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河流和湖泊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任务一 河流和湖泊
1.填图
填出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分布图中序号①—⑩所代表的河流名称。
2.填表
发源地 青藏高原上的A________山脉
注入海洋 B东海
水文特征 干流汛期长,年径流量大,无结冰期
干流形状 呈“V+W”形
地位 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世界第三长河
流经的省 级行政区域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级行政区域)
流经的主 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________、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中、下游 的分界点 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省的m______,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省的n湖口
主要支流 ①雅砻江、②岷江、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乌江等
主要湖泊 D________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C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
重要水 利枢纽 E________水利枢纽、F________水利枢纽
3.填空
(1)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
河段 存在问题 治理措施
上游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有凌汛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中游 流经黄土高原,________严重 开展________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下游 泥沙淤积,形成“________”,有凌汛 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2)黄河
①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与海洋名称。
a.________高原,b.________平原,c.________高原,d.________海。
②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名称。
e________,f________。
河流湖泊众多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观测站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河流的汛期和水源补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春夏季节 地下水
B.夏秋季节 降水
C.秋冬季节 冰雪融水
D.冬春季节 湖泊水
2.推测该河流7—8月输沙量较大的原因可能有( )
①径流量小 ②降水量大 ③河流沿岸植被破坏严重 ④气温高、蒸发强 ⑤河流流域陡坡耕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长江
2023年2月27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组全部通过验收。金沙江下游梯级建设的乌东德、白鹤滩等四座超级水电站联合调度,与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一起,在2 000余公里的长江江段上形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成为中国西电东送主力电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能源。如图是长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南麓,注入黄海,为外流河
B.上、中、下游分界处分别是宜昌、湖口
C.流经多个地形区,包括黄土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流域主要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4.建设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与三峡水电站的相同自然条件是( )
A.处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
B.处于长江中游地区,支流众多,水量大
C.属西电东送重大工程,有国家政策支持
D.长江沿岸经济发达,电力市场需求量大
5.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流域最为发达的地区,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煤、石油等能源丰富
②江海联运,交通便利
③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④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黄河
生态环境脆弱是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洪水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威胁……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图1是某班学生绘制的“黄河流域简图”,图2是“黄龙入海”景观图。读图,完成6~8题。
6.黄河在中国大地走出大大的“几”字( )
A.宁夏为“撇”,地势西南低、东北高
B.内蒙古为“横”,发育成“地上河”
C.晋陕交界为“竖”,穿行于黄土高原
D.河南为最后小“横”,支流众多
7.“黄龙入海”景观的形成,说明黄河( )
A.含沙量大 B.流量大
C.流速缓 D.有凌汛
8.黄河流域不同河段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应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
A.河源—凌汛多发—破冰防凌
B.上游—洪涝灾害—加固堤坝
C.中游—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D.下游—河流断流—限制排污
黄河水能资源集中在上、中游,长江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口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湖口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
任务二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1.填空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干旱 ________地区
洪涝 ________地区
台风 ________地区
寒潮 除青藏高原外的大部分地区
滑坡、 泥石流 自太行山区、黄土高原经四川、重庆到云 贵高原、青藏高原的东南
地震 台湾省、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2.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灾害类型 应对措施
洪涝 若时间充足,要有序向山坡、高地等高处转移;若无法转移,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处等待救援
台风 台风来临前,将室外悬挂的物品移入室内,关闭门窗;不要靠近窗户;提前备好照明工具及生活必需品;台风期间尽量避免外出;若在户外,应避开积水区及临时建筑物、广告牌等
地震 若时间允许,要有序撤离到室外空旷地带;若无法及时撤离,应尽可能躲在墙角、卫生间等狭小地带,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带转移
泥石流 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逃生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影响及应对
“龙舟水”是指在小满(5月21日前后)至夏至期间我国某地区出现的持续大范围强降水。读我国“龙舟水”的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龙舟水”期间当地不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龙舟水”期间当地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①沙尘暴 ②泥石流 ③寒潮 ④滑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示意中国平均每年寒潮出现频次的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寒潮出现频次最高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柴达木盆地 D.东南丘陵
4.四川盆地寒潮频次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台风和飓风是同一种天气现象,但在不同的国家叫法不同。一般把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飓风,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台风。
课后检测,请完成限时提能训练(十五)(共68张PPT)
第二讲 河流和湖泊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第十一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河流和湖泊
1.填图
填出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分布图中序号①—⑩所代表的河流名称。
黑龙江
松花江
黄河
淮河
长江
珠江
澜沧江
怒江
雅鲁藏
布江
额尔齐
斯河
2.填表
发源地 青藏高原上的A________山脉
注入海洋 B东海
水文特征 干流汛期长,年径流量大,无结冰期
干流形状 呈“V+W”形
地位 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世界第三长河
唐古拉
流经的省
级行政区域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级行政区域)
流经的主
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________、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中、下游
的分界点 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省的m______,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省的n湖口
四川盆地
宜昌
主要支流 ①雅砻江、②岷江、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乌江等
主要湖泊 D________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C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
重要水
利枢纽 E________水利枢纽、F________水利枢纽
嘉陵江
汉江
赣江
湘江
鄱阳
三峡
葛洲坝
3.填空
(1)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
河段 存在问题 治理措施
上游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有凌汛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中游 流经黄土高原,________严重 开展_________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下游 泥沙淤积,形成“________”,有凌汛 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地上河
(2)黄河
①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与海洋名称。
a.________高原,b.________平原,c.________高原,d.________海。
②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名称。
e________,f________。
黄土
华北
青藏
渤
河口
桃花峪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观测站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河流湖泊众多
1.关于该河流的汛期和水源补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春夏季节 地下水
B.夏秋季节 降水
C.秋冬季节 冰雪融水
D.冬春季节 湖泊水
√
2.推测该河流7—8月输沙量较大的原因可能有( )
①径流量小 ②降水量大 ③河流沿岸植被破坏严重 ④气温高、蒸发强 ⑤河流流域陡坡耕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
2023年2月27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组全部通过验收。金沙江下游梯级建设的乌东德、白鹤滩等四座超级水电站联合调度,与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一起,在2 000余公里的长江江段上形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成为中国西电东送主力电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能源。如图是长江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长江
3.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南麓,注入黄海,为外流河
B.上、中、下游分界处分别是宜昌、湖口
C.流经多个地形区,包括黄土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流域主要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
4.建设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与三峡水电站的相同自然条件是
( )
A.处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
B.处于长江中游地区,支流众多,水量大
C.属西电东送重大工程,有国家政策支持
D.长江沿岸经济发达,电力市场需求量大
√
5.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流域最为发达的地区,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煤、石油等能源丰富
②江海联运,交通便利
③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④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生态环境脆弱是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洪水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威胁……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图1是某班学生绘制的“黄河流域简图”,图2是“黄龙入海”景观图。读图,完成6~8题。
黄河
6.黄河在中国大地走出大大的“几”字( )
A.宁夏为“撇”,地势西南低、东北高
B.内蒙古为“横”,发育成“地上河”
C.晋陕交界为“竖”,穿行于黄土高原
D.河南为最后小“横”,支流众多
7.“黄龙入海”景观的形成,说明黄河( )
A.含沙量大 B.流量大
C.流速缓 D.有凌汛
√
√
8.黄河流域不同河段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应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
A.河源—凌汛多发—破冰防凌
B.上游—洪涝灾害—加固堤坝
C.中游—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D.下游—河流断流—限制排污
√
黄河水能资源集中在上、中游,长江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口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湖口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
1.填空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任务二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干旱 ________地区
洪涝 ________地区
台风 ________地区
寒潮 除青藏高原外的大部分地区
滑坡、
泥石流 自太行山区、黄土高原经四川、重庆到云 贵高原、青藏高原的东南
地震 台湾省、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华北
南方
东南沿海
2.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灾害类型 应对措施
洪涝 若时间充足,要有序向山坡、高地等高处转移;若无法转移,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处等待救援
台风 台风来临前,将室外悬挂的物品移入室内,关闭门窗;不要靠近窗户;提前备好照明工具及生活必需品;台风期间尽量避免外出;若在户外,应避开积水区及临时建筑物、广告牌等
灾害类型 应对措施
地震 若时间允许,要有序撤离到室外空旷地带;若无法及时撤离,应尽可能躲在墙角、卫生间等狭小地带,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带转移
泥石流 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逃生
“龙舟水”是指在小满(5月21日前后)至夏至期间我国某地区出现的持续大范围强降水。读我国“龙舟水”的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影响及应对
1.“龙舟水”期间当地不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龙舟水”期间当地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①沙尘暴 ②泥石流 ③寒潮 ④滑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下图示意中国平均每年寒潮出现频次的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寒潮出现频次最高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柴达木盆地 D.东南丘陵
4.四川盆地寒潮频次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
√
台风和飓风是同一种天气现象,但在不同的国家叫法不同。一般把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飓风,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台风。
限时提能训练(十五) 河流和湖泊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高影响天气事件是指对生产生活带来重要影响的天气事件,如寒潮、雷电、沙尘暴、暴雪、干旱、霜冻等。读我国常年春分节气高影响天气事件示意图,完成1~2题。
1.春分时节,我国( )
[A]东南沿海沙尘暴多发
[B]新疆南部阴雨连绵
[C]东北三省风雪依旧在
[D]内蒙古中西部暴雪频发
2.春分时节,我国华北地区“春雨贵如油”的原因主要有( )
①降水量少 ②气温全年最高,生活用水量大 ③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 ④气温回升快,土壤水分蒸发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
1.C 2.B [第1题,读图可知,春分时节,我国东南沿海春雷频繁,连续阴雨;新疆南部气候干旱,沙尘多发;东北三省纬度较高,气温低,风雪依旧在;内蒙古中西部沙尘多发,说明地表没有冰雪覆盖,暴雪天气少。故选C。第2题,春分时节,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少,气温回升快,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且正值冬小麦返青,农业灌溉需水量大,因此出现“春雨贵如油”的现象。故选B。]
“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读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3~4题。
3.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4.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该诗句( )
[A]描绘的景观位于长江中上游
[B]诗中的“下”应该是由东向西的方向
[C]诗句中的季节当地降水较多
[D]诗中的河段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和缓
√
√
3.B 4.D [第3题,李白的足迹既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也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第三级阶梯;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李白旅行地区多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故选B。第4题,诗句中的“黄鹤楼”和“扬州”表示描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该河段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和缓;诗中的“下”应该是顺流而下即由西向东的方向;“烟花三月”的季节当地降水较少。故选D。]
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长江、黄河共同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均发源于青海省 ②都注入东海 ③都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④图中的A、B两部分河段均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所以都有凌汛现象发生 ⑤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6.下列关于长江、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黄河中游保持水土 [B]长江上游垦荒种地
[C]黄河上游过度放牧 [D]长江中游围湖造田
√
√
5.C 6.A [第5题,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海省;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都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图中的A、B两部分河段均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黄河冬季结冰,有凌汛现象发生,而长江冬季不结冰,无凌汛现象;长江、黄河上游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综上所述,①③⑤正确。故选C。第6题,黄河上游过度放牧及长江上游垦荒种地都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长江中游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容易引发洪涝;而黄河中游保持水土是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综上所述,故选A。]
宜昌与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湖泊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长江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沙江河段河谷宽坦,水流平稳
[B]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
[C]宜昌以下进入平原,流速减缓
[D]下游水量大,水能资源蕴藏极为丰富
√
8.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形成洪涝灾害,主要是因流域内( )
①降水集中,强度大 ②人口分布稀疏 ③中游河道弯曲 ④农业受灾面积广 ⑤支流众多,水系发达 ⑥财产损失大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
9.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人们对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 )
①防治污染,提升湖水水质 ②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③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 ④周边绿化,保持水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C 8.C 9.D [第7题,金沙江河床窄,岸坡陡峭,呈“V”形河床,具有“高、深、窄、曲、陡”的特点,水量丰沛稳定,年际变化小,A错误;珠江位于我国南部沿海,雨季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长江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流域内主要为降水较多的湿润地区,汇集水量最多,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B错误;宜昌以上河段,河道在山谷中穿行,以侵蚀作用为主;宜昌以下,河道在平原穿行,流速减缓,以沉积作用为主,C正确;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D错误。故选C。第8题,一般洪涝灾害多发原因包括来水量大、落差小导致排水不畅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季节变化大,且中游河道弯曲,支流众多,水系发达,雨季易出现洪涝灾害,①③⑤正确,C正确;该地人口分布稠密,且农业受灾面积广、财产损失大是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而不是成因,A、B、D错误。故选C。第9题,湖泊对河流有调节作用,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可以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周边绿化,保持水土,防止泥沙入湖,影响湖泊的蓄洪能力,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2024·枣庄中考)为应对某种极端天气,人们在停车场里或地铁站里堆放着沙袋,如下列图片所示。读图,完成10~11题。
10.在哪种极端天气来临时需要用到这些沙袋( )
[A]雾霾 [B]强风
[C]暴雨 [D]酷暑
11.应对这种极端天气的正确做法是( )
[A]配戴口罩 [B]躲在树下
[C]跑到户外 [D]居家避险
√
√
10.C 11.D [第10题,暴雨时,可能使停车场或地铁站的车辆被浸泡,因此,很多停车场、地铁站准备很多沙袋,当暴雨来临时,可以阻挡暴雨的侵入,减少损失,C正确;停车场或地铁站一般位于地下,受雾霾、强风和酷暑的影响很小,A、B、D错误。故选C。第11题,为应对暴雨这种极端天气,正确做法是居家避险,尽量不要外出,D正确;配戴口罩、躲在树下不能躲避暴雨,A、B错误;暴雨时跑到户外会增加危险,C错误。故选D。]
自古以来,文明多依河而生。河流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流是大地的血脉,是生命的源泉。读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有关内流河、外流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降水,汛期集中在夏季
[B]外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降水,汛期集中在夏季
[C]内流河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的非季风区,河流水量小
[D]外流河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季风区,河流水量大
13.图中河流②是我国最北的河流,与河流⑤相比,河流②显著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年径流量大
[C]汛期长 [D]结冰期长
√
√
12.A 13.D [第12题,内流河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内流区,由于降水稀少,河流水源主要依靠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导致河流水量较小,汛期集中于气温较高的夏季;外流河位于我国的东部外流区,属于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水量较大。故选A。第13题,读图可知,图中河流②是我国最北的河流,是黑龙江,河流⑤是珠江,与珠江相比,黑龙江纬度更高,冬季气温低,结冰期长,D正确;珠江含沙量大于黑龙江,A错误;珠江流域雨季长,年径流量大,汛期长,B、C错误。故选D。]
读图,完成14~15题。
14.黄河每年初冬和初春时节会产生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现象,即凌汛。丙河段产生凌汛的原因除有结冰期因素之外,还与______有关。( )
[A]流速 [B]流量
[C]流向 [D]含沙量
15.黄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 ②气候干旱,河水被蒸发
③引水灌溉农田 ④地上河导致河水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14.C 15.B [第14题,产生凌汛的条件:河流要有结冰期,且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黄河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凌汛,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15题,黄河出青铜峡后,流经图中甲(宁夏)、乙(内蒙古)段,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由于当地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黄河较少有支流汇入,加之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引黄灌溉,生产生活用水量大,黄河的水量逐渐减少,②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
16.读我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我国河流流量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出的特点有( )
①南方河流流量大,北方河流流量小 ②东部河流流量大,西部河流流量小 ③高原河流流量大,平原河流流量小 ④华北地区河流流量大,江淮地区河流流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读图判断,在我国众多河流中,________(填河流名称)是我国河流流量最大的河流。
√
长江
(3)在我国西北地区,塔里木河等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________(填“内流”或“外流”)河,这些河流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在夏季形成汛期。请简要分析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我国河流流量地区分布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流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我国降水地区分布不均衡、季节变化大(答出地区分布不均即可)
17.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灾情严重。结合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读图可知,北京所在的地区是________灾害频发地区,但在某年7月末遭到暴雨袭击,降水量远超往年年平均降水量,反映了该年夏季风势力________(填“较强”或“较弱”)。
(2)位于南部沿海的广州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霜雪罕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夏秋季节,广州易受________的影响,多狂风暴雨,造成严重危害。
干旱
较强
纬度低,距离寒潮发源地远,山脉阻挡等
台风
(3)除气象灾害外,我国地质灾害的危害也很严重。试写出一例甲地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_________________,当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避难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滑坡、泥石流等
遇到滑坡、泥石流时,向着垂直于滑坡、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侧山坡上跑
18.读长江、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滚滚长江东逝水”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词均描写了长江和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这说明我国地势__________,两条河流均发源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共同流经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
(2)自河口到桃花峪,黄河干流年平均含沙量逐渐增大,这说明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_(填“上”“中”或“下”)游河段。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__________”。
西高东低
一
青海省和四川省
中
地上河
(3)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治理黄河的有( )
①巩固下游河堤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中游植树种草 ④中游打坝淤地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4)生态安全关系着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长江中下游面临的主要生态和环境问题之一是( )
[A]凌汛 [B]断流
[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
√
√
19.河流与人类发展关系密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更好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某地理杂志社于2023年2月组建考察组,踏上寻访黄河之旅。图中数码①②③代表黄河的不同河段。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1)3月,考察组在黄河干流①②③河段中的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观察到凌汛现象。
(2)4月,考察组在有“塞外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____________平原考察时,了解到两平原年降水量均不足200毫米,地处干旱区,却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两平原发展粮食生产最主要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6月,考察组进入黄河中游地区,该河段接纳了汾河和A______两大支流后,水量、含沙量增加,考察组在该河段看到了B________水利枢纽壮观的调水调沙场面。
②
河套
引黄灌溉
渭河
小浪底第十一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讲 地形地势特征 气候
基本特征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基础知识储备
1.①阿尔泰山脉 ②天山山脉 ③昆仑山脉 ④喜马拉雅山脉 ⑤祁连山脉 ⑥阴山山脉 ⑦秦岭 ⑧大兴安岭
⑨小兴安岭 ⑩长白山脉 太行山脉 横断山脉
雪峰山 南岭 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贺兰山
巫山
2.②⑥⑦③ ⑧ ⑩ ①⑤⑨ ④ 珠穆朗玛
3.①内蒙古高原 ②黄土高原 ③青藏高原 ④云贵高原 ⑤准噶尔盆地 ⑥塔里木盆地 ⑦柴达木盆地 ⑧四川盆地 ⑨东北平原 ⑩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任务目标达成
1.A 2.D 3.B 4.B 5.A 6.C
任务二
基础知识储备
1.很大 降低 秦岭—淮河 青藏高原 夏季普遍高温
2.A:寒温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亚热带 E:热带 F:高原气候区
3.(1)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2)不均 早 迟 长 迟 早 短
4.A:温带季风 B:亚热带季风 C:热带季风 D:温带大陆性 E:高原山地
5.蒙古 太平洋 西北 西南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加大
6.纬度 海陆 地形
任务目标达成
1.C 2.C 3.B 4.A 5.D 6.A
第二讲 河流和湖泊 认识
我国的自然灾害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基础知识储备
1.①黑龙江 ②松花江 ③黄河 ④淮河 ⑤长江 ⑥珠江
⑦澜沧江 ⑧怒江 ⑨雅鲁藏布江 ⑩额尔齐斯河
2.唐古拉 四川盆地 宜昌 嘉陵江 汉江 赣江 湘江 鄱阳 三峡 葛洲坝
3.(1)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地上河
(2)黄土 华北 青藏 渤 河口 桃花峪
任务目标达成
1.B 2.B 3.B 4.A 5.D 6.C 7.A 8.C
任务二
基础知识储备
1.华北 南方 东南沿海
任务目标达成
1.C 2.D 3.A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