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9 09: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历史模拟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红山文化早、中期,墓葬内随葬玉器为具有装饰功能的玉管、玉环。至红山文化晚期,玉礼器及玉料、半成品、废料均不见于生活遗址。由此推知,红山文化晚期
A.政教合一的早期国家已出现
B.玉器的实际用途在逐渐增强
C.社会阶层分化现象日趋明显
D.辽河地区玉石资源开发殆尽
2.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西汉晚期“二牛三人”抬杠式牛耕画像图(左)和东汉早期“一牛一人”式牛耕画像图(右)。这可用于印证东汉
A.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战乱导致耕牛数量不足 D.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3.下表所示为初唐时期部分诗句的摘录。这些诗句
作者 作品名称 诗句摘录
王勃 《滕王阁序》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卢照邻 《长安古意》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王绩 《过汉故城》 井田唯有草,海水变为桑
A.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智慧 B.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现实
C.是研究唐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D.蕴含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思量
4.元朝通过军功、仕举等途径,把各民族杰出人物吸收到中央政府各类机构中,或将他们派遣到中原内地做官。据《新元史》氏族表统计,入仕元朝的著名人物回鹘族有29部族,哈剌鲁有13部族,党项族有22部族。元朝这一做法
A.旨在适应文化交融趋势 B.拓宽了官员选拔的渠道
C.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D.增强了自身的统治基础
5.下图是明代太祖朝、穆宗朝、神宗朝三朝全国户、口、田地总数的比较图。图中明代田地数量的变化
A.反映了农耕经济发展的迟缓 B.折射出土地所有权的扩大化
C.得益于赋税制度的适时调整 D.说明土地集中问题日益突出
6.1894年8月,英国《泰晤士报》指出:“中国军队的大部分由苦力组成,他们大多手持弓箭和过时的枪”,“没有证据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拥有步枪,更不用说弹匣式步枪了,也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的火炮符合现代要求”。这些报道
A.从侧面揭示中国战败的原因 B.为支持日本进行舆论宣传
C.说明了洋务运动未取得成效 D.恶意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
7.新文化运动时期,傅斯年在《万恶之源》一文中坦言,他反对的只是腐朽的封建家庭,是利用家庭伦理将孩子捆绑在奴隶地位的封建家庭,而不是普通意义的家庭。据此可知,傅斯年
A.呼吁关注儿童身心健康 B.理性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C.宣传西方人权至上理论 D.认为青年道德水平低下
8.扭秧歌是陕北地区民间较为流行的传统体育活动。边区政府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掀起新秧歌运动,制作了《保卫边区》《减租减息》《夫妻开荒》《生产运动》等新剧目。该运动的开展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适应了根据地建设的需要
C.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影响力 D.旨在改善落后的农村面貌
9.朝鲜战争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外交理念不是十分明确,担心中国会不会是一个具有进攻性甚至输出意识形态的国家,会不会威胁亚非国家的利益。万隆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初步消除了亚非国家对中国未来走向不确定性的疑虑。由此可见,万隆会议
A.确立了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 B.开启了亚非国家间的团结合作
C.明确了反殖民反霸权的目标 D.展现了新中国和平发展的形象
10.1984年,中央先后发布一号、四号文件,对乡镇企业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积极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国各地乡镇企业也依据自身不同地域特点与历史背景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营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台模式、珠三角模式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升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果不佳
C.探索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道路 D.城市的劳动力逐步向农村转移
11.古罗马在王政时期向共和时期过渡期间,以执政官的形式保留了王,对执政官的权力作了合理的限制,但因其身上有王的影子,他们被称为“一年王”。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诞生了《十二铜表法》以及出现了平民与贵族的通婚权、保民官、裁判官等有利于平民的政治结果。材料体现了古罗马
A.民众具备较强的法治精神 B.在政治上适时让步的智慧
C.贵族的政治统治地位动摇 D.平民是社会发展的主导者
12.从1172年起,威尼斯最富有的商业贵族开始有目的地在下议院或大议会中加强自己的政治势力,以削弱总督的势力,使之成为傀儡。1297年的“关闭法”给威尼斯确立了一个世袭的商业贵族阶层。这反映出当时的威尼斯
A.封君封臣制度崩溃 B.城市经济繁荣发展
C.民族国家雏形出现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3.1784年,美国学者伊桑·艾伦出版了第一部自然神论著作。他将自然神论视同于美国精神,认为自然神论给美国人提供了一种共和主义的宗教,这种宗教的基础是规律而非奇想,是人的尊严和自由而非人的堕落和奴性。这一认知
A.得益于民主共和政治实践 B.引发对奴隶制存废的反思
C.是理性与信仰融合的产物 D.迎合教会争夺政权的需要
14.下图为一战期间英国发表的一张名为“空中骑士”的海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兴登堡元帅构成了画面的主体,面对兴登堡的威廉二世自豪地张开手臂指向空中,说道:“看!兴登堡,我的德国英雄们!”由此可见,该海报意在
A.揭露讽刺德国的军国主义
B.批判法西斯对德国的控制
C.鼓舞英国军民的必胜信念
D.展望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15.1944年,英国大不列颠共产党声称只要通过改革下议院的选举制度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1951年,该党指出英国工人阶级不再需要流血牺牲,而应该通过宪法手段赢得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然后将资本主义国家转变为满足工人阶级需要的国家。这些主张
A.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B.基于英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
C.说明社会主义运动找到新道路 D.否认了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追求
16.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强调世贸组织应保障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以支持其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强调平等的争端解决程序。而发达国家质疑世贸组织框架下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让发展中国家占了便宜,更注重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和透明度。这反映出
A.全球贸易结构主体的矛盾加深 B.发展中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
C.优化全球贸易机制具有必要性 D.区域经济集团化取得显著成效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有社会成员互助的传统,汉代灾荒之年有力之士义举已颇多。《后汉书·梁统传》载,梁商“每有饥馑,辄载租谷于城门赈与贫馁,不宣已惠”;《后汉书·党锢传》载,东汉末,百姓饥荒,张俭“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唐代继承前代,义举也很常见。玄宗曾制:“分灾恤患,州党之常情;损余济阙,亲邻之善贷。故木铎云徇,里胥均功,夜绩相从,齐俗以赡。”唐代提倡和鼓励分灾恤患,视亲里相恤为美德和责任,史书中不乏大族赈济乡里的记载。
-摘编自么振华《唐代民间的自助与互助救荒》
材料二 范仲淹在总结隋唐时期宗族救助的基础上创立了义庄,并通过制定义庄规矩使之完善。范仲淹将大量田产捐赠给宗族作为义田之用,其收取的租金作为宗族的共同财产并进行统一分配;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族规庄约,向族人发送冬衣冬米的数量及其范围都有明确规定,族人的婚葬嫁娶等事宜可资助的份额也有例可循,且领取义米的办法及管理义庄运营的人员分配都有详细的阐述;范仲淹还为适龄子弟开设义学,建立义宅作为族众的活动场所。
-摘编自柯江林《中国古代义庄的道德价值研究》
材料三 随着明清社会的发展,宗族人口逐渐增加,均摊到每个人身上的宗族福利也就日益减少,早期义庄以宗族福利为原则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难以为继。以范氏义庄为例,范氏义庄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所定的《续申义庄规矩》规定:“体贫劝学以示教养。祖泽本以周急不以继富,嗣后子孙寡妇贫无子老至六十、贫有子老至七十者,俱计年递加优给;其家殷者,虽老无子,例不加给。”随着明清两代理学在政府支持下的大力推广,义庄对教育以及科举日益重视,另外,义庄在为族人提供生活、养老和教育保障的同时,也对族人提出了相应的道德要求。
-摘编自张亚玲《论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时期社会成员互助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义庄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义庄的社会价值。(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有识之士看到外国物流企业的入侵导致我国经济和民生凋敝,遂产生了引进西方先进器物与外商争利的诉求,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的兴起。下表是1910年主要省份商轮资产表(公共运输)。
资本/元 船数/艘 吨数 船价/元 平均吨价/元
直隶 41 583 1 30 41 583 138 610
黑龙江 18 000 1 40 17 042 426 050
山东 396 000 15 5 372 335 041 6 236
江苏 5 857 945 45 38 142 372 016 975
安徽 180 000 18 354 180 972 51 120
江西 496 129 27 1 213 496 129 40 900
湖北 241 673 21 513 - -
湖南 292 172 24 738 - -
浙江 1 354 693 22 4 210 - -
福建 463 776 30 1 681 463 776 27 580
广东 4 941 374 353 15 406 2 889 800 18 648
广西 418 350 37 2 856 418 350 14 648
-摘编自熊辛格《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
材料二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一系列重要讲话的指引下,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产业地位稳步提升,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由2012年的177.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35.2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物流市场。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18%下降到2021年的14.6%,十年累计下降3.4个百分点。2013年至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货物贸易额累计达10.4万亿美元,带动“一带一路”物流稳步发展。随着我国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对物流交付、时效、品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物流企业转型升级。传统物流企业逐步从物流提供商向物流整合商和供应链服务商转变,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摘编自何黎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成就》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物流发展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应如何获得更好发展。(8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810年,西属拉美人民借着拿破仑的军队占领西班牙本土之机发动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然而,由于革命力量弱小和西班牙殖民者的镇压,革命形势一度遭到严重挫折而陷入低迷。1816年,独立战争再次兴起,并涌现出了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革命领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1783-1830)。他正确地分析了独立战争时拉美地区的革命形势与社会现状,提出了拉美各种族、各阶级、各地区联合反殖的战略思想,并以此为指导,领导拉美人民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推翻了西班牙殖民者对拉美地区长达三百多年的殖民统治。
-摘编自张勇《论玻利瓦尔拉美联合反殖斗争的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之前,南部非洲的民族主义者一般都坚持和平斗争。但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通过和平斗争获得解放的希望一一破灭。在这种情况下,武装斗争无法避免。20世纪60年代初,莫桑比克、安哥拉、罗得西亚、西南非洲(现纳米比亚)、南非的民族主义者都在相关政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武装斗争。最终,葡萄牙在1974年发生政变,促成了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在1975年的独立,西南非洲(现纳米地亚)于1990年获得独立,种族隔离当局的统治则顽强地维持到1994年。
-摘编自刘伟才《南部非洲的民族解放》
材料三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侵略概况
国家或地区 侵略概况
中国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划分势力范围,掠夺资源,倾销商品,控制经济命脉,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印度 英国完全殖民统治印度,对印度进行经济掠夺,包括控制印度的农业、工业和贸易,大量掠夺原材料,倾销英国商品,使印度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东南亚地区(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 欧美列强先后入侵,菲律宾沦为美国殖民地,印度尼西亚被荷兰等国殖民统治。列强在这些地区建立殖民统治机构,掠夺自然资源,强迫种植经济作物,推行单一经济模式,剥削当地人民
朝鲜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逐步加强对朝鲜的控制,最终将朝鲜变为其殖民地。日本在朝鲜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掠夺资源,压迫朝鲜人民,破坏朝鲜的经济和文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和南部非洲独立运动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亚洲的殖民扩张进行阐释。(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中西文化有各自渊源、背景和特点,差异所导致的冲突不可避免。电影《刮痧》将中西文化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下面是该电影的故事梗概:
华人许大同是一名电玩游戏设计师,与妻儿在美国圣路易斯城生活,家庭美满幸福,其乐融融。许大同事业也有所成就,并与老板昆兰建立了友谊。他曾公开表示他实现了一直以来追求的“美国梦”。在此过程中,中西文化差异有所表现,如在面子观、朋友观、儿童人权等方面。许大同的父亲来到美国与许大同及其妻儿团圆后,中西文化冲突加剧。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生病时,爷爷用刮痧疗法给他治病,在他背上留下了红色的刮痕。不久许大同将儿子丹尼斯单独留在家中,儿子意外磕破了头。在医院的急诊室,医生把丹尼斯背上的刮痕当成了虐待儿童的证据,打电话报警。美国有关当局马上介入调查,中西文化冲突达到了高潮。原本美好的家庭面临破裂的局面,许大同追求多年的“美国梦”彻底破碎。起初,许大同的老板昆兰也对许大同产生了一定误解。但昆兰在主动了解中国文化之后,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帮助许大同一家渡过难关。经过一系列中西文化碰撞之后,许大同一家终于在圣诞夜团聚。最终,中西文化在冲突中产生了一定的融合。
-摘编自何建珍等《浅析电影<刮痧>中西文化冲突》
结合电影的内容和中外相关史实,撰写观影感受。(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5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D
  5.C
  6.A
  7.B
  8.B
  9.D
  10.C
  11.B
  12.B
  13.C
  14.A
  15.D
  16.C
  二、非选择题
  17.
  (1)传统文化精神:
  仁爱互助:梁商、张俭等赈济乡里,体现“仁爱”思想和社会责任。
  家国情怀:社会互助与国家稳定结合,彰显集体意识。
  礼治秩序:唐代以制度倡导亲里相恤,规范互助行为。
  和谐共生:互助促进社会内部和谐,体现共同体意识。
  (2)发展趋势:
  救济精准化(优先贫困群体);
  管理规范化(制定详细族规);
  教育重视化(强化科举支持);
  道德约束强化(结合理学要求)。
  社会价值:
  稳定社会秩序,弥补官方保障不足;
  推动道德教化,弘扬慈善文化;
  促进教育发展,传承家族伦理;
  留存文化遗产,体现传统治理智慧。
  18.
  (1)近代物流业特点:
  外生驱动(受外商刺激兴起);
  地域失衡(沿海省份领先,如广东、江苏);
  规模有限(整体资本、船吨数较小);
  以水运为主(集中于内河航运);
  带救亡色彩(与“商战”理念关联)。
  (2)十八大后成就:
  产业地位提升(成为现代服务业支柱);
  市场规模扩大(全球最大物流市场);
  效率显著提高(物流费用占比下降);
  国际合作深化(“一带一路”物流发展);
  企业转型成功(向供应链服务升级)。
  发展建议:
  推动智能化(数字化、物联网技术应用);
  加强国际协同(完善全球物流网络);
  政策支持(优化法规、加大基建投入);
  人才培养(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并重)。
  19.
  (1)异同比较:
  相同点:
  目标: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动力:民族主义推动,利用宗主国动荡时机;
  过程:长期斗争,历经挫折。
  不同点:
  领导与策略:拉美有统一领袖(如玻利瓦尔),南部非洲各自为战;
  斗争方式:拉美以武装斗争为主,南部非洲从和平转向武装;
  时间跨度:拉美集中于19世纪初,南部非洲持续至20世纪末;
  殖民对象:拉美主要反对西班牙,南部非洲针对葡萄牙、英国等。
  (2)列强亚洲殖民扩张阐释:
  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争夺原料、市场和资本输出地,掀起瓜分狂潮。
  影响:
  对列强:加速资本积累,激化内部矛盾(如争夺殖民地引发一战);
  对亚洲:
  o 破坏性:经济掠夺(如印度成为原料产地)、政治控制(如日本殖民朝鲜);
  o 建设性:客观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如中国洋务运动)、激发反帝斗争(如辛亥革命);
  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全球化深入但加剧不平等。
  20.
  示例:文化差异与融合——全球化时代的必答题
  电影《刮痧》以中医刮痧引发的误会为切入点,深刻展现了中西文化在医疗观念、家庭伦理和价值取向的冲突,最终通过理解与沟通达成和解,折射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碰撞的典型路径。
  冲突根源:
  医疗认知差异:中医“刮痧”依托阴阳五行理论,强调整体调理;西方医学以解剖学为基础,依赖科学验证,导致对“刮痧”的误判。
  家庭观念对立:中国传统家庭强调代际责任(如爷爷主动照顾孙子),西方更注重个体权利(如儿童独处视为危险)。
  价值取向差异:中国“面子观”使许大同隐瞒真相,西方“程序正义”要求依法处理冲突。
  融合路径:
  沟通与理解:昆兰主动了解中国文化,成为跨文化桥梁,体现文化对话的重要性。
  全球化实践:现实中,中国借鉴西方物流管理经验(如供应链优化),西方引入中医养生理念,证明差异可转化为互补。
  制度调适:国际社会需建立包容机制(如WTO争端解决兼顾不同文化背景),避免单一标准主导。
  结论:文化差异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唯有以开放心态超越偏见,在冲突中寻求共识,才能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共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