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十 实验探究题(原卷版+解答版+ppt共8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十 实验探究题(原卷版+解答版+ppt共8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0 21:15:20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专项十 实验探究题
考向1 观察性实验
1 .★(2024·眉山)如图 , 甲、 乙表示“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 时装片”或“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所用到的部分 材料用具; 图丙、丁分别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 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乙所示的三种试剂中 ,只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 装片”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是清水;只在“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 时装片”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是 生理盐水;在上述两个实验中都要用到的试 剂是碘液 ,使用该试剂的目的是 使细胞核着色 ,便于观察 。
(2)在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 细胞临时装片时 , 除了光圈的使用存在差异外 ,还有反光镜的使用也存 在差异(不考虑镜头) ,用图甲所示显微镜安装的物镜和目镜 ,观察洋葱鳞 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放大倍数为 200 倍。
(3)在丙、丁所示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中 ,两种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 是[ ③ ] 线粒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⑦ ]叶绿体; 从柑橘中榨出的果汁主要来自图丙中的[ ① ] 液泡 ;两种细胞中染色体 的存在场所是[ ② ]细胞核。(“ [ ]”内填序号 ,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2 .(2024·连云港)自然界中的植物在四季更迭中生长、繁殖 ,对生物圈的
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图片分析并回答与“植物的生活”有关的 实验问题。
(1)在“观察玉米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实验中 ,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 ,用 刀片沿着图甲中的 a (填字母)线位置剖开 ,可获得如图乙所示的剖面。
(2)课外兴趣小组同学们对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所做的经典实验非常感兴趣, 他们将两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同种小鼠分别放到密闭透光的丙、丁玻 璃罩中 ,丙玻璃罩内不放绿色植物 ,丁玻璃罩内放一盆绿色植物 ,并置 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 ,丙玻璃罩中小鼠死亡 ,丁玻璃罩中小鼠仍然活 着。
①丙、丁两组可形成对照实验 ,其实验变量是绿色植物。
②请运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原理解释一段时间后两只小鼠生存状态不 同的原因是丙玻璃罩中小鼠死亡是因为小鼠的呼吸作用消耗了玻璃罩中 的氧气 ,丁玻璃罩中的小鼠能正常活着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小 鼠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氧气 , 同时小鼠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 用提供原料(合理即可) 。
(3)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基础上 ,某同学 又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 ,制作临时装片并进行了观察。
接着 ,他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重复几次 ,使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用显微镜观察后发现液泡的体积 变小 ,颜色变深(如图戊所示)。请分析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蔗糖溶液浓度大于洋葱细胞内细胞液浓度 ,细胞失水。
3 .(2024·长春三模)图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模式图 , 图 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管血流情况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观察过程中 ,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保持湿润 ,使小鱼少受 伤害。
(2)通常情况下 ,使用低 (选填“低”或“高”)倍显微镜观察血管内血液的流 动情况。在图乙毛细血管a中 ,红细胞是单行移动的。
(3)实验小组做了进一步探究 :准备两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将小鱼放入1 号烧杯 ,并滴入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 ,遇二氧化碳后 ,BTB溶液的颜 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 ,结果发现1号烧杯的水变成黄色 ,说明金鱼进行 了 呼吸作用。进行该作用的器官是 鳃 。
考向 探究性实验
一、课内实验
4 .(2024·黑龙江)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 ,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完成如下操 作步骤。
(1)步骤一:实验前先将两盆长势相似的植物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 , 目 的是通过呼吸作用 ,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等有机物。
(2)步骤二:设置装置一、装置二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3)步骤三:用酒精脱色后 , 叶片变成黄白色。
(4)步骤四:滴加碘液后 , 叶片A变蓝 , 叶片B不变蓝。可见 ,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5 .(2024·齐齐哈尔)下面是探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三套实验装置(甲装置 瓶中是萌发的种子; 乙装置和丙装置中A瓶内都装有萌发的种子 ,B瓶内 都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 ,请根据实验现象 , 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
(2)乙装置中A瓶内的温度计示数升高 ,B瓶内的温度计示数不变 ,说明种 子在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发生了变化 ,释放出能量。
(3)丙装置中A瓶中燃烧的蜡烛立刻熄灭 ,B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 ,说明A 瓶中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6 .(2024·绥化)粮食安全是“ 国之大者” ,种子的萌发是粮食生产的关键。 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设置了如下实验:
①取40粒完好的大豆种子 ,平均分成四组 ,每组10粒。
②取4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分别标号1、2、3、4 ,各放入两张餐巾纸并装 入10粒种子。
③具体实验条件见下表。
标号 1 2 3 4
加水情况 较多水, 浸没种子 不加水 适量水, 使纸潮湿 适量水, 使纸 潮湿
放置环境 橱柜中 橱柜中 橱柜中 冰箱中
实验结果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发现 ,只有3号瓶种子能萌发 ,说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 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若要探究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应该选取3号瓶和 1 号瓶为一组对照实验。
(3)种子结构中 胚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4)种子萌发时 ,种子结构中胚根发育形成根。
(5)大豆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相同。大豆种子萌发时 ,所需的营养物质来 自种子结构中的子叶。
(6)粮食的产量与农作物吸收肥料的情况息息相关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 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 钾 的无机盐。
7 .(2024·长春一模)初中生物社团课上同学正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 用 ,设计的实验如下:
取出三支试管 ,分别编号为A、B、C;分别向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 头碎屑 , 向C试管中加入等量馒头块;分别向A、C试管中加入2 mL唾液, 向B试管中加入2 mL清水;将试管振荡后放入烧杯中37 ℃恒温水浴加热1 0 min ,冷却后滴加碘液 ,观察记录。
(1)将A和B两个试管水浴10 min ,然后待试管冷却 ,分别向两个试管内滴
加碘液 ,正常情况下不变蓝色的是 A 试管 ,原因是
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合理即可) 。
(2)如果要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 ,应选 A、C 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过程中无论是加清水还是加唾液都用2 mL ,这是为了 控制单一变量(或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
(4)唾液可以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8 .(2023·牡丹江)为了深刻认识“ 吸烟有害健康” ,某中学八年级6班生物 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
表:
组别 二 三 四 五
不同浓度的烟草 浸出液(等量) 清水 浸出 液 Ⅰ 浸出 液 Ⅱ 浸出 液 Ⅲ 浸出 液Ⅳ
10秒内水蚤心 跳次数(平均值) 35 36 37 39 41
提示: 向四个盛有某种香烟烟丝各半支的小烧杯中 ,分别加入50毫升、4 0毫升、 30毫升、20毫升蒸馏水 ,浸泡一天 ,配制出烟草浸出液Ⅰ、Ⅱ 、Ⅲ、 Ⅳ , 其浓度依次增加。
(1)本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
(2)本实验应尽量选取大小一致、营养状况相同的成年水蚤 ,水体、温度 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 目的是保证单一变量。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水蚤的心率会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4)实验结论: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选填“抑制”或“促进”)作用, 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 。
(5)[做法类开放性]2023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无烟为成长护航”。结合此 主题和上述实验结论 ,你的做法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不吸烟(合理 即可) (写一点即可)。
二、课外实验
9 .(2024·广西)番茄是一种常见的果蔬。广西某初中学校学生在劳动实践 园地种植番茄幼苗 ,有段时间忘记浇水 ,发现幼苗生长缓慢 ,部分甚至 死亡。为此 ,研究小组设计实验 ,探究水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 方案及结果如表所示 , 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每次实验 番茄幼苗 数(株) 在人工智能气候箱 内培养时 间(天) 实验 处理 实验 次数 单株番茄幼 苗增加有机 物的量(克)
A 12 20 定期浇水 3 4.98
B 12 20 干旱 2.46
(注:人工智能气候箱是一种模拟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相关因素的实验设 备。)
(1)【制订计划】本实验的变量是水 。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干扰 ,上述实验方案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在人工智能气候箱内培养时间相 同(合理即可)(答出一点即可)。
(2)【实施计划】为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减少实验误差 ,研究小组根 据实验方案进行了重复实验 ,并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3)【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干旱条件下番茄幼苗增加有机物的 量 少 (选填“少”或“多”)。原因之一是干旱会破坏植物细胞的叶绿体结构, 使幼苗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合成有机物的量减少 ,导致幼苗生长缓慢。
(4)【进一步探究】若想进一步了解干旱条件下 ,番茄幼苗的哪种营养器 官增加有机物的量最少 ,可以分别称取番茄幼苗中根、茎、 叶 的有机物 的量并计算、 比较。
10 .(2024·河北)日常不良用牙习惯会导致龋齿。 口腔中的产酸类细菌(主 要是链球菌)分解食物碎屑产生的酸性物质 ,易引发龋齿。最新研究发现, 乳酸菌产生的某些物质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拟从甲、 乙、丙 三种乳酸菌株中 ,筛选出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无氧条件下 ,将等量的甲、 乙、丙三种乳酸菌株 ,用相同培养液(该培 养液对链球菌没有影响)分别进行培养 ,一段时间后去除乳酸菌 ,获得液 体A、B、C。
②从液体A、B、C中各取等量液体 ,分别加入适量某种物质(该物质对链 球菌没有影响)去除酸性物质 ,获得液体a、b、c。
③从上述六种液体中各取等量液体 ,分别做链球菌抑制实验 ,结果如表 所示。
液体 A a B b C c
对链球菌抑制作用 17.5 14.3 17.6 12.1 0.0 0.0
注:数值越大 ,表示对链球菌抑制作用越显著。
回答下列问题。
(1)牙齿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是切碎和磨碎食物 。
(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 ,对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是 甲和乙 。分析从 同一菌株获取的不同液体对链球菌的抑制作用 ,推测其差异主要是由
乳酸菌产生的物质引起的。综合分析 ,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 的最佳菌株是 甲 。
(3)假设经上述实验筛选出的 ,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 株是X。请你提出一个进一步研究乳酸菌株X的科学问题: 乳酸菌株X产 生的哪些具体物质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4)为了预防龋齿 ,我们应该养成的习惯有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减少高糖 食物的摄入 ,合理即可) (答出1点即可)。
11 .(2024·上海)大杜鹃是一种特别的鸟类。每年春夏之交 ,雌性大杜鹃 会精心挑选某种其他鸟类(如东方大苇莺等)的巢产卵。一只大杜鹃的雏鸟 在东方大苇莺的巢内孵化后 ,东方大苇莺便开始承担起孵化和喂养的重
任。大杜鹃的雏鸟会通过各种方式将东方大苇莺的雏鸟挤出巢穴 ,独占 食物。请回答问题。
(1)两种雏鸟之间是种间(选填“种内”或“种间”)关系。
(2)据图分析 ,在某地域内受到大杜鹃产卵行为影响最大的鸟种可能是 C (填字母)。
(3)科学家计划使用假鸟卵研究“影响A鸟识别巢中大杜鹃卵的因素”。研究 时间应选在繁殖季(选填“繁殖季”或“非繁殖季”)。在同一地域选择A鸟已 产卵的巢 ,并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放入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数量的 假鸟卵。分成两组的目的是作对照 。研究过程如表所示。
实验组 A鸟巢内放入的假卵种类 假卵数量
甲组 假的A鸟卵
乙组 假的大杜鹃卵
若假卵的硬度等自身材质因素对实验无影响 , 当甲、 乙两组中假鸟卵均 有被丢弃的现象 ,且丢弃率相近时 ,则可认为A鸟丢弃假卵的行为与假卵 的种类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4)若要进一步研究A鸟的相关行为 ,还可以从假卵的大小、颜色和鸟的 学习能力提出怎样的假设?A鸟丢弃假卵的行为与假卵的大小(颜色)有关 (或通过学习A鸟可以增加丢弃假卵的比例) (写出一条即可)。
12 .(2024·聊城)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 响 ,设计如图装置开展探究实验 ,请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①距离60 W的灯泡30 cm、20 cm、 10 cm处 ,分别安放一个相同的装置 (如图1) ,并标记A组、B组、 C组。
②向三组装置内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和清水。
③晚上 ,打开灯泡的开关 ,观察并记录试管中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 重复三次求平均值 ,绘制成柱形图(如图2)。
(1)实验中气泡内气体是氧气,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表示金鱼藻的光合 作用越强 。
(2)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强度会影响金鱼藻的光合作用 ,在一定的范 围内 ,光照强度越强 ,光合作用越强 。
(4)实验过程中 ,观察记录数据 ,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 差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根据实验分析 ,遇到阴天时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以保产增产。
(6)若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兴趣小组在原来实验的基础 上增加了D组 ,你认为D组应该如何设置?进行遮光处理 ,其他装置与C 组完全相同 。
13 .(2024·云南)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向 上拉力 ,兴趣小组为了将这种向上的拉力演示出来 ,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装置 ,连接处均密封。 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两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 ,一段时间后 ,A装置U形管中两端 液面基本保持不变 ,B装置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 ,导致B装 置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蒸腾作用使试管内的水分散失 ,试管内的气压下 降 ,小于外界大气压 。该实验也可说明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叶 。
(2)为进一步探究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对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影 响 ,该兴趣小组利用B装置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组别 条件 时间/min
1 10
2 室内+加湿器 10
3 室内+ 电吹风吹自然风 10
4 室内+ 电吹风吹热风 10
①表中1组“?”处的条件应是室内。②通过 1、3 两组对照 ,可探究气 流速度对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
考向验证性实验
14 .(2024·眉山)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 ,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
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 钟罩内(如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 ,B、C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氢氧化 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 ,各培 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1)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从理论上讲 ,培养一段时间后 ,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比C 中的慢(选填“快”或“慢”) ,原因是缺乏二氧化碳 ,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A中的幼苗生长比C中的快(选填“快”或“慢”) ,原因是A中二氧化碳含量更高, 植物光合作用更强 。
(3)该同学为了进一步验证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 ,他选取了两套一样的A装置, 首先应将两套装置置于黑暗(选填“光照”或“黑暗”)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其 目的是让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 以此来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模拟性实验
15.某班同学用围棋的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甲桶中放入40枚白色棋子 , 乙桶中放入20枚黑色棋子和20枚白色棋 子。
②分别从甲、 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枚棋子 ,组合在一起 ,记录下两枚棋 子的组合。
③重复步骤② 40次。
全班分为8个小组 ,实验结果记录如图。
(注:每次取完后 ,都将棋子放回去 ,摇匀再重新抓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桶中的白色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 , 乙桶中的黑色棋子模拟 的生殖细胞是含有 Y (选填“X”或“Y”)染色体的精子。
(2)步骤②中“分别从甲、 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枚棋子 ,组合在一起”是模 拟生殖过程中的受精作用过程。“白白”组合 ,表示的性别为 女 ,其染 色体组成为XX ;“黑白”组合 ,表示的性别为 男 ,其染色体组成为 XY 。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需对8个组别的实验数据作的处理是 计算平均值 。
(4)某夫妇已经生了一个男孩 ,准备再生一个孩子 ,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 预测 ,这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50%。
16.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 昆虫的这种保护色 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做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
(2)作出假设: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
(3)实验步骤如下:
Ⅰ.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 ,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 昆虫各20只 ,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Ⅱ.半小时后 ,计算两种颜色 昆虫的幸存者数。Ⅲ.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 ,且体色与幸存者 相同 ,放回母鸡。半小时后 ,又撤出母鸡 ,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 析回答问题。
昆虫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绿色昆虫 20 9 27 13 39 20
灰色昆虫 20 5 15 4 12 2
①第三代中绿色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灰色昆虫幸存者 减少。
②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 , 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非常相似的色彩, 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得出结论: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拓展性实验
17 .(2024·重庆)二氧化氮(NO2)是一种有害气体 ,家用燃气是住宅室内二
氧化氮的主要来源。为减轻燃气使用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相关研究如下。
(1)在抽油烟机关闭和卧室门打开的条件下 ,分别测定使用燃气灶烹饪时厨 房和卧室的二氧化氮浓度如图1和图2。结果表明:在燃气灶打开1小时内 , 厨房和卧室的二氧化氮浓度的变化趋势是增加。关闭燃气灶后的4小时内二 氧化氮浓度虽逐渐降低 ,但仍 高 (选填“高”或“低”)于我国
GB3095-2012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标准。
(2)如图3 ,二氧化氮依次经③→①→④→⑤→② →⑥ , 通过扩散作用进入 血液 ,首先到达心脏的C(填字母) ,然后进一步经体循环被送至全身各处。
(3)[措施类开放性]为保障健康 ,在使用燃气灶时应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打开抽油烟机 ,关闭卧室门 。(列出2条)
18 .(2024·烟台)乳酸菌能将葡萄糖或乳糖进行发酵产生乳酸。 自巴斯德 发现乳酸菌后 ,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利用从未停止。
(1)酸奶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小刚利用家里的酸奶 机制作了酸奶 ,步骤如下:
①将1000 mL纯牛奶倒入奶锅 ,煮至沸腾。煮沸的目的是高温杀菌。
②待牛奶放凉后加入适量酸奶 ,用筷子搅拌至充分混合。这相当于细菌 培养过程中的接种,煮沸的牛奶放凉的原因是给乳酸菌生长、繁殖、发 酵产生乳酸提供适宜的温度 。
③将混合物倒入玻璃瓶并盖好盖子 ,置于酸奶机8~ 10小时取出 ,放凉或 冷藏后食用。盖盖子的原因是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
(2)小刚在超市的酸奶包装袋上看到“若发生胀袋或破损 ,请勿食用”的提 示。酸奶胀袋大多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造成的。酵母菌在结构 上与乳酸菌的主要区别是 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
(3)乳酸菌除了产生乳酸 ,还会产生乳酸菌素。研究人员选取了植物乳杆 菌SN4和粪肠球菌CN4 ,两种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素分别是BSN4和BCN4, 测定两种乳酸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如图。注:抑菌圈代表 抑菌效果 ,直径越大 ,抑菌效果越好)。分析曲线得出结论 :① 两种乳酸 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一定时间内呈上升趋势 ,然后平缓下 降 , 幅度很小 ,② BSN4比BCN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好。
研究还发现 ,与抗生素相比 ,乳酸菌素进入消化道时可被降解而不会有 残留或耐药性等影响。 因此 ,BSN4和BCN4作为绿色抗生素替代品具有 较大的潜力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19 .(2024·聊城冠县二模)某学校的生物探究实验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探 究活动。
(一)为了探究胰岛素的作用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体重约20 g、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 , 随机分成甲、 乙两组 ,每组 20只。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 mL生理盐水 , 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制剂(0.1 mL胰 岛素和0. 1 mL生理盐水)。
③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状况如图。
(1)步骤①中各组均用小鼠20只 ,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 ,减小实 验误差。
(2)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作对照。
(3)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注射胰岛素制剂引起机体缺糖所致。 为了进一步证明胰岛素的功能 ,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
葡萄糖进行抢救。
(二)绿茶多酚是绿茶中提取的天然有效成分 , 目前有研究发现绿茶多酚对 酒精性肝损伤能起到保护作用 ,这是真的吗?另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生 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30只 , 随机分成3组 ,每组10只 ,实验处理的数据 如下表所示:
组别 实验处理 小鼠体重平均值(g) 肝重/体重(%)
A 正常饮食+蒸馏水 43.24 4.81
B 正常饮食+56°白酒0.5 mL/天 30.82 6.00
C 正常饮食+56°白酒0.5 mL/天 + 绿茶多酚溶液0.5 L 38.49 5.25
(4)本实验中 ,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酒精 可导致小鼠体重减小,肝脏肿大 ,说明酒精对小鼠的肝脏会产生损伤。
(5)本实验中 ,B组与C组也是一组对照实验 ,该实验变量是绿茶多酚溶液。
(6)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绿茶多酚对酒精性肝损伤有 (选填“有”或“无”)保 护作用。
(7)此实验给你的生活启示是 适当饮茶有助于身体健康 。
20.深受大家喜爱的烧烤火遍全国。然而 , 肉制品在烤制过程中会产生 一定量的致癌物——苯(běn)并芘(bǐ) ,我国规定食物中苯并芘含量不能超 过5 μg/kg。某生物兴趣小组从市场上购买了鲜羊肉开展研究。
【提出问题】影响肉制品烤制过程中苯并芘含量高低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假设】 (1)影响肉制品烤制过程中苯并芘含量高低的因素是温度 。
【设计并完成实验】
①切取羊肉并均匀绞碎 ,称取每份10 g;
②测定烤制前生羊肉中苯并芘的含量;
③分别在200 ℃ 、280 ℃温度下烤制一段时间 ,测定烧烤制品中苯并芘的 含量 ,并将数据绘制成下图:
【得出结论】
(2)小明根据图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 ,温度越高 、烤制时间越长, 烤制食品中产生的苯并芘含量就越高。
【表达交流】
(3)小红认为小明所选的食材和烤制方法单一 ,得出的结论不够可靠。小 明要得出可信的结论 ,应进行补充实验:选取同种食材 ,采用不同(其他) 的烤制方法 , 以及选取 不同种食材 ,采用相同的烤制方法 ,重复上述 实验。
【拓展应用】
(4)[建议类开放性]根据实验结果 ,给出两条烧烤食品在烤制过程中的科学 建议: 温度不要过高、不要长时间烤制 。
21.有研究表明 ,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光照时间有关。某 科技活动小组对此产生兴趣并开展了相关实验 ,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 ,那么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 白质含量有关吗 。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产蛋率
甲组 各20只大小、长势相 同的产蛋鸡 喂养普通饲料
乙组 喂养等量高蛋白饲 料
(2)设计甲、 乙两组实验 , 目的是对照。
(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根据题中影响产蛋率的因素 ,该实验还 必须保证在相同的光照时间下进行。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 ,科技活动小组进一步研究每只产蛋鸡每日摄入
蛋白质的量与产蛋率的关系 ,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绘成了如图所示坐标 图:
要达到90%的产蛋率 ,产蛋鸡对蛋白质摄入量应为21.5 克/(只·日)。在一 定范围内 ,摄入 蛋白质的量越多 ,产蛋率越高。
(5)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 有关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专项十 实验探究题
考向1 观察性实验
1 .★(2024·眉山)如图 , 甲、 乙表示“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 时装片”或“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所用到的部分 材料用具; 图丙、丁分别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 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乙所示的三种试剂中 ,只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 装片”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是清水;只在“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 时装片”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是 生理盐水;在上述两个实验中都要用到的试 剂是碘液 ,使用该试剂的目的是 使细胞核着色 ,便于观察 。
(2)在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 细胞临时装片时 , 除了光圈的使用存在差异外 ,还有反光镜的使用也存 在差异(不考虑镜头) ,用图甲所示显微镜安装的物镜和目镜 ,观察洋葱鳞 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放大倍数为 200 倍。
(3)在丙、丁所示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中 ,两种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 是[ ③ ] 线粒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⑦ ]叶绿体; 从柑橘中榨出的果汁主要来自图丙中的[ ① ] 液泡 ;两种细胞中染色体 的存在场所是[ ② ]细胞核。(“ [ ]”内填序号 ,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2 .(2024·连云港)自然界中的植物在四季更迭中生长、繁殖 ,对生物圈的
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图片分析并回答与“植物的生活”有关的 实验问题。
(1)在“观察玉米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实验中 ,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 ,用 刀片沿着图甲中的 a (填字母)线位置剖开 ,可获得如图乙所示的剖面。
(2)课外兴趣小组同学们对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所做的经典实验非常感兴趣, 他们将两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同种小鼠分别放到密闭透光的丙、丁玻 璃罩中 ,丙玻璃罩内不放绿色植物 ,丁玻璃罩内放一盆绿色植物 ,并置 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 ,丙玻璃罩中小鼠死亡 ,丁玻璃罩中小鼠仍然活 着。
①丙、丁两组可形成对照实验 ,其实验变量是绿色植物。
②请运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原理解释一段时间后两只小鼠生存状态不 同的原因是丙玻璃罩中小鼠死亡是因为小鼠的呼吸作用消耗了玻璃罩中 的氧气 ,丁玻璃罩中的小鼠能正常活着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小 鼠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氧气 , 同时小鼠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 用提供原料(合理即可) 。
(3)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基础上 ,某同学 又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 ,制作临时装片并进行了观察。
接着 ,他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重复几次 ,使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用显微镜观察后发现液泡的体积 变小 ,颜色变深(如图戊所示)。请分析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蔗糖溶液浓度大于洋葱细胞内细胞液浓度 ,细胞失水。
3 .(2024·长春三模)图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模式图 , 图 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管血流情况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观察过程中 ,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保持湿润 ,使小鱼少受 伤害。
(2)通常情况下 ,使用低 (选填“低”或“高”)倍显微镜观察血管内血液的流 动情况。在图乙毛细血管a中 ,红细胞是单行移动的。
(3)实验小组做了进一步探究 :准备两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将小鱼放入1 号烧杯 ,并滴入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 ,遇二氧化碳后 ,BTB溶液的颜 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 ,结果发现1号烧杯的水变成黄色 ,说明金鱼进行 了 呼吸作用。进行该作用的器官是 鳃 。
考向 探究性实验
一、课内实验
4 .(2024·黑龙江)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 ,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完成如下操 作步骤。
(1)步骤一:实验前先将两盆长势相似的植物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 , 目 的是通过呼吸作用 ,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等有机物。
(2)步骤二:设置装置一、装置二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3)步骤三:用酒精脱色后 , 叶片变成黄白色。
(4)步骤四:滴加碘液后 , 叶片A变蓝 , 叶片B不变蓝。可见 ,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5 .(2024·齐齐哈尔)下面是探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三套实验装置(甲装置 瓶中是萌发的种子; 乙装置和丙装置中A瓶内都装有萌发的种子 ,B瓶内 都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 ,请根据实验现象 , 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
(2)乙装置中A瓶内的温度计示数升高 ,B瓶内的温度计示数不变 ,说明种 子在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发生了变化 ,释放出能量。
(3)丙装置中A瓶中燃烧的蜡烛立刻熄灭 ,B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 ,说明A 瓶中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6 .(2024·绥化)粮食安全是“ 国之大者” ,种子的萌发是粮食生产的关键。 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设置了如下实验:
①取40粒完好的大豆种子 ,平均分成四组 ,每组10粒。
②取4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分别标号1、2、3、4 ,各放入两张餐巾纸并装 入10粒种子。
③具体实验条件见下表。
标号 1 2 3 4
加水情况 较多水, 浸没种子 不加水 适量水, 使纸潮湿 适量水, 使纸 潮湿
放置环境 橱柜中 橱柜中 橱柜中 冰箱中
实验结果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发现 ,只有3号瓶种子能萌发 ,说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 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若要探究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应该选取3号瓶和 1 号瓶为一组对照实验。
(3)种子结构中 胚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4)种子萌发时 ,种子结构中胚根发育形成根。
(5)大豆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相同。大豆种子萌发时 ,所需的营养物质来 自种子结构中的子叶。
(6)粮食的产量与农作物吸收肥料的情况息息相关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 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 钾 的无机盐。
7 .(2024·长春一模)初中生物社团课上同学正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 用 ,设计的实验如下:
取出三支试管 ,分别编号为A、B、C;分别向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 头碎屑 , 向C试管中加入等量馒头块;分别向A、C试管中加入2 mL唾液, 向B试管中加入2 mL清水;将试管振荡后放入烧杯中37 ℃恒温水浴加热1 0 min ,冷却后滴加碘液 ,观察记录。
(1)将A和B两个试管水浴10 min ,然后待试管冷却 ,分别向两个试管内滴
加碘液 ,正常情况下不变蓝色的是 A 试管 ,原因是
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合理即可) 。
(2)如果要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 ,应选 A、C 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过程中无论是加清水还是加唾液都用2 mL ,这是为了 控制单一变量(或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
(4)唾液可以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8 .(2023·牡丹江)为了深刻认识“ 吸烟有害健康” ,某中学八年级6班生物 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
表:
组别 二 三 四 五
不同浓度的烟草 浸出液(等量) 清水 浸出 液 Ⅰ 浸出 液 Ⅱ 浸出 液 Ⅲ 浸出 液Ⅳ
10秒内水蚤心 跳次数(平均值) 35 36 37 39 41
提示: 向四个盛有某种香烟烟丝各半支的小烧杯中 ,分别加入50毫升、4 0毫升、 30毫升、20毫升蒸馏水 ,浸泡一天 ,配制出烟草浸出液Ⅰ、Ⅱ 、Ⅲ、 Ⅳ , 其浓度依次增加。
(1)本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
(2)本实验应尽量选取大小一致、营养状况相同的成年水蚤 ,水体、温度 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 目的是保证单一变量。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水蚤的心率会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4)实验结论: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选填“抑制”或“促进”)作用, 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 。
(5)[做法类开放性]2023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无烟为成长护航”。结合此 主题和上述实验结论 ,你的做法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不吸烟(合理 即可) (写一点即可)。
二、课外实验
9 .(2024·广西)番茄是一种常见的果蔬。广西某初中学校学生在劳动实践 园地种植番茄幼苗 ,有段时间忘记浇水 ,发现幼苗生长缓慢 ,部分甚至 死亡。为此 ,研究小组设计实验 ,探究水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 方案及结果如表所示 , 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每次实验 番茄幼苗 数(株) 在人工智能气候箱 内培养时 间(天) 实验 处理 实验 次数 单株番茄幼 苗增加有机 物的量(克)
A 12 20 定期浇水 3 4.98
B 12 20 干旱 2.46
(注:人工智能气候箱是一种模拟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相关因素的实验设 备。)
(1)【制订计划】本实验的变量是水 。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干扰 ,上述实验方案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在人工智能气候箱内培养时间相 同(合理即可)(答出一点即可)。
(2)【实施计划】为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减少实验误差 ,研究小组根 据实验方案进行了重复实验 ,并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3)【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干旱条件下番茄幼苗增加有机物的 量 少 (选填“少”或“多”)。原因之一是干旱会破坏植物细胞的叶绿体结构, 使幼苗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合成有机物的量减少 ,导致幼苗生长缓慢。
(4)【进一步探究】若想进一步了解干旱条件下 ,番茄幼苗的哪种营养器 官增加有机物的量最少 ,可以分别称取番茄幼苗中根、茎、 叶 的有机物 的量并计算、 比较。
10 .(2024·河北)日常不良用牙习惯会导致龋齿。 口腔中的产酸类细菌(主 要是链球菌)分解食物碎屑产生的酸性物质 ,易引发龋齿。最新研究发现, 乳酸菌产生的某些物质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拟从甲、 乙、丙 三种乳酸菌株中 ,筛选出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无氧条件下 ,将等量的甲、 乙、丙三种乳酸菌株 ,用相同培养液(该培 养液对链球菌没有影响)分别进行培养 ,一段时间后去除乳酸菌 ,获得液 体A、B、C。
②从液体A、B、C中各取等量液体 ,分别加入适量某种物质(该物质对链 球菌没有影响)去除酸性物质 ,获得液体a、b、c。
③从上述六种液体中各取等量液体 ,分别做链球菌抑制实验 ,结果如表 所示。
液体 A a B b C c
对链球菌抑制作用 17.5 14.3 17.6 12.1 0.0 0.0
注:数值越大 ,表示对链球菌抑制作用越显著。
回答下列问题。
(1)牙齿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是切碎和磨碎食物 。
(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 ,对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是 甲和乙 。分析从 同一菌株获取的不同液体对链球菌的抑制作用 ,推测其差异主要是由
乳酸菌产生的物质引起的。综合分析 ,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 的最佳菌株是 甲 。
(3)假设经上述实验筛选出的 ,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 株是X。请你提出一个进一步研究乳酸菌株X的科学问题: 乳酸菌株X产 生的哪些具体物质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4)为了预防龋齿 ,我们应该养成的习惯有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减少高糖 食物的摄入 ,合理即可) (答出1点即可)。
11 .(2024·上海)大杜鹃是一种特别的鸟类。每年春夏之交 ,雌性大杜鹃 会精心挑选某种其他鸟类(如东方大苇莺等)的巢产卵。一只大杜鹃的雏鸟 在东方大苇莺的巢内孵化后 ,东方大苇莺便开始承担起孵化和喂养的重
任。大杜鹃的雏鸟会通过各种方式将东方大苇莺的雏鸟挤出巢穴 ,独占 食物。请回答问题。
(1)两种雏鸟之间是种间(选填“种内”或“种间”)关系。
(2)据图分析 ,在某地域内受到大杜鹃产卵行为影响最大的鸟种可能是 C (填字母)。
(3)科学家计划使用假鸟卵研究“影响A鸟识别巢中大杜鹃卵的因素”。研究 时间应选在繁殖季(选填“繁殖季”或“非繁殖季”)。在同一地域选择A鸟已 产卵的巢 ,并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放入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数量的 假鸟卵。分成两组的目的是作对照 。研究过程如表所示。
实验组 A鸟巢内放入的假卵种类 假卵数量
甲组 假的A鸟卵
乙组 假的大杜鹃卵
若假卵的硬度等自身材质因素对实验无影响 , 当甲、 乙两组中假鸟卵均 有被丢弃的现象 ,且丢弃率相近时 ,则可认为A鸟丢弃假卵的行为与假卵 的种类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4)若要进一步研究A鸟的相关行为 ,还可以从假卵的大小、颜色和鸟的 学习能力提出怎样的假设?A鸟丢弃假卵的行为与假卵的大小(颜色)有关 (或通过学习A鸟可以增加丢弃假卵的比例) (写出一条即可)。
12 .(2024·聊城)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 响 ,设计如图装置开展探究实验 ,请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①距离60 W的灯泡30 cm、20 cm、 10 cm处 ,分别安放一个相同的装置 (如图1) ,并标记A组、B组、 C组。
②向三组装置内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和清水。
③晚上 ,打开灯泡的开关 ,观察并记录试管中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 重复三次求平均值 ,绘制成柱形图(如图2)。
(1)实验中气泡内气体是氧气,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表示金鱼藻的光合 作用越强 。
(2)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强度会影响金鱼藻的光合作用 ,在一定的范 围内 ,光照强度越强 ,光合作用越强 。
(4)实验过程中 ,观察记录数据 ,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 差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根据实验分析 ,遇到阴天时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以保产增产。
(6)若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兴趣小组在原来实验的基础 上增加了D组 ,你认为D组应该如何设置?进行遮光处理 ,其他装置与C 组完全相同 。
13 .(2024·云南)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向 上拉力 ,兴趣小组为了将这种向上的拉力演示出来 ,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装置 ,连接处均密封。 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两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 ,一段时间后 ,A装置U形管中两端 液面基本保持不变 ,B装置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 ,导致B装 置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蒸腾作用使试管内的水分散失 ,试管内的气压下 降 ,小于外界大气压 。该实验也可说明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叶 。
(2)为进一步探究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对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影 响 ,该兴趣小组利用B装置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组别 条件 时间/min
1 10
2 室内+加湿器 10
3 室内+ 电吹风吹自然风 10
4 室内+ 电吹风吹热风 10
①表中1组“?”处的条件应是室内。②通过 1、3 两组对照 ,可探究气 流速度对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
考向验证性实验
14 .(2024·眉山)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 ,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
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 钟罩内(如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 ,B、C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氢氧化 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 ,各培 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1)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从理论上讲 ,培养一段时间后 ,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比C 中的慢(选填“快”或“慢”) ,原因是缺乏二氧化碳 ,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A中的幼苗生长比C中的快(选填“快”或“慢”) ,原因是A中二氧化碳含量更高, 植物光合作用更强 。
(3)该同学为了进一步验证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 ,他选取了两套一样的A装置, 首先应将两套装置置于黑暗(选填“光照”或“黑暗”)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其 目的是让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 以此来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模拟性实验
15.某班同学用围棋的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甲桶中放入40枚白色棋子 , 乙桶中放入20枚黑色棋子和20枚白色棋 子。
②分别从甲、 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枚棋子 ,组合在一起 ,记录下两枚棋 子的组合。
③重复步骤② 40次。
全班分为8个小组 ,实验结果记录如图。
(注:每次取完后 ,都将棋子放回去 ,摇匀再重新抓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桶中的白色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 , 乙桶中的黑色棋子模拟 的生殖细胞是含有 Y (选填“X”或“Y”)染色体的精子。
(2)步骤②中“分别从甲、 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枚棋子 ,组合在一起”是模 拟生殖过程中的受精作用过程。“白白”组合 ,表示的性别为 女 ,其染 色体组成为XX ;“黑白”组合 ,表示的性别为 男 ,其染色体组成为 XY 。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需对8个组别的实验数据作的处理是 计算平均值 。
(4)某夫妇已经生了一个男孩 ,准备再生一个孩子 ,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 预测 ,这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50%。
16.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 昆虫的这种保护色 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做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
(2)作出假设: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
(3)实验步骤如下:
Ⅰ.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 ,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 昆虫各20只 ,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Ⅱ.半小时后 ,计算两种颜色 昆虫的幸存者数。Ⅲ.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 ,且体色与幸存者 相同 ,放回母鸡。半小时后 ,又撤出母鸡 ,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 析回答问题。
昆虫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绿色昆虫 20 9 27 13 39 20
灰色昆虫 20 5 15 4 12 2
①第三代中绿色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灰色昆虫幸存者 减少。
②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 , 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非常相似的色彩, 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得出结论: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拓展性实验
17 .(2024·重庆)二氧化氮(NO2)是一种有害气体 ,家用燃气是住宅室内二
氧化氮的主要来源。为减轻燃气使用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相关研究如下。
(1)在抽油烟机关闭和卧室门打开的条件下 ,分别测定使用燃气灶烹饪时厨 房和卧室的二氧化氮浓度如图1和图2。结果表明:在燃气灶打开1小时内 , 厨房和卧室的二氧化氮浓度的变化趋势是增加。关闭燃气灶后的4小时内二 氧化氮浓度虽逐渐降低 ,但仍 高 (选填“高”或“低”)于我国
GB3095-2012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标准。
(2)如图3 ,二氧化氮依次经③→①→④→⑤→② →⑥ , 通过扩散作用进入 血液 ,首先到达心脏的C(填字母) ,然后进一步经体循环被送至全身各处。
(3)[措施类开放性]为保障健康 ,在使用燃气灶时应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打开抽油烟机 ,关闭卧室门 。(列出2条)
18 .(2024·烟台)乳酸菌能将葡萄糖或乳糖进行发酵产生乳酸。 自巴斯德 发现乳酸菌后 ,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利用从未停止。
(1)酸奶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小刚利用家里的酸奶 机制作了酸奶 ,步骤如下:
①将1000 mL纯牛奶倒入奶锅 ,煮至沸腾。煮沸的目的是高温杀菌。
②待牛奶放凉后加入适量酸奶 ,用筷子搅拌至充分混合。这相当于细菌 培养过程中的接种,煮沸的牛奶放凉的原因是给乳酸菌生长、繁殖、发 酵产生乳酸提供适宜的温度 。
③将混合物倒入玻璃瓶并盖好盖子 ,置于酸奶机8~ 10小时取出 ,放凉或 冷藏后食用。盖盖子的原因是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
(2)小刚在超市的酸奶包装袋上看到“若发生胀袋或破损 ,请勿食用”的提 示。酸奶胀袋大多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造成的。酵母菌在结构 上与乳酸菌的主要区别是 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
(3)乳酸菌除了产生乳酸 ,还会产生乳酸菌素。研究人员选取了植物乳杆 菌SN4和粪肠球菌CN4 ,两种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素分别是BSN4和BCN4, 测定两种乳酸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如图。注:抑菌圈代表 抑菌效果 ,直径越大 ,抑菌效果越好)。分析曲线得出结论 :① 两种乳酸 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一定时间内呈上升趋势 ,然后平缓下 降 , 幅度很小 ,② BSN4比BCN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好。
研究还发现 ,与抗生素相比 ,乳酸菌素进入消化道时可被降解而不会有 残留或耐药性等影响。 因此 ,BSN4和BCN4作为绿色抗生素替代品具有 较大的潜力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19 .(2024·聊城冠县二模)某学校的生物探究实验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探 究活动。
(一)为了探究胰岛素的作用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体重约20 g、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 , 随机分成甲、 乙两组 ,每组 20只。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 mL生理盐水 , 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制剂(0.1 mL胰 岛素和0. 1 mL生理盐水)。
③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状况如图。
(1)步骤①中各组均用小鼠20只 ,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 ,减小实 验误差。
(2)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作对照。
(3)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注射胰岛素制剂引起机体缺糖所致。 为了进一步证明胰岛素的功能 ,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
葡萄糖进行抢救。
(二)绿茶多酚是绿茶中提取的天然有效成分 , 目前有研究发现绿茶多酚对 酒精性肝损伤能起到保护作用 ,这是真的吗?另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生 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30只 , 随机分成3组 ,每组10只 ,实验处理的数据 如下表所示:
组别 实验处理 小鼠体重平均值(g) 肝重/体重(%)
A 正常饮食+蒸馏水 43.24 4.81
B 正常饮食+56°白酒0.5 mL/天 30.82 6.00
C 正常饮食+56°白酒0.5 mL/天 + 绿茶多酚溶液0.5 L 38.49 5.25
(4)本实验中 ,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酒精 可导致小鼠体重减小,肝脏肿大 ,说明酒精对小鼠的肝脏会产生损伤。
(5)本实验中 ,B组与C组也是一组对照实验 ,该实验变量是绿茶多酚溶液。
(6)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绿茶多酚对酒精性肝损伤有 (选填“有”或“无”)保 护作用。
(7)此实验给你的生活启示是 适当饮茶有助于身体健康 。
20.深受大家喜爱的烧烤火遍全国。然而 , 肉制品在烤制过程中会产生 一定量的致癌物——苯(běn)并芘(bǐ) ,我国规定食物中苯并芘含量不能超 过5 μg/kg。某生物兴趣小组从市场上购买了鲜羊肉开展研究。
【提出问题】影响肉制品烤制过程中苯并芘含量高低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假设】 (1)影响肉制品烤制过程中苯并芘含量高低的因素是温度 。
【设计并完成实验】
①切取羊肉并均匀绞碎 ,称取每份10 g;
②测定烤制前生羊肉中苯并芘的含量;
③分别在200 ℃ 、280 ℃温度下烤制一段时间 ,测定烧烤制品中苯并芘的 含量 ,并将数据绘制成下图:
【得出结论】
(2)小明根据图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 ,温度越高 、烤制时间越长, 烤制食品中产生的苯并芘含量就越高。
【表达交流】
(3)小红认为小明所选的食材和烤制方法单一 ,得出的结论不够可靠。小 明要得出可信的结论 ,应进行补充实验:选取同种食材 ,采用不同(其他) 的烤制方法 , 以及选取 不同种食材 ,采用相同的烤制方法 ,重复上述 实验。
【拓展应用】
(4)[建议类开放性]根据实验结果 ,给出两条烧烤食品在烤制过程中的科学 建议: 温度不要过高、不要长时间烤制 。
21.有研究表明 ,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光照时间有关。某 科技活动小组对此产生兴趣并开展了相关实验 ,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 ,那么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 白质含量有关吗 。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产蛋率
甲组 各20只大小、长势相 同的产蛋鸡 喂养普通饲料
乙组 喂养等量高蛋白饲 料
(2)设计甲、 乙两组实验 , 目的是对照。
(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根据题中影响产蛋率的因素 ,该实验还 必须保证在相同的光照时间下进行。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 ,科技活动小组进一步研究每只产蛋鸡每日摄入
蛋白质的量与产蛋率的关系 ,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绘成了如图所示坐标 图:
要达到90%的产蛋率 ,产蛋鸡对蛋白质摄入量应为21.5 克/(只·日)。在一 定范围内 ,摄入 蛋白质的量越多 ,产蛋率越高。
(5)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 有关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80张PPT)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生物 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新理念题)
专项十 实验探究题
专项综合突破
知识梳理
实验突破
考点过关
观察性实验
1.★(2024·眉山)如图,甲、乙表示“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或“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所用到的部分材料用具;图丙、丁分别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所示的三种试剂中,只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是 ;只在“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是 ;在上述两个实验中都要用到的试剂是 ,使用该试剂的目的是 。
(2)在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除了光圈的使用存在差异外,还有 的使用也存在差异(不考虑镜头),用图甲所示显微镜安装的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放大倍数为 倍。
清水
生理盐水
碘液
使细胞核着色,便于观察
反光镜
200
(3)在丙、丁所示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中,两种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 ;从柑橘中榨出的果汁主要来自图丙中的[ ] ;两种细胞中染色体的存在场所是[ ]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线粒体

叶绿体

液泡

细胞核
2.(2024·连云港)自然界中的植物在四季更迭中生长、繁殖,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图片分析并回答与“植物的生活”有关的实验问题。
(1)在“观察玉米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实验中,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用刀片沿着图甲中的 (填字母)线位置剖开,可获得如图乙所示的剖面。
(2)课外兴趣小组同学们对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所做的经典实验非常感兴趣,他们将两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同种小鼠分别放到密闭透光的丙、丁玻璃罩中,丙玻璃罩内不放绿色植物,丁玻璃罩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并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丙玻璃罩中小鼠死亡,丁玻璃罩中小鼠仍然活着。
①丙、丁两组可形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
a
绿色植物
②请运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原理解释一段时间后两只小鼠生存状态不同的原因是 .
.
.

丙玻璃罩中小鼠死亡是因为小鼠的呼吸作用消耗了玻璃罩中的氧气,丁玻璃罩中的小鼠能正常活着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小鼠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氧气,同时小鼠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合理即可)
(3)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基础上,某同学又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并进行了观察。接着,他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使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用显微镜观察后发现液泡的体积变小,颜色变深(如图戊所示)。请分析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蔗糖溶液浓度大于洋葱细胞内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3.(2024·长春三模)图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模式图,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管血流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清水
(1)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保持湿润,使小鱼少受伤害。
(2)通常情况下,使用 (选填“低”或“高”)倍显微镜观察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在图乙毛细血管a中,红细胞是 移动的。
(3)实验小组做了进一步探究:准备两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将小鱼放入1号烧杯,并滴入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后,BTB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结果发现1号烧杯的水变成黄色,说明金鱼进行了 作用。进行该作用的器官是 。

单行
呼吸

探究性实验
一、课内实验
4.(2024·黑龙江)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完成如下操作步骤。
(1)步骤一:实验前先将两盆长势相似的植物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目的是通过 作用,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等有机物。
(2)步骤二:设置装置一、装置二的目的是形成 。
(3)步骤三:用酒精脱色后,叶片变成 色。
(4)步骤四:滴加碘液后,叶片A变蓝,叶片B 。可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是 。
呼吸
对照
黄白
不变蓝
二氧化碳
5.(2024·齐齐哈尔)下面是探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三套实验装置(甲装置瓶中是萌发的种子;乙装置和丙装置中A瓶内都装有萌发的种子,B瓶内都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 。
(2)乙装置中A瓶内的温度计示数升高,B瓶内的温度计示数不变,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 。
(3)丙装置中A瓶中燃烧的蜡烛立刻熄灭,B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说明A瓶中 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二氧化碳
能量
氧气
6.(2024·绥化)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子的萌发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设置了如下实验:
①取40粒完好的大豆种子,平均分成四组,每组10粒。
②取4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分别标号1、2、3、4,各放入两张餐巾纸并装入10粒种子。
③具体实验条件见下表。
标号 1 2 3 4
加水情况 较多水, 浸没种子 不加水 适量水, 使纸潮湿 适量水,使纸潮湿
放置环境 橱柜中 橱柜中 橱柜中 冰箱中
实验结果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发现,只有3号瓶种子能萌发,说明适宜的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若要探究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应该选取3号瓶和
号瓶为一组对照实验。
(3)种子结构中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温度
1

(4)种子萌发时,种子结构中 发育形成根。
(5)大豆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相同。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结构中的 。
(6)粮食的产量与农作物吸收肥料的情况息息相关,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 的无机盐。
胚根
子叶

7.(2024·长春一模)初中生物社团课上同学正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的实验如下:
取出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分别向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向C试管中加入等量馒头块;分别向A、C试管中加入2 mL唾液,向B试管中加入2 mL清水;将试管振荡后放入烧杯中37 ℃恒温水浴加热10 min,冷却后滴加碘液,观察记录。
(1)将A和B两个试管水浴10 min,然后待试管冷却,分别向两个试管内滴加碘液,正常情况下不变蓝色的是 试管,原因是

(2)如果要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应选 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过程中无论是加清水还是加唾液都用2 mL,这是为了

(4)唾液可以把淀粉分解为 。
A
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合理即可)
A、C
控制单一变量(或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麦芽糖
8.(2023·牡丹江)为了深刻认识“吸烟有害健康”,某中学八年级6班生物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一 二 三 四 五
不同浓度的烟草 浸出液(等量) 清水 浸出 液Ⅰ 浸出 液Ⅱ 浸出 液Ⅲ 浸出
液Ⅳ
10秒内水蚤心 跳次数(平均值) 35 36 37 39 41
提示:向四个盛有某种香烟烟丝各半支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50毫升、40毫升、30毫升、20毫升蒸馏水,浸泡一天,配制出烟草浸出液Ⅰ、Ⅱ、Ⅲ、Ⅳ,其浓度依次增加。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本实验应尽量选取大小一致、营养状况相同的成年水蚤,水体、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目的是保证 。
烟草浸出液的浓度
单一变量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蚤的心率会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增加而 。
(4)实验结论: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 (选填“抑制”或“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 。
(5)[做法类开放性]2023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无烟为成长护航”。结合此主题和上述实验结论,你的做法是 .
(写一点即可)。
增加
促进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吸烟(合理
即可)
二、课外实验
9.(2024·广西)番茄是一种常见的果蔬。广西某初中学校学生在劳动实践园地种植番茄幼苗,有段时间忘记浇水,发现幼苗生长缓慢,部分甚至死亡。为此,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水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方案及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每次实验 番茄幼苗 数(株) 在人工智能气候箱内培养时 间(天) 实验 处理 实验 次数 单株番茄幼
苗增加有机
物的量(克)
A 12 20 定期浇水 3 4.98
B 12 20 干旱 2.46
(注:人工智能气候箱是一种模拟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相关因素的实验设备。)
(1)【制订计划】本实验的变量是 。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上述实验方案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
(答出一点即可)。
(2)【实施计划】为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研究小组根据实验方案进行了 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在人工智能气候箱内培养时间相
同(合理即可)
重复
(3)【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干旱条件下番茄幼苗增加有机物的量 (选填“少”或“多”)。原因之一是干旱会破坏植物细胞的叶绿体结构,使幼苗通过 过程合成有机物的量减少,导致幼苗生长缓慢。
(4)【进一步探究】若想进一步了解干旱条件下,番茄幼苗的哪种营养器官增加有机物的量最少,可以分别称取番茄幼苗中 的有机物的量并计算、比较。

光合作用
根、茎、叶
10.(2024·河北)日常不良用牙习惯会导致龋齿。口腔中的产酸类细菌(主要是链球菌)分解食物碎屑产生的酸性物质,易引发龋齿。最新研究发现,乳酸菌产生的某些物质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拟从甲、乙、丙三种乳酸菌株中,筛选出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无氧条件下,将等量的甲、乙、丙三种乳酸菌株,用相同培养液(该培养液对链球菌没有影响)分别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去除乳酸菌,获得液体A、B、C。
②从液体A、B、C中各取等量液体,分别加入适量某种物质(该物质对链球菌没有影响)去除酸性物质,获得液体a、b、c。
③从上述六种液体中各取等量液体,分别做链球菌抑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注:数值越大,表示对链球菌抑制作用越显著。
液体 A a B b C c
对链球菌抑制作用 17.5 14.3 17.6 12.1 0.0 0.0
回答下列问题。
(1)牙齿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是 。
(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对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是 。分析从同一菌株获取的不同液体对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推测其差异主要是由
引起的。综合分析,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是 。
切碎和磨碎食物
甲和乙
乳酸菌产生的物质

(3)假设经上述实验筛选出的,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是X。请你提出一个进一步研究乳酸菌株X的科学问题: .

(4)为了预防龋齿,我们应该养成的习惯有 .
(答出1点即可)。
乳酸菌株X产
生的哪些具体物质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减少高糖
食物的摄入,合理即可)
11.(2024·上海)大杜鹃是一种特别的鸟类。每年春夏之交,雌性大杜鹃会精心挑选某种其他鸟类(如东方大苇莺等)的巢产卵。一只大杜鹃的雏鸟在东方大苇莺的巢内孵化后,东方大苇莺便开始承担起孵化和喂养的重任。大杜鹃的雏鸟会通过各种方式将东方大苇莺的雏鸟挤出巢穴,独占食物。请回答问题。
(1)两种雏鸟之间是 (选填“种内”或“种间”)关系。
(2)据图分析,在某地域内受到大杜鹃产卵行为影响最大的鸟种可能是
(填字母)。
种间
C
(3)科学家计划使用假鸟卵研究“影响A鸟识别巢中大杜鹃卵的因素”。研究时间应选在 (选填“繁殖季”或“非繁殖季”)。在同一地域选择A鸟已产卵的巢,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放入 (选填“相同”或“不同”)数量的假鸟卵。分成两组的目的是 。研究过程如表所示。
若假卵的硬度等自身材质因素对实验无影响,当甲、乙两组中假鸟卵均有被丢弃的现象,且丢弃率相近时,则可认为A鸟丢弃假卵的行为与假卵的种类 (选填“有关”或“无关”)。
繁殖季
实验组 A鸟巢内放入的假卵种类 假卵数量
甲组 假的A鸟卵 ?
乙组 假的大杜鹃卵 ?
相同
作对照
无关
(4)若要进一步研究A鸟的相关行为,还可以从假卵的大小、颜色和鸟的学习能力提出怎样的假设? .
(写出一条即可)。
A鸟丢弃假卵的行为与假卵的大小(颜色)有关
(或通过学习A鸟可以增加丢弃假卵的比例)
12.(2024·聊城)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如图装置开展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①距离60 W的灯泡30 cm、20 cm、10 cm处,分别安放一个相同的装置(如图1),并标记A组、B组、C组。
②向三组装置内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和清水。
③晚上,打开灯泡的开关,观察并记录试管中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绘制成柱形图(如图2)。
(1)实验中气泡内气体是 ,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表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越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数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5)根据实验分析,遇到阴天时可通过适当 以保产增产。
(6)若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兴趣小组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D组,你认为D组应该如何设置? .

氧气

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会影响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在一定的范
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减小实验误
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增加光照强度
进行遮光处理,其他装置与C
组完全相同
13.(2024·云南)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向上拉力,兴趣小组为了将这种向上的拉力演示出来,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连接处均密封。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两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A装置U形管中两端液面基本保持不变,B装置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导致B装置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该实验也可说明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蒸腾作用使试管内的水分散失,试管内的气压下
降,小于外界大气压

(2)为进一步探究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对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兴趣小组利用B装置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表中1组“?”处的条件应是 。②通过 两组对照,可探究气流速度对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
室内
组别 条件 时间/min
1 ? 10
2 室内+加湿器 10
3 室内+电吹风吹自然风 10
4 室内+电吹风吹热风 10
1、3
验证性实验
14.(2024·眉山)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B、C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1)上述实验的目的是 。
(2)从理论上讲,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比C中的 (选填“快”或“慢”),原因是 ;A中的幼苗生长比C中的 (选填“快”或“慢”),原因是 .

(3)该同学为了进一步验证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他选取了两套一样的A装置,首先应将两套装置置于 (选填“光照”或“黑暗”)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其目的是让植物只进行 ,以此来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 。
探究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缺乏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A中二氧化碳含量更高
,植物光合作用更强
黑暗
呼吸作用
淀粉

模拟性实验
15.某班同学用围棋的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甲桶中放入40枚白色棋子,乙桶中放入20枚黑色棋子和20枚白色棋子。
②分别从甲、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枚棋子,组合在一起,记录下两枚棋子的组合。
③重复步骤② 40次。
全班分为8个小组,实验结果记录如图。
(注:每次取完后,都将棋子放回去,摇匀再重新抓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桶中的白色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 ,乙桶中的黑色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含有 (选填“X”或“Y”)染色体的 。
(2)步骤②中“分别从甲、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枚棋子,组合在一起”是模拟生殖过程中的受精作用过程。“白白”组合,表示的性别为 ,其染色体组成为 ;“黑白”组合,表示的性别为 ,其染色体组成为 。
卵细胞
Y
精子

XX

XY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需对8个组别的实验数据作的处理是

(4)某夫妇已经生了一个男孩,准备再生一个孩子,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预测,这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 。
计算平均值
50%
16.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做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3)实验步骤如下:
Ⅰ.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Ⅱ.半小时后,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Ⅲ.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放回母鸡。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昆虫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开始 数目 幸存
数目
绿色昆虫 20 9 27 13 39 20
灰色昆虫 20 5 15 4 12 2
①第三代中 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 昆虫幸存者减少。
②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 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4)得出结论: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绿色
灰色
非常相似
自然选择
拓展性实验
17.(2024·重庆)二氧化氮(NO2)是一种有害气体,家用燃气是住宅室内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为减轻燃气使用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相关研究如下。
(1)在抽油烟机关闭和卧室门打开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使用燃气灶烹饪时厨房和卧室的二氧化氮浓度如图1和图2。结果表明:在燃气灶打开1小时内,厨房和卧室的二氧化氮浓度的变化趋势是 。关闭燃气灶后的4小时内二氧化氮浓度虽逐渐降低,但仍 (选填“高”或“低”)于我国
GB3095-2012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标准。
(2)如图3,二氧化氮依次经③→①→ →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 (填字母),然后进一步经体循环被送至全身各处。
(3)[措施类开放性]为保障健康,在使用燃气灶时应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列出2条)
增加

C
打开抽油烟机,关闭卧室门
④→⑤→②
18.(2024·烟台)乳酸菌能将葡萄糖或乳糖进行发酵产生乳酸。自巴斯德发现乳酸菌后,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利用从未停止。
(1)酸奶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小刚利用家里的酸奶机制作了酸奶,步骤如下:
①将1 000 mL纯牛奶倒入奶锅,煮至沸腾。煮沸的目的是 。
②待牛奶放凉后加入适量酸奶,用筷子搅拌至充分混合。这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中的 ,煮沸的牛奶放凉的原因是 .

③将混合物倒入玻璃瓶并盖好盖子,置于酸奶机8~10小时取出,放凉或冷藏后食用。盖盖子的原因是 。
高温杀菌
接种
给乳酸菌生长、繁殖、发
酵产生乳酸提供适宜的温度
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
(2)小刚在超市的酸奶包装袋上看到“若发生胀袋或破损,请勿食用”的提示。酸奶胀袋大多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 造成的。酵母菌在结构上与乳酸菌的主要区别是 。
二氧化碳
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3)乳酸菌除了产生乳酸,还会产生乳酸菌素。研究人员选取了植物乳杆菌SN4和粪肠球菌CN4,两种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素分别是BSN4和BCN4,测定两种乳酸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如图。注:抑菌圈代表抑菌效果,直径越大,抑菌效果越好)。分析曲线得出结论:① .
.
,② 。
研究还发现,与抗生素相比,乳酸菌素进入消化道时可被降解而不会有残留或耐药性等影响。因此,BSN4和BCN4作为绿色抗生素替代品具有较大的潜力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两种乳酸
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一定时间内呈上升趋势,然后平缓下
降,幅度很小
BSN4比BCN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好
19.(2024·聊城冠县二模)某学校的生物探究实验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
(一)为了探究胰岛素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体重约20 g、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只。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 mL生理盐水,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制剂(0.1 mL胰岛素和0.1 mL生理盐水)。
③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状况如图。
(1)步骤①中各组均用小鼠2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 .

(2)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
(3)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注射胰岛素制剂引起机体缺糖所致。为了进一步证明胰岛素的功能,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
进行抢救。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
验误差
作对照
葡萄糖
(二)绿茶多酚是绿茶中提取的天然有效成分,目前有研究发现绿茶多酚对酒精性肝损伤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真的吗?另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实验处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实验处理 小鼠体重平均值(g) 肝重/体重(%)
A 正常饮食+蒸馏水 43.24 4.81
B 正常饮食+56°白酒0.5 mL/天 30.82 6.00
C 正常饮食+56°白酒0.5 mL/天+绿茶多酚溶液0.5 L 38.49 5.25
(4)本实验中,A组和 是一组对照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酒精可导致小鼠体重 ,肝脏肿大,说明酒精对小鼠的肝脏会产生损伤。
(5)本实验中,B组与C组也是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变量是 。
(6)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绿茶多酚对酒精性肝损伤 (选填“有”或“无”)保护作用。
(7)此实验给你的生活启示是 。
B组
减小
绿茶多酚溶液

适当饮茶有助于身体健康
20.深受大家喜爱的烧烤火遍全国。然而,肉制品在烤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致癌物——苯(běn)并芘(bǐ),我国规定食物中苯并芘含量不能超过5 μg/kg。某生物兴趣小组从市场上购买了鲜羊肉开展研究。
【提出问题】影响肉制品烤制过程中苯并芘含量高低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假设】(1)影响肉制品烤制过程中苯并芘含量高低的因素是 。
温度
【设计并完成实验】
①切取羊肉并均匀绞碎,称取每份10 g;
②测定烤制前生羊肉中苯并芘的含量;
③分别在200 ℃、280 ℃温度下烤制一段时间,测定烧烤制品中苯并芘的含量,并将数据绘制成下图:
【得出结论】
(2)小明根据图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 、烤制时间越 ,烤制食品中产生的苯并芘含量就越高。
【表达交流】
(3)小红认为小明所选的食材和烤制方法单一,得出的结论不够可靠。小明要得出可信的结论,应进行补充实验:选取同种食材,采用 .
,以及选取 ,采用相同的烤制方法,重复上述实验。


不同(其他)
的烤制方法
不同种食材
【拓展应用】
(4)[建议类开放性]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两条烧烤食品在烤制过程中的科学建议: 、 。
温度不要过高
不要长时间烤制
21.有研究表明,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光照时间有关。某科技活动小组对此产生兴趣并开展了相关实验,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那么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产蛋率
甲组 各20只大小、长势相同的产蛋鸡 喂养普通饲料
乙组 喂养等量高蛋白饲料
白质含量有关吗
(2)设计甲、乙两组实验,目的是 。
(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根据题中影响产蛋率的因素,该实验还必须保证在相同的 下进行。
对照
光照时间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技活动小组进一步研究每只产蛋鸡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与产蛋率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绘成了如图所示坐标图:
要达到90%的产蛋率,产蛋鸡对蛋白质摄入量应为 克/(只·日)。在一定范围内,摄入 越多,产蛋率越高。
21.5
蛋白质的量
(5)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
有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