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 第五单元(第1-3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测试卷 第五单元(第1-3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9 16:5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中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五单元第一~三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动物类群及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
A.腔肠动物——有口有肛门
B.扁形动物——体壁有两个胚层
C.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D.节肢动物——体内有脊柱
2.下列生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
A.螃蟹 B.河虾
C.螺蛳 D.泥鳅
3.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下列有关蜥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头部后面有颈
B.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和甲
C.完全用肺呼吸
D.有脊柱支撑身体
4.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大鲵、壁虎、白鲸分别属于 (  )
A.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B.鱼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
D.鱼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
5.下列有关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鱼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爬行动物与鸟的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一定属于两栖动物
D.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6.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  )
A.鸟类体内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B.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呼吸
D.虎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7.下列有关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鱼类的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实现
B.人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运动系统等多种系统配合完成的
C.狗天生具有灵敏的嗅觉,查缉毒品是缉毒犬的一种先天性行为
D.猕猴具有社会行为,成员间分工合作,有利于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
8.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 (  )
①蚂蚁觅食 ②蜘蛛结网 ③工蜂采蜜 ④老马识途 ⑤鹦鹉学舌 ⑥猴子骑车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9.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行走是人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B.篮球运动员的投球动作只需要运动系统参与就可以完成
C.蚯蚓只有肌肉,没有骨骼,也没有自己的运动结构
D.动物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0.下图为关节及屈肘运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②③三部分
B.结构③内有滑液,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
C.屈肘过程中,结构⑦起到了支点的作用
D.结构⑥的表面覆盖着骨膜,它与骨的长长有关
11.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
A.蜜蜂之间分工合作
B.孔雀开屏
C.亲鸟给雏鸟喂食
D.成群的蝗虫啃食庄稼
12.下列关于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运动中不小心把脚扭伤了,应该迅速找一条热毛巾敷在伤处
B.只要运动前做好了准备活动,就可以加大运动量,增加运动时间
C.“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可以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D.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一般动作灵活、协调,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敏捷
13.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以控制蛾蝶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直接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  )
A.信息交流 B.交配
C.运动 D.摄食
14.松鼠会在秋天收集松子储存在地下或树洞里,这一行为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松鼠能促进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B.松鼠可以帮助松树传播种子
C.松鼠是该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
D.松鼠不利于松树的生存
15.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恒定不变的
B.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
C.随意捕杀某种动物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D.蜜蜂采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6.(10分)动物等异养生物需要从外界摄取食物,从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食物由口沟直接进入细胞内,形成      ,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这属于细胞内消化。
(2)水螅用触手把食物送进消化腔中(如下图),腔壁上的细胞能分泌消化酶进入消化腔,将食物中的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小分子有机物穿过     (填细胞结构)进入细胞内,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从     排出,这属于细胞外消化。
(3)家鸽在消化方面的一个特点是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这有助于为旺盛的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       ,对维持恒定的体温有重要作用,增强了家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其分布范围。
(4)哺乳动物的牙齿有       的分化,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其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提高了食物中有机物的利用率。
17.(10分)地球上动物的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图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甲中,蚯蚓主要靠肌肉和       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2)图乙是人的关节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    和[3]中的滑液。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它的结构包括[1]和[5]合称的       、[2]及[3]三部分。
(3)图丙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的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     ,理由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C D B A C A C C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A D A D A
1.C 解析: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体壁有三个胚层;软体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脊柱。综上所述,C项正确。
2.D 解析:螃蟹、河虾属于节肢动物,螺蛳属于软体动物,泥鳅属于鱼类,D项符合题意
3.B 解析: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没有甲,B项错误。
4.A 解析: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壁虎属于爬行动物,白鲸属于哺乳动物,A项符合题意。
5.C 解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一定属于两栖动物,如龟。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C项错误。
6.A 解析:鸟类体内的气囊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但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因此不能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A项错误。
7.C 解析:查缉毒品是缉毒犬的一种学习行为,C项错误。
8.C 解析:蚂蚁觅食、蜘蛛结网、工蜂采蜜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猴子骑车都属于学习行为,C项符合题意。
9.D 解析:行走不是人类特有的运动方式,如虎、狼等哺乳动物也能行走,A项错误。动物的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系统的参与,B项错误。蚯蚓只有肌肉,没有骨骼,但有与肌肉协同完成运动的刚毛,C项错误。动物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项正确。
10.C 解析:题图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窝,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囊,⑤是肱二头肌,⑥是骨,⑦是肘关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A项错误。关节腔中的滑液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能够灵活运动,B项错误。肘关节在屈肘、伸肘时起支点的作用,C项正确。骨的表面覆盖着骨膜,它与骨的长粗有关,D项错误。
11.A 解析: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具有社会行为;孔雀开屏、亲鸟给雏鸟喂食、成群的蝗虫啃食庄稼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不属于社会行为。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
12.D 解析:运动中不小心把脚扭伤了,应该迅速找一条湿冷的毛巾敷在伤处,这样有助于短暂地镇痛,A项错误。为了保证运动系统的健康,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强度要适当,随意加大运动量或增加运动时间可能会对运动系统造成损伤,B项错误。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C项错误。经常运动能使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得到增强,从而使运动更加灵敏、准确,D项正确。
13.A 解析:性外激素大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的,以引诱雄虫前来交配。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可以干扰害虫雌雄个体间的信息交流,从而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A项符合题意。
14.D 解析:松鼠以松子为食,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促进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松鼠在储藏种子的同时也起到了帮助松树传播种子的作用;松鼠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D项错误。
15.A 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而不是恒定不变的,A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1)食物泡
(2)细胞膜 口
(3)能量
(4)门齿、犬齿和臼齿
17.(1)刚毛
(2)4 关节软骨 关节面
(3)A  一块肌肉两端的肌腱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