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9 07:5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第20课一、明清经济的发展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
手工业:纺织业 制瓷业
商业:商业城市 商人1、明朝时,我国广泛引种了哪些外来高产农作物?
16世纪广东、福建等地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高产的农作物:玉米、甘薯
明朝时我国还引进了新的蔬菜品种:花生、马铃薯、向日葵、番茄、辣椒、洋白菜、四季豆等
棉花的种植遍布南北;明朝人的衣料,以棉布为主;河北、河南、山东成为新的植棉中心。
16世纪晚期,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烟草
效果检测 明代我国引进了那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玉米 、 花生 、甘薯 、马铃薯 、向日葵、 烟草等明代的棉纺织中心和丝织中心及制瓷中心在哪? 松江 苏州 景德镇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是否发达?商品经济空前活跃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青花海水云龙瓷扁瓶宣德 青花山形洗 矾红彩藏草瓶 祭蓝釉锥把瓶 粉彩镂空六角套瓶 黄釉刻云龙纹碗 乾隆年间的广州十三行《皇都积胜图卷》局部 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胜景况的再现。画面从卢沟桥经广宁门(今广安门)进叫区又经正阳门棋盘街、大明门、承天门(天安门)、皇宫等街市,向北延伸呈居庸关。画面看重描绘市区商业街道面貌,街道上车马行人熙来攘往,茶楼酒肆店铺林立,招幌牌匾随处可见,马戏,小唱处处聚集有人群看客,金店银铺人潮如涌。南都繁会图东 西 两 洋 货 物 俱 全 西 北 两 口 皮 货 发 客 反映了明朝南京经营货物的广泛性,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有一张织机,养几筐蚕,缫丝织绸,生活过得还可以,他们织得绸缎光彩润泽,在市场上人们争相加价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钱,不到十 年,他们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1.故事说明当时出现了何种生产关系的萌芽? “机工”“机户”各指什么?
2.这种关系何时产生?产生于什么地区?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
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
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机户与机工间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请思考:机户与地主有什么不同?机户:是拥有生产资料和资金的早期资本家,他们开设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靠雇佣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剥削的是雇佣工人。封建地主:则占有大量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二、资本主义萌芽1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
何行业?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2 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表现是什么?“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乾隆帝接见英国使者 1.乾隆帝给英王的赦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嘉庆皇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撮尔小国些微货物哉?”(1).此话反映了清统治者怎样的思想?
(2).清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有何影响?
(3).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 (1).自恃中国地大物博,骄傲自大,藐视西方各国。
(2).闭关锁国
(3).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曾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与世隔绝,限制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妨碍中国掌握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在近代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三、“闭关锁国”政策1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
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 的进步。
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2具体表现有哪些?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3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知识回顾:一、明清经济的发展引种高产农作物(农业)技艺先进(手工业)商品经济活跃(商业)二、资本主义的萌芽时间:明朝中后期区域:江南一些地区典型表现:机房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手工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