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提能训练(七) 亚洲
(时间:40分钟 总分: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认识区域,首先要了解区域的自然环境。读亚洲略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跨热带和北温带,没有寒带
[C]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西南隔巴拿马运河与非洲相邻
[D]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人因炎热而纳凉,有人因寒冷而烤火,有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有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这些都说明亚洲的范围广,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关于各地的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季风气候最为典型且分布广泛
[B]季风气候各月气温平均,但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旱涝灾害
[C]因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间流向四周,可推测亚洲中部的降水最多
[D]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
读亚洲的四至点图,完成3~4题。
3.亚洲的四至点中,位于北亚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图中①②两地时差达11小时,主要原因是( )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西跨经度广
[C]地形差异大 [D]气候差异大
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三大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半岛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受冬季风影响
[C]丙半岛人口稠密,城市沿河分布
[D]三大半岛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6.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地传统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传统民居可能位于甲半岛,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B]②地传统民居可能位于丙半岛,双层木楼或竹楼具有保温、防寒、避风沙的作用
[C]①②两地传统民居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D]影响传统民居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方式
读亚洲示意图,完成7~10题。
7.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B]地跨热、温、寒三带
[C]地跨高、中、低纬度地区 [D]四面环海,气候湿润
8.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有( )
①跨纬度最广 ②面积最大 ③东西距离最长 ④跨经度最广
⑤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9.亚洲总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部高、南北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高、东西低
10.受地势影响,亚洲的河流( )
[A]多世界大河 [B]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C]有结冰期 [D]流量季节变化大
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读亚洲河流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海拔最高的大洲
[B]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C]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D]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12.下列有关亚洲河流、湖泊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B]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C]有世界第一长河——长江 [D]所有的河流均为外流河
13.造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包括( )
①跨纬度最广 ②跨经度最广
③三面临洋,中西部深居内陆 ④地形复杂多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它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下图为湄公河不同河段风光照片,据图可知( )
[A]甲河段流经山区,位于河流的下游
[B]乙河段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流速快
[C]甲河段水质好,沿岸适宜建设大城市
[D]乙河段流量大于甲河段,易发洪涝
15.受地形地势影响,下列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特征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16.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各地差异显著。读亚洲及四种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A] [B]
[C] [D]
(1)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代表亚洲的四个国家,其中④代表的是____________(填国家)。
(2)根据③国家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判断,最符合A、B、C、D四幅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中阴影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亚洲地势特征为__________,图中判断亚洲地势特征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一艘轮船沿“海上丝绸之路”由广东出发前往伊朗运输石油,该轮船由广东到伊朗走最短航线必须经过的著名海峡是________海峡。
(6)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亚洲自然环境单一导致了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C]受地形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短促,缺少大河、长河
[D]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着北冰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17.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分析主导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能更好地把握区域的地理特征。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1)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________,加之地形阻挡,湿润空气难以到达,降水________,因此,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2)分析下面中亚的地理特征关联图,将此关联图补充完整: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
(3)中亚是世界著名棉花产区,棉花品质优良。简述中亚种植棉花优越的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们应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
亚洲之河——壮丽大河 孕育文明
(1)亚洲多长河,世界长度排名前十的河流中亚洲占一半,其原因是亚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位于亚洲,其所在流域分别为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从图中河流流向可推断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洲之和——和而不同 和谐共处
(3)亚洲各国自然环境差异大,下图为亚洲三条河流下游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够表示黄河、锡尔河、叶尼塞河的序号依次是________。
(4)亚洲各国人文环境差异大,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________,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
亚洲之合——互利合作 融合发展
(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亚洲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请举例说明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在具体某一领域开展的合作,并分别阐述这种合作对双方产生的有利影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限时提能训练(七)
1.A 2.D [第1题,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2题,在亚洲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最为典型且分布广泛;季风气候各月气温差异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旱涝灾害;因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间流向四周,可推测亚洲中部的地势高,四周地势低,A、B、C错误。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D正确。故选D。]
3.D 4.B [第3题,由图可知,①点是亚洲的最西端—巴巴角,位于西亚地区,A、C错误;②点是亚洲的最东端—杰日尼奥夫角,位于北亚地区;③点是亚洲的最北端—切柳斯金角,位于北亚地区,D正确;④点是亚洲的最南端—努沙登加拉群岛,位于东南亚地区,B错误。故选D。第4题,图中①亚洲最西端、②亚洲最东端两地时差达11小时,主要原因是两地东西跨经度广,造成两地时间差异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B 6.A [第5题,读图可知,甲半岛(阿拉伯半岛)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A正确;乙半岛(印度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B错误;丙半岛(中南半岛)人口稠密,城市多沿河分布,C正确;甲半岛气候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乙、丙半岛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故三地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第6题,①地位于甲半岛,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A正确;②地位于丙半岛,双层木楼或竹楼具有通风散热、排水的作用,B错误;①②两地传统民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C错误;影响传统民居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气候、地形等,D错误。故选A。]
7.D 8.A 9.C 10.B [第7题,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道和160°E经线都穿过亚洲,亚洲地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A正确;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带,B正确;亚洲地跨高、中、低纬度地区,C正确;亚洲西部与欧洲相连,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第8题,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①②③正确;南极洲跨经度最广,④错误;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⑤错误。故选A。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间高、四周低。C正确,排除A、B、D。故选C。第10题,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1.B 12.B [第11题,南极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A错误;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B正确;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C错误;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错误。故选B。第12题,美国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A错误;亚洲有世界陆地最低点即死海,B正确;有世界第三长河即长江,C错误;内流河和外流河都有分布,D错误。故选B。]
13.B [造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跨纬度最广,地跨寒、温、热三带;三面临洋,中西部深居内陆,大陆性特征明显;地形复杂多样,①③④正确;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②错误。故选B。]
14.D [读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山区,一般位于河流的上游,A错误;乙河段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流速慢,B错误;河流中下游河段沿线人口分布比较密集,沿岸适宜建设城市,上游河段沿岸不适宜建设城市,C错误;乙河段一般位于河流的中下游,有支流的汇入,水量较大,甲河段一般位于河流的上游,水量较小,所以乙河段流量大于甲河段,易发洪涝,D正确。故选D。]
15.D [地形地势决定河流流向。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使得大江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注入海洋。A表示自西向东流,B表示自北向南流,A、B只能表示局部河流的流向特点。C表示从四周流向中间,D表示从中间流向四周。故选D。]
16.(1)印度 (2)B (3)水稻 (4)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流向
(5)马六甲 (6)A
17.(1)较远(遥远也可) 稀少
(2)内流 稀疏 高山冰雪融水 灌溉
(3)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
18.(1)面积大或东西、南北跨度大或地域辽阔
(2)中部高、四周低
(3)①②③
(4)交流合作、联系沟通或学习互鉴
(5)例如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获得大量矿产资源,缓解矿产资源紧张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本国工业,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哈萨克斯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机会。(哈萨克斯坦可替换为中亚、中东、东南亚等有丰富矿产资源或能源的某个国家)。
例如2:中国与泰国在农产品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满足中国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还可为工业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原料,有利于扩大泰国农产品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机会。(泰国可替换为中亚、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出口农产品的某个国家)。
例如3: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高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等;有利于日本、韩国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
例如4:中国与老挝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扩大对外投资,扩大中国的消费市场、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老挝完善基础设施,方便出行,促进老挝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外运,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老挝可替换为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