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张PPT)
第一章 地球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仪和经纬网
1.填空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________。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________把它________,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在地球仪上,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________。
球体
比例
缩小
经线
纬线
位置
2.填图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
太阳、月球
麦哲伦
(2)地球的大小
6 371
4万
5.1亿
(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答案:①纬线 ②地轴 ③北极 ④经线 ⑤南极
3.填表
(1)经纬线特点
纬线 经线
形状 ________ ________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________,________最长,两极最短 长度________
指示方向 ________方向 ________方向
相交或平行 相互________ 相交
圆圈
半圆
缩短
赤道
相等
东西
南北
平行
(2)纬度和经度
经度 纬度
起始线 ________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________)
划分 从0°经线向东和向西各分作________,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从赤道向北极和南极各分作________,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0°
赤道
180°
90°
经度 纬度
表示 东经用________表示;西经用______表示 北纬用________表示
南纬用________表示
半球分
界线 东西半球:____W和_____E组成的经线圈 南北半球:________(0°纬线)
E
W
N
S
20°
160°
赤道
1.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地球基本数据图可知,地球是一个( )
A.半径为6 371千米的正球体
B.周长为4万千米的正球体
C.两极稍鼓,赤道略瘦的不规则球体
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2.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
3.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读地球仪示意图,有关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表面的经纬线在地球表面实际存在,
是为了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
B.地球仪内部地轴连接南极和北极,也是地球
实际存在的绕转中心
C.地球仪和地球都是扁球体,只是比例不同
D.地球仪中地轴与地面的倾斜角度大小为66.5°
√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某同学用乒乓球、铁丝、胶布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读图,图中乒乓球顶部,铁丝穿过的点a,叫作( )
A.南极
B.地轴
C.北极
D.直射点
√
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两点:
①乒乓球在钻孔的过程中注意安全,不要伤到手。使用的铁丝韧性要大一些,制作过程中容易弯曲。使用工具使铁丝弯曲时,注意不要让铁丝伤到自己。
②制作步骤参照教材的要求,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注意地球仪基本知识的准确性。
下面经纬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丙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70°S,170°E) B.(70°S,170°W)
C.(70°N,170°E) D.(70°N,170°W)
√
经纬线、经纬度与经纬网
6.图中所示区域的半球位置是(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
某同学用乒乓球、铁丝、胶布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读图,完成7~8题。
√
7.在图中乒乓球上所画的纬线中,最长的是(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本初子午线
8.下列关于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B.经线与赤道平行
C.所有的纬线相交于两极点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方法
1.南北半球的判断
(1)根据判断纬度的方法确定该点的纬度。
(2)因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一致的,所以该点所在的半球和纬度一致,即南纬位于南半球,北纬位于北半球。
2.东西半球的判断
(1)若已知地点为东经,则拿该度数与160°E相比:若比160°E小,属于东半球;若比160°E大,属于西半球。
(2)若已知地点为西经,则拿该度数与20°W相比:若比20°W小,属于东半球;若比20°W大,属于西半球。可用口诀“小小为东,大大为西”来记忆。0°经线在东半球,180°经线在西半球。
1.填空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________,背向太阳的半球是________。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________。
任务二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白昼
黑夜
太阳
相反
(3)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
热
北温
南温
北寒
南寒
2.填表
自转 公转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________ ________
周期 一天(24小时) ________
现象 ________、时间的差异 ________的变化、地球上的五带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一年
昼夜更替
四季
3.演示实验
(1)演示地球自转
在暗室里,某学生小组演示地球运动,演示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灯泡表示太阳。 ( )
b.此时学生手指所指地球仪上的地点处于白天。 ( )
c.用手转动地球仪,能观察到昼夜更替现象。 ( )
d.该实验只能演示自转,不能演示公转。 ( )
e.地球黑夜范围大于白昼范围。 ( )
f.此时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 ( )
g.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 ( )
√
×
√
×
×
√
√
(2)演示地球公转
①实验方法:在地球仪中间放置的蜡烛充当________的角色。演示地球公转时,地球仪应围绕蜡烛________(填“顺”或“逆”)时针旋转,并且地轴与水平面应始终保持________的夹角不变。
②实验现象:一年中,当我国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时,地球运行到________(填字母)处,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_(纬线名称),济宁某中学旗杆影子的长度为一年中最________。
太阳
逆
66.5°
c
北回归线
短
4.填图
(1)公转示意图
(以北半球为例)
答案:①春分 ②3月21日前后 ③昼夜平分 ④夏至 ⑤6月22日前后 ⑥昼长夜短 ⑦秋分 ⑧9月23日前后 ⑨昼夜平分 ⑩冬至 12月22日前后 昼短夜长
(2)地球上的五带
答案: ①北寒 ②北温 ③热 ④南温 ⑤南寒 ⑥终年炎热
⑦四季分明 ⑧终年寒冷 ⑨极昼极夜 ⑩直射
“向日葵花盘型智能追光太阳能板”是一种昼开夜合,能自动追踪太阳光线,并可以自动倾斜角度,以达到最大发电效率的新型太阳能发电设备。读图,完成第1题。
地球自转的特点
1.从早到晚,“花盘”转动的总体方向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
某同学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读图,完成第2题。
2.该同学认真演示地球自转方向,并从不同角度观察画图,下面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可简记为“北逆南顺”,如下图所示:
3.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我们生活的地方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我们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我们发现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我们每天都经历昼夜更替现象
√
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B.北京的玲玲给美国的姨妈打电话:“姨妈,晚上好!”姨妈则说:“玲玲,早上好!”
C.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D.北京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
5.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B.地球公转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C.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
D.地球公转中心是地轴
√
地球公转的特点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材料自制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运动状况。下图为兴趣小组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题。
6.该地理兴趣小组演示的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方向,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地球公转在演示的过程中应注意:
①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②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总是保持66.5°,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③演示时,在光源固定的情况下,地球仪要围绕光源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移动;④公转过程中注意地球仪(地球)距离光源(太阳)的远近差异。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顺利出舱,航天英雄平安“回家”。结合下图,完成第7题。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7.神舟十三号航天英雄“回家”时,正值我国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中国古式建筑浓缩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一瓦一脊,皆匠心独运。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读图,完成8~9题。
8.一年中,图示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最大的一天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
9.这样的飞檐屋顶有利于( )
①冬季房屋采光 ②形成美丽庄严的视觉 ③泄水缓冲,保护房角 ④飞檐翘起有利于防火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影子的变化规律
1.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早上物体的影子较长,朝向西方;在中午时分,影子最短,朝向正北;下午,影子变长,朝向东方。
2.一年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朝向也会有所变化。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物体的影子相对较短;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影子则较长。
限时提能训练(一) 地球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月全食是指太阳、地球、月球在运转过程中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的阴影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天文现象。2022年11月8日晚,某学校举办了以“师生共赴月球之约 探索提升实践素养”为主题
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图是一位同学观测时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1~2题。
1.当月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是( )
√
[A] [B]
[C] [D]
2.同学们根据图可推测(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形状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公转
√
1.A 2.B [第1题,月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位置,地球是不透光的球体,遮蔽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地球影子落在月球上,从而发生月全食现象,故选A。第2题,根据月全食的地理现象可知,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地球影子落在月球上呈弧形,可以推测地球是球体状,故选B。]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完成3~6题。
3.地球仪( )
①有底座 ②有经纬线 ③标注了公转轨道 ④地轴与球面交会于南北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由图可知( )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度越高,纬线越长
[C]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圆圈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
√
√
5.与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与图中120°E共同组成经线圈的是( )
[A]120°W [B]180°
[C]60°E [D]60°W
√
√
3.B 4.A 5.C 6.D [第3题,地球仪是有底座的;是有经纬线的;并没有标注公转轨道;地轴与球面交会于南北极。结合题意,故选B。第4题,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形弧线;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结合题意,故选A。第5题,赤道长约4万千米,即八万里,故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位于赤道地区的丙点,故选C。第6题,与120°E经线相对的经线是60°W,其度数和是180°,且东西经度相反。故选D。]
(2023·枣庄中考)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再立新功。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如图),完成7~8题。
7.下列对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酒泉的位置靠近(40°N,100°W)
[B]太原是陕西省的行政中心
[C]西昌位于酒泉的西南方
[D]文昌位于热带
8.飞船发射时,中国留学生正在美国收看直播,当地时间却是上午,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两地所处季节不同
[C]地球公转 [D]两地所处海拔不同
√
√
7.D 8.A [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纬度数值从南向北增加为北纬,从北向南增加为南纬,图中纬度数值从南向北增加,为北纬,用“N”表示;经度数值从西向东增加为东经,从东向西增加为西经,图中经度数值从西向东增加,为东经,用“E”表示。读图可知,酒泉的位置靠近(40°N,100°E);太原为山西省的行政中心,陕西省的行政中心为西安;根据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知西昌位于酒泉的东南方向;根据所学知识,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故文昌位于热带。故选D。第8题,两地因所处的经纬度不同,两地地方时不同,时差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故选A。]
(2023·枣庄中考)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9~10题。
9.“二十大”召开期间,地球运行到图中的( )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甲段
10.“二十大”召开期间( )
[A]北京正午物体影子渐短
[B]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时间越来越晚
[C]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移
[D]北京道路两侧树木开始萌发新芽
√
√
9.C 10.B [第9题,“二十大”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该时段位于秋分(9月23日前后)和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间,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我国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节气,因此“二十大”召开期间地球运行到图中的丙丁段,C正确。故选C。第10题,“二十大”召开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逐渐向南移动,在此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渐小,正午物体影子渐长,A、C错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与太阳同升同落,“二十大”召开期间,北京的白昼逐渐变短,日出越来越晚,所以升旗的时间越来越晚,B正确;“二十大”召开期间为北京秋季,北京道路两侧树木开始落叶,D错误。故选B。]
(2024·枣庄中考)下图为小明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小明同学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简易地球仪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小明同学在地理课堂上利用这个简易地球仪,可以( )
[A]演示地球的运动
[B]认识地球的确切形状
[C]找到自己家乡的准确位置
[D]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
√
√
11.D 12.A [第11题,地球仪的中心被地轴穿过,地轴和地平面有66.5°的夹角,地轴和地表的交点是南北两极,北部是北极点N,南部是南极点S。故选D。第12题,小明同学在地理课堂上利用这个简易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A正确;该简易地球仪是正球体,而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因此不能认识地球的确切形状,B错误;该简易地球仪上只有一些经纬线,无法找到自己家乡的准确位置,C错误;该简易地球仪上没有展现海陆分布信息,无法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D错误。故选A。]
某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树荫,测得一年中该树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移动,P为AB中点,如图示意正午树影顶端一年位置变化。读图,完成13~15题。
13.该地可能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南寒带
14.当测得正午树影顶端在P位置上时,此时太阳直射在(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10°N [D]南回归线
15.测量发现正午树影由P向A移动过程中,当地( )
[A]感受到气温变低,穿衣增多
[B]日出时间变晚,日落变早
[C]操场四周树叶变黄
[D]日出时间变早,日落变晚
√
√
√
13.C 14.A 15.D [第13题,太阳高度的大小影响地表事物影子的长短。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影子始终朝北,应该是北温带某地。故选C。第14题,该地位于北温带,当正午树影顶端在A位置上时影子最短,表示夏至日,在B位置上时影子最长,表示冬至日,P介于AB之间,应该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故选A。第15题,测量发现正午树影由P向A移动过程也就是从春分日向夏至日的过渡过程,此时北温带感受到气温变高,穿衣减少;日出时间变早,日落变晚;操场四周树叶变绿。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学习完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了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方法探究。下图为简易地球仪制作步骤示意图。
【第一步·做支架】
用铁丝弯成一个半圆的形状和一个倾斜的直线形,折成的地球仪支架,如图①所示。
(1)倾斜的直线形L代表地球仪上的________。
【第二步·组装】
如图②③所示,用笔在乒乓球上画一个大圆代表赤道,扎两个小孔a、b,把乒乓球用铁丝穿起来,固定铁丝两头,使球可以自由转动。
(2)小孔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要保证两小孔到赤道的距离________。
地轴
北极和南极
相等
【第三步·绘制经纬线】
在乒乓球上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并标注名称或度数,这样一个乒乓球地球仪就做好了。如图④所示。
(3)由赤道到a点纬度逐渐________,a点的纬度应写作:________。
【第四步·应用】
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在辽阔天空中翱翔的飞机,都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方便导航。
(4)图④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假设一架飞机从A地直线飞往B地,飞行方向是________。
增大
90°N
(0°,20°W)
正南
17.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观察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纸片分别在桌面和伞面上后移,观察到纸片慢慢消失的是______图,该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地球形状是不规则的________(填“正方体”或“球体”)。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吗?(举2个例子)。
乙
球体
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登高望远。
(2)小王想给地球做“外衣”,它的“腰围”长度约________万千米,这件“外衣”至少需要消耗________亿平方千米的布料。
(3)为了更好地研究地球,小王尝试制作地球的模型,你觉得可以用什么物品来代表地球呢?
篮球、足球等球状物品。
(4)图丙是小王做好的地球模型,你认为更合理的是________(填“①”或“②”),为什么?
4
5.1
①
地球的黄赤交角为23.5°,使得地轴与黄道面夹角为66.5°,所以地球仪在制作时应是倾斜的。
18.某中学组织了一次网络军事模拟演习的比赛,设置了四关。请你结合下图,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闯关。(8分)
(1)第一关:写出A、B两支部队的经纬度位置。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关:要抽调部分兵力到C(40°S,40°W)、D(60°N,70°E)两处,在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
(40°N,60°W)
(20°S,20°E)
如图所示:
(4)第四关:按东、西、南、北半球将A、B、C、D四支部队编组。
A: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
B: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
C: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
D: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
(3)第三关:在(20°S,50°W)发现敌情,要求迅速出击歼灭敌人,调派A、B、C、D四支部队中的哪一支最合适?为什么?
C部队最合适。C部队距离(20°S,50°W)最近。
北
西
南
东
南
西
北
东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1)天舟六号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甲图中________至________之间(填序号),此时在新疆喀什古城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南半球的新西兰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地球运行到________(填序号)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__(填纬线名称)。
(3)某旅行社组织“游峡湾、午夜看太阳”的出国游活动,出行时间最好安排在地球运行到________(填序号)附近,这段时间北极圈以北地区会出现________现象。
②
③
昼长夜短(或昼大于夜或昼>夜)
①
赤道或0°纬线
③
极昼
(4)乙图表示的是地球的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是地球绕着__________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至少填一种)
自转
地轴
昼夜更替;时差;太阳东
升西落(任意答出一点即可)第一章 地球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基础知识储备
1.(1)球体 (2)比例 缩小 (3)经线 纬线 位置
2.(1)天圆地方 太阳、月球 麦哲伦 (2)6 371 4万
5.1亿 (3)①纬线 ②地轴 ③北极 ④经线 ⑤南极
3.(1)圆圈 半圆 缩短 赤道 相等 东西 南北 平行 (2)0° 赤道 180° 90° E W N S 20° 160° 赤道
任务目标达成
1.D 2.B 3.D 4.C 5.D 6.B 7.A 8.D
任务二
基础知识储备
1.(1)白昼 黑夜 (2)太阳 相反 (3)热 北温 南温 北寒 南寒
2.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一年 昼夜更替 四季
3.(1)√ × √ × × √ √ (2)①太阳 逆 66.5°
②c 北回归线 短
4.(1)①春分 ②3月21日前后 ③昼夜平分 ④夏至 ⑤6月22日前后 ⑥昼长夜短 ⑦秋分 ⑧9月23日前后 ⑨昼夜平分 ⑩冬至 12月22日前后 昼短夜长 (2)①北寒 ②北温 ③热 ④南温 ⑤南寒 ⑥终年炎热
⑦四季分明 ⑧终年寒冷 ⑨极昼极夜 ⑩直射
任务目标达成
1.B 2.C 3.D 4.D 5.C 6.D 7.A 8.D 9.C任务一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仪和经纬网
1.填空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________。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________把它________,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在地球仪上,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________。
2.填图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地球的大小
(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填表
(1)经纬线特点
纬线 经线
形状 ________ ________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________,________最长,两极最短 长度________
指示方向 ________方向 ________方向
相交或平行 相互________ 相交
(2)纬度和经度
经度 纬度
起始线 ________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________)
划分 从0°经线向东和向西各分作________,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从赤道向北极和南极各分作________,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表示 东经用________表示;西经用______表示 北纬用________表示 南纬用________表示
半球分界线 东西半球:____W和____E组成的经线圈 南北半球:________(0°纬线)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地球基本数据图可知,地球是一个( )
A.半径为6 371千米的正球体
B.周长为4万千米的正球体
C.两极稍鼓,赤道略瘦的不规则球体
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读地球仪示意图,有关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表面的经纬线在地球表面实际存在,是为了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
B.地球仪内部地轴连接南极和北极,也是地球实际存在的绕转中心
C.地球仪和地球都是扁球体,只是比例不同
D.地球仪中地轴与地面的倾斜角度大小为66.5°
4.某同学用乒乓球、铁丝、胶布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读图,图中乒乓球顶部,铁丝穿过的点a,叫作( )
A.南极 B.地轴
C.北极 D.直射点
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两点:
①乒乓球在钻孔的过程中注意安全,不要伤到手。使用的铁丝韧性要大一些,制作过程中容易弯曲。使用工具使铁丝弯曲时,注意不要让铁丝伤到自己。
②制作步骤参照教材的要求,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注意地球仪基本知识的准确性。
经纬线、经纬度与经纬网
下面经纬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丙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70°S,170°E) B.(70°S,170°W)
C.(70°N,170°E) D.(70°N,170°W)
6.图中所示区域的半球位置是(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某同学用乒乓球、铁丝、胶布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读图,完成7~8题。
7.在图中乒乓球上所画的纬线中,最长的是(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本初子午线
8.下列关于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B.经线与赤道平行
C.所有的纬线相交于两极点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方法
1.南北半球的判断
(1)根据判断纬度的方法确定该点的纬度。
(2)因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一致的,所以该点所在的半球和纬度一致,即南纬位于南半球,北纬位于北半球。
2.东西半球的判断
(1)若已知地点为东经,则拿该度数与160°E相比:若比160°E小,属于东半球;若比160°E大,属于西半球。
(2)若已知地点为西经,则拿该度数与20°W相比:若比20°W小,属于东半球;若比20°W大,属于西半球。可用口诀“小小为东,大大为西”来记忆。0°经线在东半球,180°经线在西半球。
任务二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1.填空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________,背向太阳的半球是________。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________。
(3)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
2.填表
自转 公转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________ ________
周期 一天(24小时) ________
现象 ________、时间的差异 ________的变化、地球上的五带
3.演示实验
(1)演示地球自转
在暗室里,某学生小组演示地球运动,演示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灯泡表示太阳。 ( )
b.此时学生手指所指地球仪上的地点处于白天。 ( )
c.用手转动地球仪,能观察到昼夜更替现象。 ( )
d.该实验只能演示自转,不能演示公转。 ( )
e.地球黑夜范围大于白昼范围。 ( )
f.此时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 ( )
g.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 ( )
(2)演示地球公转
①实验方法:在地球仪中间放置的蜡烛充当________的角色。演示地球公转时,地球仪应围绕蜡烛________(填“顺”或“逆”)时针旋转,并且地轴与水平面应始终保持________的夹角不变。
②实验现象:一年中,当我国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时,地球运行到________(填字母)处,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_(纬线名称),济宁某中学旗杆影子的长度为一年中最________。
4.填图
(1)公转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
(2)地球上的五带
地球自转的特点
“向日葵花盘型智能追光太阳能板”是一种昼开夜合,能自动追踪太阳光线,并可以自动倾斜角度,以达到最大发电效率的新型太阳能发电设备。读图,完成第1题。
1.从早到晚,“花盘”转动的总体方向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某同学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读图,完成第2题。
2.该同学认真演示地球自转方向,并从不同角度观察画图,下面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可简记为“北逆南顺”,如下图所示:
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我们生活的地方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我们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我们发现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我们每天都经历昼夜更替现象
4.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B.北京的玲玲给美国的姨妈打电话:“姨妈,晚上好!”姨妈则说:“玲玲,早上好!”
C.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D.北京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地球公转的特点
5.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B.地球公转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C.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
D.地球公转中心是地轴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材料自制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运动状况。下图为兴趣小组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题。
6.该地理兴趣小组演示的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方向,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地球公转在演示的过程中应注意:
①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②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总是保持66.5°,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③演示时,在光源固定的情况下,地球仪要围绕光源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移动;④公转过程中注意地球仪(地球)距离光源(太阳)的远近差异。
,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顺利出舱,航天英雄平安“回家”。结合下图,完成第7题。
7.神舟十三号航天英雄“回家”时,正值我国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中国古式建筑浓缩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一瓦一脊,皆匠心独运。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读图,完成8~9题。
8.一年中,图示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最大的一天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9.这样的飞檐屋顶有利于( )
①冬季房屋采光 ②形成美丽庄严的视觉 ③泄水缓冲,保护房角 ④飞檐翘起有利于防火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影子的变化规律
1.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早上物体的影子较长,朝向西方;在中午时分,影子最短,朝向正北;下午,影子变长,朝向东方。
2.一年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朝向也会有所变化。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物体的影子相对较短;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影子则较长。
课后检测,请完成限时提能训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