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专项四 植物的生活
[主题大概念构建]
(一)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综合题
无图类
1. [跨语文学科](2024·江西)《落花生》一文中描述了落花生的特点—— 地上开花、入地结荚。“荚”是落花生的茧状果实 ,下列结构能发育成“荚” 的是( A )
A .子房
B.胚珠
C .子房壁
D.受精卵
以器官图示为载体
2 .(2024·安徽)如图是某双子叶植物的生命周期示意图 ,① ~ ④表示器官, 据图回答问题。
(1)种子萌发时 ,先吸水胀大 ,种皮变软 ,然后胚根突破种皮 ,进而发育 成根。
(2)幼苗和植株在生长过程中 , 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 吸 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等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 ① (填序 号)中。
(3)植株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结果 ,雌蕊中的子房发育成 ④ (填序 号) ,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考向 以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为载体
3 .★[植物栽培](2024·陕西)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种植史已 超过四千年。小秦参与了学校开展的小麦种植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小 秦笔记中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实践前准备】
种植小麦前 ,小秦搜集了相关信息:
信息一:小麦种子实际上是果实 , 由果皮、种皮、胚和贮藏营养物质的 胚乳组成。
信息二:奶奶提道“要吃白馍馍 ,麦种泥窝窝”“播种小麦时要看看土壤墒 情”。
信息三:一株小麦一生可以长出7万多条根 ,总长超过500米 ,全部根毛 连起来可达2万米。
【实践中体验】
种植小麦的过程中 ,小秦进行了观察思考:
(1)拿到小麦种子 ,观察并结合信息一得出:小麦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 结构与图中的③(填序号)相似。
(2)信息二暗含小麦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据此 ,小秦在播种前查看了墒情。
(3)查看麦田时发现 ,南面围墙阴影下的麦苗长势不良 ,其余麦苗长势喜 人。 由此可知 ,麦苗生长过程中制造有机物的生理活动所需条件是光照。 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小麦抽穗、开花。小麦花经历传粉和受精 ,最终花 中的受精卵发育成小麦种子中的胚。
(4)收割完小麦后 ,小秦拔出麦茬 ,看到有多条根。结合信息三 ,发达的 根系对小麦生活的意义是 大大增加小麦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
【实践后探究】
收获小麦后 ,小秦进行了探究活动:
(5)一般提高小麦产量常施用化肥。望着收割后遗留的小麦秸秆 ,提出问 题 :“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 ,能否减少化肥用量?”为此 ,小秦查阅了 有关论文 ,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用量对小麦亩产量
的影响”实验数据表
组别 秸秆还田情况 施用化肥用量(%) 亩产量(公斤)
1组 全部还田 90 348.4
2组 全部还田 80 383.2
3组 全部还田 70 274.3
4组 不还田 100 274.1
注:化肥用量100%是指不还田情况下的常规用量。
①据表中数据 ,亩产量最高的是 2 组。全部还田情况下 ,只考虑化肥 成本 ,每公斤小麦投入成本最高的是 1 组。
②由表中数据可看出: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 ,小麦亩产量增加(选填“增 加”“减少”或“不变”)。说明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 能 (选填“能”或“不能”) 减少化肥用量。
(6)[做法类开放性]请列举一条生产生活中利用秸秆的具体做法:以秸秆等 作为原料 ,分解有机物 ,产生氢和二氧化碳 ,进而产生甲烷(合理即可) 。
(二)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综合题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1. [七上P131“练习”T1改编](2024·武汉黄陂区期末)某同学列出下表来比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但表中有错误 ,请指出表中的错误有( A )
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光 无光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能量转变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A.一处 B .二处 C .三处 D.四处
三大生理作用的组合实验
2 .(2024·苏州)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将等量萌发种子与干燥种子分 别装入甲、 乙两个保温瓶中 ,塞紧瓶塞 ,测得两保温瓶内温度相同。一 段时间后 ,再次测量甲、 乙两个保温瓶内温度 ,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C )
A.保温瓶内温度上升主要由于种子呼吸作用
B .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要显著强于干燥种子
C. 乙保温瓶内的干燥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D.种子的呼吸作用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 [七上P114“练习”T3改编](2024·乐山)某同学尝试探究不同因素对植物蒸 腾作用的影响 ,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选取同一植物大小一致、 叶片数量相同的三根枝条 ,分别标记为A、B、
C。枝条A、B保留全部叶片 ,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 ,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 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将这三个装置同时放在如图所示环境中 ,一 段时间后观察量筒液面的变化。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A枝条可以和 B 枝条形成对照实验 ,探究温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2)为了确保量筒中水分的减少只是被植物吸收的 ,该实验方案如何改进? 往三个量筒中滴加油滴 ,让油滴铺满水面 ,理由是 在量筒清水表面形成 油膜 , 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
(3)一段时间后 ,如果液面下降最多的是插有B枝条的量筒 ,则实验结论 是: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的叶片进行;温度升高 ,蒸腾作用加强。
(4)[措施类开放性]请你提出一条有利于树木移栽的措施:傍晚或阴雨天移 栽(或移栽时去掉大部分叶片 ,合理即可) 。
考向 三大生理作用综合
4. [植物栽培](2024·广西)甘蔗属于热带、亚热带作物 ,喜高温和强光照, 是制作蔗糖的主要原料。其生长过程分为 :萌芽期、 幼苗期、分蘖期、
伸长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如图为甘蔗种植场景图 , 回答下列问题。
(1)1~3月 ,蔗农用甘蔗茎繁殖新植株(如图甲所示) ,这种生殖方式是
无性生殖(选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5~6月为甘蔗分蘖期 ,此阶段 需进行中耕松土(如图乙所示) ,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 ,有利于甘蔗根系进 行 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
(2)6~ 10月是甘蔗伸长期 ,此阶段植株光合作用旺盛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经叶片表皮的气孔进入植株体内 ,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广西属亚热带 季风气候 ,能较好满足甘蔗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 件。
(3)在甘蔗伸长期和成熟期 ,蔗农会将枯黄的叶片剥掉(如图丙所示) ,减少 其对有机物 的消耗。
(4)为实现乡村振兴 ,某村委组织当地群众利用成片旱地种植甘蔗。为提 高甘蔗产量、促进蔗农增收 ,选择的品种应具有耐旱、含糖量高、生长 快(合理即可)等优良性状。 (答出一点即可)
5 .★[科学思维](2024·滨州)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农作物的生理活动进行了 探究。 图一是该作物叶片内能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示意图; 图二是叶肉 细胞中两种气体扩散方向示意图; 图三是该作物在晴朗的夏季一昼夜内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编号)。
(1)图一中生理活动Ⅱ对应图三中的 甲曲线 ,其反应式为: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图三中 ,一昼夜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18时 ,此时 , 图二中存 在的箭头有⑤⑥(填序号);0点时 , 图一中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Ⅰ 、Ⅲ (填 编号)。
(3)DE段下降的原因是植物为避免图一中[ Ⅲ ]蒸腾作用过强 ,保护性关 闭了部分气孔 ,造成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4)[建议类开放性]结合图三相关信息 ,请你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一条合理的 增产建议: 延长光照时间(或定时通风等 ,合理即可) 。
6 .(2024·湖南)农田长期耕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单纯施用化肥易造成 土壤板结 ,这些都会影响稻谷产量。为探究可持续耕种模式 ,研究者引 入紫云英与水稻轮作模式 ,研究结果如下。请回答问题。
数据 项目 组别 甲组(不施化 肥) 乙组(单施全 量化肥) 丙组(紫云英 还田) 丁组(紫云英还 田并施80%全 量化肥)
土壤含氮量 ▲ + 9.52% + 18.25% + 15.87%
土壤总孔隙度 未测量 ▲ + 9.33% + 15.34%
稻谷产量 ▲ + 16.01% + 9.68% + 18.72%
注: ▲ 表示基准值 , + 表示相对基准值的增量。
(1)紫云英是豆科植物 ,在稻谷秋收后播种 ,来年春季盛花期时将其翻耕 用作绿肥(紫云英还田)。紫云英、水稻同属于被子(选填“裸子”或“被子”) 植物。根瘤菌与紫云英共生 ,能增加土壤含 氮 无机盐的量。
(2)据表可知 ,与乙组相比 ,丙和丁两组的土壤总孔隙度都增加 ,说明紫 云英还田能够减轻(选填“加重”或“减轻”)因单施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程度。 丙和丁两组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变量是 是否施用80%全量化肥 ,其中 丁组稻谷产量最高。
(3)[原因类开放性]研究者认为丁组为最优方案 ,写出两条理由:丁组稻谷 产量最高、丁组土壤总孔隙度最大 ,土壤板结程度最小 ,促进农作物根 的呼吸 。
(4)[建议类开放性]为了更好地储存稻谷 ,请从减少有机物消耗的角度 ,给 出两条建议:稻谷低温保存、稻谷低氧保存(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生物 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新理念题)
专项四 植物的生活
专项综合突破
知识梳理
实验突破
考点过关
(一)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综合题
无图类
1.[跨语文学科](2024·江西)《落花生》一文中描述了落花生的特点——地上开花、入地结荚。“荚”是落花生的茧状果实,下列结构能发育成“荚”的是( )
A.子房
B.胚珠
C.子房壁
D.受精卵
A
以器官图示为载体
2.(2024·安徽)如图是某双子叶植物的生命周期示意图,①~④表示器官,据图回答问题。
(1)种子萌发时,先吸水胀大,种皮变软,然后 突破种皮,进而发育成根。
(2)幼苗和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 作用散失,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等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 (填序号)中。
(3)植株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结果,雌蕊中的子房发育成 (填序号),子房内的 发育成种子。
胚根
蒸腾
①
④
胚珠
以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为载体
3.★[植物栽培](2024·陕西)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史已超过四千年。小秦参与了学校开展的小麦种植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小秦笔记中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实践前准备】
种植小麦前,小秦搜集了相关信息:
信息一:小麦种子实际上是果实,由果皮、种皮、胚和贮藏营养物质的胚乳组成。
信息二:奶奶提道“要吃白馍馍,麦种泥窝窝”“播种小麦时要看看土壤墒情”。
信息三:一株小麦一生可以长出7万多条根,总长超过500米,全部根毛连起来可达2万米。
【实践中体验】
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小秦进行了观察思考:
(1)拿到小麦种子,观察并结合信息一得出:小麦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与图中的 (填序号)相似。
(2)信息二暗含小麦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据此,小秦在播种前查看了墒情。
③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查看麦田时发现,南面围墙阴影下的麦苗长势不良,其余麦苗长势喜人。由此可知,麦苗生长过程中制造有机物的生理活动所需条件是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小麦抽穗、开花。小麦花经历传粉和受精,最终花中的 发育成小麦种子中的胚。
(4)收割完小麦后,小秦拔出麦茬,看到有多条根。结合信息三,发达的根系对小麦生活的意义是 。
光照
受精卵
大大增加小麦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实践后探究】
收获小麦后,小秦进行了探究活动:
(5)一般提高小麦产量常施用化肥。望着收割后遗留的小麦秸秆,提出问题:“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能否减少化肥用量?”为此,小秦查阅了有关论文,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用量对小麦亩产量
的影响”实验数据表
注:化肥用量100%是指不还田情况下的常规用量。
组别 秸秆还田情况 施用化肥用量(%) 亩产量(公斤)
1组 全部还田 90 348.4
2组 全部还田 80 383.2
3组 全部还田 70 274.3
4组 不还田 100 274.1
①据表中数据,亩产量最高的是 组。全部还田情况下,只考虑化肥成本,每公斤小麦投入成本最高的是 组。
②由表中数据可看出: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小麦亩产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说明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 (选填“能”或“不能”)减少化肥用量。
2
1
增加
能
(6)[做法类开放性]请列举一条生产生活中利用秸秆的具体做法: .
。
以秸秆等
作为原料,分解有机物,产生氢和二氧化碳,进而产生甲烷(合理即可)
(二)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综合题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1.[七上P131“练习”T1改编](2024·武汉黄陂区期末)某同学列出下表来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但表中有错误,请指出表中的错误有( )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光 无光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能量转变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A
三大生理作用的组合实验
2.(2024·苏州)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将等量萌发种子与干燥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塞紧瓶塞,测得两保温瓶内温度相同。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甲、乙两个保温瓶内温度,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温瓶内温度上升主要由于种子呼吸作用
B.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要显著强于干燥种子
C.乙保温瓶内的干燥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D.种子的呼吸作用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3.[七上P114“练习”T3改编](2024·乐山)某同学尝试探究不同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选取同一植物大小一致、叶片数量相同的三根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B保留全部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将这三个装置同时放在如图所示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量筒液面的变化。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A枝条可以和 枝条形成对照实验,探究 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2)为了确保量筒中水分的减少只是被植物吸收的,该实验方案如何改进?
,理由是 .
。
(3)一段时间后,如果液面下降最多的是插有B枝条的量筒,则实验结论是: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的 进行;温度升高,蒸腾作用 。
(4)[措施类开放性]请你提出一条有利于树木移栽的措施: .
。
B
温度
往三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
在量筒清水表面形成
油膜,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叶片
加强
栽(或移栽时去掉大部分叶片,合理即可)
傍晚或阴雨天移
三大生理作用综合
4.[植物栽培](2024·广西)甘蔗属于热带、亚热带作物,喜高温和强光照,是制作蔗糖的主要原料。其生长过程分为:萌芽期、幼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如图为甘蔗种植场景图,回答下列问题。
(1)1~3月,蔗农用甘蔗茎繁殖新植株(如图甲所示),这种生殖方式是
(选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5~6月为甘蔗分蘖期,此阶段需进行中耕松土(如图乙所示),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有利于甘蔗根系进行 ,促进根的生长。
(2)6~10月是甘蔗伸长期,此阶段植株光合作用旺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叶片表皮的 进入植株体内,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能较好满足甘蔗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温度、水分和 条件。
无性生殖
呼吸作用
气孔
光照
(3)在甘蔗伸长期和成熟期,蔗农会将枯黄的叶片剥掉(如图丙所示),减少其对 的消耗。
(4)为实现乡村振兴,某村委组织当地群众利用成片旱地种植甘蔗。为提高甘蔗产量、促进蔗农增收,选择的品种应具有 .
等优良性状。(答出一点即可)
有机物
耐旱、含糖量高、生长
快(合理即可)
5.★[科学思维](2024·滨州)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农作物的生理活动进行了探究。图一是该作物叶片内能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二是叶肉细胞中两种气体扩散方向示意图;图三是该作物在晴朗的夏季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编号)。
(1)图一中生理活动Ⅱ对应图三中的 曲线,其反应式为:
。
(2)图三中,一昼夜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 时,此时,图二中存在的箭头有 (填序号);0点时,图一中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编号)。
甲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18
⑤⑥
Ⅰ、Ⅲ
(3)DE段下降的原因是植物为避免图一中[ ] 过强,保护性关闭了部分气孔,造成叶片吸收的 减少。
(4)[建议类开放性]结合图三相关信息,请你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一条合理的增产建议: 。
Ⅲ
蒸腾作用
二氧化碳
延长光照时间(或定时通风等,合理即可)
6.(2024·湖南)农田长期耕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单纯施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这些都会影响稻谷产量。为探究可持续耕种模式,研究者引入紫云英与水稻轮作模式,研究结果如下。请回答问题。
注:“▲”表示基准值,“+”表示相对基准值的增量。
组别 数据 项目 甲组(不施化肥) 乙组(单施全量化肥) 丙组(紫云英还田) 丁组(紫云英还田并施80%全量化肥)
土壤含氮量 ▲ +9.52% +18.25% +15.87%
土壤总孔隙度 未测量 ▲ +9.33% +15.34%
稻谷产量 ▲ +16.01% +9.68% +18.72%
(1)紫云英是豆科植物,在稻谷秋收后播种,来年春季盛花期时将其翻耕用作绿肥(紫云英还田)。紫云英、水稻同属于 (选填“裸子”或“被子”)植物。根瘤菌与紫云英共生,能增加土壤含 无机盐的量。
(2)据表可知,与乙组相比,丙和丁两组的土壤总孔隙度都增加,说明紫云英还田能够 (选填“加重”或“减轻”)因单施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程度。丙和丁两组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其中丁组稻谷产量最高。
被子
氮
减轻
是否施用80%全量化肥
(3)[原因类开放性]研究者认为丁组为最优方案,写出两条理由: .
.
。
(4)[建议类开放性]为了更好地储存稻谷,请从减少有机物消耗的角度,给出两条建议: 。
丁组稻谷
产量最高、丁组土壤总孔隙度最大,土壤板结程度最小,促进农作物根
的呼吸
稻谷低温保存、稻谷低氧保存(合理即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专项四 植物的生活
[主题大概念构建]
(一)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综合题
无图类
1. [跨语文学科](2024·江西)《落花生》一文中描述了落花生的特点—— 地上开花、入地结荚。“荚”是落花生的茧状果实 ,下列结构能发育成“荚” 的是( A )
A .子房
B.胚珠
C .子房壁
D.受精卵
以器官图示为载体
2 .(2024·安徽)如图是某双子叶植物的生命周期示意图 ,① ~ ④表示器官, 据图回答问题。
(1)种子萌发时 ,先吸水胀大 ,种皮变软 ,然后胚根突破种皮 ,进而发育 成根。
(2)幼苗和植株在生长过程中 , 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 吸 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等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 ① (填序 号)中。
(3)植株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结果 ,雌蕊中的子房发育成 ④ (填序 号) ,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考向 以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为载体
3 .★[植物栽培](2024·陕西)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种植史已 超过四千年。小秦参与了学校开展的小麦种植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小 秦笔记中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实践前准备】
种植小麦前 ,小秦搜集了相关信息:
信息一:小麦种子实际上是果实 , 由果皮、种皮、胚和贮藏营养物质的 胚乳组成。
信息二:奶奶提道“要吃白馍馍 ,麦种泥窝窝”“播种小麦时要看看土壤墒 情”。
信息三:一株小麦一生可以长出7万多条根 ,总长超过500米 ,全部根毛 连起来可达2万米。
【实践中体验】
种植小麦的过程中 ,小秦进行了观察思考:
(1)拿到小麦种子 ,观察并结合信息一得出:小麦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 结构与图中的③(填序号)相似。
(2)信息二暗含小麦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据此 ,小秦在播种前查看了墒情。
(3)查看麦田时发现 ,南面围墙阴影下的麦苗长势不良 ,其余麦苗长势喜 人。 由此可知 ,麦苗生长过程中制造有机物的生理活动所需条件是光照。 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小麦抽穗、开花。小麦花经历传粉和受精 ,最终花 中的受精卵发育成小麦种子中的胚。
(4)收割完小麦后 ,小秦拔出麦茬 ,看到有多条根。结合信息三 ,发达的 根系对小麦生活的意义是 大大增加小麦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
【实践后探究】
收获小麦后 ,小秦进行了探究活动:
(5)一般提高小麦产量常施用化肥。望着收割后遗留的小麦秸秆 ,提出问 题 :“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 ,能否减少化肥用量?”为此 ,小秦查阅了 有关论文 ,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用量对小麦亩产量
的影响”实验数据表
组别 秸秆还田情况 施用化肥用量(%) 亩产量(公斤)
1组 全部还田 90 348.4
2组 全部还田 80 383.2
3组 全部还田 70 274.3
4组 不还田 100 274.1
注:化肥用量100%是指不还田情况下的常规用量。
①据表中数据 ,亩产量最高的是 2 组。全部还田情况下 ,只考虑化肥 成本 ,每公斤小麦投入成本最高的是 1 组。
②由表中数据可看出: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 ,小麦亩产量增加(选填“增 加”“减少”或“不变”)。说明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 能 (选填“能”或“不能”) 减少化肥用量。
(6)[做法类开放性]请列举一条生产生活中利用秸秆的具体做法:以秸秆等 作为原料 ,分解有机物 ,产生氢和二氧化碳 ,进而产生甲烷(合理即可) 。
(二)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综合题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1. [七上P131“练习”T1改编](2024·武汉黄陂区期末)某同学列出下表来比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但表中有错误 ,请指出表中的错误有( A )
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光 无光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能量转变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A.一处 B .二处 C .三处 D.四处
三大生理作用的组合实验
2 .(2024·苏州)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将等量萌发种子与干燥种子分 别装入甲、 乙两个保温瓶中 ,塞紧瓶塞 ,测得两保温瓶内温度相同。一 段时间后 ,再次测量甲、 乙两个保温瓶内温度 ,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C )
A.保温瓶内温度上升主要由于种子呼吸作用
B .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要显著强于干燥种子
C. 乙保温瓶内的干燥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D.种子的呼吸作用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 [七上P114“练习”T3改编](2024·乐山)某同学尝试探究不同因素对植物蒸 腾作用的影响 ,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选取同一植物大小一致、 叶片数量相同的三根枝条 ,分别标记为A、B、
C。枝条A、B保留全部叶片 ,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 ,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 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将这三个装置同时放在如图所示环境中 ,一 段时间后观察量筒液面的变化。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A枝条可以和 B 枝条形成对照实验 ,探究温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2)为了确保量筒中水分的减少只是被植物吸收的 ,该实验方案如何改进? 往三个量筒中滴加油滴 ,让油滴铺满水面 ,理由是 在量筒清水表面形成 油膜 , 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
(3)一段时间后 ,如果液面下降最多的是插有B枝条的量筒 ,则实验结论 是: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的叶片进行;温度升高 ,蒸腾作用加强。
(4)[措施类开放性]请你提出一条有利于树木移栽的措施:傍晚或阴雨天移 栽(或移栽时去掉大部分叶片 ,合理即可) 。
考向 三大生理作用综合
4. [植物栽培](2024·广西)甘蔗属于热带、亚热带作物 ,喜高温和强光照, 是制作蔗糖的主要原料。其生长过程分为 :萌芽期、 幼苗期、分蘖期、
伸长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如图为甘蔗种植场景图 , 回答下列问题。
(1)1~3月 ,蔗农用甘蔗茎繁殖新植株(如图甲所示) ,这种生殖方式是
无性生殖(选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5~6月为甘蔗分蘖期 ,此阶段 需进行中耕松土(如图乙所示) ,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 ,有利于甘蔗根系进 行 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
(2)6~ 10月是甘蔗伸长期 ,此阶段植株光合作用旺盛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经叶片表皮的气孔进入植株体内 ,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广西属亚热带 季风气候 ,能较好满足甘蔗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 件。
(3)在甘蔗伸长期和成熟期 ,蔗农会将枯黄的叶片剥掉(如图丙所示) ,减少 其对有机物 的消耗。
(4)为实现乡村振兴 ,某村委组织当地群众利用成片旱地种植甘蔗。为提 高甘蔗产量、促进蔗农增收 ,选择的品种应具有耐旱、含糖量高、生长 快(合理即可)等优良性状。 (答出一点即可)
5 .★[科学思维](2024·滨州)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农作物的生理活动进行了 探究。 图一是该作物叶片内能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示意图; 图二是叶肉 细胞中两种气体扩散方向示意图; 图三是该作物在晴朗的夏季一昼夜内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编号)。
(1)图一中生理活动Ⅱ对应图三中的 甲曲线 ,其反应式为: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图三中 ,一昼夜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18时 ,此时 , 图二中存 在的箭头有⑤⑥(填序号);0点时 , 图一中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Ⅰ 、Ⅲ (填 编号)。
(3)DE段下降的原因是植物为避免图一中[ Ⅲ ]蒸腾作用过强 ,保护性关 闭了部分气孔 ,造成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4)[建议类开放性]结合图三相关信息 ,请你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一条合理的 增产建议: 延长光照时间(或定时通风等 ,合理即可) 。
6 .(2024·湖南)农田长期耕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单纯施用化肥易造成 土壤板结 ,这些都会影响稻谷产量。为探究可持续耕种模式 ,研究者引 入紫云英与水稻轮作模式 ,研究结果如下。请回答问题。
数据 项目 组别 甲组(不施化 肥) 乙组(单施全 量化肥) 丙组(紫云英 还田) 丁组(紫云英还 田并施80%全 量化肥)
土壤含氮量 ▲ + 9.52% + 18.25% + 15.87%
土壤总孔隙度 未测量 ▲ + 9.33% + 15.34%
稻谷产量 ▲ + 16.01% + 9.68% + 18.72%
注: ▲ 表示基准值 , + 表示相对基准值的增量。
(1)紫云英是豆科植物 ,在稻谷秋收后播种 ,来年春季盛花期时将其翻耕 用作绿肥(紫云英还田)。紫云英、水稻同属于被子(选填“裸子”或“被子”) 植物。根瘤菌与紫云英共生 ,能增加土壤含 氮 无机盐的量。
(2)据表可知 ,与乙组相比 ,丙和丁两组的土壤总孔隙度都增加 ,说明紫 云英还田能够减轻(选填“加重”或“减轻”)因单施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程度。 丙和丁两组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变量是 是否施用80%全量化肥 ,其中 丁组稻谷产量最高。
(3)[原因类开放性]研究者认为丁组为最优方案 ,写出两条理由:丁组稻谷 产量最高、丁组土壤总孔隙度最大 ,土壤板结程度最小 ,促进农作物根 的呼吸 。
(4)[建议类开放性]为了更好地储存稻谷 ,请从减少有机物消耗的角度 ,给 出两条建议:稻谷低温保存、稻谷低氧保存(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