较近,无法达到这种表达效果,且与整首诗的意境不符。"望"是书面语,与这首诗典雅的语言特点相符,"看"是口语,与这首诗典雅的语言特点不相符。
课文精讲
诗歌开篇的朗诵词有什么作用?
(1)
问题探究
诗人以呼告手法,开宗明义地点明了"歌颂黄河"的主题;直呼读者为为"朋友",增强了感染力,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读来感到亲切。同时引出下文的歌词。
(1)
问题探究
点击添加文本
主题: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黄河唱出了颂歌。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表现了中华儿女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一句话概述:
主题
1.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第28页)赏析:诗中的黄河象征着我们民族坚忍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句子
2.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第29页)赏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比作“我们民族的屏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突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句子
呼告:在行文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与其说话。
(2)
重点详解
啊,朋友!
啊,黄河!
作用: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拉近了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读来十分亲切。
一个近距离的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了黄河波涛汹涌的恢宏壮阔的一面。
(2)
重点详解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俯瞰的全景式描写,写出了黄河蜿蜒曲折的特点。
(2)
重点详解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 奔”
描写了黄河的流向( 纵向),突出了黄河奔腾汹涌的气势体现了黄河的源远流长。
(2)
重点详解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 劈”
(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渲染出黄河贯穿中原大地的雄伟精神。
(2)
重点详解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 摇篮”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动形象地指出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哺育中华儿女长大的重要作用
(2)
重点详解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屏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黄河之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表达出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告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城防,突出了黄河的保卫作用。
(2)
重点详解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拟人:歌颂了黄河流域的宽广和气势磅礴。
(2)
重点详解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 榜样”
以黄河为榜样,向黄河学习。
黄河也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2)
重点详解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直抒胸臆,表达了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
(2)
重点详解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为了强调某种意思或者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的修辞手法。
(2)
反复
作用:
①内容上,一般其突出思想,增强语气;
②结构上,分清层次;
③节奏上,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2)
反复
课外知识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更加委婉
颂黄河贡献
02
望黄河形象
01
思维导图
学黄河精神
03
望黄河形象:
波涛汹涌,蜿蜒曲折,源远流长,贯穿中原
颂黄河贡献:
哺育中华民族的摇篮;保卫中华民族的屏障;激励中华民族精神的榜样。
学黄河精神:
伟大坚强
一往无前
认真完成作业!
课后作业
1.练习册对应课时;
2.抄写生字和词语各1遍;
3.预习《老山界》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