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市第六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10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荣成市第六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10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5-29 10:48:11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动能和动能定理某几组的实验数据处理: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恒力作用下,由速度v1加速至v2。求此过程F所做的功。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恒定推力作用下,经位移S, 速度由v1加速至v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推力的大小。= 动能动能的概念
动能的表达式
动能是一个状态量还是过程量
动能的单位
动能的量性
合作讨论物体的动能为何改变
什么力的功使动能改变(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动能的改变如何表达
该方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练习一一架质量为m的喷气式飞机,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L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力的k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对飞机做受力分析如图 对飞机的起飞过程
列动能定理小试牛刀动能定理应用使用方法
明确研究对象及其运动过程;
分析运动过程中几个力做功、做的是正功还是负功——总功;
末动能—初动能
应用范围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均可;
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均可;练习二一辆质量为m、速度为v0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在水平地面上滑行了距离s后停了下来。试求汽车受到的阻力。对汽车做受力分析如图对汽车列动能定理小球在离地面h高处以初速V0平抛。
求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练习三练习四例:一乒乓球自H高处由静止下落,落地后原速弹回,如此反复,最终静止在地面上。若乒乓球的质量为M,空气对乒乓球的平均阻力为f,求乒乓球的总路程。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动能?? 动能定理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知识对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属高考考察的重点。学 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物理力学的核心内容,初步体会用功能关系认识物理过程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非常重要,它是学生学会从 更高的层次——功能关系的角度去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学生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对功、动能、势能有了 一定的认识,也知道做功过程对应着能量的转化过程。我设计让学生在上节的实验探究的基础上,经过两个推导,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动能的定量表达与哪 些因素有关,物体的动能为什么变化,以及如何变化等等。让学生在先于动能定理提出之前就体会功与动能之间的关系,然后初步学会用动能定理解释物体的运动过 程。
?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两个推导过程,能正确地表述动能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会正确地表达动能定理的内容。
3、学生能在具体的练习中,学会正确地使用动能定理;并能通过小组交流,正确地表述做功过程的能量转化。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使用的技术:1、PPT课件???? 2、仿真物理实验“动能定理” 及“平抛”
在“活动四”之前展示仿真过程“动能定理”,对动能定理的教学做一个铺垫、猜测;
在“活动四”之后展示仿真过程“动能定理”,对动能定理做进一步的例证;
在“活动五”之后展示仿真实验“平抛”,对动能定理的应用范围做进一步的例证。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展示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数据处理入手,引导学生回答:在“W”为合力的功,物体的初速为0的直线运动中,功与V2成正比 (W∝V2) 。
回答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PPT



?




?
展示内容
1,用实物投影展示某学生的推导过程,并让学生简单说明自己的推导过程。
?
1、展示学生的推导过程;
2、板书:推导一:
3、板书后,引导学生思考:恒力做了正功还是负功?
速度变大的过程,物体的动能变大还是变小?
展示内容
例2 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恒定推力作用下,经位移S, 速度由v1减速至v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外力做的总功。
?
1、推导在匀减速过程中功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2、思考:物体的动能变大还是变小?拉力和摩擦力做了正功还是负功?外力的总功是正是负?
1、用实物投影展示某学生的推导过程,并让其简单陈述;
2、板书:推导二:
3、板书后,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动能变大还是变小?拉力做了正功还是负功?摩擦力做了正功还是负功?外力的总功是正是负?
?



?






展示内容
1动能的概念
2、表达式
3、动能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
4、单位????????????? 5、量性
学生活动: 1、动能的表达式与那些因素有关?
2、动能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为什么?
?
引导学生思考:
1、动能的表达式与那些因素有关?
2、动能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为什么?
3、动能的国际单位单位是什么?
4、动能的量性?



?






?
展示内容
A、仿真过程“动能定理”
B、
1.在两个例子中,物体的动能为何改变?
2.什么功使物体的动能改变(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3.两例中,物体的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少?怎么表达动能的变化?
4.两个方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C、展示仿真过程“动能定理”。
思考以下问题:
1.在两个例子中,物体的动能为何改变?
2.什么功使物体的动能改变(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3.两例中,物体的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少?怎么表达动能的变化?
?
1、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两个推导结论,思考PPT展示的一系列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外力的总功与动能变化的逻辑关系。
3、板书动能定理。
4、通过仿真实验,对动能定理做进一步的例证



?
动能定理应



一架质量为m的喷气式飞机,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L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力的k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1、对谁、在哪个过程中列动能定理方程?
2、几个力做功?都做的什么功?
3、怎么表达合外力的功?
4、怎么表达动能的变化?
引导学生怎么使用动能定理解题。包括:
受力分析、过程分析、初态和末态的动能、外力的总功、动能定理的表达等
动能定理应用练习
?
A、小球在离地面h高处以初速V0平抛。求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
B、展示仿真实验“平抛”
1、用运动学和动能定理两种方法解题,并加以比较
2、展示并说明解题过程。
1、? 展示用运动学解题的过程。
2、? 让学生使用动能定理解题。
3、通过展示仿真实验“平抛”,对动能定理的应用范围做进一步的例证——对曲线运动亦可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对动能的表达式,不是简单的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经过推导得出关系式之后,引导
学生分析得出,特别是用仿真实验向学生展示运动过程、做功过程及能量变化,把抽象的运动过程形象化、数字化,使学生接受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障碍,也不容易遗忘。
2、在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上,结合仿真实验向学生展示的运动过程、做功过程及能量变化,都设置了步步紧扣的小问题,加深学生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如在动能定理的理解上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物体的动能为何改变?
·什么功使物体的动能改变(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两例中,物体的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少?怎么表达这种变化?
·两个方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通过步步紧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动能定理,这样,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更加到位。
3、对平抛例题利用运动学知识和动能定理两种方法解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动能定理处理问题的优越性。从规律的适用性看,凡是能用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问题,均可用动能定理来解,动能定理适用的过程相比牛顿运动定律适用的过程多;从解题过程的简便程度看,列方程式的多少看,运用动能定理解题更加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