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市第二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 第2节《电动势》课件(23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荣成市第二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 第2节《电动势》课件(23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5-29 10:48:28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二章《恒定电流》第二节 《电动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电动势的定义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过程,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生活中的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
电动势的概念,对电动势的定义式的应用。
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教 学 方 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手 段
各种型号的电池,手摇发电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1、电流的形成条件:
(1)存在自由电荷;(2)存在电压.
2、电源: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到负极的装置.
电源的作用:提供持续的电压.
3、恒定电场:由稳定分布的电荷产生稳定的电场.
4、恒定电流:大小方向都不变的电流.
5、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1)定义式 I=q / t
(2)决定式 复习n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个数 S为导体横截面积
v为自由电荷定向移动速率 q为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2.1 电源和电流+_电源的作用:把电子从A搬运到B的装置
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电势差),
使电路有持续的电流.电源内部是什么力把电子从A搬运到B呢?第二章 恒定电流2.2 电动势一、电源的概念2、电源的内部电场方向如何?1、电源外部,正电荷将怎样移动?3、电源内部,正电荷将怎样移动?4、电源内部的正电荷受到电场力方向? 电场力做正功还是负功?5、什么力来克服电场力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6、电源内部的非静电力是由什么提供的?从正极到负极从负极到正极从正极指向负极负功非静电力正功从正极指向负极干电池发电机7、电源内部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克服电场力做功,
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1、根据电源的作用,可以把电源与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类比?2、不同的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相同吗?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 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一、电源的概念(从能量的角度看)抽水机增加水的重力势能电源增加电荷的电势能不同的抽水机
抽水的本领(举起高度)不同
使单位质量的水所增加的重力势能不同不同的电源
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不同
使单位正电荷所增加的 电势能不同抽水机电源 干电池
1.5V
1.5V
微型电池
250V
3V 蓄电池
200V
6V资料1
1、某种干电池非静电力把1C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做1.5J的功,把1.5J化学能转化成1.5J的电势能;
2、某种纽扣电池非静电力把1C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做3.0J的功,把3.0J化学能转化成3.0J的电势能;
3、某种蓄电池非静电力把1C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做6.0J的功,把6.0J化学能转化成6.0J的电势能;资料2
1、某种干电池非静电力把2C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做3.0J的功,把3.0J化学能转化成3.0J的电势能;
2、某种纽扣电池非静电力把3C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做9.0J的功,把9.0J化学能转化成9.0J的电势能;
3、某种蓄电池非静电力把1.5C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做9.0J的功,把9.0J化学能转化成9.0J的电势能;二、电动势1、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 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2、定义式:3、单位: 伏特(V) 1V=1J/C4、标量W:非静电力做的功
q :电荷量?1、定义: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
所做的功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6、特点: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电源的体积无关, 跟电源外部电路无关.5、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大小。二、电动势生活中的电池锂离子
电池禁止投
入火中标称电
压3.6V容量:
950mA.h3、电池的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
单位:安·时(A·h) 毫安·时(mA·h)1、电源的电动势手机待机时间长短和哪个参数有关?三、电源的重要参数2、电源的内阻:电源内部导体的电阻.一、电源的概念: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
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定义: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
所做的功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二、电动势4、单位:伏(V)1、物理意义: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
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三、电源的重要参数 1、电动势 2、内阻 3、容量小结2.2 电动势讨论:电动势E与电压U的区别?1、两个公式中W分别表示什么力做功?2、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中,W表示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的功
中,W表示电源外部电场力做的功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势能
E反映电源的特性电势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
U反映电场的特性做一做调查常用可充电电池 填写调查表AC课堂练习A、电路中每通过1C的电量,电源把2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为2V
C、蓄电池在1s内将2J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D、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V)强2、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这表示:ABD课堂练习3、有一蓄电池,当移动1C电荷时非静电力做功是2J,该蓄电池的电动势是多少?给小灯泡供电,供电电流是0.2A,供电10min,非静电力做功是多少? E=2VW非=240J课堂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电动势电动势 .ppt
一、教材分析
“电动势”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又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很突出的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很多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好。不仅概念本身比较抽象,而且需要区别电压的概念,它贯穿“恒定电流”“电磁感应”“交变流电”三个章节,在中学物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电动势是本章的一个难点,教科书明确提出了“非静电力”的概念,让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理解非静电力,知道非静电力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并能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去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同时为了降低难度,教科书直接给出了电动势的定义式,但只是说“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没有用比值的方法严格定义。电源的内阻在后面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习中很重要,本节做了一些铺垫。
(1)?????? 非静电力
引导学生用功和能的观点来分析电路。
①在电源外部的电路里,自由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移动,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②在电源内部的电路里,自由电荷移动的方向与受到的静电力方向相反,移送电荷的不再是静电力,叫做“非静电力”。非静电力做功将电荷“移送”到电势能高的电极,增加电势能(消耗其他形式的能)
所以说,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至于电源内的非静电力是怎样产生的,不要求理解
(2)????? 电动势
我们知道,在过去的教学中,一般是用“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为了表征电源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的表述把电动势的概念直接呈现给学生。
如果仅从学习知识的角度看,直接将电源电动势这一名词告诉学生,会节省很多教学 时间,但是学生始终不会对这一概念有较深的理解。由于此套教科书多处对“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思想都有阐述和铺垫,故此处再次运用这种功能关系的观点来学 习电动势。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电源电动势的理解深刻,同时也会很好的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
我们常说要让学生经历科学过程,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或实验认识新的规律,通过阅读来了解前人的工作过程,跟着教师的思路一环套一环的接受新的概念等,这都是经历科学过程的不同形式。
?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分析过电路,但没有深入研究过电源的作用。在前一章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电场有一定的了解,对电场内功与能的转化关系有一定的掌握。对于本节的教学中学生对电动势的概念及其本质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与抽水机的类比,理解在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2.了解静电力做功与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通过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4.通过观察实物电池知道电池的参数有哪些。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R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使用微视频和flash动画创设物理情景,丰富学生感性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设条件。
2.在网络环境下使用Pad自主学习电动势的概念和特点,学生从理论探究的角度,认识电压和电动势;实验探究阶段,使用Pad交流展示学生提出可能的预设方案,实现人人交互,资源智慧分享,头脑风暴;在反馈练习阶段,利用Pad研究交流物理仿真实验室提供的运动参数,使思维数字化,可视化。
3.在反馈练习后,通过物理仿真实验室进行模拟仿真,验证各种假设,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兴趣。
4.以概念图为支架进行资源整合,引导自主学习与师生互动,可以清晰高效地完成电压和电动势学习与知识建构,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温故知新】提出问题1:问题2:
通过与抽水机的类比,理解在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
多媒体展示
【师生探究】
?
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可与生活中抽水机的作用类比便于理解.设置问题:怎样才能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呢? ___抽水机
思考讨论得出:水管中有一个瞬时水流 ,当高度差消失时,水管中就没有水流了。
?
仿真实验
【师生探究】
?
设置问题3——7,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得出结论
?
分析问题3——7: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报交流结果
Flash 动画演示
?
?
【实验探究】
?
设置问题8——12,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得出结论
分析问题3——7: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报交流结果
1.抽水机增加水的重力势能电源增加电荷的电势能
2.电动势定义,物理意义,特点
仿真实验
【师生探究合交流】
设置问题13——14,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得出结论
分析问题3——7: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对结果进行总结
师生互动,智慧分享
【反馈提升】
出示练习
参与练习
小组评价
【延伸阅读】
?
化学电池的原理
调查常用可充电电池??? 填写调查表
?
查阅资料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要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活动,启发他们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让他们拿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要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品质:1、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究;2、提高学习的自立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质疑、讨论、评价,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3、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做到集中精力、认真学习、互相合作、踊跃发言,体现高度的主人翁精神。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开阔视野,跳出学科的界限,既要知识融会贯通,又要深入浅出,既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又要设计好科学探究的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将新课程不断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