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血流的管道——血管
【学习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及血液的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自主预习】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及血液的流动
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及血液的流动”实验中,用湿纱布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的目的是。实验中应选尾鳍色素(填“多”或“少”)的活的小鱼,然后用显微镜的(填“低”或“高”)倍镜进行观察,准确找到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血管内通过。
【答案】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少 低 红细胞单行
在显微镜下观察活金鱼尾部的毛细血管时,最好的办法是寻找 ( )
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C.有搏动的微小血管
D.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
【答案】D
血管的类型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比较:
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 管壁较厚, 弹性大 管壁较薄, 弹性较小 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管径 较小 大 最小,只允许红细胞 单行通过
血流 速度 最快 较慢 最慢
功能 把血液从心 脏送到身体 各部分 将血液从身 体各部分送 回心脏 进行物质交换
图示
医生给病人输液时,输液针的针头刺入的是 (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淋巴管
【答案】C
【合作探究】
探究小鱼尾鳍内血管及血液的流动
人体因创伤出血时,有时血液只是少量地渗出,有时是缓慢地流出暗红色的血液,最为严重的则是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1.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出血情况呢
2.探究小鱼尾鳍内血管及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能观察到几种血管 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
3.在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 为什么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请解释这样做的理由。
4.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1.答:因为不同的血管中血流情况不同,所以当不同的血管受到创伤时,就会出现不同的出血情况。少量渗出血液是毛细血管受到创伤,缓慢流出暗红色血液是静脉受到创伤,喷射出鲜红色血液是动脉受到创伤。
2.答:可以观察到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不同:在小动脉中流动快,在小静脉中流动慢,在毛细血管中流动最慢。
3.答:针刺入的是静脉。选择静脉注射是因为多数静脉分布得比较浅、管壁比较薄、弹性较小,这些特点都有利于针的刺入。静脉中的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针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针刺入部位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的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血管由于血液比较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4.答:①数量多,分布广。
②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③管壁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④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归纳总结·
三种血管的关系
1.根据血液的流向来判断三种血管:血液是从最小动脉→毛细血管→最小静脉。
2.根据血管的分支或汇集情况来判断三种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由主干流向分支,则主干为动脉;由分支汇向主干,则主干为静脉。
·注意事项·
1.材料选取问题: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2.为保证小鱼的呼吸不受影响,在实验开始时要用湿纱布包裹小鱼的头部和躯干,并且在观察过程中不断向湿纱布上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