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第四章:第一讲天气、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差异(课件80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地理复习第四章:第一讲天气、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差异(课件80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1 16:33:03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讲 天气、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基础知识储备
1.(1)短时间 风雨 多变 (2)海洋 陆地 云区 厚 阴雨
2.雨夹雪 沙尘暴 扬尘 大雪 阴 晴 雾 霜冻 多云
雷阵雨 冰雹 东风6级 大雨 大雨转晴 台风
3.
INCLUDEPICTURE "TADL24-845+.TIF" INCLUDEPICTURE "\\\\共享机\\e\\11.2025初中总复习\\1.已制作\\CM\\课件 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地理(方正+图)\\TADL24-84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4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4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4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4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4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4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陈敏\\1.课件\\24-25\\2025版初中总复习\\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专用)\\2.Word文档\\3.参考答案与精析\\TADL24-845+.TIF" \* MERGEFORMATINET
任务目标达成
1.D 2.C 3.C 4.D 
5.(1)沙尘暴 增大 (2)东北风 6级 (3)B
任务二
基础知识储备
1.(1)温度 ℃
2.(1)√ (2)√ (3)× (4)√ (5)√ (6)×
3.
INCLUDEPICTURE "TADL24-851-.TIF" INCLUDEPICTURE "\\\\共享机\\e\\11.2025初中总复习\\1.已制作\\CM\\课件 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地理(方正+图)\\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陈敏\\1.课件\\24-25\\2025版初中总复习\\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专用)\\2.Word文档\\3.参考答案与精析\\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4.
INCLUDEPICTURE "TADL24-851.TIF" INCLUDEPICTURE "\\\\共享机\\e\\11.2025初中总复习\\1.已制作\\CM\\课件 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地理(方正+图)\\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陈敏\\1.课件\\24-25\\2025版初中总复习\\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专用)\\2.Word文档\\3.参考答案与精析\\TADL24-851.TIF" \* MERGEFORMATINET
递减 高 低  降低
任务目标达成
1.C 2.D 3.D 4.A 5.D 6.A
任务三
基础知识储备
1.(1)雨 雪 降雨 (2)雨量器 (3)乞拉朋齐  阿塔卡马
2.(1)
INCLUDEPICTURE "TADL24-858.TIF" INCLUDEPICTURE "\\\\共享机\\e\\11.2025初中总复习\\1.已制作\\CM\\课件 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地理(方正+图)\\TADL24-85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5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陈敏\\1.课件\\24-25\\2025版初中总复习\\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专用)\\2.Word文档\\3.参考答案与精析\\TADL24-858.TIF" \* MERGEFORMATINET
7、8、9 12、1、2
(2)特点: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类型:全年多雨型、 夏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少雨型。
3.(1)画图略。
(2)多 少 多 少 多 少 多 少
任务目标达成
1.B 2.D 3.D 4.D 5.B 6.B 7.D
8.(1)小于 2 000
(2)越来越少或④>⑤>⑥  海陆位置
(3)多地形雨,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来自印度洋上的湿润气流吹向该地时,受山脉阻挡,气流被迫抬升,极形成地形雨。
第二讲 世界的气候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
基础知识储备
1.(1)多年 降水 (2)生产、生活 农业 气候变暖 (3)植树造林
2.(1)短时间 多年 多变 稳定
(2)低 少 高 多 低 降水多 降水少
3.(1)①√ ②× ③× ④√
(2)①× ②√ ③× ④√
4.
INCLUDEPICTURE "TADL24-869.TIF" INCLUDEPICTURE "\\\\共享机\\e\\11.2025初中总复习\\1.已制作\\CM\\课件 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地理(方正+图)\\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陈敏\\1.课件\\24-25\\2025版初中总复习\\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专用)\\2.Word文档\\3.参考答案与精析\\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5.
INCLUDEPICTURE "TADL24-869+.TIF" INCLUDEPICTURE "\\\\共享机\\e\\11.2025初中总复习\\1.已制作\\CM\\课件 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地理(方正+图)\\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陈敏\\1.课件\\24-25\\2025版初中总复习\\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专用)\\2.Word文档\\3.参考答案与精析\\TADL24-869+.TIF" \* MERGEFORMATINET
任务目标达成
1.B 2.C 3.D 4.B 5.C 6.C
7.(1)多样 有 (2)低 小 热带草原气候
(3)地中海 亚热带季风 A B
(4)35°N 60°N 温带大陆性  海陆位置
8.B 9.A
10.(1)低 多 (2)陆地 (3)多 (4)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人类活动(共80张PPT)
第一讲 天气、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天气
1.填空
(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________内的大气状况。通常用阴晴、________、冷热等来描述。天气是________的,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也会有所差别。
短时间
风雨
多变
(2)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________,绿色表示_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_。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________,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____区。
海洋
陆地
云区

阴雨
2.填图
写出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情况。
雨夹雪
沙尘暴
扬尘
大雪



霜冻
多云
雷阵雨
冰雹
东风6级
大雨
大雨转晴
台风
3.连线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0~50 轻度污染
51~100 良
101~150 优
151~200 重度污染
201~300 中度污染
>300 严重污染
1.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天气与生活
为纪念孔子诞辰2 573年,2022年9月26日—28日,“孔子文化节”在曲阜举办。期间,上海某旅游团到曲阜祭孔、参观。读济宁市交通图,完成第2题。
2.上海游客在曲阜最有可能遇到的天气是(  )
A.干旱多风沙 B.高温多雨
C.秋高气爽 D.晴朗寒冷

通过地理学习,小明养成了通过查看天气预报来安排日常活动的好习惯。一起阅读资料,完成3~4题。
看图识天气 关注空气质量
2021年×月×日烟台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
白天:大雨     夜间:多云转阴
降水概率:80% 降水概率:20%
气温:最低:-2 ℃ 污染指数:269
最高:6 ℃ 中度污染
3.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该地次日夜间的是(  )
  A         B
  C         D

4.下列行为有利于空气质量改善的有(  )
①燃煤取暖 ②公交出行 ③推广新能源汽车 ④植树造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以下是小萱在学习《多变的天气》时,收听天气预报所做的部分笔记,请结合某日我国东部地区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问题。
摘抄:据北京气象局报告,未来几天将有一股冷空气从西北方向来袭,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
(1)此日,北京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这种天气状况会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空气质量指数,使当地的空气质量降低。
(2)此日,东海海域的风向为________,风力为________。
(3)摘抄中“未来几天将有一股冷空气从西北方向来袭,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这反映了天气与________(填字母)关系密切。
A.生产建设 B.日常生活
C.风土人情 D.农业生产
沙尘暴
增大
东北风 
6级
B
风向与风级的判断
(1)符号组成:表示风的符号由风向杆和风尾或风旗组成。 风向杆表示风的来向,风尾或三角风旗表示风力的大小,垂直于风向杆的顺时针一侧。
(2)风力、风级:一个长线风尾表示2 级风,一
个短线风尾表示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1.填空
(1)气温的含义:大气的________,一般用________表示。
(2)气温的观测: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每天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各进行一次,然后把四次观测结果相加除以4,得出日平均气温。
任务二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温度

2.判断
(1)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 (  )
(2)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  )
(3)一年中北半球陆地和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  )
(4)一年中南半球大陆上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 (  )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  )
(6)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  )


×


×
4.绘图
在图中补绘出北半球20 ℃、10 ℃、0 ℃和-10 ℃等温线,概括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气温分布规律
纬度因素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_____________
海陆因素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_;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________
递减


降低
1.下图表示某地气温变化情况,有关该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气温、气温观测和气温的变化
A.该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左右
B.该地可能位于北半球海洋上
C.该地气温日较差约为7 ℃左右
D.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7 ℃左右

2.下面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 9 12 13 19 23 27 27 22 18 13 10
A         B
C         D

读某地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气温的差异
3.“某地”最可能位于(  )
A.南极圈附近 B.南回归线附近
C.南半球 D.北半球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位于陆地  B.乙位于陆地
C.甲位于海洋 D.甲、乙两地气温相等

入冬以来,我国北方普遍降温,冬至日前一天某地气温-5 ℃~-12 ℃,而澳大利亚遭遇热浪袭击,部分地区出现40 ℃的高温。世界的气温分布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5~6题。
5.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
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B.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C.热带的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0 ℃以上
D.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利用等温线判断海陆位置和季节
(1)辅助线法:画一条纬线,分别在纬线上在陆地和海洋部分各取一点,比较两点气温的高低。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相反。
(2)口诀法:“七陆北,一陆南”。意思为:七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凸,一月陆地等温线向南凸。
1.填空
(1)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___、冰雹等,统称为降水。___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工具为__________和量筒。
(3)世界“雨极”:印度东北部的___________;世界“干极”:__________沙漠。
任务三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降雨
雨量器
乞拉朋齐
阿塔卡马
2.画图
(1)根据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画出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时间/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该地________月降水量较多,________月降水量较少。
7、8、9
12、1、2
(2)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世界降水季节变化分为哪几种类型?
特点: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类型:全年多雨型、 夏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少雨型。
3.填图
(1)在图中圈出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和小于200毫米的地区。
(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地区 降水量多少
赤道附近地带 ________
两极地区 ________
南、北回归线两侧 大陆东岸 ________
大陆西岸 ________
中纬度地区 沿海 ________
内陆 ________
山脉两侧 迎风坡 ________
背风坡 ________

画图略。







读北半球四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2题。
降水的季节变化
1.四个城市降水的共同点是(  )
A.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
C.全年多雨 D.全年少雨
2.年降水量最多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某地理兴趣小组学习完《降水的变化》一课后,想要探究自己家乡的降水情况。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可以获取该城市降水量数据的测量工具是(  )

4.同学们想测量某日的降雪量,下列操作得当的是(  )
A.降雪时,雪从漏斗进入储水筒
B.降雪时,只需要用盛雪口容纳降雪即可
C.测量时,将储水筒中的雪倒入量筒读取数字
D.测量时,待储水筒的雪在室内融化后倒入量筒读取数字

5.当地某月有五次降水,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的结果如下,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15毫米 B.255毫米
C.153毫米 D.51毫米
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
降水量 15毫米 21毫米 25毫米 153毫米 41毫米

学完了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之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结合亚欧大陆的纬度和海陆分布情况,绘制了四幅亚欧大陆降水的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降水的空间分布
6.哪位同学绘制的示意图,能够正确表示亚欧大陆降水地区分布情况(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7.在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
A.赤道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B.中纬度地带,大陆内部降水少
C.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要素分布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1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2为印度西南季风示意图。
(1)图1中,①地降水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②地。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上。
(2)图1中④⑤⑥三地相比,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地形”)。
(3)简要分析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
小于
2 000
越来越少或④>⑤
>⑥
海陆位置
多地形雨,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来自印度洋上的湿润气流吹向该地时,受山脉阻挡,气流被迫抬升,极形成地形雨。
限时提能训练(四) 天气、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及时收看天气预报,正确解读天气信息,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下图为我国2023年10月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数据代表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读图,完成1~3题。
1.居民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城市是(  )
[A]南宁 [B]武汉
[C]成都 [D]兰州
2.此时段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风向是(  )
[A]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3.下列地区中,天气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成都空气清新,适宜爬山游玩
[B]武汉天气晴朗,适合外出郊游
[C]乌鲁木齐晴朗微风,适宜晾晒衣物
[D]哈尔滨狂风暴雨,禁止站在树下

1.A 2.D 3.B [第1题,读图可知,南宁的天气是中雨,武汉和兰州的天气是晴天,成都的天气是多云。因此南宁居民出门需要携带雨具。故选A。第2题,风矢用来表示风,由风向杆和风尾组成,风向杆指示风的来向,共有8个方位,图中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风向杆指示西北方向,故风向为西北风,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第3题,空气质量:优(0~50),良好(51~100),轻度污染(101~150)。故成都空气轻度污染,不适宜外出游玩,A错误;武汉天气晴朗,空气质量优,适合外出郊游,B正确;乌鲁木齐东南风六级,小雨,不适合晾晒衣物,C错误;哈尔滨西北风四级,小雨,D错误。故选B。]
下图示意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平均气温10 ℃~22 ℃)范围。读图,完成4~5题。
4.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呈带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5.等温线a、b表示的气温分别是(  )
[A]10 ℃、22 ℃ [B]10 ℃、10 ℃
[C]22 ℃、22 ℃ [D]22 ℃、10 ℃


4.A 5.C [第4题,读图可知,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呈带状分布,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亚洲南部、北美洲南部、南美洲西部和南部等地,这些地区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1月平均气温为10 ℃~22 ℃,气候温暖,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第5题,由材料“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平均气温10 ℃~22 ℃)范围”可知,图片中阴影部分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气温大致在10 ℃~22 ℃,a、b等温线都位于阴影部分靠近赤道一侧,是22 ℃等温线。]
6.下图为上海和悉尼某年各月气温统计图,从图中气温曲线可知
(  )
[A]上海和悉尼气温年较差相同
[B]上海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
[C]两城市气温最高月都在7月
[D]两城市全部位于热带

6.B [读图可知,上海气温年较差是28 ℃-7 ℃=21 ℃,悉尼气温年较差是23 ℃-13 ℃=10 ℃,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上海气温最高月出现在7月,气温最低月出现在1月,悉尼正好相反,所以上海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上海最低气温为7 ℃,悉尼最低气温为13 ℃,上海、悉尼都位于亚热带。]
天气状况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及时掌握天气状况有利于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据此完成7~8题。
7.在卫星云图上,阴雨区呈现出的颜色是(  )
[A]绿色 [B]蓝色
[C]白色 [D]黄色
8.下列对改善空气质量有益的是(  )
[A]城市汽车尾气排放 [B]秋收后燃烧秸秆
[C]煤炭的大量燃烧 [D]城市绿化


7.C 8.D [第7题,卫星云图中,绿色代表陆地,A错误;蓝色代表海洋,B错误;白色为阴雨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白色越亮,降水越明显,白色较暗,为阴,C正确;卫星云图的黄色表示较为干旱的区域,D错误。故选C。第8题,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污染,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故城市汽车尾气排放、 秋收后燃烧秸秆、 煤炭的大量燃烧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A、B、C错误;城市绿化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D正确。故选D。]
读北半球①②③④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9~11题。
9.图中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④地的降水类型属于(  )
[A]夏季多雨型 [B]冬季多雨型
[C]全年湿润型 [D]全年多雨型


11.图中四地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地夏季降水量多于②地
[B]②地冬季降水量多于①地
[C]④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③地均匀
[D]②地夏季降水量较多

9.B 10.B 11.D [第9题,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可判断,③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①④两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②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差异最明显,降水集中在7、8两个月。第10题,读图可知,④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属于冬季多雨型,属于地中海气候,故B正确。②地是夏季多雨型,③地是全年湿润型,①地是全年多雨型。第11题,读图可知,③地夏季降水量少于②地;②地冬季降水量少于①地;③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④地更均匀;②地夏季降水量较多,降水类型属于夏季多雨型。]
随着共享理念逐渐融入市民生活,不少城市出现了一种新鲜事物——共享雨伞。共享雨伞是指在降水较多的商业区、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区提供雨伞的共享服务。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和共享雨伞景观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2.从降水量多少方面分析,图中各地最适合设置共享雨伞的是
(  )
[A]A地 [B]B地
[C]D地 [D]F地

12.A [设置共享雨伞的地方一定是降水多的地方,A、B、D、F四地中降水最多的地点是A地,因此最适合设置共享雨伞的地点是A地。]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3~15题。
13.就全球范围来看,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集中在(  )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C]极圈附近 [D]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14.以南极为例,极地地区的降水量一般在(  )
[A]>2 000毫米 [B]500~1 000毫米
[C]200~500毫米 [D]<200毫米
15.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河流流向



13.A 14.D 15.B [第13题,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读图可知,就全球范围来看,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集中在赤道附近。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4题,据图中图例分布位置可知,极地地区的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降水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15题,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 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因素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16.读我国2023年1月7日20时—1月8日20时的天气预报,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卫星云图是天气分析、预报的重要依据,该日南宁市在卫星云图上的颜色为________。
(2)此时段,呼和浩特的天气是________,风向是________,风力________级。
(3)此时,武汉的空气质量指数是30,出门锻炼身体,对人体健康有________(填“利”或“害”)。
(4)为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保护大气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白色
多云
西北风
6

禁止焚烧秸秆;低碳出行(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植树造林等。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为提高同学们的地理观测和动手实践能力,太原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参观气象台和利用校园气象站,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实践主题:天气预报的制作
任务一 走进气象台
实践过程:同学们参观气象台,了解制作流程,感受“天气预报的美”。
(1)将上面右侧标签与左侧制作流程对号入座。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观测大气温度
测量降水量
测量风向、风速
分析采集数据
任务二 探究气温奥秘
实践过程:将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图1),选择某日的2时、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图2),并记录观测结果。
(2)根据观测结果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并结合生活体验,说出太原市一天中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
日平均气温:(4+7+15+12)/4=9.5 ℃。
最高气温:午后2时左右(或l4时左右)。
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任务三 感悟降水影响
实践过程:把雨量器和量筒(图3)安置在室外相对开阔、受影响较少的地方,并保持水平位置。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后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筒,并记录测量结果。
(3)举例说明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降水可以提供淡水资源;适度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度降水可缓解旱情;降水能调节气候;降水多少影响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降水过多易引发洪涝灾害;降水过少易引发旱灾;降水天气会影响出行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总结规律: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1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为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统计图。
(1)观察图1,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在________(填“海洋”或“陆地”)更平直。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
(  )
[A]逐渐增高 [B]逐渐降低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观察图1,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年平均气温约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20 ℃;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____________。
海洋

高于
低于0 ℃
(3)观察图2,赤道地区比两极地区降水量________。
(4)据图概括,图中①地、②地、③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多)
全年高温多雨或全年高温、降水量大第一讲 天气、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任务一 天气
1.填空
(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________内的大气状况。通常用阴晴、________、冷热等来描述。天气是________的,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也会有所差别。
(2)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________,绿色表示_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_。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________,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____区。
2.填图
写出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情况。
3.连线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0~50 轻度污染
51~100 良
101~150 优
151~200 重度污染
201~300 中度污染
>300 严重污染
天气与生活
1.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纪念孔子诞辰2 573年,2022年9月26日—28日,“孔子文化节”在曲阜举办。期间,上海某旅游团到曲阜祭孔、参观。读济宁市交通图,完成第2题。
2.上海游客在曲阜最有可能遇到的天气是(  )
A.干旱多风沙 B.高温多雨
C.秋高气爽 D.晴朗寒冷
看图识天气 关注空气质量
通过地理学习,小明养成了通过查看天气预报来安排日常活动的好习惯。一起阅读资料,完成3~4题。
2021年×月×日烟台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 白天:大雨     夜间:多云转阴 降水概率:80% 降水概率:20% 气温:最低:-2 ℃ 污染指数:269 最高:6 ℃ 中度污染
3.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该地次日夜间的是(  )
  A         B
  C         D
4.下列行为有利于空气质量改善的有(  )
①燃煤取暖 ②公交出行 ③推广新能源汽车
④植树造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以下是小萱在学习《多变的天气》时,收听天气预报所做的部分笔记,请结合某日我国东部地区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问题。
摘抄:据北京气象局报告,未来几天将有一股冷空气从西北方向来袭,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
(1)此日,北京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这种天气状况会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空气质量指数,使当地的空气质量降低。
(2)此日,东海海域的风向为________,风力为________。
(3)摘抄中“未来几天将有一股冷空气从西北方向来袭,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这反映了天气与________(填字母)关系密切。
A.生产建设 B.日常生活
C.风土人情 D.农业生产
风向与风级的判断
(1)符号组成:表示风的符号由风向杆和风尾或风旗组成。 风向杆表示风的来向,风尾或三角风旗表示风力的大小,垂直于风向杆的顺时针一侧。
(2)风力、风级:一个长线风尾表示2 级风,一个短线风尾表示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任务二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1.填空
(1)气温的含义:大气的________,一般用________表示。
(2)气温的观测: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每天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各进行一次,然后把四次观测结果相加除以4,得出日平均气温。
2.判断
(1)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 (  )
(2)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  )
(3)一年中北半球陆地和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  )
(4)一年中南半球大陆上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 (  )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  )
(6)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  )
3.连线
  
  
  
4.绘图
在图中补绘出北半球20 ℃、10 ℃、0 ℃和-10 ℃等温线,概括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气温分布规律
纬度因素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_____________
海陆因素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_;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________
气温、气温观测和气温的变化
1.下图表示某地气温变化情况,有关该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左右
B.该地可能位于北半球海洋上
C.该地气温日较差约为7 ℃左右
D.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7 ℃左右
2.下面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 9 12 13 19 23 27 27 22 18 13 10
A         B
C         D
气温的差异
读某地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某地”最可能位于(  )
A.南极圈附近 B.南回归线附近
C.南半球 D.北半球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位于陆地  B.乙位于陆地
C.甲位于海洋 D.甲、乙两地气温相等
入冬以来,我国北方普遍降温,冬至日前一天某地气温-5 ℃~-12 ℃,而澳大利亚遭遇热浪袭击,部分地区出现40 ℃的高温。世界的气温分布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5~6题。
5.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
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B.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C.热带的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0 ℃以上
D.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利用等温线判断海陆位置和季节
(1)辅助线法:画一条纬线,分别在纬线上在陆地和海洋部分各取一点,比较两点气温的高低。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相反。
(2)口诀法:“七陆北,一陆南”。意思为:七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凸,一月陆地等温线向南凸。
任务三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1.填空
(1)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___、冰雹等,统称为降水。___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工具为________和量筒。
(3)世界“雨极”:印度东北部的________;世界“干极”:________沙漠。
2.画图
(1)根据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画出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时间/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该地________月降水量较多,________月降水量较少。
(2)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世界降水季节变化分为哪几种类型?
3.填图
(1)在图中圈出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和小于200毫米的地区。
(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地区 降水量多少
赤道附近地带 ________
两极地区 ________
南、北回归线两侧 大陆东岸 ________
大陆西岸 ________
中纬度地区 沿海 ________
内陆 ________
山脉两侧 迎风坡 ________
背风坡 ________
降水的季节变化
读北半球四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2题。
 
1.四个城市降水的共同点是(  )
A.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
C.全年多雨 D.全年少雨
2.年降水量最多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某地理兴趣小组学习完《降水的变化》一课后,想要探究自己家乡的降水情况。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可以获取该城市降水量数据的测量工具是(  )
4.同学们想测量某日的降雪量,下列操作得当的是(  )
A.降雪时,雪从漏斗进入储水筒
B.降雪时,只需要用盛雪口容纳降雪即可
C.测量时,将储水筒中的雪倒入量筒读取数字
D.测量时,待储水筒的雪在室内融化后倒入量筒读取数字
5.当地某月有五次降水,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的结果如下,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
降水量 15毫米 21毫米 25毫米 153毫米 41毫米
A.15毫米 B.255毫米
C.153毫米 D.51毫米
降水的空间分布
学完了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之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结合亚欧大陆的纬度和海陆分布情况,绘制了四幅亚欧大陆降水的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哪位同学绘制的示意图,能够正确表示亚欧大陆降水地区分布情况(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7.在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
A.赤道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B.中纬度地带,大陆内部降水少
C.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要素分布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1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2为印度西南季风示意图。
(1)图1中,①地降水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②地。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上。
(2)图1中④⑤⑥三地相比,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影响因素是________(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地形”)。
(3)简要分析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
课后检测,请完成限时提能训练(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