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能力提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

文档属性

名称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能力提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9 16:4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能力提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与植物共生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维持生态平衡
2.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下列各项活动中,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 (  )
A.大力植树造林
B.大量捕杀草原上的狼,保护牛、羊
C.大力围湖造田
D.大量捕杀麻雀,保护粮食
3.下图中飞蝗几乎把玉米的叶片啃得精光。此现象说明动物对植物的影响是 (  )
A.促进植物生长
B.危害植物生长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B.只有动物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5.下列与“仿生原理”无关的是 (  )
A.冷光灯与萤火虫
B.农药与毒蛇
C.薄壳建筑与蛋壳
D.长颈鹿与飞行服——“抗荷服”
6.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蚜虫吸食植物汁液,能有效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B.蜜蜂在汲取花蜜、采集花粉的过程中能帮助植物传粉
C.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7.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若自然界中没有动物,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无法进行
D.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8.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没有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能进行
B.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是有害的
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D.菜粉蝶能帮助植物传粉,所以它对农作物没有害处
9.“没有动物,地球就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包括 (  )
①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②作为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③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④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小狗从草丛里钻出来后,皮毛上沾满了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这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之一是 (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C.帮助植物扩大分布范围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麻雀因大量啄食农作物而被列为害鸟,我国就此展开了“剿灭麻雀”的活动。而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麻雀。下列哪项属于麻雀在生物圈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
A.维持生态平衡
B.为人类提供食物
C.帮助水稻传播花粉
D.为人类提供观赏价值
1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诗人杜甫的笔下,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下列各项实例中,能体现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  )
①蚂蚁的分工合作 ②蜜蜂采蜜 ③青蛙捕捉害虫 ④苍耳的果实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蚂蚁搬家时分工明确,工蚁负责搬运物品,兵蚁负责来回巡视。这种行为属于 (  )
A.社会行为 B.学习行为
C.防御行为 D.取食行为
14.网络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网络谣言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下列网络信息中,你认为最可信的是 (  )
A.某地发现了一种高达2米的苔藓植物
B.某科学家发现眼镜蛇的体温是恒定的
C.某营养学家说猪肉煮至五分熟,吃起来最有营养
D.通过研究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的原理,科学家研制出了雷达
15.在热带雨林中,许多灵长类动物吞咽果实后,会将未被消化的种子随粪便排出体外,粪便中还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灵长类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灵长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扩大分布范围
C.植物生长可以利用灵长类动物粪便中的营养物质
D.种皮被灵长类动物咬破的种子一定不能萌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6.(10分)分析下图所示的概念模型,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植物的    作用。
(2)C和D表示动物的    作用。
(3)E和F表示生物之间的    关系。
(4)动物①和动物②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者。
(5)通过这个概念模型,我们能得出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促进     的作用。
17.(10分)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平衡。
(1)分析以上资料,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杀灭某种动物     。
(2)狼被猎杀会导致相关的食物链被切断,破坏草原的生态平衡,因此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
(3)请写出上述资料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          。
(4)牛、羊、兔、狼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具有促进       的作用。
(5)自然界中的动物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 A B B B A C C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A A A D D
1.B 解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与植物共生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
2.A 解析:“大量捕杀草原上的狼,保护牛、羊”“大力围湖造田”“大量捕杀麻雀,保护粮食”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而“大力植树造林”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A项符合题意。
3.B 解析:蝗虫几乎把玉米的叶片啃得精光,不利于玉米的生长,这说明有些动物会危害植物的生长,B项符合题意。
4.B 解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紧密联系,共同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项不正确。
5.B 解析:农药属于化学物品,毒蛇属于生物,二者没有联系,因此与“仿生原理”无关,B项符合题意。
6.A 解析:蚜虫吸食植物汁液,对植物的生长不利,这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A项不正确。
7.C 解析: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只要有生产者和分解者存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就可以进行,C项错误。
8.C 解析: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并不都是有害的。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菜粉蝶的成虫以花蜜为食,能帮助植物传粉,但菜粉蝶的幼虫以植物的茎叶为食,对植物有害。综上所述,C项正确。
9.C 解析: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的生活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
10.C 解析:动物的皮毛上沾满了很多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这说明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扩大其分布范围,C项符合题意。
11.A 解析:麻雀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A项符合题意。
12.A 解析:“蜜蜂采蜜”能帮助植物传粉;“青蛙捕捉害虫”能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苍耳的果实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说明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蚂蚁的分工合作”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不能体现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
13.A 解析:蚂蚁营群体生活,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具有社会行为,A项符合题意。
14.D 解析: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中也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供利用,所以苔藓植物不可能长得很高大;蛇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生猪肉中可能存在寄生虫,如果没有完全煮熟就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雷达是人们通过研究蝙蝠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研制出来的,D项符合题意。
15.D 解析:种皮被灵长类动物咬破的种子,只要胚没有被破坏,仍然可以萌发,D项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
16.(1)光合
(2)呼吸
(3)捕食
(4)消费
(5)物质循环
17.(1)不能
(2)生态平衡
(3)草→兔→狼(或草→牛→狼,草→羊→狼)
(4)物质循环
(5)传播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