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专项七 遗传与进化
[主题大概念构建]
(一)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详见“第四单元 第一章”和“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 ,使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 ,生生不息。 图示 为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桃可以用图中的 甲 和 乙 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2)若图丙中D表示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卵期 ,则家蚕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
D→A→B→C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选 填“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为了提高蚕丝产量 ,应设法延长 A (填字母)时期。和蝗虫相比 ,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蛹 期。
(3)图丁中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植入子宫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 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人的受精场所是 输卵管。
(4)图戊中的⑤是胚盘 ,将来发育为雏鸟。
(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考向 无图类
1 .(2024·乐山)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圆白菜) ,在北京栽培 ,长成的叶球 重1~3千克; 引种到西藏后 , 叶球的重量普遍增加 ,最大的竟达到6.5千 克。这说明对结球甘蓝性状表现起作用的是( A )
A.环境
B.基因
C.海拔高度
D.基因和环境
以基因传递图解为载体
2 .(2024·济南市中区二模)如图为某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若A来自父方 ,则B来自母方
B.A、a、B、b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C.该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有AB和ab两种
D.基因A、B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一定会表达
考向以杂交示意图为载体
3.如图为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用A、a表示显隐性基因) ,错误的是
( C )
A.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B.对于花的颜色来说 ,紫色是显性性状
C .子二代紫花的基因组成为AA
D.理论上子二代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是3: 1
以遗传图谱为载体
4 .★(2023·成都)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构建覆盖城乡居民 ,涵盖孕前、 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进而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在 出生缺陷中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因素引起的。如图表示小倩家庭中白化 病的遗传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小倩是患白化病的女孩 ,据图可以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依据是 小倩的父母都表现正常 ,而小倩患病 。父亲传递给小倩的性染色体是 X染色体 。
(2)在生殖时 ,亲代会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将基因传递给子代。 据图分析可知 , 6号个体携带有白化病基因 ,该白化病基因一定来自 2 号 个体。
(3)白化病患者由于基因缺陷 ,导致体内不能合成一种叫酪氨酸酶的蛋白 质 ,从而影响黑色素的生成。可见 ,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来表 达自己所包含的遗传信息 ,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
(4)小倩的父母想再生一个孩子 ,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25% 。《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 婚”。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 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 。
分析表格数据
5 .(2024·眉山)现有几只不同羽毛颜色的雌雄鹦鹉交配组合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亲代组合 后代数目(只)
绿色 黄色
甲 绿色×绿色 18 0
乙 黄色×绿色 0 17
丙 黄色×黄色 5 15
丁 黄色×黄色 1 16
(1)根据 乙 组或丙 组的实验结果 ,都可判断黄色与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 的显性性状是黄色 。
(2)假设鹦鹉羽毛的颜色受一对基因A和a控制 ,则乙组后代黄色鹦鹉的基 因组成是Aa 。 1
(3)丙组后代的黄色鹦鹉中纯种个体所占比例为 3 。
(4)丁组后代出现一只绿色鹦鹉可能是由体内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这 种变异称为 可遗传的变异 。
结合性别遗传或染色体排序图
6 .(2024·甘肃)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 ,是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之 一。 图1是果蝇翅型的遗传图解 , 图2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请 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分析图1可知 ,在长翅和残翅这对性状中 ,显性性状是长翅;若用A、 a分别表示控制翅型的基因 ,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aa 。
(2)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 , 由性染色体X、Y决定。请判断图2 中 甲 是雌果蝇;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 ,性染色体组成是X或Y 。
(3)研究发现 ,环境温度的高低能够影响果蝇幼虫的翅型 ,这说明生物的 性状不仅受遗传物质控制 ,还受环境的影响。
综合考查遗传与变异
7 .★(2024·东营垦利区二模)家蚕起源于中国 ,是一种专以桑叶为食的寡
食性昆虫 ,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1)家蚕发育经历受精卵、 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其发育类型属于完 全变态发育 ,想要增加吐丝量应适时延长其 幼虫期 ,学完遗传相关知识 后 ,某同学绘制出了蛹和其他三个时期的遗传图谱 ,请问四个时期的图 谱是否一样是 。
(2)家蚕取食湿桑叶后 ,初期会出现发育延缓、体重下降等现象。据检测 结果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蛋白酶活性的降低 ,影响家蚕对桑叶中 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3)研究发现控制家蚕食性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该基因可通过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4)为获得广食性(可食用多种植物)的家蚕 ,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学方法改变 家蚕控制寡食性的基因 ,并在其后代中选育出广食性家蚕。
①寡食性和广食性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
②将纯种的寡食性家蚕与广食性家蚕进行杂交 ,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2所 示。据此判断广食性 是隐性性状。若用B、b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则 子二代中的寡食性家蚕的基因组成为BB或Bb。
③为判断选育出的广食性家蚕能否开展规模化养殖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取食多种食物后家蚕 abcd (多选)。
a.生命周期变化 b.产丝量的多少
c.产生受精卵数量 d. 防御病毒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生物 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新理念题)
专项七 遗传与进化
专项综合突破
知识梳理
实验突破
考点过关
(一)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详见“第四单元 第一章”和“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图示为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桃可以用图中的 和 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2)若图丙中D表示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卵期,则家蚕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 (选填“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
(填字母)时期。和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 期。
(3)图丁中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由卵黄提供,植入子宫后通过 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人的受精场所是 。
(4)图戊中的⑤是 ,将来发育为雏鸟。
甲
乙
D→A→B→C
完全变态发育
A
蛹
胎盘和脐带
输卵管
胚盘
(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无图类
1.(2024·乐山)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圆白菜),在北京栽培,长成的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普遍增加,最大的竟达到6.5千克。这说明对结球甘蓝性状表现起作用的是( )
A.环境
B.基因
C.海拔高度
D.基因和环境
A
以基因传递图解为载体
2.(2024·济南市中区二模)如图为某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A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B.A、a、B、b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C.该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有AB和ab两种
D.基因A、B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一定会表达
B
以杂交示意图为载体
3.如图为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用A、a表示显隐性基因),错误的是( )
A.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B.对于花的颜色来说,紫色是显性性状
C.子二代紫花的基因组成为AA
D.理论上子二代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是3∶1
C
以遗传图谱为载体
4.★(2023·成都)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进而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在出生缺陷中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因素引起的。如图表示小倩家庭中白化病的遗传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小倩是患白化病的女孩,据图可以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依据是
。父亲传递给小倩的性染色体是
。
(2)在生殖时,亲代会通过 将基因传递给子代。据图分析可知,6号个体携带有白化病基因,该白化病基因一定来自 号个体。
小倩的父母都表现正常,而小倩患病
X染色体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2
(3)白化病患者由于基因缺陷,导致体内不能合成一种叫酪氨酸酶的蛋白质,从而影响黑色素的生成。可见,基因通过指导 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 。
(4)小倩的父母想再生一个孩子,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原因是 .
。
蛋白质
性状
25%
近亲带有相同隐
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
分析表格数据
5.(2024·眉山)现有几只不同羽毛颜色的雌雄鹦鹉交配组合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亲代组合 后代数目(只) 绿色 黄色
甲 绿色×绿色 18 0
乙 黄色×绿色 0 17
丙 黄色×黄色 5 15
丁 黄色×黄色 1 16
(1)根据 组或 组的实验结果,都可判断黄色与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是 。
(2)假设鹦鹉羽毛的颜色受一对基因A和a控制,则乙组后代黄色鹦鹉的基因组成是 。
(3)丙组后代的黄色鹦鹉中纯种个体所占比例为 。
(4)丁组后代出现一只绿色鹦鹉可能是由体内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称为 。
乙
丙
黄色
Aa
可遗传的变异
结合性别遗传或染色体排序图
6.(2024·甘肃)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是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图1是果蝇翅型的遗传图解,图2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分析图1可知,在长翅和残翅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翅型的基因,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
(2)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由性染色体X、Y决定。请判断图2中 是雌果蝇;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组成是 。
(3)研究发现,环境温度的高低能够影响果蝇幼虫的翅型,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不仅受遗传物质控制,还受 的影响。
长翅
aa
甲
X或Y
环境
综合考查遗传与变异
7.★(2024·东营垦利区二模)家蚕起源于中国,是一种专以桑叶为食的寡食性昆虫,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1)家蚕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其发育类型属于完
,想要增加吐丝量应适时延长其 期,学完遗传相关知识后,某同学绘制出了蛹和其他三个时期的遗传图谱,请问四个时期的图谱是否一样 。
(2)家蚕取食湿桑叶后,初期会出现发育延缓、体重下降等现象。据检测结果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的降低,影响家蚕对桑叶中
的消化和吸收。
(3)研究发现控制家蚕食性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该基因可通过
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全变态发育
幼虫
是
蛋白酶活性
蛋白质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4)为获得广食性(可食用多种植物)的家蚕,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学方法改变家蚕控制寡食性的基因,并在其后代中选育出广食性家蚕。
①寡食性和广食性在遗传学上称为 。
②将纯种的寡食性家蚕与广食性家蚕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 是隐性性状。若用B、b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则子二代中的寡食性家蚕的基因组成为 。
③为判断选育出的广食性家蚕能否开展规模化养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取食多种食物后家蚕 (多选)。
a.生命周期变化 b.产丝量的多少
c.产生受精卵数量 d.防御病毒能力
相对性状
广食性
BB或Bb
abc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专项七 遗传与进化
[主题大概念构建]
(一)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详见“第四单元 第一章”和“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 ,使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 ,生生不息。 图示 为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桃可以用图中的 甲 和 乙 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2)若图丙中D表示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卵期 ,则家蚕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
D→A→B→C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选 填“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为了提高蚕丝产量 ,应设法延长 A (填字母)时期。和蝗虫相比 ,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蛹 期。
(3)图丁中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植入子宫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 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人的受精场所是 输卵管。
(4)图戊中的⑤是胚盘 ,将来发育为雏鸟。
(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考向 无图类
1 .(2024·乐山)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圆白菜) ,在北京栽培 ,长成的叶球 重1~3千克; 引种到西藏后 , 叶球的重量普遍增加 ,最大的竟达到6.5千 克。这说明对结球甘蓝性状表现起作用的是( A )
A.环境
B.基因
C.海拔高度
D.基因和环境
以基因传递图解为载体
2 .(2024·济南市中区二模)如图为某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若A来自父方 ,则B来自母方
B.A、a、B、b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C.该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有AB和ab两种
D.基因A、B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一定会表达
考向以杂交示意图为载体
3.如图为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用A、a表示显隐性基因) ,错误的是
( C )
A.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B.对于花的颜色来说 ,紫色是显性性状
C .子二代紫花的基因组成为AA
D.理论上子二代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是3: 1
以遗传图谱为载体
4 .★(2023·成都)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构建覆盖城乡居民 ,涵盖孕前、 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进而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在 出生缺陷中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因素引起的。如图表示小倩家庭中白化 病的遗传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小倩是患白化病的女孩 ,据图可以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依据是 小倩的父母都表现正常 ,而小倩患病 。父亲传递给小倩的性染色体是 X染色体 。
(2)在生殖时 ,亲代会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将基因传递给子代。 据图分析可知 , 6号个体携带有白化病基因 ,该白化病基因一定来自 2 号 个体。
(3)白化病患者由于基因缺陷 ,导致体内不能合成一种叫酪氨酸酶的蛋白 质 ,从而影响黑色素的生成。可见 ,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来表 达自己所包含的遗传信息 ,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
(4)小倩的父母想再生一个孩子 ,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25% 。《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 婚”。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 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 。
分析表格数据
5 .(2024·眉山)现有几只不同羽毛颜色的雌雄鹦鹉交配组合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亲代组合 后代数目(只)
绿色 黄色
甲 绿色×绿色 18 0
乙 黄色×绿色 0 17
丙 黄色×黄色 5 15
丁 黄色×黄色 1 16
(1)根据 乙 组或丙 组的实验结果 ,都可判断黄色与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 的显性性状是黄色 。
(2)假设鹦鹉羽毛的颜色受一对基因A和a控制 ,则乙组后代黄色鹦鹉的基 因组成是Aa 。 1
(3)丙组后代的黄色鹦鹉中纯种个体所占比例为 3 。
(4)丁组后代出现一只绿色鹦鹉可能是由体内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这 种变异称为 可遗传的变异 。
结合性别遗传或染色体排序图
6 .(2024·甘肃)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 ,是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之 一。 图1是果蝇翅型的遗传图解 , 图2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请 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分析图1可知 ,在长翅和残翅这对性状中 ,显性性状是长翅;若用A、 a分别表示控制翅型的基因 ,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aa 。
(2)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 , 由性染色体X、Y决定。请判断图2 中 甲 是雌果蝇;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 ,性染色体组成是X或Y 。
(3)研究发现 ,环境温度的高低能够影响果蝇幼虫的翅型 ,这说明生物的 性状不仅受遗传物质控制 ,还受环境的影响。
综合考查遗传与变异
7 .★(2024·东营垦利区二模)家蚕起源于中国 ,是一种专以桑叶为食的寡
食性昆虫 ,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1)家蚕发育经历受精卵、 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其发育类型属于完 全变态发育 ,想要增加吐丝量应适时延长其 幼虫期 ,学完遗传相关知识 后 ,某同学绘制出了蛹和其他三个时期的遗传图谱 ,请问四个时期的图 谱是否一样是 。
(2)家蚕取食湿桑叶后 ,初期会出现发育延缓、体重下降等现象。据检测 结果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蛋白酶活性的降低 ,影响家蚕对桑叶中 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3)研究发现控制家蚕食性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该基因可通过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4)为获得广食性(可食用多种植物)的家蚕 ,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学方法改变 家蚕控制寡食性的基因 ,并在其后代中选育出广食性家蚕。
①寡食性和广食性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
②将纯种的寡食性家蚕与广食性家蚕进行杂交 ,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2所 示。据此判断广食性 是隐性性状。若用B、b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则 子二代中的寡食性家蚕的基因组成为BB或Bb。
③为判断选育出的广食性家蚕能否开展规模化养殖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取食多种食物后家蚕 abcd (多选)。
a.生命周期变化 b.产丝量的多少
c.产生受精卵数量 d. 防御病毒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