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提能训练(二十四) 青藏地区
(时间:40分钟 总分: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图,完成1~3题。
1.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地处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D]地形平坦,水量丰富
2.该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当地科技水平发达
3.下列关于图中甲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拔较高,气候湿热 [B]主食为米饭
[C]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D]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下图是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青藏地区冬寒夏凉,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河谷地势平坦开阔
[B]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稍高
[C]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D]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5.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海省的西宁有“日光城”之称
[B]畜牧业是当地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
[C]当地优良畜种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D]主要的农作物是青稞、小麦和豌豆等
青海省塔拉滩地处三江源地区,以戈壁沙丘为主,风沙灾害严重。这里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如今的塔拉滩已形成了“光伏+牧场+生态”的绿色发展新模式(图b)。图a为青海省简图。读图,完成6~7题。
6.塔拉滩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纬度低,热量充足
[C]气温高,晴天较多
[D]风沙大,风力强劲
7.“光伏+牧场+生态”模式的优势有( )
①牧草生长改变了当地的气候,影响发电效率 ②清洗电池板后的水,有助于板下植被的恢复 ③牧草生长为羊群提供饲料,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④养羊增加了牧民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C]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是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D]图中①③两阴影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锐减
9.④为雅鲁藏布江,这里河谷宽阔,种植的油菜籽粒大,千粒重比东部平原高一倍。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 ②光合作用强 ③海拔低,气温高 ④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我国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完成10~12题。
10.读图,比较拉萨和重庆两个城市的7月平均气温,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地人口数量不同 [B]两地纬度位置不同
[C]两地海拔不同 [D]两地耕作制度不同
11.图中数码①代表的河流是( )
[A]澜沧江 [B]塔里木河
[C]额尔齐斯河 [D]雅鲁藏布江
12.图中数码①河河谷地带种植的农作物是喜温凉的________、小麦、豌豆等。 ( )
[A]玉米 [B]水稻
[C]青稞 [D]棉花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3~15题。
13.①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高寒
[C]湿热 [D]冷湿
14.因地制宜,②地区最适宜发展(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划分开来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B]秦岭和它东侧的河流共同构成我国南、北方地区的界线
[C]③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D]④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16.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其农业发展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利用图文材料完成探究问题。(8分)
(1)认识自然环境
①位置:该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
②气温: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最暖月平均气温仅在10~18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降水:青藏地区森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方位)部。根据青藏地区植被分布,推测其降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________。
(2)探究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①农业部门与环境:青藏地区以________业(填农业部门)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河谷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即可)
②农作物、畜种与环境: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和小麦,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它们都有________(填“耐旱”或“耐寒”)的特点。
(3)青藏高原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同学们对青藏地区农业发展提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
[A]发挥草场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
[B]为解决粮食问题,大力发展种植业
[C]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D]控制养殖数量,防止土地沙化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材料二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之间茶马互换而形成的交通要道。暑期成都的几位旅游爱好者徒步茶马古道。图丙中A省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全国最大的名优早茶优势产区。
(1)三江源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________源区的总称。
(2)读图乙,青藏地区河流流量较大的季节是________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变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得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其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
(4)青藏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___,青藏铁路的修建促进了我国民族的共同繁荣,该铁路修建对青藏地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家致力于在西藏贫困县建设“贫困村光伏农场”,该项目利用高原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资源,将光伏发电与现代化科技农业有机融合,提高农作物产量。
18.读三江源头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河流A是________,发源于________省,注入________洋。
(2)乘火车经铁路线B段,我们可能看到的野生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________省南部,其中的“三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条大河。
(4)图中所示地区清洁能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地热能。
(5)三江源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任答三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限时提能训练(二十四)
1.B 2.A 3.D [第1题,图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该地地处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故选B。第2题,该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是制约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故选A。第3题,甲区域位于青藏地区,海拔较高,气候高寒;当地人们的主食是糌粑,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黑土广布,沃野千里”指的是东北地区。故选D。]
4.B 5.A [第4题,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发展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被称为河谷农业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为典型。故选B。第5题,西藏的拉萨有“日光城”之称,A符合题意;畜牧业是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当地优良畜种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青稞、小麦和豌豆等,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A 7.D [第6题,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是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所以太阳能丰富,A正确;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B、C错误;风沙大,风力强劲会导致风力资源丰富,与太阳能资源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第7题,由材料可知,“光伏+牧场+生态”是将太阳能光伏板铺设在养殖场屋顶,实现“棚下养殖、棚上发电”的新型生态农业方式。清洗电池板后的水,有助于板下植被的恢复;牧草生长为羊群提供饲料,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养羊增加了牧民经济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②③④正确;牧草生长不能改变当地的气候,①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
8.C 9.D [第8题,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A正确;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B正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C错误;图中①③两阴影地区共同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减少,为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国家分别设立了三江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它们共同的生态意义有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第9题,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是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①②④正确,③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
10.C 11.D 12.C [第10题,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萨的7月平均气温远远低于重庆7月的平均气温。虽然两者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由于拉萨位于青藏地区,海拔较高,因此气温远低于重庆,即两地的海拔不同,导致了两地气温的差异,C正确,B错误;与人口数量和耕作制度无关,A、D错误。故选C。第11题,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河流经拉萨,为雅鲁藏布江,D正确;澜沧江未经过拉萨,A错误;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新疆地区,而该地区为青藏地区,B错误;额尔齐斯河从新疆自南向北流淌,为中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C错误。故选D。第12题,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寒冷,而青藏地区的河谷由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水源较为充足,土壤较为肥沃,光照较强,因此在当地发展了相应的特色河谷农业,主要种植喜温凉的青稞、小麦、豌豆等,C正确;玉米虽然耐寒,但低于 10 ℃ 时,幼苗可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因此当地未大规模种植,A错误;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作物,B错误;棉花虽然能够忍耐一定程度上的低温,但它并不是非常的耐寒,D错误。故选C。 ]
13.B 14.B 15.B [第13题,读图可知,①是青藏地区,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B正确;干旱是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A错误;湿热是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C错误;冷湿是北方地区内的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D错误。故选B。第14题,②是西北地区,该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草场广布,最适宜发展畜牧业,B正确;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区,渔业分布在河湖密布或沿海地区,A、C、D错误。故选B。第15题,①是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划分开来的主导因素是地势,A错误;秦岭和它东侧的淮河共同构成我国南、北方地区的界线,B正确;③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熟制是一年两熟至三熟,C错误;④是北方地区,地形平坦,水能资源缺乏,D错误。故选B。]
16.(1)一 海拔高,气温低 东南 减少
(2)①畜牧 水热条件较好 ②耐寒
(3)CD
17.(1)青藏 澜沧江
(2)夏 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
(3)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乱采滥挖
(4)藏族 改善交通条件,促进青藏地区经济发展等
(5)太阳能
18.(1)澜沧江 青海 太平
(2)藏羚羊 藏野驴
(3)青海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4)太阳能 风能
(5)湖泊萎缩、冰川消融、湿地水源补给不足、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任答三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