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章:第一讲区域特征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67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章:第一讲区域特征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67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1 16:21:59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 南方地区
第一讲 区域特征 长江中下游平原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基础知识储备
1.秦岭—淮河 青藏高原 亚热带、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少雨 无 小 常绿阔叶林 红土地
2.(1)√ (2)× (3)√ (4)×
3.A四川 B云贵 C长江中下游 D东南
任务目标达成
1.A 2.A 3.D 4.C 5.D 6.D
7.(1)闽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D
(3)该地区水热充足,地形多样,水域广阔等,从而形成了食材的多样性
(4)高速公路呈环状;沿海分布;北部较密集,南部较稀疏 受岛屿地形限制;地形中南部高,北部低
(5)对输入区(北京):缓解蔬菜品种少、供应不足的问题;满足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对输出区(海南):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任务二
基础知识储备
1.黄 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平原 鱼米之乡 淡水 江海交汇 长江
2.(1)√ (2)√ (3)× (4)× (5)√
任务目标达成
1.B 2.D 3.C
4.(1)便利的水陆交通、丰富的自然资源
(2)武汉 电子信息、机械工业
(3)钢铁 汽车
5.D 6.C
第二讲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基础知识储备
东 西 香港岛 澳门半岛 自由贸易 金融 旅游博彩
任务目标达成
1.(1)南
(2)地理位置优越,靠近东南亚,交通便利等
(3)广州、深圳
(4)资源丰富,土地租金低,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
2.D 3.A
任务二
基础知识储备
1.(1)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2)亚洲天然植物园 樟树 红桧 (4)日月潭 (5)甜岛 米仓 水果
2.(1)× (2)√ (3)√ (4)× (5)√
3.东 南 台湾 福建 台湾
任务目标达成
1.B 2.C 3.B第一讲 区域特征 长江中下游平原
任务一 区域特征
1.填表
完成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表格内容。
位置、 范围 位于________以南、________以东,东面和南面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地形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主要地形区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气候 属于________气候 ,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上
河流 水量较大,汛期长,________结冰期,含沙量较________
植被和 土壤 以________为主,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 , 被称为“________”
2.判断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以下判断。
(1)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气候湿热,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 (  )
(2)南方地区农业特点: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  )
(3)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 (  )
(4)南方地区盛产茶、竹、甘蔗、橡胶等经济作物,以及柑橘、苹果、菠萝等水果。 (  )
3.填图
在南方地区位置和地形图上写出字母A、B、C、D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山青水碧 物产富饶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龙年春晚一曲《上春山》火遍全网。该曲作者融入了南方云贵高原地区贵州省当地少数民族民歌的元素。据此完成1~3题。
1.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地区以(  )
A.高原、盆地为主  B.平原、高原为主
C.平原、丘陵为主 D.低山丘陵为主
2.下列有关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河流稀少,内流河为主
D.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3.南方地区的温度带、干湿地区、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A.中温带、干旱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B.暖温带、半湿润区、一年两熟
C.亚热带、半湿润区、一年三熟
D.亚热带、湿润区、一年两熟或三熟
读我国南方地区简图,完成4~6题。
4.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青稞
5.图中①“”区域是我国某重要的丘陵地形分布区。下列关于该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江南水乡”之称 B.被称为“鱼米之乡”
C.被誉为“天府之国” D.分布着贫瘠的红壤
6.图中②“”区域是我国某个重要的高原分布区,该高原的地形特点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崎岖不平、坝子农业
通江达海 经济发达
7.读我国某地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乙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来自其名称,河流乙是________江,由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地势大体________________。
(2)家住长沙的小明同学暑假到贵州游玩。他的旅游日记这样写道:“来到贵州,发现这里有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很多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山寨村民,都从大山深处逐渐搬迁出来,而把原来的山开发成旅游景点……贵州真是凉爽呀!”以下所列贵州当地致富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
A.从事农副业生产,增加收入
B.环境极差区进行易地搬迁
C.发展乡村旅游业
D.毁林开荒,大力发展种植业
(3)该区域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主要得益于当地有丰富的食材。食材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述海南岛交通线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南是全国重要的冬季蔬菜北运(北京)基地,从资源调配的角度,分析“南蔬北运”对两地带来的影响。
南方地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我国主要受冬季风的影响,四川盆地北侧的秦岭、大巴山脉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减弱了冬季风对四川盆地的影响,使得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偏高。同样道理,地处横断山脉南侧的西双版纳,受横断山脉的阻挡作用,冬季风不易到达这里,因此形成热带气候,而同纬度的广州却因为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较低,为亚热带气候。
任务二 长江中下游平原
【基础填充】
1.填表
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和 范围 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主要包括A________市、B________省南部和C________省北部地区
地形和 河湖 地势低平,地形以________为主,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
成为 “鱼米 之乡”的 原因 ①地势平坦,气候湿热,土壤肥沃,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②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鱼产区
交通 重要性 地处________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_______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内陆地区;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2.判断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以下判断。
(1)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  )
(3)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  )
(4)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位于我国江苏省。 (  )
(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传统水乡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  )
地理条件优越 鱼米之乡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阴影表示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量种植的某作物主要分布区,判断该作物是(  )
A.玉米  B.水稻 
C.谷子  D.大豆
2.下列长江中下游平原中,位于江西省的是________。 (  )
A.江汉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苏皖沿江平原 D.鄱阳湖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的优势条件有(  )
①水热条件优越 ②土壤肥沃 ③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④便于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发展灌溉农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沿江分布的城市 沿江工业走廊
4.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走廊:
(1)分布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越的自然条件。
(2)工业基地: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以长沙、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①以________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②以长株潭为中心的________基地。
(3)沿江工业走廊:①________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②________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等汽车工业基地。
保护“母亲河”
长江经济带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该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5~6题。
5.关于长江经济带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
B.长江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运
C.自西向东依次连接了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D.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6.下列措施符合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基本思路的有(  )
①加强上游植被保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②充分发挥长江水能宝库的重大作用 ③长江中游地区切实推进退田还湖工作 ④以长江为纽带推动中西部协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上海与北京城市职能的区别
(1)北京: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课后检测,请完成限时提能训练(二十一)(共67张PPT)
第一讲 区域特征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十六章 南方地区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区域特征
1.填表
完成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表格内容。
位置、
范围 位于___________以南、________以东,东面和南面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秦岭—淮河
青藏高原
地形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主要地形区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气候 属于_________________气候 ,特征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上
河流 水量较大,汛期长,________结冰期,含沙量较________
植被和
土壤 以___________为主,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被称为“________”
亚热带、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

冬季温暖少雨


常绿阔叶林
红土地
2.判断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以下判断。
(1)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气候湿热,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 (  )
(2)南方地区农业特点: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  )
(3)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 (  )
(4)南方地区盛产茶、竹、甘蔗、橡胶等经济作物,以及柑橘、苹果、菠萝等水果。 (  )

×

×
3.填图
在南方地区位置和地形图上写出字母A、B、C、D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答案: A四川 B云贵 C长江中下游 D东南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龙年春晚一曲《上春山》火遍全网。该曲作者融入了南方云贵高原地区贵州省当地少数民族民歌的元素。据此完成1~3题。
山青水碧 物产富饶
1.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地区以(  )
A.高原、盆地为主  B.平原、高原为主
C.平原、丘陵为主 D.低山丘陵为主
2.下列有关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河流稀少,内流河为主
D.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3.南方地区的温度带、干湿地区、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A.中温带、干旱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B.暖温带、半湿润区、一年两熟
C.亚热带、半湿润区、一年三熟
D.亚热带、湿润区、一年两熟或三熟

读我国南方地区简图,完成4~6题。
4.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青稞
5.图中①“ ”区域是我国某重要的丘陵地形分布区。下列关于该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江南水乡”之称 B.被称为“鱼米之乡”
C.被誉为“天府之国” D.分布着贫瘠的红壤


6.图中②“ ”区域是我国某个重要的高原分布区,该高原的地形特点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崎岖不平、坝子农业

7.读我国某地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通江达海 经济发达
(1)河流乙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来自其名称,河流乙是________江,由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地势大体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住长沙的小明同学暑假到贵州游玩。他的旅游日记这样写道:“来到贵州,发现这里有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很多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山寨村民,都从大山深处逐渐搬迁出来,而把原来的山开发成旅游景点……贵州真是凉爽呀!”以下所列贵州当地致富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
A.从事农副业生产,增加收入
B.环境极差区进行易地搬迁
C.发展乡村旅游业
D.毁林开荒,大力发展种植业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该区域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主要得益于当地有丰富的食材。食材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述海南岛交通线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水热充足,地形多样,水域广阔等,从而形成了食材的多样性
高速公路呈环状;沿海分布;北部较密集,南部较稀疏 
受岛屿地形限制;地形中南部高,北部低
(5)海南是全国重要的冬季蔬菜北运(北京)基地,从资源调配的角度,分析“南蔬北运”对两地带来的影响。
对输入区(北京):缓解蔬菜品种少、供应不足的问题;满足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对输出区(海南):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南方地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我国主要受冬季风的影响,四川盆地北侧的秦岭、大巴山脉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减弱了冬季风对四川盆地的影响,使得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偏高。同样道理,地处横断山脉南侧的西双版纳,受横断山脉的阻挡作用,冬季风不易到达这里,因此形成热带气候,而同纬度的广州却因为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较低,为亚热带气候。
【基础填充】
1.填表
江海交汇之地。
任务二 长江中下游平原
位置和
范围 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主要包括A________市、B________省南部和C________省北部地区
地形和
河湖 地势低平,地形以________为主,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


上海
江苏
浙江
平原
鱼米之乡
成为“鱼米
之乡”的
原因 ①地势平坦,气候湿热,土壤肥沃,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②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鱼产区
交通
重要性 地处___________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_______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内陆地区;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淡水
江海交汇
长江
2.判断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以下判断。
(1)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  )
(3)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  )
(4)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位于我国江苏省。 (  )
(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传统水乡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  )


×
×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完成1~3题。
地理条件优越 鱼米之乡
1.图中阴影表示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量种植的某作物主要分布区,判断该作物是(  )
A.玉米  B.水稻 
C.谷子  D.大豆
2.下列长江中下游平原中,位于江西省的是________。(  )
A.江汉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苏皖沿江平原 D.鄱阳湖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的优势条件有(  )
①水热条件优越 ②土壤肥沃 ③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④便于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发展灌溉农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沿江分布的城市 沿江工业走廊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走廊:
(1)分布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越的自然条件。
(2)工业基地: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以长沙、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①以________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②以长株潭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地。
(3)沿江工业走廊:①________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②________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等汽车工业基地。
便利的水陆交通、丰富的自然资源
武汉
电子信息、机械工业
钢铁 
汽车
长江经济带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该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5~6题。
保护“母亲河”
5.关于长江经济带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
B.长江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运
C.自西向东依次连接了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D.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6.下列措施符合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基本思路的有(  )
①加强上游植被保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②充分发挥长江水能宝库的重大作用 ③长江中游地区切实推进退田还湖工作 ④以长江为纽带推动中西部协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上海与北京城市职能的区别
(1)北京: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限时提能训练(二十一) 区域特征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南方地区的山区,人们在缓坡上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云南省元阳县山高谷深,降水丰沛。人们因地制宜,随山势修筑层层叠叠的梯田,蔚为壮观。读图,完成1~2题。
1.相对于坡地的其他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  )
[A]沙尘暴 [B]酸雨
[C]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
2.当地人们在地势较低的缓坡梯田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有(  )
①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③降水较少,避免稻田被淹 ④地势平缓,利于大型机械耕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D 2.A [第1题,在缓坡地带修筑梯田可以治理水土流失,原因是修筑梯田后坡度减小,水的侵蚀作用减弱;田埂稍高于梯田,能够保证水肥不易流出,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对缓解沙尘暴、酸雨、土地荒漠化作用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云南省纬度较低,再加上当地人是在地势较低的缓坡种植水稻,热量充足,①正确;云南省元阳县降水丰沛,有充足的灌溉水源,②正确,③错误;修筑梯田对地形稍加改变,但是该地区的地势起伏依然较大,不利于大型机械耕作,主要还是靠人力劳作,大型机械化耕作一般在东北平原,因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④错误。故选A。]
“高铁好啊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上海人周末把西湖游。”沪杭高铁的开通,产生了“同城效应”,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图2)。读图,完成3~6题。
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其主要优势条件包括(  )
①滨海临江,水、陆、空交通便利 ②农业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③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综合实力最强 ④有众多侨乡,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夏季温和少雨 [B]终年高温多雨
[C]全年温和湿润 [D]雨热同期
5.以下世界文化遗产位于该地区的是(  )
[A]苏州古典园林 [B]丽江古城
[C]莫高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6.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 [D]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3.A 4.D 5.A 6.D [第3题,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水、陆、空交通便利,①正确;长江三角洲农业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稻米生产区,但对其成为对外开放前沿阵地意义不大,②错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技术力量和综合实力最强,③正确;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多,对外开放早,有众多的侨乡,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长江三角洲不具备此优势,④错误。故选A。第4题,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有“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之称。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故选D。
第5题,苏州古典园林位于江苏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A正确;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B错误;莫高窟位于甘肃省,C错误;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D错误。故选A。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实现“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的主要条件是发达的交通,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国庆节期间,大量游客畅游长江三角洲,体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好意境。该地区旅游业发达的条件有(  )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②便捷的交通
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A [国庆节期间,大量游客畅游长江三角洲,体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好意境。该地区旅游业发达的条件: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经济发达,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①②③正确;这里地形平坦,落差小,水力资源不丰富,④错误。故选A。]
8.下图是一幅描绘我国某地区风景的水墨画。下列描述符合该区域地理特征的是(  )
[A]屋顶坡度较大,雨水充足
[B]湿热的环境下人烟稀少、地广人稀
[C]竹笋、苹果是该区域常见的食材和水果
[D]有明十三陵、苏州园林等世界遗产

8.A [该区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该区域雨水充足,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A正确;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湿热的环境下并不是人烟稀少、地广人稀,B错误;苹果是温带的作物,南方地区分布较少,C错误;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处于北方地区,D错误。故选A。]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9~11题。
9.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上下游经济区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主要得益于发挥了长江的(  )
[A]灌溉价值 [B]航运价值
[C]旅游价值 [D]养殖价值
10.阴影地区森林破坏对长江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
[A]减轻重庆的防汛压力
[B]源头河段的水质变差
[C]中游河段的含沙量增大
[D]宜宾以上河段含沙量减少


11.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  )
①整治干流河道,改善支流通航条件 ②大力发展砂石采掘业,建设化工厂 ③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④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等城市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B 10.C 11.C [第9题,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协同发展,其最有利的条件是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航运价值高,B正确;灌溉价值、旅游价值以及养殖价值并非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第10题,读图可知,长江上游阴影地区森林破坏会使得当地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下降,会加大重庆的防汛压力,A错误;阴影地区森林破坏会使得当地水土流失加重,影响中下游河段水质,但不会影响源头的水质, B错误;长江上游阴影地区森林破坏会使得当地水土流失加重,会使得长江中游河段的含沙量增大,C正确;长江上游阴影地区森林破坏会使得当地水土流失
加重, 宜宾以上河段含沙量增加,D错误。故选C。第11题,整治干流河道,改善支流通航条件,有利于提高航运能力,会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①正确;大力发展砂石采掘业,建设化工厂会破坏沿江地区生态环境和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②错误;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有利于改善沿江地区生态环境,能够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③正确;上海、武汉、重庆等城市经济发达、技术先进,能够带动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④正确。故选C。]
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读图,完成12~15题。
12.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数湖泊位于长江以北
[B]长江下游支流众多
[C]长江中游支流众多
[D]长江流量世界第一

13.形成“鱼米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人民勤劳、精耕细作 ②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③科技兴农、优质高效 ④平原广阔、土地肥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从图中找出长沙、武汉、南京、上海,本区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
[A]沿江分布 [B]沿铁路线分布
[C]沿海分布 [D]沿山脉分布


15.下列城市中,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的是(  )
[A]长沙 [B]武汉
[C]南京 [D]上海

12.C 13.D 14.A 15.B [第12题,读图可知,多数湖泊位于长江以南,长江中游支流众多,C正确,A、B错误;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D错误。故选C。第13题,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形成“鱼米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是河湖密布、水源充足;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②④正确;人民勤劳、精耕细作,科技兴农、优质高效均不属于自然条件, ①③错误。故选D。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长江干流和支流分布,其优势条件是水运便利、水资源丰富,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5题,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武汉,古称江夏,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中南部的水陆交通中心。今天的武汉,仍然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流域图、长江三角洲简图。
(1)读长江流域图,图中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________(填字母)开幕。
(2)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长江上游以山地为主,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1条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日趋紧张,为缓解这种局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增加能源供给?(答出2条即可)
沿江分布
C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等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4)为打造长江经济带,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中上游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进行优势互补。
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主要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能源、原材料
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随着气温渐高,济宁的“地摊三件套”(煮毛豆、炒田螺、麻辣小龙虾)开始大量上市。小龙虾一般生活在淡水湖泊当中。江浙一带是我国最早进行小龙虾养殖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江浙一带务工的四川人发明了麻辣小龙虾的吃法。伴随务工人员季节性返乡,麻辣小龙虾迅速向西传至川渝等地。如今,稻田养虾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龙虾养殖方式。
材料二 如图为小龙虾养殖区扩散示意图。
(1)图中小龙虾养殖区主要位于________流域,这些区域养殖小龙虾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条即可)
长江
河流、湖泊众多
(2)麻辣口味的食品有祛湿驱寒的功效,川渝地区的居民喜食麻辣口味的小龙虾,与四川盆地________的气候特点有关。
(3)利用稻田养虾的养殖方式有哪些好处?(说出两条即可)
湿热
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水资源、土地资源,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和空间,既为小龙虾提供了理想的栖身之所,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有利于水稻的增产。
18.成都和上海两所中学利用云课堂开展了一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研讨会,对两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差异进行了比较探究。读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探究一:区域位置——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与君共饮长江水
(1)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其中重庆市是长江与其支流________交汇处的城市,河运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水陆交通便利,其核心城市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在上海交会的两条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
嘉陵江
沪昆线
京沪线
探究二:农业基础——“天府之国”与“鱼米之乡”
(2)成渝经济区的成都市位于四川省西部的成都平原。修建于战国时期的________水利工程,为成都平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又使其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即可)
都江堰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水热条件优越;④河湖众多;⑤水源充足;⑥交通便利;⑦劳动力丰富等
探究三:工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综合性工业基地
(3)成渝经济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凭借长江上游落差大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资源十分丰富,钢铁、机械工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能(水力)
①工农业基础好;②交通便利;③人口和城市密集,劳动力丰富;④消费市场广阔;⑤政策支持
19.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耕地类型多为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按照因地制宜原则,下列食材(莲藕、椰子、竹笋),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图中城市甲是我国著名的古都________;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据图文材料分析,该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水田
水稻
鱼米之乡
莲藕
南京
上海
①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临江滨海,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④人口密集;⑤市场广阔等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向游客推荐两处旅游景点:__________、__________。
杭州西湖
苏州园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