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提能训练(九)
1.C [读图可知,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①正确。其中刚果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②错误。撒哈拉以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富饶大陆”之称,③正确。非洲北部沙漠面积广大,气候干旱,有世界最大的沙漠,④正确。故选C。]
2.B 3.C [第2题,读图可知,南非有丰富的金、铁等矿产资源,B正确;长期殖民统治是不利因素,A错误;南非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不是复杂多样的,C错误;南非临海,海陆交通便利,D错误。第3题,非洲地区人口增长快,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很多地区人们遭受着饥饿的威胁,非洲国家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可以缓解当地粮食供应不足的局面,也能够帮助非洲出口粮食,增加非洲农民的收入,②④正确。增进与中国的友谊、抵御当地旱灾威胁不是其主要目的,①③错误。故选C。]
4.B 5.A 6.C [第4题,阿尔卑斯山脉在欧洲南部,A错误;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B正确;欧洲西部受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畜牧业发达,欧洲人喜食乳肉产品,欧洲西部的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水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C错误;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不平直,D错误。第5题,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A正确;欧洲西部大多是发达国家,并不是全部,B错误;服务业是欧洲西部的支柱产业,服务业所占比重大,C、D错误。第6题,欧洲西部利于开展雪上运动项目的条件是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坡度适宜;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②③正确;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小部分位于高纬度,拥有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①错误;发达国家众多,经济实力雄厚不是欧洲西部利于开展雪上运动项目的条件,④错误。故选C。]
7.C 8.D [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月份为南极暖季,A错误;南极极昼,气温相对升高,但仍然寒冷,B错误;南极暖季,此时气温最高且白昼时间最长,利于科考,C正确;每年9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的极夜,终日没有阳光,D错误。故选C。第8题,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它的四周都是它的正北方。故选D。]
9.C 10.D [第9题,太阳能、水能和风能属于清洁能源,煤炭属于常规能源;南极地区常年风力较大,因此风能可以常年利用;南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夜时不能利用太阳能;南极地区水能不丰富。故选C。第10题,南极地区降水稀少,没有暴雨;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此次科考期间南极地区正处于极昼。故选D。]
11.A 12.A [第11题,木鞋防潮、易清洗,荷兰为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故木鞋的特点反映了荷兰地理环境特征是气候湿润,潮湿多雨,土壤含水量高,地面泥泞,A正确;没有反映荷兰光照强、排水通畅,荷兰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流较为平稳,B、C、D错误。故选A。第12题,填海造陆破坏了海岸的生态环境,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故实施“退耕还海”工程,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A正确;扩大港口面积、开展水产养殖业不利于海岸生态环境的保护,实施“退耕还海”工程与发展滨海旅游无关,B、C、D错误。故选A。]
13.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地处中纬度亚欧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草场广布,饲料丰富,畜牧业发达,畜牧业产品丰富。因此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②④①③。故选B。]
14.D 15.B [第14题,读图可知,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为热带气候类型,A错误;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B错误;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C错误;非洲的气候大致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D正确。故选D。第15题,东非高原的很多野生动物具有逐水草迁徙的习性。根据A地降水量图,推断该地野生动物开始向北迁徙的月份是5月,该地位于南半球,5—10月,气候干旱,水草不足,野生动物开始往北迁徙寻找食物,B正确;该地1月和12月降水多,水草充足,野生动物不用迁徙,A、D错误;该地5—10月气候干旱,8月野生动物已经完成了迁徙,不是开始迁徙的时间,C错误。故选B。]
16.(1)南极洲 (2)企鹅 (3)增多 加快
(4)丁 丙 (5)太平洋 D
17.(1)长城站
(2)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
(3)防大风和防暴雪堆积掩埋
(4)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更高;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被白色冰雪覆盖,反射阳光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限时提能训练(九)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欧洲西部 极地地区
(时间:40分钟 总分: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读非洲地图和非洲沿南纬3°地形剖面图,下列叙述适合非洲的有( )
①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②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注入大西洋 ③撒哈拉以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④北部沙漠面积广大,气候干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在南非举办。读图,完成2~3题。
2.南非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长期殖民统治 [B]矿产资源丰富
[C]地形复杂多样 [D]海陆交通不便
3.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多领域都有合作,非洲国家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目的有( )
①增进与中国的友谊 ②缓解粮食供应不足
③抵御当地旱灾威胁 ④增加非洲农民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2026年冬季奥运会将在意大利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举办,这将是意大利第四次举办冬季奥运会,目前已举办的24届冬奥会中,欧洲承办了14届。读图,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地区有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
[B]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C]受自然环境影响,欧洲人喜食大米
[D]欧洲西部海岸线平直对经济发展不利
5.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经济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B]全部是发达国家
[C]农业是支柱产业
[D]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
6.欧洲西部利于开展雪上运动项目的条件有( )
①地处高纬度,气候严寒 ②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坡度适宜
③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 ④发达国家众多,经济实力雄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5°S,164°E)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秦岭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恩克斯堡岛,在正式命名前被称为罗斯海新站。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和南极地区图(图2),完成7~8题。
7.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大部分是在1、2月份建立,原因是( )
[A]南极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
[B]南极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
[C]南极暖季,此时气温最高且白昼时间最长
[D]南极极夜,常见极光,为建站施工人员照明
8.秦岭站位于南极点的( )
[A]东南 [B]正南
[C]东北 [D]正北
(2023·枣庄中考)2023年4月,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国内,本次科考再次彰显了我国的科研实力和综合国力。据此完成9~10题。
9.新建成的罗斯海新站具备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功能,可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
[A]太阳能 [B]水能
[C]风能 [D]煤炭
10.有关南极科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考期间队员可能遇到狂风、暴雨
[B]科考队员研究北极熊的生活习性
[C]科考期间南极地区正处于极夜
[D]科考队员研究海冰的变化
位于欧洲西部的荷兰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18%的国土是人工填海造陆形成的。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富有荷兰特色的民俗文化。下面为荷兰示意图及荷兰的木鞋与风车简介。读图,完成11~12题。
荷兰木鞋与风车
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木鞋防潮、易清洗。木鞋上绘制的风车是荷兰的文化遗产,风车用来排除积水、碾磨谷物、发电等。风车、木鞋是荷兰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产物,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1.木鞋的特点反映了荷兰地理环境特征是( )
[A]潮湿多雨,地面泥泞 [B]光照强,热量充足
[C]地势低洼,排水通畅 [D]河流多,水流湍急
12.填海造陆破坏了海岸的生态环境,近年来荷兰实施了“退耕还海”工程,其重要意义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扩大港口面积
[C]开展水产养殖业 [D]发展滨海旅游
13.多数欧洲人爱吃牛肉、喝牛奶,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奶酪,这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场广布 ②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 ③畜牧业发达 ④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下面为非洲气候分布图和非洲A地逐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非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B]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
[C]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回归线附近
[D]大致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15.东非高原的很多野生动物具有逐水草迁徙的习性。根据A地降水量图,推断该地野生动物开始向北迁徙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8月 [D]12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项目主题:南极考察与生态保护。
项目背景:南极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我国在建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活动范围,坚定执行绿色环保建站理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南极考察与生态保护”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化学习的内容。
任务一:收集信息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寒极,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有“冰雪高原”之称;年平均降水仅为30~50毫米,有“白色荒漠”之称;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素有“风库”称号。
(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________(填大洲名称)及其周边的海域。
(2)我国在建站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可能是________;据报道,2023年底,南极洲周围的海冰面积创历史最低水平。
任务二:交流分享
(3)依据下列思维导图,推理南极海冰面积缩减的地理过程。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也是新时代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任务三:成果展示
(4)秦岭站(74°56′S,163°42′E)位于图中的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处,图中甲、乙、丙、丁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
(5)秦岭站拥有海洋实验室,它观测与研究的大洋是________。南极地区秦岭站的建设有利于( )
[A]捕捞海洋资源 [B]开发矿产资源
[C]改变生态环境 [D]开展气候研究
17.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读南极洲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我国考察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
(2)秦岭站内部建有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岭站主楼建筑采用圆环形外表、架空离地的设计(下图主楼),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