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专题检测试卷(三)(课件 练习,共2份)苏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3 专题检测试卷(三)(课件 练习,共2份)苏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0 10:16:11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专题检测试卷(三)
专题3
<<<
1.(2024·福建漳州高一期末)下列有关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蒸馏海水可获得淡水
B.在制溴工业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在制镁工业中,可用贝壳为原料生产石灰乳以沉淀Mg2+
D.为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可依次加入足量的NaOH、Na2CO3、
BaCl2溶液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粗盐提纯操作中碳酸钠应该在氯化钡之后加入,碳酸钠可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故选D。
20
21
22
2.(2024·福州高一段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钠也可以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B.侯氏制碱法是将CO2通入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直接得到碳酸氢钠
C.漂白粉要避光密封保存
D.海水提取溴需要进行富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钠与水、氧气极易反应,密度比煤油大而比四氯化碳小,可保存在煤油中,故选A。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应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B.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要检漏
C.液氯不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D.金属钠失火不可用水来灭火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钠不和煤油反应,实验室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A项正确;
金属钠可以和水反应,金属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也可以和水反应,故金属钠失火不可用水来灭火,D项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4.(2024·江苏南通高一段考)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钠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冶炼部分金属
B.小苏打能与碱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次氯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漂白剂
D.Na2O2能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部分金属,A错误;
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作抗酸药,B错误;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用作有色物质的漂白剂,C错误。
21
22
5.(2024·南京高一检测)下列离子组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Ba2+、Na+、N、S B.Mg2+、Na+、Cl-、S
C.K+、Mn、Na+、Cl- D.K+、Na+、N、C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Ba2+、S生成硫酸钡沉淀; Mn为紫红色溶液; H+、C不能大量共存;故选B。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Cu(OH)2 KCl HCl CaCO3
弱电解质 NaOH NH3·H2O BaSO4 CH3COOH
非电解质 SO2 金刚石 NH3 C2H5OH
导电物质 石墨 稀H2SO4 熔融KCl 铜
6.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中正确的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Cu(OH)2属于弱电解质,NaOH是强电解质,A项错误;
金刚石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错误;
BaSO4是难溶性盐,但属于强电解质,C项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甲 乙 丙 丁


7.(2024·南京高一段考)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对应的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A.甲:加热碳酸氢钠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NaHCO3受热易分解
B.乙:观察到脱脂棉燃烧,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
C.丙:观察到气球膨胀,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丁:探究钠与Cl2反应,右侧的棉花球可以吸收过量的氯气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加热固体,为防止生成的水倒流,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选A。
8.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3Cu2++2Fe===2Fe3++3Cu
B.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双氧水:2I-+2H++H2O2===I2+2H2O
C.少量三氧化硫与氨水反应:SO3+NH3·H2O===N+HS
D.(NH4)2SO4和FeSO4混合溶液与足量NaOH反应:Fe2++2OH-===Fe(OH)2↓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项,Fe置换出Cu,离子方程式应为Fe+Cu2+===Fe2++Cu;
C项,少量SO3与NH3·H2O反应,NH3·H2O过量,应生成(NH4)2SO4,离子方程式应为SO3+2NH3·H2O===2N+S+H2O;
D项,N和Fe2+均与OH-反应。
21
22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9.(2024·苏州高一段考)下列所给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一步转化的是
A.Mg(OH)2 MgCl2溶液 Mg
B.CO2 NaHCO3(aq) Na2CO3(aq)
C.HClO Cl2 FeCl3
D.NaCl NaHCO3 Na2CO3

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氯化镁溶液通电生成氢氧化镁、氢气和氯气,无法得到镁,A错误;
HClO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HCl和O2,无法生成氯气,C错误;
NaCl溶液中通入CO2无法生成碳酸氢钠,D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0.(2024·安徽六安一中高一期末)将10 g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Na2O2后,固体质量增加大于10 g,该物质可能是
A.CH2O2 B.C12H22O11
C.C6H12O6 D.CO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择题
Na2O2吸收CO2、H2O增加的质量分别相当于吸收等物质的量的CO、H2的质量。CH2O2可以表示为CO·H2·O,Na2O2只吸收CO·H2,所以固体质量增加小于10 g,A错误;
C12H22O11可以表示为11CO·11H2·C, 11CO·11H2·C变为12CO·11H2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原子,所以固体质量增加大于10 g,B正确;
C6H12O6可以表示为6CO·6H2,所以固体质量增加等于10 g,C错误;
CO燃烧产物能被Na2O2恰好完全吸收,所以固体质量增加等于10 g,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1.(2023·天津,3改编)下列方法(试剂)中,无法鉴别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两种物质的是
A.焰色反应 B.pH试纸
C.氢氧化钠溶液 D.Na2SO4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钠元素、钡元素的焰色不同,可以用焰色反应鉴别,A不符合题意;
Na2CO3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显中性,故可以用pH试纸鉴别,B不符合题意;
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都不反应,均无现象,C符合题意;
Na2CO3溶液与Na2SO4不反应,BaCl2溶液与Na2SO4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可鉴别, D不符合题意。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干海带 海带灰 悬浊液 滤液 碘水 I2的CCl4溶液
I2
下列关于海带制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
B.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I2
C.沸水浸泡海带灰的目的是加快I-的溶解,并使之溶解更充分
D.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12.碘是国防、工业、农业、医药等部门和行业所依赖的重要原料。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灼烧时选用的仪器是坩埚,而不是蒸发皿,A项错误;
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I2,B项错误;
沸水浸泡海带灰,升高温度加快I-的溶解,使溶解更充分,C项正确;
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
2H+===I2+2H2O,该反应中碘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0价,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D项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3.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C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N
C.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Mg2+、N、S、Cl-
D.使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N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A项中能使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OH-与Na+、K+、S、C能大量共存;
B项中Cu2+呈蓝色;
C项中Ba2+与S反应生成沉淀;
D项中H+与C反应生成CO2和H2O。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4.(2024·福建泉州高一段考)海水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如图是对海水的部分利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和母液
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粗盐(含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提纯为精盐加入试剂
的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
C.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得金属镁
D.步骤③可以通入Cl2,④⑤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5.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Ba2+、Mg2+、H+、OH-、Cl-、S、N、HC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1乙溶液中c(H+)=0.2 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含有Ba2+ B.乙溶液中含有S
C.丙溶液中含有Cl- D.丁溶液中含有Mg2+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根据②中信息可知,乙是H2SO4;根据③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l-;再结合①中信息: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可推出甲是Ba(OH)2,乙是H2SO4,丙是MgCl2,丁是NH4HCO3。
20
21
22
16.(2024·江苏南通高一期末)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含氯消毒剂和漂白剂。可通过如下2步反应制得:
反应1: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
反应2: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O2、Cl2、O2三种气体中氧化性最强的是O2
B.反应1中HCl只表现出还原性
C.反应2中H2O2作还原剂,被氧化
D.反应1中NaCl中的Cl元素均来自于NaClO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择题

21
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择题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1氧化性:NaClO3>Cl2,反应2氧化性:ClO2>O2,则ClO2、Cl2、O2三种气体中氧化性最强的不是O2,A错误;
反应1中HCl中氯元素部分化合价升高,部分化合价不变,表现出还原性和酸性,B错误;
反应2中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被氧化,C正确;
反应1中NaCl中的Cl元素均来自于HCl,D错误。
21
22
17.(2023·江苏宿迁高一期中)己知NaCl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O3
+6HCl===NaCl+3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是还原产物
B.NaClO3被还原,发生氧化反应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该反应生成6.72 L(标准状况)的Cl2,转移0.5 mol电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NaCl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A错误;
NaClO3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C错误;
6.72 L(标准状况)的Cl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转移0.5 mol电子,D正确。
20
21
22
选择题
18.三氯化碘(ICl3)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其沸点:73 ℃,遇水易反应。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取ICl3,反应原理:I2+3Cl2===2IC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甲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二氧化
锰和浓盐酸
B.装置乙中长颈漏斗可防止倒吸
C.装置丙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干燥Cl2
D.装置丁中生成ICl3,碘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择题
装置甲无加热装置,而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需要加热,A项错误;
若丙中U形管堵塞,则气体会滞留在装置乙中,导致乙中长颈漏斗液面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升,不是防止倒吸,B项错误;
无水氯化钙是干燥剂,因此丙的作用是干燥氯气,C项正确;
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因此氯气作氧化剂得电子,呈负价,又因为氯的最低化合价为-1价,则三氯化碘中碘为+3价,D项错误。
21
22
选择题
19.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
Ⅰ.现有以下物质:①H2O ②Cu ③BaCO3
④Fe(OH)3胶体 ⑤酒精 ⑥CO2 ⑦稀硫酸
(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
(2)向④中逐滴滴加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④⑦
①③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21
22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电解质溶液能使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铁沉淀溶解。
21
22
Ⅱ.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3)如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
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  (填字母)。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故A是氧化还原反应,B是置换反应,所以C是离子反应。
21
22
(4)有同学认为所有酸碱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OH-===H2O。请举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a2++2OH-+2H++S===BaSO4↓
该离子反应表示强酸、强碱混合生成水且不生成其他沉淀的反应,如果酸碱中和生成的盐是沉淀,则不能用此离子方程式表示,如:Ba2++2OH-+
2H++S===BaSO4↓+2H2O。
21
22
+ 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4Ag+2H2S+O2=== 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_____。其中H2S在该反应中  (填字母)。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g2S
21
22
D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Ag2S,H2S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所以H2S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21
22
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猜想自来水中可能含有大量Cu2+、Ca2+、Mg2+和某些阴离子,从而进行了三组实验:
①取适量自来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过滤后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适量自来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后再滴加AgNO3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不用做实验就可排除的离子是   。
(2)通过实验可初步确定自来水中   (填“含有”或“不含有”)大量Ca2+、Mg2+;判断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u2+
由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确定自来水中含有Mg2+;向过滤后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确定自来水中含有Ca2+。
21
22
含有
Mg2++2OH-===Mg(OH)2↓、C+
Ca2+===CaCO3↓
(3)自来水中所含阴离子可以确定有      ,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l-(或氯离子)
滴加足量稀硝酸后再滴加AgNO3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自来水中含有Cl-。
21
22
Cl-+Ag+===
AgCl↓,氯化银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确定实验②中滴加的Na2CO3溶液已过量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关键是要检验上层清液中是否含有C。
21
22
取适量实验②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若产生无色气泡(或滴加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Na2CO3溶液已过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1.(2024·厦门高一段考)含氯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自来水厂常将一定量氯气通入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名称为_______,实验室保存该物质的方法是将其置于   试剂瓶中,在避光阴凉处保存。
21
22
Cl2+
H2O HCl+HClO
次氯酸
棕色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氯气通入水中生成的次氯酸可以杀菌消毒;因次氯酸见光易分解,需要放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在避光阴凉处保存。
(2)氯气与烧碱的反应可用于制备84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4消毒液的功能有  (填字母),其有效成分应在“价—类”二维图中的位
置是  (填“A”或“B”)。
a.环境消毒 b.器物杀菌
c.织物漂白 d.发酵食物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Cl2+2NaOH===NaCl+NaClO+H2O
abc
B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氯气与烧碱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因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故可以用来漂白、杀菌。
(3)某同学利用以下试剂研究HClO的性质,并进行了如下预测:
a.NaOH b.Fe  c.HCl
从化合价角度看,HClO具有氧化性,可能与
  (填字母)发生反应;
从稳定性角度看,HClO具有不稳定性,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bc
2HClO   2HCl+O2↑
(4)漂白粉也具有和84消毒液类似的作用,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漂白粉生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Ca(ClO)2+CO2+
Ca(ClO)2
H2O===CaCO3+2HClO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
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反应Ⅰ: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是:
(1)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可将其中_____循环利用。
22.Ⅰ.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NH3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石灰乳,发生的反应为Ca(OH)2+2NH4Cl2NH3↑+2H2O+CaCl2,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氨气,其中氨气可循环利用。
21
22
(2)向母液中通入NH3,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得到NH4Cl晶体。试写出通入NH3后,溶解度较小的酸式碳酸盐转变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        。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HC+NH3===N+C
Ⅱ.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如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O3,然后再
将NaHCO3制成Na2CO3。
(1)装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冷却,使碳
酸氢钠晶体析出
根据装置丙中发生的反应为NH3+CO2+H2O+NaCl NaHCO3↓+
NH4Cl,可知装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降温,使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_____、洗涤、灼烧。NaHCO3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过滤
2NaHCO3 Na2CO3+
H2O+CO2↑
制取Na2CO3时需要过滤得到NaHCO3晶体,洗涤后加热灼烧得到碳酸钠:2NaHCO3 Na2CO3+H2O+CO2↑。
(3)若取21.0 g NaHCO3固体,加热了t m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8 g。如果把此剩余固体全部加入到200 mL 2 mol·L-1的盐酸中,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0.75 mol·L-1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0 g 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加热了t m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8 g。依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固体的质量变化计算:
2NaHCO3 Na2CO3+CO2↑+H2O Δm
2 mol     1 mol       62 g
0.2 mol    0.1 mol      21.0 g-14.8 g
反应后n(NaHCO3)=0.25 mol-0.2 mol=0.05 mol。
21
22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消耗n(HCl)= 0.05 mol;
n(Na2CO3)=0.1 mol,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消耗n(HCl)=0.2 mol;剩余n(HCl)= 0.2 L×2 mol·L-1-0.05 mol-0.2 mol=0.15 mol,
则充分反应的溶液中c(H+)==0.75 mol·L-1。
21
22专题检测试卷(三)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福建漳州高一期末)下列有关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蒸馏海水可获得淡水
B.在制溴工业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在制镁工业中,可用贝壳为原料生产石灰乳以沉淀Mg2+
D.为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可依次加入足量的NaOH、Na2CO3、BaCl2溶液
2.(2024·福州高一段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金属钠也可以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B.侯氏制碱法是将CO2通入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直接得到碳酸氢钠
C.漂白粉要避光密封保存
D.海水提取溴需要进行富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应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B.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要检漏
C.液氯不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D.金属钠失火不可用水来灭火
4.(2024·江苏南通高一段考)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
A.钠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冶炼部分金属
B.小苏打能与碱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次氯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漂白剂
D.Na2O2能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5.(2024·南京高一检测)下列离子组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
A.Ba2+、Na+、N、S
B.Mg2+、Na+、Cl-、S
C.K+、Mn、Na+、Cl-
D.K+、Na+、N、C
6.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Cu(OH)2 KCl HCl CaCO3
弱电解质 NaOH NH3·H2O BaSO4 CH3COOH
非电解质 SO2 金刚石 NH3 C2H5OH
导电物质 石墨 稀H2SO4 熔融KCl 铜
7.(2024·南京高一段考)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对应的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甲:加热碳酸氢钠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NaHCO3受热易分解
B.乙:观察到脱脂棉燃烧,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
C.丙:观察到气球膨胀,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丁:探究钠与Cl2反应,右侧的棉花球可以吸收过量的氯气
8.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
A.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3Cu2++2Fe===2Fe3++3Cu
B.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双氧水:2I-+2H++H2O2===I2+2H2O
C.少量三氧化硫与氨水反应:SO3+NH3·H2O===N+HS
D.(NH4)2SO4和FeSO4混合溶液与足量NaOH反应:Fe2++2OH-===Fe(OH)2↓
9.(2024·苏州高一段考)下列所给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一步转化的是 (  )
A.Mg(OH)2MgCl2溶液Mg
B.CO2NaHCO3(aq)Na2CO3(aq)
C.HClOCl2FeCl3
D.NaClNaHCO3Na2CO3
10.(2024·安徽六安一中高一期末)将10 g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Na2O2后,固体质量增加大于10 g,该物质可能是 (  )
A.CH2O2 B.C12H22O11
C.C6H12O6 D.CO
11.(2023·天津,3改编)下列方法(试剂)中,无法鉴别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两种物质的是 (  )
A.焰色反应 B.pH试纸
C.氢氧化钠溶液 D.Na2SO4
12.碘是国防、工业、农业、医药等部门和行业所依赖的重要原料。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
干海带海带灰悬浊液滤液碘水I2的CCl4溶液I2
下列关于海带制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
B.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I2
C.沸水浸泡海带灰的目的是加快I-的溶解,并使之溶解更充分
D.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13.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C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N
C.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Mg2+、N、S、Cl-
D.使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N
14.(2024·福建泉州高一段考)海水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如图是对海水的部分利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和母液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粗盐(含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提纯为精盐加入试剂的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
C.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得金属镁
D.步骤③可以通入Cl2,④⑤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
15.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Ba2+、Mg2+、H+、OH-、Cl-、S、N、HC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1乙溶液中c(H+)=0.2 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甲溶液中含有Ba2+ B.乙溶液中含有S
C.丙溶液中含有Cl- D.丁溶液中含有Mg2+
16.(2024·江苏南通高一期末)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含氯消毒剂和漂白剂。可通过如下2步反应制得:
反应1: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
反应2: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lO2、Cl2、O2三种气体中氧化性最强的是O2
B.反应1中HCl只表现出还原性
C.反应2中H2O2作还原剂,被氧化
D.反应1中NaCl中的Cl元素均来自于NaClO3
17.(2023·江苏宿迁高一期中)己知NaCl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O3+6HCl===NaCl+3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Cl是还原产物
B.NaClO3被还原,发生氧化反应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该反应生成6.72 L(标准状况)的Cl2,转移0.5 mol电子
18.三氯化碘(ICl3)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其沸点:73 ℃,遇水易反应。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取ICl3,反应原理:I2+3Cl2===2IC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甲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B.装置乙中长颈漏斗可防止倒吸
C.装置丙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干燥Cl2
D.装置丁中生成ICl3,碘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2分)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
Ⅰ.现有以下物质:①H2O ②Cu ③BaCO3
④Fe(OH)3胶体 ⑤酒精 ⑥CO2 ⑦稀硫酸
(1)(2分)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向④中逐滴滴加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Ⅱ.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3)如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    (填字母)。
(4)有同学认为所有酸碱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OH-===H2O。请举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5)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4Ag+2H2S+O2=== 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其中H2S在该反应中    (填字母)。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0.(9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猜想自来水中可能含有大量Cu2+、Ca2+、Mg2+和某些阴离子,从而进行了三组实验:
①取适量自来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过滤后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适量自来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后再滴加AgNO3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以下问题:
(1)(1分)不用做实验就可排除的离子是    。
(2)(3分)通过实验可初步确定自来水中    (填“含有”或“不含有”)大量Ca2+、Mg2+;判断的离子方程式有        。
(3)(3分)自来水中所含阴离子可以确定有     ,理由是    。
(4)确定实验②中滴加的Na2CO3溶液已过量的检验方法是       。
21.(15分)(2024·厦门高一段考)含氯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3分)自来水厂常将一定量氯气通入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其中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名称为       ,实验室保存该物质的方法是将其置于     试剂瓶中,在避光阴凉处保存。
(2)(4分)氯气与烧碱的反应可用于制备84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4消毒液的功能有    (填字母),其有效成分应在“价—类”二维图中的位置是    (填“A”或“B”)。
a.环境消毒 b.器物杀菌
c.织物漂白 d.发酵食物
(3)某同学利用以下试剂研究HClO的性质,并进行了如下预测:
a.NaOH b.Fe c.HCl
从化合价角度看,HClO具有氧化性,可能与  (填字母)发生反应;
从稳定性角度看,HClO具有不稳定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漂白粉也具有和84消毒液类似的作用,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漂白粉生效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12分)Ⅰ.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反应 Ⅰ: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是:
(1)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可将其中    循环利用。
(2)向母液中通入NH3,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得到NH4Cl晶体。试写出通入NH3后,溶解度较小的酸式碳酸盐转变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       。
Ⅱ.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如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O3,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
(1)装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    。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洗涤、灼烧。NaHCO3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取21.0 g NaHCO3固体,加热了t m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8 g。如果把此剩余固体全部加入到200 mL 2 mol·L-1的盐酸中,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精析
1.D 2.A 3.C 4.D 5.B 6.D 7.A
8.B [A项,Fe置换出Cu,离子方程式应为Fe+Cu2+Fe2++Cu;C项,少量SO3与NH3·H2O反应,NH3·H2O过量,应生成(NH4)2SO4,离子方程式应为SO3+2NH3·H2O2N+S+H2O;D项,N和Fe2+均与OH-反应。]
9.B [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氯化镁溶液通电生成氢氧化镁、氢气和氯气,无法得到镁,A错误;HClO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HCl和O2,无法生成氯气,C错误;NaCl溶液中通入CO2无法生成碳酸氢钠,D错误。]
10.B [Na2O2吸收CO2、H2O增加的质量分别相当于吸收等物质的量的CO、H2的质量。CH2O2可以表示为CO·H2·O,Na2O2只吸收CO·H2,所以固体质量增加小于10 g,A错误;C12H22O11可以表示为11CO·11H2·C,11CO·11H2·C变为12CO·11H2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原子,所以固体质量增加大于10 g,B正确;C6H12O6可以表示为6CO·6H2,所以固体质量增加等于10 g,C错误;CO燃烧产物能被Na2O2恰好完全吸收,所以固体质量增加等于10 g,D错误。]
11.C [钠元素、钡元素的焰色不同,可以用焰色反应鉴别,A不符合题意;Na2CO3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显中性,故可以用pH试纸鉴别,B不符合题意;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都不反应,均无现象,C符合题意;Na2CO3溶液与Na2SO4不反应,BaCl2溶液与Na2SO4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可鉴别, D不符合题意。]
12.C [灼烧时选用的仪器是坩埚,而不是蒸发皿,A项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I2,B项错误;沸水浸泡海带灰,升高温度加快I-的溶解,使溶解更充分,C项正确;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该反应中碘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0价,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D项错误。]
13.A [A项中能使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OH-与Na+、K+、S、C能大量共存;B项中Cu2+呈蓝色;C项中Ba2+与S反应生成沉淀;D项中H+与C反应生成CO2和H2O。]
14.B
15.D [根据②中信息可知,乙是H2SO4;根据③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l-;再结合①中信息: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可推出甲是Ba(OH)2,乙是H2SO4,丙是MgCl2,丁是NH4HCO3。]
16.C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1氧化性:NaClO3>Cl2,反应2: 氧化性:ClO2>O2,则ClO2、Cl2、O2三种气体中氧化性最强的不是O2,A错误; 反应1中HCl中氯元素部分化合价升高,部分化合价不变,表现出还原性和酸性,B错误; 反应2中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被氧化,C正确; 反应1中NaCl中的Cl元素均来自于HCl,D错误。]
17.D [NaCl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A错误;NaClO3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C错误;6.72 L(标准状况)的Cl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转移0.5 mol电子,D正确。]
18.C [装置甲无加热装置,而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需要加热,A项错误;若丙中U形管堵塞,则气体会滞留在装置乙中,导致乙中长颈漏斗液面上升,不是防止倒吸,B项错误;无水氯化钙是干燥剂,因此丙的作用是干燥氯气,C项正确;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因此氯气作氧化剂得电子,呈负价,又因为氯的最低化合价为-1价,则三氯化碘中碘为+3价,D项错误。]
19.(1)④⑦ ①③ (2)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3)C (4)Ba2++2OH-+2H++SBaSO4↓+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Ag2S D
解析 (2)电解质溶液能使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铁沉淀溶解。(3)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故A是氧化还原反应,B是置换反应,所以C是离子反应。(4)该离子反应表示强酸、强碱混合生成水且不生成其他沉淀的反应,如果酸碱中和生成的盐是沉淀,则不能用此离子方程式表示,如:Ba2++2OH-+2H++SBaSO4↓+2H2O。(5)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Ag2S,H2S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所以H2S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20.(1)Cu2+ (2)含有 Mg2++2OH-Mg(OH)2↓、C+Ca2+CaCO3↓ (3)Cl-(或氯离子) Cl-+Ag+AgCl↓,氯化银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取适量实验②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若产生无色气泡(或滴加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Na2CO3溶液已过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2)由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确定自来水中含有Mg2+;向过滤后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确定自来水中含有Ca2+。(3)滴加足量稀硝酸后再滴加AgNO3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自来水中含有Cl-。(4)关键是要检验上层清液中是否含有C。
21.(1)Cl2+H2OHCl+HClO 次氯酸 棕色
(2)Cl2+2NaOHNaCl+NaClO+H2O abc B
(3)bc 2HClO2HCl+O2↑
(4)Ca(ClO)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解析 (1)氯气通入水中生成的次氯酸可以杀菌消毒;因次氯酸见光易分解,需要放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在避光阴凉处保存。(2)氯气与烧碱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因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故可以用来漂白、杀菌。(4)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
22.Ⅰ.(1)NH3 (2)HC+NH3N+C
Ⅱ.(1)冷却,使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2)过滤 2NaHCO3Na2CO3+H2O+CO2↑
(3)0.75 mol·L-1
解析 Ⅰ.(1)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石灰乳,发生的反应为Ca(OH)2+2NH4Cl2NH3↑+2H2O+CaCl2,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氨气,其中氨气可循环利用。
Ⅱ.(1)根据装置丙中发生的反应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可知装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降温,使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2)制取Na2CO3时需要过滤得到NaHCO3晶体,洗涤后加热灼烧得到碳酸钠:2NaHCO3Na2CO3+H2O+CO2↑。
(3)21.0 g 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加热了t m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8 g。依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固体的质量变化计算:
2NaHCO3Na2CO3+CO2↑+H2O Δm
2 mol 1 mol 62 g
0.2 mol 0.1 mol    21.0 g-14.8 g
反应后n(NaHCO3)=0.25 mol-0.2 mol=0.05 mol。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消耗n(HCl)=0.05 mol;n(Na2CO3)=0.1 mol,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消耗n(HCl)=0.2 mol;剩余n(HCl)=0.2 L×2 mol·L-1-0.05 mol-0.2 mol=0.15 mol,则充分反应的溶液中c(H+)==0.75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