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0 20: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修3第3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
第1课时 作业设计
【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萃取 B.渗析 C.蒸馏 D.过滤
2.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有关信息如下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度
乙酸异戊酯 130 0.867 0 142 难溶
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操作正确的是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3.(沈阳高二月考)已知某有机物9.2 g与足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10.8 g,碱石灰增重17.6 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A.C2H6O B.C2H4O C.CH4O D.C2H6O2
4.将0.1 mol某有机物与0.3 mol O2混合,于密闭反应器中用电火花点火,将燃烧产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可得到沉淀20.0 g,溶液质量减少5.8 g;剩余气体继续通过灼热的CuO,可以使CuO质量减少1.6 g,由此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A.C2H6O B.C3H6O C.C3H6O2 D.C4H8O2
5.已知乙醛(CH3CHO)是易溶于水、沸点为20.8 ℃的液体,将乙醛和乙酸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A.加热蒸馏
B.加入Na2CO3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
C.先加入NaOH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加入浓H2SO4,蒸出乙酸
D.与钠反应后分离
6.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 加入NaOH溶液后过滤 Fe3+转化为Fe(OH)3沉淀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7.在20 ℃时将某气态烃与O2的混合气体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恢复至20 ℃,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压强的一半,经NaOH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为真空,此烃的分子式为
A.CH4 B.C2H6 C.C3H8 D.C7H16
8.某有机物2 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5 mol,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各4 mol,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该有机物不含氧元素 B.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
C.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二个氧原子 D.不能确定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氧原子的个数
9.某有机化合物3.2 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和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实验测得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3.6 g,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增重4.4 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肯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肯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不可能同时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10.一定量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石灰水,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10 g,但称量滤液时只减少2.9 g,则此有机物不可能是
A.C2H5OH B.C4H8O2 C.C2H6 D.C2H6O2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实验室提纯苯甲酸操作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苯甲酸重结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粗苯甲酸过程中,加热、玻璃棒搅拌均能提高苯甲酸的溶解度
B.苯甲酸溶解时,若加水加热后仍有不溶物,说明该不溶物是不溶性杂质
C.过滤时,趁热过滤可防止苯甲酸晶体提前析出
D.冷却结晶时,温度过低杂质将析出,故此时温度越低越好
12.化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RH+Cl2(g) RCl(l)+HCl(g)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HCl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由上述反应产物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A.水洗分液法 B.蒸馏法 C.升华法 D.有机溶剂萃取法
13.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易溶于氯仿、乙醇、丙酮及热苯等,微溶于水、石油醚。含有结晶水的咖啡因是无色针状晶体,味苦,在100 ℃ 时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 ℃时升华相当显著,178 ℃时升华很快。它的结构式为 ,实验室可通过下列简单方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在步骤1加入酒精进行浸泡,过滤得到提取液步骤2、步骤3、步骤4所进行的操作或方法分别是
A.加热、结晶(或蒸发)、升华 B.过滤、洗涤、干燥
C.萃取、分液、升华 D.加热、蒸馏、蒸馏
1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创新题组】
15.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10,小于150。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52.24%,其余为氧。请回答:
(1)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几个氧原子,为什么?
(2)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3)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
(4)该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___个 。
16. 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2H2O
物质 沸点/℃ 熔点/℃ 密度(20 ℃) /(g·cm-3) 溶解性
甲醇 64.7 / 0.791 5 易溶于水
乙醚 34.5 / 0.713 8 微溶于水
3,5-二甲 氧基苯酚 / 33~36 /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甲醇、乙醚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1)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①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_____;
②萃取用到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需______________并洗净,分液时有机层在分液漏斗的___(填“上”或“下”)层。
(2)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饱和NaHCO3溶液、饱和食盐水、少量蒸馏水进行洗涤。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
a.蒸馏除去乙醚 b.重结晶
c.过滤除去干燥剂 d.加入无水CaCl2干燥
17.(1)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6, 该烷烃的化学式为   。
(2)完全燃烧0.1 mol某烃,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浓碱液,实验结束后,称得浓硫酸增重9g,浓碱液增重17.6g。该烃的化学式为    ,并写出其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
(3)在150℃ 和101 kPa的条件下,某气态烃和一定质量的氧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完全反应后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气体体积缩小了,则该烃分子内的氢原子个数___________ (填序号)。
A.小于4 B.大于4 C.等于4 D.无法判断
选修3第3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
第1课时 作业设计 参考答案
C 2、D 3、A 4、C 5、C 6、D 7、C 8、B 9、A 10、B 11、AD 12、A 13、A 14、BD
15.(1) 含有4个氧原子;因为110<A的相对分子质量<150,氧在分子中的质量分数为1-52.24%=47.76%,110×47.76%≈52.5,150×47.76%≈71.6,所以52.5<分子中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71.6,因为只有4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64,符合上述不等式,所以化合物A中含有4个氧原子。
(2)134
(3)C5H10O4
(4)1
16.(1)蒸馏、检查是否漏液
(2)除去HCl、除去少量NaHCO3且减少产物损失
(3)dcab
17.(1)C16H34
(2)C4H10 CH3CH2CH2CH3 CH(CH3)3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