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串讲1 气候类型的全球分布及影响
知识融合·搭项目
1.C 2.D 3.A 4.D 5.B 6.B 7.D 8.B 9.D 10.A
11.D 12.A
主题串讲2 区域位置的判读、影响及评价知识融合·搭项目
1.C 2.A 3.C 4.B 5.C 6.A 7.D 8.A
主题串讲3 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衣、食、住、行)
知识融合·搭项目
1.(1)A B C
(2)高或较高 多为毛皮衣服
(3)以丝绸为主要材料或质地轻柔薄爽
(4)宽大或透气性好
(5)气候复杂多样
2.B
3.(1)南方 排水
(2)水稻 潮湿
(3)B
(4)旱地 位于黄河下游,靠近海洋,气候温和,省内汇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样性的地貌,造就了鲁菜的食材选料品种异常丰富与均衡,多海鲜类食物等
(5)自然环境原因:我国外流区的中低纬度地区多为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地形多为山地丘陵,为不同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沿海地区水产品丰富,内陆地区则因河流众多,有利于多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人文原因:这些菜系多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如鲁菜与山东的儒家文化、川菜与四川的巴蜀文化等;人口众多,对饮食的需求量大且多样化;交通便利,促进了烹饪技艺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4.D 5.B 6.A
7.(1)B 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面积广大,骆驼是常见的牲畜。
(2)D 乙地位于青藏高原,气温低,牦牛体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适宜寒冷气候。
(3)C 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当地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
(4)A 丁地所在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交通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主题串讲4 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知识融合·搭项目
1.C 2.D 3.C 4.C 5.B 6.C 7.C 8.D 9.B 10.D
主题串讲5 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知识融合·搭项目
1.(1)海拔高 河谷
(2)纬度高,冬季气温低,雪期较长;有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地,坡度适宜开展滑雪运动;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降雪丰富
(3)反对开垦。理由:湿地起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蓄洪、防洪等作用
(4)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5)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2.B 3.A
4.(1)华南 长江流域 旱地
(2)秦岭 淮河 小麦(玉米、大豆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3)降水 畜牧
(4)高 热量 一
(5)河流分布广泛,水源充足;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合理即可)
5.B 6.D
7.(1)①少 ②畜牧业 ③灌溉农业
(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
(3)地势低洼,农田易受渍涝灾害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4)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旅游业等。
8.(1)黑 水稻
(2)①牧民 ②湿润
(3)禁止焚烧(或可以焚烧) 焚烧秸秆会污染空气,易引发火灾(或焚烧秸秆可以肥沃土壤,降低病虫害)
主题串讲6 自然环境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知识融合·搭项目
1.B 2.B 3.A 4.B 5.B 6.C
7.(1)乌拉尔 管道
(2)重 圣彼得堡工业区 矿产
主题串讲7 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防沙治沙、保护湿地、保护海洋环境)
知识融合·搭项目
1.(1)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2)丘陵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3)自然原因:梯田不利于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水利设施落后,灌溉条件较差;人文原因: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短缺等(符合题意即可) 利用梯田景观发展旅游业、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保护功能等(符合题意即可)。
(4)珍惜和合理利用耕地,保护优质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优质产田面积,提高产量等
2.D 3.C 4.D 5.D 6.C
7.(1)黄土高原 西高东低
(2)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坡耕地变梯田,荒山变果园
(3)森林(植被)
(4)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开采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发展林果业等
8.B 9.A 10.C
主题串讲8 区域联系与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
知识融合·搭项目
1.(1)渤海
(2)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劳动力丰富。
(3)较大(或悬殊) 资源(或矿产、劳动力) 大 水资源
(4)建立现代化交通体系;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加强产业联系。
2.A 3.C 4.B 5.A
6.(1)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广阔的腹地;缓解了能源紧张的局面;减轻了环境污染;提供了产业升级的机会。(任意两条即可)
(2)异:北部湾经济区①③④ 粤港澳大湾区②⑥
同:⑤⑦
(3)地理位置优越,邻近东南亚;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珠江三角洲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开放态势等
(4)便捷的交通
7.D 8.B主题素养立意
建立区域地形、气候对河流影响的知识结构,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主题内容阐释
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地形地势对河流流向、流速、水系形状、水能开发的影响,气候对河流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和汛期的影响这几种考查类型,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主题体系构建
核心项目聚焦
“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这一主题内容分析性较强,地形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从流向、流速、宽度、水量、结冰期以及水量变化等方面进行命题设计,以全面考查学生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掌握。
(1)通过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探究地形对河流流向、流速、水系形状和水能开发的影响。
(2)通过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探究气候对河流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和汛期长短的影响。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读亚欧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图显示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是( )
A.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
B.西部是高原,中部是盆地,东部是山地
C.地势起伏大,由西向东呈“低—高—低”变化
D.以高原为主,由西向东呈“高—低—高”变化
2.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人口最多,自然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位
福建省和台湾省有着极其深厚的“五缘关系”,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台湾岛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长度在全国居前列
B.河流水流速度慢
C.河流多自东向西流
D.水系呈向心状
4.由于受相同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台湾省和福建省水能资源都很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显著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河流落差大
D.降水量小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5.下图为长江径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信息显示,受夏季风影响,长江汛期来得晚,退得早
B.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修建水库调节不同季节枯水与丰水问题
C.图中信息显示长江径流量年际变化大,说明长江是条内流河
D.长江径流量大,会携带大量的泥沙冲入下游,造成“地上河”
6.根据学习内容,李华同学绘制了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分别填( )
A.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外流;热量
B.海拔高;内流;水源
C.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内流;水源
D.海拔高;外流;热量
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7~8题。
7.读图分析非洲气候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C.以赤道为界,气候南北对称分布
D.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范围均是世界最广的
8.气候对河流水文特点有比较大的影响,下列非洲河流的特点不是主要受气候影响形成的是( )
A.尼罗河虽然长度很长但水量较小
B.尼罗河历史上定期泛滥
C.刚果河形成世界上水量第二大的河流
D.尼罗河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完成9~10题。
9.图中四条河流,河水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 )
A.地下水补给 B.大气降水补给
C.湖泊水补给 D.冰雪融水补给
10.有关图中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含沙量最大 B.②——枯水期最长
C.③——流量最大 D.④——结冰期最长(共19张PPT)
主题串讲4 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化零为整·构体系
主题素养立意
建立区域地形、气候对河流影响的知识结构,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主题内容阐释
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地形地势对河流流向、流速、水系形状、水能开发的影响,气候对河流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和汛期的影响这几种考查类型,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主题体系构建
核心项目聚焦
“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这一主题内容分析性较强,地形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从流向、流速、宽度、水量、结冰期以及水量变化等方面进行命题设计,以全面考查学生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掌握。
(1)通过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探究地形对河流流向、流速、水系形状和水能开发的影响。
(2)通过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探究气候对河流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和汛期长短的影响。
知识融合·搭项目
项目1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读亚欧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图显示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是( )
A.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
B.西部是高原,中部是盆地,东部是山地
C.地势起伏大,由西向东呈“低—高—低”变化
D.以高原为主,由西向东呈“高—低—高”变化
√
2.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人口最多,自然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位
√
福建省和台湾省有着极其深厚的“五缘关系”,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台湾岛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长度在全国居前列
B.河流水流速度慢
C.河流多自东向西流
D.水系呈向心状
√
4.由于受相同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台湾省和福建省水能资源都很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显著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河流落差大
D.降水量小
√
项目2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5.下图为长江径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信息显示,受夏季风影响,长江汛期来得晚,退得早
B.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修建水库调节不同季节枯水与丰水问题
C.图中信息显示长江径流量年际变化大,说明长江是条内流河
D.长江径流量大,会携带大量的泥沙冲入下游,造成“地上河”
√
6.根据学习内容,李华同学绘制了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分别填( )
A.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外流;热量
B.海拔高;内流;水源
C.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内流;水源
D.海拔高;外流;热量
√
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7~8题。
7.读图分析非洲气候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C.以赤道为界,气候南北对称分布
D.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范围均是世界最广的
√
8.气候对河流水文特点有比较大的影响,下列非洲河流的特点不是主要受气候影响形成的是( )
A.尼罗河虽然长度很长但水量较小
B.尼罗河历史上定期泛滥
C.刚果河形成世界上水量第二大的河流
D.尼罗河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完成9~10题。
9.图中四条河流,河水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 )
A.地下水补给 B.大气降水补给
C.湖泊水补给 D.冰雪融水补给
√
10.有关图中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含沙量最大 B.②——枯水期最长
C.③——流量最大 D.④——结冰期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