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第三章:海洋与陆地(课件69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地理复习第三章:海洋与陆地(课件69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1 16:16:18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海陆分布
1.填空
(1)在图中字母所在处,填出相对应的大洲或大洋的名称。
(2)世界海陆的比例:地球上海洋面积占________,陆地面积占________(即七分海洋,__________分陆地)。
(3)世界海陆的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____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71%
29%



2.连线
洋     两个海域之间的较窄水道
海     大洋的边缘部分
海峡    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
大陆    面积较小且四面环水的陆地
岛屿    伸入海洋(或湖泊)的陆地
半岛    地球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
3.填空
(1)从图中可以看出,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半球,但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________陆地面积。


大于
(2)填出下表中大洲分界线
大洲 代号 界线
亚洲与欧洲 Ⅰ 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________海峡
亚洲与非洲 Ⅱ ________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 Ⅲ ________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Ⅳ ________海峡
乌拉尔
乌拉尔
土耳其
苏伊士
巴拿马
白令
4.判断
(1)地球海陆比例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  )
(2)世界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亚洲和欧洲。 (  )
(3)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
(4)南极洲是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 (  )
(5)赤道一共穿过了四个大陆。 (  )
(6)完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 (  )
×
×


×

下图为各纬度海洋与陆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1.半球海陆比符合图示的是(  )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北半球都是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世界海陆分布符合图示的是(  )
A.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C.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大致为7∶3
D.南极附近以海洋为主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是我国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高清东半球气象云图(图1),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形状,若要进一步了解全球的海陆分布,可将地球分为两个半球绘制成简图。
(1)我们可以从“风云四号”拍摄的云图上________(填“目睹”或“推测”)地球的球体形状。
(2)读图2可知,从东半球中
可以看到的完整大洋是
________。从东西半球看,
海洋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半
球。
目睹
印度洋
西
(3)读图3,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半球,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________洲。

南极
(4)水半球和陆半球(图4)。
①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在水半球内,海洋面积占90%,陆地面积占10%。
②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
但是在陆半球内,陆地面积占
________%,如图4右图所示。
结论:地球表面,无论怎样划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________(填“多”或“少”)于陆地。
48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但无论怎样比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023年5月18日—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成功举办,中国同中亚国家一致同意着眼未来,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读中亚位置和“第二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完成第4题。
七大洲 四大洋
4.连云港至鹿特丹的“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中亚连通的两大洋是(  )
A.北冰洋与印度洋
B.印度洋与太平洋
C.太平洋与北冰洋
D.太平洋与大西洋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航行,船队于1522年成功返回西班牙,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材料二 如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和模拟最近环球航行路线图(图1)。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
(2)图中模拟最近环球航行路线中,①处为____________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②处为________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洲。
(4)七大洲中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亚洲、________和欧洲,四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
北冰洋
苏伊士
巴拿马
南极洲
北美洲
印度洋
赤道穿过大陆的个数和穿过大洲的个数不同
赤道穿过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赤道穿过的大洲除了南美洲和非洲,还有大洋洲和亚洲,赤道穿过了大洋洲和亚洲的部分岛屿。
1.填空
(1)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包括________运动、________的升降和人类活动。
任务二 海陆变迁
地壳
海平面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读下图说一说大陆漂移说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陆漂移说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读图,总结大陆漂移说主要证据。
A_________拼合;B相同的________;C________结构相同。
大陆轮廓
生物
古地质
2.填图
在图中填出数码①~⑥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答案: ①欧亚板块 ②美洲板块 ③太平洋板块 ④印度洋板块 ⑤非洲板块 ⑥南极洲板块
(1)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大洋洲属于________板块。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___板块。中国主要位于________板块。
(2)图中B处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交界处,是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带。
(3)图中A处位于________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4)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___地带和__________________地带。
太平洋
印度洋
印度洋
欧亚
太平洋
欧亚
火山
地震
欧亚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在地理课上,为验证板块构造学说,老师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略有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图1为该实验示意图,图2为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板块构造学说
1.该实验可以反映出(  )
A.全球有六大板块 B.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海陆在不断变迁 D.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实验模拟的现象相似的是(  )
A.红海的形成
B.地中海不断缩小
C.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D.日本常发生地震


3.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板块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板块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C是_________山脉,D是________海峡。
(3)我国地理工作者在C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________,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喜马拉雅
土耳其
海洋
地壳的变动
(4)我国东部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带(填火山、地震带名称),西南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填火山、地震带名称),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
板块的运动方向
(1)“← →”表示张裂拉伸。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2)“→←”表示碰撞挤压。 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限时提能训练(三) 海洋与陆地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据此完成1~2题。
1.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这是因为地球表面(  )
[A]海洋面积大 [B]陆地面积大
[C]海陆面积相差不大 [D]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2.下图中能够正确反映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
[A]      [B]     [C]     [D]

1.A 2.D [第1题,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海洋面积广大,因此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中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海陆面积相差很大,任何半球陆地面积均要小于海洋面积。故选A。第2题,由上题可知,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图中能够正确反映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的是D选项。故选D。]
地球表面分布着广阔的海洋和陆地。读半球范围示意图,完成3~4题。
3.由图可知,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  )
[A]①和②半球 [B]②和③半球
[C]②和④半球 [D]③和④半球
4.图①中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乌拉尔河


3.C 4.B [第3题,由图可知,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集中于②北半球和④东半球,海洋集中于③南半球和①西半球。故选C。第4题,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巴拿马运河是甲北美洲与乙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河是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之一。故选B。]
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帮助我们记忆各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结合七大洲面积比较示意图和部分大洲轮廓示意图,完成5~6题。
5.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
[A]①—A [B]②—G
[C]④—F [D]⑦—B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⑥两大洲可以用口诀“乌乌里大黑土”来描述分界的地理事物
[B]G与F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C]①③大洲隔白令海峡相望
[D]⑤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5.C 6.B [第5题 ,结合面积来看,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结合轮廓图来看,A、G、F、B分别是非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故对应搭配正确的是④—F。故选C。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①⑥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可以用口诀“乌乌里大黑土”来描述分界的地理事物,A正确;G与A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B错误;①③大洲隔白令海峡相望,C正确;⑤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天宫空间站是我国自主研发,距地400~450千米绕地飞行的空间站系统。读天宫空间站某时刻运行位置和轨迹图,完成7~8题。
7.对①②③④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亚洲,②是欧洲
[B]③是非洲,④是北美洲
[C]②④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D]①③大洲分界线是马六甲海峡
8.天宫空间站接下来将飞过的大洋甲是(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7.C 8.D [第7题,读图可知,图中①是亚洲,②是北美洲,③是非洲,④是南美洲,A、B错误;②北美洲和④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正确;①亚洲和③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D错误。第8题,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天宫空间站位于南美洲上空,结合空间站运行轨迹可知,天宫空间站接下来将飞过的大洋甲是大西洋。故选D。]
2024年3月底,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在十堰市郧西县西北部的郧西大梁地区开展的重要化石层调查中,发现了丰富典型的泥盆纪珊瑚化石(如下图)。读图,完成9~10题。
9.研究团队在郧西县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可以证明(  )
[A]板块运动 [B]人类活动
[C]气候变暖 [D]海陆变迁
10.下列地理现象与郧西珊瑚化石成因一致的有(  )
①日本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 ②喜马拉雅山上有海螺化石 ③非洲与南美洲古老地层相似 ④中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水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D 10.D [第9题,勋西大梁地区是陆地,发现了海洋生物泥盆纪珊瑚化石,说明此地发生过海陆变迁,与板块运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无关。故选D。第10题,郧西珊瑚化石的形成是因为该地区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了海陆变迁。日本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是人类活动造成的,①错误;喜马拉雅山上有海螺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形成了陆地,属于自然条件下的海陆变迁现象,②正确;非洲与南美洲古老地层相似,属于大陆漂移现象,③错误;中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水井,说明这里原先是陆地,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形成了海洋,属于自然条件下的海陆变迁现象,④正确。故选D。]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4年4月29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0级地震,如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部分)。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板块①是(  )
[A]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欧亚板块 [D]印度洋板块
12.对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
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②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③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④位于岛屿,地壳比较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1.D 12.C [第11题,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包括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等的印度洋板块,故选D。第12题,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①③正确,故选C。]
(2023·枣庄中考)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读图,完成13~15题。
13.下列有关土耳其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临里海 [B]地跨亚欧两洲
[C]位于热带 [D]位于西半球
14.土耳其地震主要是由于(  )
[A]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D]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15.在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有(  )
①在楼房应迅速乘电梯逃离 ②在家中可暂时躲在墙角或卫生间 ③在室外应避开高大建筑物 ④在教室应坐在原地保持静止不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B 14.C 15.B [第13题,读图可知,土耳其北临黑海,东临里海,位于北温带、东半球,地跨亚欧两洲。故选B。第14题,土耳其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C正确。故选C。第15题,地震发生时,在楼房应暂时躲在墙角或卫生间,地震逃生时切不可乘坐电梯逃生,因为地震容易引发断电和楼体变形,从而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①错误,②正确;在教室应由老师组织,学生用书包护住头部或立刻躲到课桌下面,待主震过后,由老师组织迅速有秩序地撤离,④错误;在室外应避开高大建筑物,要到空旷的广场,在建筑物旁会有高空坠物的危险,③正确。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
16.地球太大了,为了研究地球的海陆分布,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地球分为两个半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探究一:地理界线
(1)读陆半球图,B点与C点所在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两半球,B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探究二:大洲、大洋分布
(2)读陆半球图和水半球图可知,C点所在的经线穿过的大洲有亚洲、________、南极洲;关于水半球中心点(47°S,178°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 [B]属于热带地区
[C]位于太平洋中 [D]位于高纬地区
(0°,30°W)
白令海峡
大洋洲

探究三:海陆分布特点
(3)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________陆地面积。
大于
探究四:海陆变迁
(4)海洋与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如下框图所示海陆变化的原因,请把序号①②③处对应的内容补充完整。
a.自然原因 b.人为原因
c.海平面的升降 d.人类活动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填字母)
d
b
c
17.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根据图中字母代号填出大洲的名称。
A________洲;D________洲。
(2)根据图中数字代号填出大洋的名称。
②________洋。
(3)纬度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__洋。(填名称)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
北美

大西
南极
北冰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18.“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下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此次模拟旅游从无锡出发,先后经过了众多大洲和大洋,最后回到无锡。其中C为__________洋,D为________洲。
(2)此次模拟旅游途中经过两个著名的运河,其中B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两大洲的分界线。
(3)某同学查旅行攻略时发现,①处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原因是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交汇处。
大西
南美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非洲
地中海—喜马拉雅
(4)地中海位于两大板块之间,从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以看出:地中海面积将不断________(填“扩大”或“缩小”),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小
地中海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处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如图1是利用水、吸管、海绵纸、盆等材料模拟地球板块运动,进行火山、地震带分布原因探究的实验。下图示意实验场景。
如图2,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
(1)图1漂浮在盆中水面上的海绵纸可以看作是漂移的________。
(2)图1当小组成员对着吸管吹气时,拼合成一块的海绵纸将____________(填“分离”或“聚集”);气泡从海绵纸____________(填“纸内部”或“纸裂缝处”)冒出。
(3)本实验说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________(填“活跃”或“稳定”);板块内部,地壳运动________(填“活跃”或“稳定”)。
(4)图2所示板块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则会形成____________。
板块
分离
纸裂缝处
活跃
稳定
张裂拉伸
裂谷或海洋
(5)亚洲东部的日本是典型的“地震国”,图3中甲、乙两地代表日本的是________。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任务一 海陆分布
1.填空
(1)在图中字母所在处,填出相对应的大洲或大洋的名称。
(2)世界海陆的比例:地球上海洋面积占________,陆地面积占________(即七分海洋,__________分陆地)。
(3)世界海陆的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____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连线
洋     两个海域之间的较窄水道
海     大洋的边缘部分
海峡    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
大陆    面积较小且四面环水的陆地
岛屿    伸入海洋(或湖泊)的陆地
半岛    地球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
3.填空
(1)从图中可以看出,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半球,但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________陆地面积。
(2)填出下表中大洲分界线
大洲 代号 界线
亚洲与 欧洲 Ⅰ 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________海峡
亚洲与 非洲 Ⅱ ________运河
北美洲与 南美洲 Ⅲ ________运河
亚洲与 北美洲 Ⅳ ________海峡
4.判断
(1)地球海陆比例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  )
(2)世界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亚洲和欧洲。 (  )
(3)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
(4)南极洲是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 (  )
(5)赤道一共穿过了四个大陆。 (  )
(6)完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 (  )
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下图为各纬度海洋与陆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半球海陆比符合图示的是(  )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北半球都是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世界海陆分布符合图示的是(  )
A.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C.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大致为7∶3
D.南极附近以海洋为主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是我国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高清东半球气象云图(图1),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形状,若要进一步了解全球的海陆分布,可将地球分为两个半球绘制成简图。
(1)我们可以从“风云四号”拍摄的云图上________(填“目睹”或“推测”)地球的球体形状。
(2)读图2可知,从东半球中可以看到的完整大洋是________。从东西半球看,海洋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半球。
(3)读图3,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半球,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________洲。
(4)水半球和陆半球(图4)。
①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在水半球内,海洋面积占90%,陆地面积占10%。
②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但是在陆半球内,陆地面积占________%,如图4下图所示。
结论:地球表面,无论怎样划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________(填“多”或“少”)于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但无论怎样比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七大洲 四大洋
2023年5月18日—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成功举办,中国同中亚国家一致同意着眼未来,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读中亚位置和“第二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完成第4题。
4.连云港至鹿特丹的“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中亚连通的两大洋是(  )
A.北冰洋与印度洋
B.印度洋与太平洋
C.太平洋与北冰洋
D.太平洋与大西洋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航行,船队于1522年成功返回西班牙,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材料二 如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和模拟最近环球航行路线图(图1)。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
(2)图中模拟最近环球航行路线中,①处为____________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②处为________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洲。
(4)七大洲中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亚洲、________和欧洲,四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
赤道穿过大陆的个数和穿过大洲的个数不同
赤道穿过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赤道穿过的大洲除了南美洲和非洲,还有大洋洲和亚洲,赤道穿过了大洋洲和亚洲的部分岛屿。
任务二 海陆变迁
1.填空
(1)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包括________运动、________的升降和人类活动。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读下图说一说大陆漂移说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总结大陆漂移说主要证据。
  
A________拼合;B相同的________;C________结构相同。
2.填图
在图中填出数码①~⑥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1)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大洋洲属于________板块。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___板块。中国主要位于________板块。
(2)图中B处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交界处,是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带。
(3)图中A处位于________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4)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_地带和________地带。
板块构造学说
在地理课上,为验证板块构造学说,老师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略有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图1为该实验示意图,图2为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实验可以反映出(  )
A.全球有六大板块 B.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海陆在不断变迁 D.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实验模拟的现象相似的是(  )
A.红海的形成
B.地中海不断缩小
C.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D.日本常发生地震
3.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板块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板块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C是________山脉,D是________海峡。
(3)我国地理工作者在C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________,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东部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带(填火山、地震带名称),西南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带(填火山、地震带名称),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板块的运动方向
(1)“← →”表示张裂拉伸。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2)“→←”表示碰撞挤压。 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课后检测,请完成限时提能训练(三)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基础知识储备
1.(1)
INCLUDEPICTURE "TADL24-814.TIF" INCLUDEPICTURE "\\\\共享机\\e\\11.2025初中总复习\\1.已制作\\CM\\课件 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地理(方正+图)\\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陈敏\\1.课件\\24-25\\2025版初中总复习\\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专用)\\2.Word文档\\3.参考答案与精析\\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2)71% 29% 三 (3)北 南
2.
INCLUDEPICTURE "TADL24-814+.TIF" INCLUDEPICTURE "\\\\共享机\\e\\11.2025初中总复习\\1.已制作\\CM\\课件 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地理(方正+图)\\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陈敏\\1.课件\\24-25\\2025版初中总复习\\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专用)\\2.Word文档\\3.参考答案与精析\\TADL24-814+.TIF" \* MERGEFORMATINET
3.(1)东 北 大于 (2)乌拉尔 乌拉尔 土耳其 苏伊士
巴拿马 白令
4.(1)× (2)× (3)√ (4)√ (5)× (6)√
任务目标达成
1.D 2.C
3.(1)目睹 (2)印度洋 西 (3)北 南极 (4)48 多
4.D
5.(1)北冰洋 (2)苏伊士 巴拿马 (3)南极洲 (4)北美洲
印度洋
任务二
基础知识储备
1.(1)地壳 海平面
(2)大陆漂移说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大陆轮廓  生物 古地质
2.①欧亚板块 ②美洲板块 ③太平洋板块 ④印度洋板块
⑤非洲板块 ⑥南极洲板块
(1)太平洋 印度洋 印度洋 欧亚
(2)太平洋 欧亚 火山 地震
(3)欧亚
(4)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任务目标达成
1.B 2.A
3.(1)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2)喜马拉雅 土耳其 (3)海洋
地壳的变动 (4)环太平洋火山地震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