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主题串讲7: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防沙治沙、保护湿地、保护海洋环境)(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地理复习主题串讲7: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防沙治沙、保护湿地、保护海洋环境)(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1 16:00:42

文档简介

主题素养立意
初步认识生态破坏的四种类型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掌握具体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等观念。
主题内容阐释
保护生态环境是初中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保持水土、防沙治沙、保护湿地、保护海洋环境四种,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学习对象,认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湿地退化和海洋灾害问题,并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主题体系构建
核心项目聚焦
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内容综合性强,命题时往往会先叙述问题情境,根据情境中涉及的环境问题进行命题分析,所以做这类题时要学会提取有用信息,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认识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制定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2)分析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认识土地荒漠化带来的多种危害,提出防沙治沙的合理建议。
(3)分析湿地退化产生的原因,了解湿地生态功能的丧失,提出保护湿地的治理措施。
(4)分析海洋灾害产生的原因,认识海洋问题的严峻性,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探究水土保持的问题
1.土地是人类衣食之源、立国之本。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梯田是山区人民农耕智慧的结晶,按照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时期形成的梯田和近现代形成的梯田。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南、北方的梯田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加,部分地区的梯田被废耕。目前,综合各种指标,我国耕地可划分为三个质量等级,一等为最好,三等为最差。
(1)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点即可)
(2)比较南、北方梯田的差异,完成下列填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部分梯田被废耕的自然和人文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题意各任意一点);
请你为梯田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我国耕地现状,请提出在今后耕地利用中需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点)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蒙古国70%的土地有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和沙漠化,是我国沙尘的形成源头。沙尘甚至会输送到韩国、日本等地区。因此,治理沙尘需要国际合作。图1为2023年5月19日我国沙尘天气实况图,相关研究表明,该沙尘过程,蒙古国的输沙平均贡献约为42%,图2为东北亚部分地区简图。读图,完成2~4题。
2.2023年5月19日,我国受沙尘暴天气影响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新  B.冀 
C.京  D.内蒙古
3.为治理土地的荒漠化和沙漠化,减轻沙尘天气,蒙古国应该(  )
①种植耐旱树种 ②增加载畜量 ③保护天然草场 ④开垦荒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下列治理沙尘暴的措施中,不能体现国际合作的是(  )
A.建立了“中日韩+蒙”东北亚沙尘暴防联控合作模式
B.联合国和中国联合主办“蒙古国防沙治沙技术研修班”
C.我国从“一带一路”的角度对蒙古国进行一定的投资和援助
D.蒙古国应引入对特定牧民的牧场税,以限制牧群的规模
探究湿地保护的有关问题
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读三江平原和三江源湿地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图中湿地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寒温带,蒸发微弱,气候冷湿
B.甲冰川广布,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湿地面积广
C.乙是长江、澜沧江、怒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D.乙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太阳能丰富
6.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护湿地的是(  )
A.持续监测,防控湿地污染和退化
B.加强湿地保护教育,提高民众意识
C.因地制宜开垦已退化的湿地,做到地尽其用
D.开展湿地研究,建立共享信息库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作为黄土高原重要组成部分的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包括榆林和延安两市。昔日,陕北地区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现在,沙地披绿装,坡耕地变梯田,荒山变果园,土不下坡,绿水长流,陕北地区逐渐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1)陕北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填地形区),其地势特点是________。
(2)结合材料可知,昔日陕北地区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经过多年的生态环境治理,现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面貌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土流失实验说明________具有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
(4)陕北地区既要发展经济,让人们过上富足的生活,又要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请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护海洋环境的有关问题
赤潮是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赤潮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大量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近年来,我国珠江口一带海域曾多次发生大面积的赤潮灾害。据此完成8~10题。
8.造成珠江口水域赤潮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向海洋排放过多的(  )
①建筑垃圾 ②工业废水 ③生活污水 ④厨余垃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下列行业中,受赤潮影响最小的是(  )
A.近海航运 B.水产养殖
C.渔业 D.海滨旅游
10.下列关于赤潮问题的解决方法,描述正确的(  )
A.制定城市交通限行政策
B.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
C.禁止向海洋超标排放废污水
D.禁止开采海洋石油资源主题串讲1 气候类型的全球分布及影响
知识融合·搭项目
1.C 2.D 3.A 4.D 5.B 6.B 7.D 8.B 9.D  10.A
11.D 12.A
主题串讲2 区域位置的判读、影响及评价知识融合·搭项目
1.C 2.A 3.C 4.B 5.C 6.A 7.D 8.A
主题串讲3 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衣、食、住、行)
知识融合·搭项目
1.(1)A B C
(2)高或较高 多为毛皮衣服
(3)以丝绸为主要材料或质地轻柔薄爽
(4)宽大或透气性好
(5)气候复杂多样
2.B
3.(1)南方 排水
(2)水稻 潮湿
(3)B
(4)旱地 位于黄河下游,靠近海洋,气候温和,省内汇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样性的地貌,造就了鲁菜的食材选料品种异常丰富与均衡,多海鲜类食物等
(5)自然环境原因:我国外流区的中低纬度地区多为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地形多为山地丘陵,为不同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沿海地区水产品丰富,内陆地区则因河流众多,有利于多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人文原因:这些菜系多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如鲁菜与山东的儒家文化、川菜与四川的巴蜀文化等;人口众多,对饮食的需求量大且多样化;交通便利,促进了烹饪技艺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4.D 5.B 6.A
7.(1)B 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面积广大,骆驼是常见的牲畜。
(2)D 乙地位于青藏高原,气温低,牦牛体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适宜寒冷气候。
(3)C 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当地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
(4)A 丁地所在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交通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主题串讲4 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知识融合·搭项目
1.C 2.D 3.C 4.C 5.B 6.C 7.C 8.D 9.B 10.D
主题串讲5 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知识融合·搭项目
1.(1)海拔高 河谷
(2)纬度高,冬季气温低,雪期较长;有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地,坡度适宜开展滑雪运动;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降雪丰富
(3)反对开垦。理由:湿地起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蓄洪、防洪等作用
(4)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5)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2.B 3.A
4.(1)华南 长江流域  旱地
(2)秦岭 淮河 小麦(玉米、大豆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3)降水 畜牧
(4)高 热量 一
(5)河流分布广泛,水源充足;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合理即可)
5.B 6.D
7.(1)①少 ②畜牧业 ③灌溉农业
(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
(3)地势低洼,农田易受渍涝灾害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4)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旅游业等。
8.(1)黑 水稻
(2)①牧民 ②湿润
(3)禁止焚烧(或可以焚烧) 焚烧秸秆会污染空气,易引发火灾(或焚烧秸秆可以肥沃土壤,降低病虫害)
主题串讲6 自然环境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知识融合·搭项目
1.B 2.B 3.A 4.B 5.B 6.C
7.(1)乌拉尔 管道
(2)重 圣彼得堡工业区 矿产
主题串讲7 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防沙治沙、保护湿地、保护海洋环境)
知识融合·搭项目
1.(1)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2)丘陵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3)自然原因:梯田不利于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水利设施落后,灌溉条件较差;人文原因: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短缺等(符合题意即可) 利用梯田景观发展旅游业、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保护功能等(符合题意即可)。
(4)珍惜和合理利用耕地,保护优质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优质产田面积,提高产量等
2.D 3.C 4.D 5.D 6.C
7.(1)黄土高原 西高东低
(2)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坡耕地变梯田,荒山变果园
(3)森林(植被)
(4)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开采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发展林果业等
8.B 9.A 10.C
主题串讲8 区域联系与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
知识融合·搭项目
1.(1)渤海
(2)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劳动力丰富。
(3)较大(或悬殊) 资源(或矿产、劳动力) 大 水资源
(4)建立现代化交通体系;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加强产业联系。
2.A 3.C 4.B 5.A
6.(1)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广阔的腹地;缓解了能源紧张的局面;减轻了环境污染;提供了产业升级的机会。(任意两条即可)
(2)异:北部湾经济区①③④ 粤港澳大湾区②⑥ 
同:⑤⑦
(3)地理位置优越,邻近东南亚;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珠江三角洲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开放态势等
(4)便捷的交通
7.D 8.B(共27张PPT)
主题串讲7 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防沙治沙、保护湿地、保护海洋环境)
化零为整·构体系
主题素养立意
初步认识生态破坏的四种类型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掌握具体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等观念。
主题内容阐释
保护生态环境是初中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保持水土、防沙治沙、保护湿地、保护海洋环境四种,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学习对象,认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湿地退化和海洋灾害问题,并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主题体系构建
核心项目聚焦
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内容综合性强,命题时往往会先叙述问题情境,根据情境中涉及的环境问题进行命题分析,所以做这类题时要学会提取有用信息,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认识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制定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2)分析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认识土地荒漠化带来的多种危害,提出防沙治沙的合理建议。
(3)分析湿地退化产生的原因,了解湿地生态功能的丧失,提出保护湿地的治理措施。
(4)分析海洋灾害产生的原因,认识海洋问题的严峻性,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知识融合·搭项目
项目1 探究水土保持的问题
1.土地是人类衣食之源、立国之本。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梯田是山区人民农耕智慧的结晶,按照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时期形成的梯田和近现代形成的梯田。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南、北方的梯田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加,部分地区的梯田被废耕。目前,综合各种指标,我国耕地可划分为三个质量等级,一等为最好,三等为最差。
(1)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点即可)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2)比较南、北方梯田的差异,完成下列填空。
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丘陵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3)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部分梯田被废耕的自然和人文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题意各任意一点);
请你为梯田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原因:梯田不利于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水利设施落后,灌溉条件较差;人文原因: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短缺等(符合题意即可)
利用梯田景观发展旅游业、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保护功能等(符合题意即可)。
(4)针对我国耕地现状,请提出在今后耕地利用中需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点)
珍惜和合理利用耕地,保护优质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优质产田面积,提高产量等
项目2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蒙古国70%的土地有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和沙漠化,是我国沙尘的形成源头。沙尘甚至会输送到韩国、日本等地区。因此,治理沙尘需要国际合作。图1为2023年5月19日我国沙尘天气实况图,相关研究表明,该沙尘过程,蒙古国的输沙平均贡献约为42%,图2为东北亚部分地区简图。读图,完成2~4题。
2.2023年5月19日,我国受沙尘暴天气影响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
A.新  B.冀 
C.京  D.内蒙古
3.为治理土地的荒漠化和沙漠化,减轻沙尘天气,蒙古国应该(  )
①种植耐旱树种 ②增加载畜量 ③保护天然草场 ④开垦荒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下列治理沙尘暴的措施中,不能体现国际合作的是(  )
A.建立了“中日韩+蒙”东北亚沙尘暴防联控合作模式
B.联合国和中国联合主办“蒙古国防沙治沙技术研修班”
C.我国从“一带一路”的角度对蒙古国进行一定的投资和援助
D.蒙古国应引入对特定牧民的牧场税,以限制牧群的规模

项目3 探究湿地保护的有关问题
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读三江平原和三江源湿地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图中湿地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寒温带,蒸发微弱,气候冷湿
B.甲冰川广布,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湿地面积广
C.乙是长江、澜沧江、怒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D.乙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太阳能丰富

6.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护湿地的是(  )
A.持续监测,防控湿地污染和退化
B.加强湿地保护教育,提高民众意识
C.因地制宜开垦已退化的湿地,做到地尽其用
D.开展湿地研究,建立共享信息库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作为黄土高原重要组成部分的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包括榆林和延安两市。昔日,陕北地区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现在,沙地披绿装,坡耕地变梯田,荒山变果园,土不下坡,绿水长流,陕北地区逐渐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1)陕北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填地形区),其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
黄土高原
西高东低
(2)结合材料可知,昔日陕北地区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多年的生态环境治理,现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面貌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土流失实验说明___________具有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
(4)陕北地区既要发展经济,让人们过上富足的生活,又要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请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坡耕地变梯田,荒山变果园
森林(植被)
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开采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发展林果业等
项目4 保护海洋环境的有关问题
赤潮是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赤潮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大量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近年来,我国珠江口一带海域曾多次发生大面积的赤潮灾害。据此完成8~10题。
8.造成珠江口水域赤潮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向海洋排放过多的
(  )
①建筑垃圾 ②工业废水 ③生活污水 ④厨余垃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下列行业中,受赤潮影响最小的是(  )
A.近海航运 B.水产养殖
C.渔业 D.海滨旅游


10.下列关于赤潮问题的解决方法,描述正确的(  )
A.制定城市交通限行政策
B.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
C.禁止向海洋超标排放废污水
D.禁止开采海洋石油资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