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卷(一)
时间:30分钟 满分:30分 考试范围:读图理解和资料分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涡虫是研究组织再生的模式生物。下图为涡虫再生实验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B.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C.涡虫经切割后,不同部位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
D.涡虫经切割后,可再生出口、肠、肛门等结构
2.下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表示狼的牙齿,图乙表示兔的牙齿
B.兔和狼都有犬齿和臼齿
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杂食性生活相适应
D.牙齿分化不仅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3.下列关于鱼的呼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鱼不断地由口吞入水,这是鱼在呼吸
B.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血液流过鳃时,与水发生了气体交换
D.图中②处的水与①处的相比,氧气增多了
4.在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成群的丹顶鹤开始从江苏盐城飞向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及嫩江中下游地区,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又从黑龙江地区飞回盐城越冬。下列有关丹顶鹤这种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这种行为属于迁徙行为
B.它们的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它们的这种行为有利于繁殖和寻找食物
D.成群的丹顶鹤一同迁飞,不利于个体的生存
5.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速滑中直道滑行的基本技术包括蹬冰收腿、下刀和摆臂。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收腿动作中的骨骼肌由①肌腹和②肌腱组成
B.下刀动作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C.摆臂时,③中的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会造成脱臼
D.此时左臂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6.大量捕杀狼后,草原上的野兔数量大增,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停止捕杀狼后一段时间,草原又恢复原状。由此说明,狼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自动调节生态系统
7.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粘在动物的体表进行传播。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且有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食用;动物吃下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粪便排出而传播。这些事实表明( )
①动物和植物之间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②所有植物都依靠动物传播种子 ③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④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8.黑根霉是一种容易引起馒头、米饭等食物腐败变质的霉菌。下图为黑根霉的显微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视野是在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50×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B.黑根霉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C.黑根霉通过直立菌丝从食物中获取营养
D.馒头上着生黑根霉后,只要把表面的“毛”去掉就可以继续食用
9.1892年,伊万诺夫斯基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烟草花叶病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这种“滤过性病毒”比细菌还要微小,后来被称为烟草花叶病毒。该病毒属于 ( )
A.细菌病毒 B.植物病毒
C.动物病毒 D.噬菌体
10.下图是三种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白蚁共同特征最多的是蝗虫
B.膜翅目的分类等级比昆虫纲的大
C.图中缺少的分类等级只有“科”
D.图中蜜蜂所处的分类等级是“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5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灰喜鹊是北京地区常见的益鸟之一,常见于道旁、山麓、住宅旁、公园和风景区的稀疏树林中,常十余只或数十只一群,穿梭于树林间。灰喜鹊的食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秋冬季食物较少时,以一些乔灌木的果实及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主;春暖花开之后,以蝽象、螟蛾、蚂蚁、胡蜂、家蝇等昆虫的成虫及幼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灰喜鹊是一种群居性鸟类,幼鸟不慎从鸟巢掉落后,可能会被其他的灰喜鹊收养。灰喜鹊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进行,雌鸟孵卵,雌雄亲鸟共同哺育雏鸟。在育雏期,为保持巢内清洁,雏鸟排出粪便时,亲鸟常用嘴接住并衔于巢外,使雏鸟健壮成长。
资料二:鸟类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能够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里面充有空气;鸟类的头骨是一个完整的骨片,胸椎相互愈合在一起,肋骨上有钩状突起互相衔接,形成强固的胸廓。鸟类的消化速度快,排出粪便只需要一个小时,有利于减轻体重,增强飞行能力,使鸟类能克服地球引力而展翅高飞。鸟类的胸肌非常发达,还有一套独特的呼吸系统;鸟类在飞行时,每呼吸一次,肺内可以完成两次气体交换,这种“双重呼吸”的特点保证了鸟类在飞行时可获得充足的氧气。
(1)根据上述资料可知,灰喜鹊是一种 性鸟类。与灰喜鹊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身体内部结构特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等。
(2)形态结构特征是生物分类的依据之一。若将鸟类、哺乳动物归为一类,将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归为另一类,则对它们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前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 。
(3)筑巢是鸟类繁殖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鸟类的繁殖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的 。
12.(5分)游戏给人们带来了激情和欢乐,也启示人们团队合作互助的重要性。下图是与人体运动有关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游戏开始前,成员将名牌贴在衣服上,此时他们手臂的动作如图乙所示。当③ 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前臂骨绕着肘关节活动,从而完成该动作。
(2)剧烈运动时造成图丙中结构⑥从结构⑦中滑脱出来的现象叫作 。
(3)由图甲可知,一块骨骼肌包括① 和② 两部分,每块骨骼肌都必须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4)在游戏过程中,参赛成员你追我躲,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这是神经调节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D D D D A
6 7 8 9 10
A B B B D
1.D 解析: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涡虫经切割后,不同部位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可再生出口、肠等结构,但不会出现肛门,D项错误。
2.D 解析:图甲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表示兔的牙齿;图乙有尖锐的犬齿,表示狼的牙齿,A项、B项错误。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肉食性生活相适,C项错误。牙齿分化不仅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D项正确。
3.D 解析:鱼不断地由口吞入水,水中溶解的氧经过鳃,与鳃丝内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题图中②处的水与①处的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D项不正确。
4.D 解析:丹顶鹤随季节的变化而迁飞的行为,是有节律的迁徙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有利于繁殖和寻找食物,也有利于丹顶鹤个体的生存,D项不正确。
5.A 解析:一块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收腿动作中的骨骼肌由①肌腹和②肌腱组成,A项正确。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B项错误。摆臂时,③中的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会造成脱臼,C项错误。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项错误。
6.A 解析:大量捕杀狼后,草原上的野兔数量大增,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停止捕杀狼后一段时间,草原又恢复原状。由此可知,狼能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A项符合题意。
7.B 解析:题干中列举的事实表明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B项符合题意。
8.B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视野的放大倍数是100倍,即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100,A项错误。黑根霉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B项正确。黑根霉通过营养菌丝从食物中获取营养,C项错误。馒头上着生黑根霉后就不能食用了,D项错误。
9.B 解析:寄生在烟草细胞中的病毒属于植物病毒,B项符合题意。
10.D 解析: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蜜蜂与白蚁同“目”,白蚁与蝗虫同“纲”;“纲”比“目”大,因此与白蚁共同特征最多的是蜜蜂,A项、B项错误。题图中缺少的分类等级有“科”和“属”,C项错误。题图中蜜蜂所处的分类等级是“种”,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1)杂食(或群集) 骨骼轻、薄、坚固;进食速度快,排泄快(或具有独特的呼吸系统,能进行“双重呼吸”;答出两点即可)
(2)体温是否恒定 强
(3)适应
12.(1)肱二头肌
(2)脱臼(或脱位)
(3)肌腱 肌腹
(4)激素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