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认识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2.知道氯水的成分和性质。3.知道氯气与碱反应制取漂白剂和漂白粉的原理。
一、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1)观察实验桌上盛满氯气的集气瓶,并按照图1所示操作闻氯气的气味。
(2)按图2所示方法完成实验,该实验说明 。
结论:氯气是一种 色、密度比空气 ,有 气味的 气体,氯气 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体积的氯气。在加压的条件下,氯气转化为 (称为 ),可储存于 中,便于运输和使用。
思考1 氯气泄漏时该如何自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推测生成物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切取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金属钠熔成球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球上方
将擦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粗铁丝上,一端系上一段火柴梗,点燃火柴,待火柴即将燃尽时,迅速把细铁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加热至红热,立即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结论:氯气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金属反应,生成 。
3.氯气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氢气与氯气在 条件下,化合生成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溶于水得到 ,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的 和 制取 。
特别提醒 ①H2在Cl2中燃烧的火焰为苍白色,集气瓶口产生白雾,HCl极易溶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②烟是固体小颗粒,如FeCl3棕褐色烟;雾是小液滴,如HCl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盐酸小液滴。③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思考2 铁可以在氯气中点燃生成FeCl3,为什么日常运输或者使用中可以将液氯存储于钢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3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填序号)。
①FeCl3 ②CuCl2 ③HCl ④FeCl2
1.(2023·福建厦门高一上期中)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遇到氯气泄漏时,应向低处撤离
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形成白烟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D.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3.下列金属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
A.CuCl2 B.FeCl2
C.FeCl3 D.AlCl3
二、氯水的性质
1.实验探究氯气溶于水
(1)操作:如图,取一支100 mL的针筒抽取80 mL氯气,再抽取20 mL水,振荡。
(2)现象:刚开始抽进去氯气的时候针管内为 ,抽取水振荡后活塞向里移动,水溶液颜色逐渐变为 ,最终活塞移动至大约60 mL处。
(3)结论:氯气能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叫 ,呈 。
2.氯水的成分探究
(1)探究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氯气无 性,氯水有 作用
② 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和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 滴有盐酸的试纸变红,滴有氯水的试纸中间变为 ,外圈变 氯水中有能使试纸变红的 和能使有色物质 的漂白性物质
③ 向1 mL新制氯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 沉淀 新制氯水中含有
综合分析得结论: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氯水显 性,有 作用,氯水中存在 ,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2)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氯水能杀菌消毒。
(3)氯水中所含的分子有 ,氯水中所含的离子有 、ClO-、OH-。
特别提醒 ①在相同条件下,反应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作可逆反应。②氯水中含有Cl2、HClO等分子,也含有H+、Cl-等离子,说明Cl2与H2O不能完全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限度。Cl2+H2OHCl+HClO为可逆反应。
3.次氯酸
(1)次氯酸能使染料等 褪色,有 作用,还能 。
(2)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氯酸是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还弱。
思考1 探究氯水的性质
将新制氯水滴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逐渐褪去,根据此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文字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个较简单的实验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2 从成分、颜色、性质等角度分析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氯酸盐
(1)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取漂白剂(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氯酸盐溶于水后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次氯酸,漂白粉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视野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在水中的杀菌、消毒能力比氯气强,效果更持久,受水体的pH变化影响小,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安全。
思考3 漂白粉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会失效,写出失效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正误判断
(1)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 )
(2)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为氯气 ( )
(3)新制氯水必须用棕色瓶密封保存 ( )
(4)Cl2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 ( )
(5)可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 )
(6)家庭中使用漂白粉时,为了增强漂白能力,可以加入少量的食醋 ( )
(7)工业上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与Cl2反应制得漂白粉 ( )
(8)漂白剂、漂白粉的漂白、消毒原理相同,都是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具有漂白、消毒作用的次氯酸(HClO) ( )
2.(2024·河北滦州高一月考)某同学在一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说明Cl2分子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
C.将实验后的pH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现象相同
3.下列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B.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漂白粉和Fe(OH)3胶体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精析
一、
1.(2)氯气能溶于水 黄绿 大 刺激性 有毒 能 2 液态 液氯 钢瓶
思考1 根据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向高处且上风向地区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要好好休息,服用维生素C,严重者需及时送入医院救治。
2.白烟 NaCl 2Na+Cl22NaCl 棕褐色的烟 FeCl3 2Fe+3Cl22FeCl3 棕黄色的烟 CuCl2 Cu+Cl2CuCl2 高价金属氯化物
3.(1)点燃或光照 氯化氢 H2+Cl22HCl
(2)盐酸 氯气 氢气 盐酸
思考2 反应条件不同,液氯在常温下与铁不发生反应。
思考3 ④ Cl2与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的氯化物,所以FeCl2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取。
应用体验
1.B 2.C 3.D
二、
1.(2)黄绿色 浅黄绿色 (3)氯水 浅黄绿色
2.(1)①不褪色 褪色 漂白 漂白 ②白色 红 酸 褪色
③白色 Cl- 酸 漂白 Cl- (2)部分氯气与H2O反应生成了HClO (3)Cl2、HClO、H2O Cl-、H+
3.(1)有机色素 漂白 杀菌消毒 (2)2HClOO2↑+2HCl
思考1 (1)氯水中的H+中和了NaOH,使红色褪去。氯水中的HClO将酚酞漂白,使红色褪去。
(2)继续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说明第一个结论正确,若溶液仍为无色,则说明第二个结论正确。
思考2 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区别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Cl2 Cl2、HClO、H2O、H+、Cl-、ClO-、OH- H+、Cl-、H2O、OH-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性质 - 酸性、漂白性 酸性
4.(1)Cl2+2NaOHNaCl+NaClO+H2O (2)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3)Ca(ClO)2+CO2+H2OCaCO3+2HClO
思考3 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O2↑+2HCl。
应用体验
1.(1)× (2)× (3)√ (4)√ (5)× (6)√ (7)× (8)√
2.B 3.B(共77张PPT)
专题3 第一单元
<<<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
第2课时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认识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2.知道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3.知道氯气与碱反应制取漂白剂和漂白粉的原理。
内容索引
一、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二、氯水的性质
课时对点练
>
<
一
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1)观察实验桌上盛满氯气的集气瓶,并按照图1所示操作闻氯气的气味。
一
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2)按图2所示方法完成实验,该实验说明 。
结论:氯气是一种 色、密度比空气 ,有 气味的_____气体,氯气 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体积的氯气。在加压的条件下,氯气转化为 (称为 ),可储存于 中,便于运输和使用。
氯气能溶于水
黄绿
大
刺激性
有毒
能
2
液态
液氯
钢瓶
氯气泄漏时该如何自救?
思考1
提示 根据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向高处且上风向地区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要好好休息,服用维生素C,严重者需及时送入医院救治。
2.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推测生成物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切取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金属钠熔成球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球上方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白烟
NaCl
2Na+Cl2===2NaCl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推测生成物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将擦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粗铁丝上,一端系上一段火柴梗,点燃火柴,待火柴即将燃尽时,迅速把细铁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棕褐色的烟
FeCl3
2Fe+3Cl2
2FeCl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推测生成物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加热至红热,立即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棕黄色的烟
CuCl2
Cu+Cl2
CuCl2
结论:氯气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金属反应,生成 。
高价金属氯化物
3.氯气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氢气与氯气在 条件下,化合生成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溶于水得到 ,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的 和______制取 。
点燃或光照
氯化氢
H2+Cl2 2HCl
盐酸
氯气
氢气
盐酸
特别提醒 ①H2在Cl2中燃烧的火焰为苍白色,集气瓶口产生白雾,HCl极易溶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②烟是固体小颗粒,如FeCl3棕褐色烟;雾是小液滴,如HCl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盐酸小液滴。③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铁可以在氯气中点燃生成FeCl3,为什么日常运输或者使用中可以将液氯存储于钢瓶中?
思考2
提示 反应条件不同,液氯在常温下与铁不发生反应。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填序号)。
①FeCl3 ②CuCl2 ③HCl ④FeCl2
思考3
提示 ④ Cl2与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的氯化物,所以FeCl2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取。
1.(2023·福建厦门高一上期中)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遇到氯气泄漏时,应向低处撤离
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
√
Cl2密度比空气大,遇到氯气泄漏时,应向高处撤离,故选B。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形成白烟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D.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形成白雾,没有烟,A项错误;
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FeCl3溶液呈黄色,B项错误。
3.下列金属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 B.FeCl2
C.FeCl3 D.AlCl3
√
铜与盐酸不反应,A项错误;
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B、C项错误。
返回
氯水的性质
>
<
二
二
氯水的性质
1.实验探究氯气溶于水
(1)操作:如图,取一支100 mL的针筒抽取80 mL氯气,再抽取20 mL水,振荡。
(2)现象:刚开始抽进去氯气的时候针管内为 ,抽取水振荡后活塞向里移动,水溶液颜色逐渐变为 ,最终活塞移动至大约60 mL处。
(3)结论:氯气能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叫 ,呈 。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氯水
浅黄绿色
2.氯水的成分探究
(1)探究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 干燥的有色布条_______,湿润的有色布条______ 干燥的氯气无 性,氯水有 作用
不褪色
褪色
漂白
漂白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② 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和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 滴有盐酸的试纸变红,滴有氯水的试纸中间变为_____,外圈变___ 氯水中有能使试纸变红的 和能使有色物质______的漂白性物质
③ 向1 mL新制氯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 沉淀 新制氯水中含有____
白色
红
酸
褪色
白色
Cl-
综合分析得结论: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氯水显 性,有 作用,氯水中存在 ,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2)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 HCl+HClO,氯水能杀菌消毒。
(3)氯水中所含的分子有 ,氯水中所含的离子有__________、ClO-、OH-。
酸
漂白
Cl-
部分氯气与H2O反应生成了HClO
Cl2、HClO、H2O
Cl-、H+
特别提醒 ①在相同条件下,反应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作可逆反应。②氯水中含有Cl2、HClO等分子,也含有H+、Cl-等离子,说明Cl2与H2O不能完全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限度。Cl2+H2O HCl+HClO为可逆反应。
3.次氯酸
(1)次氯酸能使染料等 褪色,有 作用,还能 。
(2)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氯酸是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还弱。
有机色素
漂白
杀菌消毒
2HClO O2↑+2HCl
探究氯水的性质
将新制氯水滴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逐渐褪去,根据此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文字简要说明?
思考1
提示 氯水中的H+中和了NaOH,使红色褪去。氯水中的HClO将酚酞漂白,使红色褪去。
(2)请设计一个较简单的实验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
思考1
提示 继续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说明第一个结论正确,若溶液仍为无色,则说明第二个结论正确。
从成分、颜色、性质等角度分析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区别。
思考2
提示 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区别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Cl2 Cl2、HClO、H2O、H+、Cl-、ClO-、OH- H+、Cl-、H2O、OH-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性质 - 酸性、漂白性 酸性
4.次氯酸盐
(1)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取漂白剂(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 。
(2)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氯酸盐溶于水后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次氯酸,漂白粉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l2+2NaOH=== NaCl+NaClO+H2O
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拓展视野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在水中的杀菌、消毒能力比氯气强,效果更持久,受水体的pH变化影响小,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安全。
漂白粉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会失效,写出失效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3
提示 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 O2↑
+2HCl。
1.正误判断
(1)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2)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为氯气
(3)新制氯水必须用棕色瓶密封保存
(4)Cl2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
(5)可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6)家庭中使用漂白粉时,为了增强漂白能力,可以加入少量的食醋
√
×
×
√
√
×
(7)工业上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与Cl2反应制得漂白粉
(8)漂白剂、漂白粉的漂白、消毒原理相同,都是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具有漂白、消毒作用的次氯酸(HClO)
√
×
2.(2024·河北滦州高一月考)某同学在一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Cl2分子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
C.将实验后的pH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
复为原来的颜色
D.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现象相同
√
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是次氯酸,
A错误;pH试纸内部显白色,外圈显红色,
说明H+的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B正确;
次氯酸能够把有机色素氧化成无色物质,其漂白效果稳定,加热不恢复颜色,C错误;
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失去漂白性,D错误。
3.下列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B.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漂白粉和Fe(OH)3胶体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漂白粉是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得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A不正确;
漂白粉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Fe(OH)3胶体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二者的作用原理不同,C不正确;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H2O+CO2===CaCO3+
2HClO,2HClO 2HCl+O2↑,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D不正确。
返回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题组一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
1.(2023·石家庄高一期中)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Cl2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B.Cl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C.氯气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D.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烟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毒,B错误;
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氯气以液态形式存在时称为液氯,C错误;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棕黄色的烟,D错误。
对点训练
2.(2023·福建泉州高一上期中)Cl2是有毒气体,遇到少量Cl2泄漏时,下列措施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浸有浓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因为NaOH能吸收Cl2
B.人群向逆风方向疏散,利用风吹动气体移动,使人群脱离Cl2气流
C.人群向高处疏散,因为Cl2密度比空气大,低处浓度高,高处浓度小
D.向泄露地点洒石灰水,因为Cl2能与Ca(OH)2反应,可降低危害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氯气泄漏时,用浸有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NaOH有较强的腐蚀性,不能用浸有浓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A不合理。
对点训练
3.(2023·福建南平高一上期中)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
B.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逸出的气体是氯气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新制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产生氧气,逸出的气体是氧气,故选C。
题组二 氯水的成分及性质的多样性
4.(2024·福建泉州高一上段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制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Cl2分子
B.新制氯水敞口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
C.铁在氯气中燃烧,可观察到棕褐色的烟
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
A 将氯水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氯水中有H+
B 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氯水中有Cl-
C 氯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产生气体 氯水中有HClO
D 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褪色 氯水中有Cl2
对点训练
5.下列关于氯水性质及现象的描述和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对点训练
6.(2023·苏州高一上期中)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如图是数字化实验得到的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使氯水的酸性增强
B.光照使氯水的漂白性增强
C.光照使溶液中Cl-的浓度减小
D.pH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了Cl2溶解度的减小而逸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为盐酸:2HClO
2HCl+O2↑,HClO是弱酸、盐酸是强酸,则溶液中c(HClO)减小,溶液的漂白性减弱,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c(Cl-)增大,A正确,B、C、D错误。
对点训练
题组三 与氯气有关的实验
7.(2023·福建龙岩高一上期中)如图是探究氯气某性质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常压下,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C.把A、B瓶调换位置,实验现象不会发生变化
D.装置A中的现象为红色纸条不褪色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干燥的氯气通入装置A,红色纸条不褪色,说明
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氯气进入装置B,使B中
红色纸条褪色,说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
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把A、B瓶调换位置,B中纸条褪色,进入A中的氯气带有水蒸气,也生成可使红色纸条褪色的次氯酸,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8.(2024·河北承德高一上期末)利用下列装置制取Cl2、制备漂白液、收集Cl2和进行Cl2尾气处理,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B C D
制取Cl2 制备漂白液 收集Cl2 Cl2尾气处理
√
对点训练
实验室制备氯气需要用浓盐酸,A错误;
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次氯酸钠,可以制备漂白液,B正确;
氯气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装置中氯气应该是长管进短管出,C错误;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的浓度小,吸收氯气效果差,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2024·福建泉州高一上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探究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处湿润的红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
漂白性
B.c处的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说明Cl2
中混有HCl气体
C.d处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l2和HCl气体
D.用50 mL 12 mol·L-1的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产生0.15 mol Cl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对点训练
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A错误;
c处的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有可能是Cl2和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Cl,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处浓NaOH溶液和氯气、HCl反应,转化为盐,可以除去Cl2和HCl气体,C正确;
对点训练
浓盐酸变稀后,反应停止,用50 mL 12 mol·L-1的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产生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15 mol,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0.漂白粉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下列有关漂白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漂白粉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②为了提高漂白粉的漂白效果,使用时可加少量盐酸
③漂白粉性质稳定,可以敞口存放
④漂白粉能与少量CO2、H2O反应生成Ca(HCO3)2和HClO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综合强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漂白粉的性质相对于HClO来说比较稳定,但在敞口存放过程中,会
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 2HCl+O2↑,使漂白粉逐渐失效,故③错误;
与少量CO2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与过量CO2反应时才生成Ca(HCO3)2,故④错误。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2023·江苏南通高一上期中)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MnO2(s) Cl2(g)
B.Cl2(g)
FeCl2(s)
C.NaClO(aq)
HClO(aq)
D.HClO(aq)
Cl2(g)
√
综合强化
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A错误;
铁在氯气中加热只能生成FeCl3,不能生成FeCl2,B错误;
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则CO2能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C正确;
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不能生成氯气,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与结论
A 检验Cl2是否有漂白性 将干燥的Cl2通入放有鲜花的广口瓶 若观察到鲜花褪色,则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B 证明Cl2溶于水不能完全与水反应 将Cl2溶于水,观察氯水颜色,再滴加石蕊试液 观察到氯水为淡黄绿色,且滴加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Cl2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存在Ag+ 在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存在Ag+
D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存在C 在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C
综合强化
12.(2023·杭州高一上期中)下列方案的设计、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鲜花中含有水分,能与氯气反应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故观察到鲜花褪色,不能说明Cl2具有漂白性,A错误;
氯水为淡黄绿色,证明氯水中含有Cl2分子,滴加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溶液中含有H+、HClO,证明Cl2溶于水不能完全与水反应,B正确;
在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产生的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钡,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在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等,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3.(2024·扬州高一上段考)(1)某工厂在山坡坑道的仓库里贮有氯气钢瓶。某天,有一只贮有氯气的钢瓶损坏,造成氯气泄漏,在场工人采取以下措施,请选择。
①处理该钢瓶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下同)。
A.把钢瓶推到坡下的小河里
B.把钢瓶丢到深坑里,用石灰填埋
C.把钢瓶扔到农田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综合强化
②若在场工人没有防毒面具,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
A.NaOH B.NaCl C.肥皂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综合强化
(2)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①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氯水可作为漂白剂,起主要作用的是氯水中含有的 (填化学式)。
潮湿有色布条褪色,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
HClO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②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2NaOH+Cl2
===NaClO+NaCl+H2O
Ca(ClO)2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氯气可用碱液吸收;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O+
NaCl+ 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
综合强化
14.已知反应:NaClO+NaCl+H2SO4 Na2SO4+Cl2↑+H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以下可用于制取氯气的装置是 (填字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根据“固+液 气”可知应选择c装置制取Cl2。
综合强化
(2)装置B、C中依次放入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l2中混有少
量水蒸气
在A~B之间增设装有浓H2SO4
的洗气瓶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Cl2中混有水蒸气,生成了HClO,故应增设干燥装置。
综合强化
(3)D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分离D中液体的方法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层CCl4层呈紫红色
Cl2+2KI
===I2+2KCl
分液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l2+2KI===I2+2KCl,CCl4将I2萃取出来,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可采用分液法。
综合强化
(4)写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为验证尾气吸收后的溶液中存在Cl-,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l2+2NaOH===NaCl+
NaClO+H2O
取少量烧杯内吸收Cl2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其中含有Cl-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为检验Cl-,应先用稀HNO3酸化中和溶液中的OH-,再加AgNO3溶液,若有AgCl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
综合强化
(5)氯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该实验可证明Cl2与H2O反应的产物中含有 (填化学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HCl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因酸性:HCl>H2CO3>HClO,HCl可与NaHCO3反应:HCl+
NaHCO3===NaCl+H2O+CO2↑,而HClO不与NaHCO3反应,故氯气与H2O反应的产物中含有HCl。
返回作业18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2题,每小题6分,共72分)
题组一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
1.(2023·石家庄高一期中)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l2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B.Cl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C.氯气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D.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烟
2.(2023·福建泉州高一上期中)Cl2是有毒气体,遇到少量Cl2泄漏时,下列措施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用浸有浓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因为NaOH能吸收Cl2
B.人群向逆风方向疏散,利用风吹动气体移动,使人群脱离Cl2气流
C.人群向高处疏散,因为Cl2密度比空气大,低处浓度高,高处浓度小
D.向泄露地点洒石灰水,因为Cl2能与Ca(OH)2反应,可降低危害
3.(2023·福建南平高一上期中)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
B.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逸出的气体是氯气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题组二 氯水的成分及性质的多样性
4.(2024·福建泉州高一上段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新制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Cl2分子
B.新制氯水敞口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
C.铁在氯气中燃烧,可观察到棕褐色的烟
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5.下列关于氯水性质及现象的描述和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
A. 将氯水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氯水中有H+
B. 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氯水中有Cl-
C. 氯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产生气体 氯水中有HClO
D. 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褪色 氯水中有Cl2
6.(2023·苏州高一上期中)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如图是数字化实验得到的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照使氯水的酸性增强
B.光照使氯水的漂白性增强
C.光照使溶液中Cl-的浓度减小
D.pH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了Cl2溶解度的减小而逸出
题组三 与氯气有关的实验
7.(2023·福建龙岩高一上期中)如图是探究氯气某性质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C.把A、B瓶调换位置,实验现象不会发生变化
D.装置A中的现象为红色纸条不褪色
8.(2024·河北承德高一上期末)利用下列装置制取Cl2、制备漂白液、收集Cl2和进行Cl2尾气处理,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B. C. D.
制取Cl2 制备漂白液 收集Cl2 Cl2尾气处理
9.(2024·福建泉州高一上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探究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处湿润的红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B.c处的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说明Cl2中混有HCl气体
C.d处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l2和HCl气体
D.用50 mL 12 mol·L-1的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产生0.15 mol Cl2
10.漂白粉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下列有关漂白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①漂白粉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②为了提高漂白粉的漂白效果,使用时可加少量盐酸
③漂白粉性质稳定,可以敞口存放
④漂白粉能与少量CO2、H2O反应生成Ca(HCO3)2和HClO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2023·江苏南通高一上期中)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 )
A.MnO2(s)Cl2(g)
B.Cl2(g)FeCl2(s)
C.NaClO(aq)HClO(aq)
D.HClO(aq)Cl2(g)
12.(2023·杭州高一上期中)下列方案的设计、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 )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与结论
A. 检验Cl2是否有漂白性 将干燥的Cl2通入放有鲜花的广口瓶 若观察到鲜花褪色,则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B. 证明Cl2溶于水不能完全与水反应 将Cl2溶于水,观察氯水颜色,再滴加石蕊试液 观察到氯水为淡黄绿色,且滴加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Cl2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存在Ag+ 在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存在Ag+
D.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存在C 在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C
13.(10分)(2024·扬州高一上段考)(1)(2分)某工厂在山坡坑道的仓库里贮有氯气钢瓶。某天,有一只贮有氯气的钢瓶损坏,造成氯气泄漏,在场工人采取以下措施,请选择。
①处理该钢瓶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下同)。
A.把钢瓶推到坡下的小河里
B.把钢瓶丢到深坑里,用石灰填埋
C.把钢瓶扔到农田中
②若在场工人没有防毒面具,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
A.NaOH B.NaCl C.肥皂液
(2)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①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氯水可作为漂白剂,起主要作用的是氯水中含有的 (填化学式)。
②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 (填化学方程式);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
14.(18分)已知反应:NaClO+NaCl+H2SO4Na2SO4+Cl2↑+H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以下可用于制取氯气的装置是 (填字母)。
(2)装置B、C中依次放入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
,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D中液体的方法是 。
(4)写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验证尾气吸收后的溶液中存在Cl-,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该实验可证明Cl2与H2O反应的产物中含有 (填化学式)。
答案精析
1.A 2.A 3.C 4.D 5.B
6.A [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为盐酸:2HClO2HCl+O2↑,HClO是弱酸、盐酸是强酸,则溶液中c(HClO)减小,溶液的漂白性减弱,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c(Cl-)增大,A正确,B、C、D错误。]
7.C [干燥的氯气通入装置A,红色纸条不褪色,说明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氯气进入装置B,使B中红色纸条褪色,说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把A、B瓶调换位置,B中纸条褪色,进入A中的氯气带有水蒸气,也生成可使红色纸条褪色的次氯酸,故选C。]
8.B [实验室制备氯气需要用浓盐酸,A错误;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次氯酸钠,可以制备漂白液,B正确;氯气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装置中氯气应该是长管进短管出,C错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的浓度小,吸收氯气效果差,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D错误。]
9.C [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A错误;c处的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有可能是Cl2和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Cl,B错误;d处浓NaOH溶液和氯气、HCl反应,转化为盐,可以除去Cl2和HCl气体,C正确;浓盐酸变稀后,反应停止,用50 mL 12 mol·L-1的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产生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15 mol,D错误。]
10.C [漂白粉的性质相对于HClO来说比较稳定,但在敞口存放过程中,会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使漂白粉逐渐失效,故③错误;与少量CO2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与过量CO2反应时才生成Ca(HCO3)2,故④错误。]
11.C [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A错误;铁在氯气中加热只能生成FeCl3,不能生成FeCl2,B错误;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则CO2能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C正确;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不能生成氯气,D错误。]
12.B [鲜花中含有水分,能与氯气反应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故观察到鲜花褪色,不能说明Cl2具有漂白性,A错误;氯水为淡黄绿色,证明氯水中含有Cl2分子,滴加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溶液中含有H+、HClO,证明Cl2溶于水不能完全与水反应,B正确;在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产生的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钡,C错误;在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等,D错误。]
13.(1)①B ②C (2)①潮湿有色布条褪色,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 HClO ②2NaOH+Cl2NaClO+NaCl+H2O Ca(ClO)2
解析 (2)①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②氯气可用碱液吸收;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O+NaCl+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
14.(1)c (2)Cl2中混有少量水蒸气 在A~B之间增设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 (3)下层CCl4层呈紫红色 Cl2+2KII2+2KCl 分液 (4)Cl2+2NaOHNaCl+NaClO+H2O 取少量烧杯内吸收Cl2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其中含有Cl- (5)HCl
解析 (1)根据“固+液气”可知应选择c装置制取Cl2。(2)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Cl2中混有水蒸气,生成了HClO,故应增设干燥装置。(3)Cl2+2KII2+2KCl,CCl4将I2萃取出来,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可采用分液法。(4)为检验Cl-,应先用稀HNO3酸化中和溶液中的OH-,再加AgNO3溶液,若有AgCl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5)因酸性:HCl>H2CO3>HClO,HCl可与NaHCO3反应:HCl+NaHCO3NaCl+H2O+CO2↑,而HClO不与NaHCO3反应,故氯气与H2O反应的产物中含有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