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提能训练(四) 天气、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时间:40分钟 总分: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及时收看天气预报,正确解读天气信息,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下图为我国2023年10月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数据代表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读图,完成1~3题。
1.居民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城市是( )
[A]南宁 [B]武汉
[C]成都 [D]兰州
2.此时段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风向是( )
[A]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3.下列地区中,天气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成都空气清新,适宜爬山游玩
[B]武汉天气晴朗,适合外出郊游
[C]乌鲁木齐晴朗微风,适宜晾晒衣物
[D]哈尔滨狂风暴雨,禁止站在树下
下图示意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平均气温10 ℃~22 ℃)范围。读图,完成4~5题。
4.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呈带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5.等温线a、b表示的气温分别是( )
[A]10 ℃、22 ℃ [B]10 ℃、10 ℃
[C]22 ℃、22 ℃ [D]22 ℃、10 ℃
6.下图为上海和悉尼某年各月气温统计图,从图中气温曲线可知( )
[A]上海和悉尼气温年较差相同
[B]上海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
[C]两城市气温最高月都在7月
[D]两城市全部位于热带
天气状况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及时掌握天气状况有利于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据此完成7~8题。
7.在卫星云图上,阴雨区呈现出的颜色是( )
[A]绿色 [B]蓝色
[C]白色 [D]黄色
8.下列对改善空气质量有益的是( )
[A]城市汽车尾气排放 [B]秋收后燃烧秸秆
[C]煤炭的大量燃烧 [D]城市绿化
读北半球①②③④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9~11题。
9.图中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④地的降水类型属于( )
[A]夏季多雨型 [B]冬季多雨型
[C]全年湿润型 [D]全年多雨型
11.图中四地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地夏季降水量多于②地
[B]②地冬季降水量多于①地
[C]④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③地均匀
[D]②地夏季降水量较多
随着共享理念逐渐融入市民生活,不少城市出现了一种新鲜事物——共享雨伞。共享雨伞是指在降水较多的商业区、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区提供雨伞的共享服务。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和共享雨伞景观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2.从降水量多少方面分析,图中各地最适合设置共享雨伞的是( )
[A]A地 [B]B地
[C]D地 [D]F地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3~15题。
13.就全球范围来看,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集中在( )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C]极圈附近 [D]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14.以南极为例,极地地区的降水量一般在( )
[A]>2 000毫米 [B]500~1 000毫米
[C]200~500毫米 [D]<200毫米
15.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河流流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16.读我国2023年1月7日20时—1月8日20时的天气预报,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卫星云图是天气分析、预报的重要依据,该日南宁市在卫星云图上的颜色为________。
(2)此时段,呼和浩特的天气是________,风向是________,风力________级。
(3)此时,武汉的空气质量指数是30,出门锻炼身体,对人体健康有________(填“利”或“害”)。
(4)为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保护大气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为提高同学们的地理观测和动手实践能力,太原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参观气象台和利用校园气象站,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实践主题:天气预报的制作
任务一 走进气象台
实践过程:同学们参观气象台,了解制作流程,感受“天气预报的美”。
(1)将上面右侧标签与左侧制作流程对号入座。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任务二 探究气温奥秘
实践过程:将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图1),选择某日的2时、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图2),并记录观测结果。
(2)根据观测结果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并结合生活体验,说出太原市一天中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
任务三 感悟降水影响
实践过程:把雨量器和量筒(图3)安置在室外相对开阔、受影响较少的地方,并保持水平位置。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后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筒,并记录测量结果。
(3)举例说明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总结规律: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1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为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统计图。
(1)观察图1,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在________(填“海洋”或“陆地”)更平直。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 )
[A]逐渐增高 [B]逐渐降低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观察图1,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年平均气温约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20 ℃;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图2,赤道地区比两极地区降水量________。
(4)据图概括,图中①地、②地、③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限时提能训练(四)
1.A 2.D 3.B [第1题,读图可知,南宁的天气是中雨,武汉和兰州的天气是晴天,成都的天气是多云。因此南宁居民出门需要携带雨具。故选A。第2题,风矢用来表示风,由风向杆和风尾组成,风向杆指示风的来向,共有8个方位,图中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风向杆指示西北方向,故风向为西北风,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第3题,空气质量:优(0~50),良好(51~100),轻度污染(101~150)。故成都空气轻度污染,不适宜外出游玩,A错误;武汉天气晴朗,空气质量优,适合外出郊游,B正确;乌鲁木齐东南风六级,小雨,不适合晾晒衣物,C错误;哈尔滨西北风四级,小雨,D错误。故选B。]
4.A 5.C [第4题,读图可知,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呈带状分布,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亚洲南部、北美洲南部、南美洲西部和南部等地,这些地区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1月平均气温为10 ℃~22 ℃,气候温暖,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第5题,由材料“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平均气温10 ℃~22 ℃)范围”可知,图片中阴影部分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气温大致在10 ℃~22 ℃,a、b等温线都位于阴影部分靠近赤道一侧,是22 ℃等温线。]
6.B [读图可知,上海气温年较差是28 ℃-7 ℃=21 ℃,悉尼气温年较差是23 ℃-13 ℃=10 ℃,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上海气温最高月出现在7月,气温最低月出现在1月,悉尼正好相反,所以上海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上海最低气温为7 ℃,悉尼最低气温为13 ℃,上海、悉尼都位于亚热带。]
7.C 8.D [第7题,卫星云图中,绿色代表陆地,A错误;蓝色代表海洋,B错误;白色为阴雨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白色越亮,降水越明显,白色较暗,为阴,C正确;卫星云图的黄色表示较为干旱的区域,D错误。故选C。第8题,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污染,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故城市汽车尾气排放、 秋收后燃烧秸秆、 煤炭的大量燃烧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A、B、C错误;城市绿化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D正确。故选D。]
9.B 10.B 11.D [第9题,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可判断,③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①④两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②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差异最明显,降水集中在7、8两个月。第10题,读图可知,④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属于冬季多雨型,属于地中海气候,故B正确。②地是夏季多雨型,③地是全年湿润型,①地是全年多雨型。第11题,读图可知,③地夏季降水量少于②地;②地冬季降水量少于①地;③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④地更均匀;②地夏季降水量较多,降水类型属于夏季多雨型。]
12.A [设置共享雨伞的地方一定是降水多的地方,A、B、D、F四地中降水最多的地点是A地,因此最适合设置共享雨伞的地点是A地。]
13.A 14.D 15.B [第13题,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读图可知,就全球范围来看,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集中在赤道附近。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4题,据图中图例分布位置可知,极地地区的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降水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15题,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 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因素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1)白色
(2)多云 西北风 6
(3)利
(4)禁止焚烧秸秆;低碳出行(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植树造林等。
17.(1)观测大气温度 测量降水量 测量风向、风速 分析采集数据
(2)日平均气温:(4+7+15+12)/4=9.5 ℃。
最高气温:午后2时左右(或l4时左右)。
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3)降水可以提供淡水资源;适度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度降水可缓解旱情;降水能调节气候;降水多少影响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降水过多易引发洪涝灾害;降水过少易引发旱灾;降水天气会影响出行等。
18.(1)海洋 B
(2)高于 低于0 ℃
(3)大(多)
(4)全年高温多雨或全年高温、降水量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