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节课研究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从知识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能上应该掌握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声音的快慢三个问题。为了体现“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和“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的新课程理念,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探究实验。由于是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这些探究实验比较简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物理产生兴趣。1.本节课教学以实验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和自己动手实验,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观察现象、分析归纳、练习方法、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2.重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理念,突出物理规律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结合。3.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动手、动脑、积极发表观点,发展相互合作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这是本节课的亮点。
学情分析 二的学生对科学知识充满好奇,对许多现象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知半解,本节课正好利用一些身边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2.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2.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解决措施:1、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得出结论,体验探究的过程。采用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主性探究为主进行教学。2、让学生多结合身边的声音的现象来学习,解释。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评价及技术应用
课 前 预 习 声音的产生分析下列实例,想一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用手指感受讲话时喉头的振动2、蟋蟀翅膀振动,发出鸣叫声3、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里跳动 二、声音的传播1、实验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2、声在空气中怎样传播?3、什么叫声速?声速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 借助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通读课本所要学习的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点,为课内探究打下基础。
预 习 总 结展 示 问 题 各小组交流预习内容,组长统计组内疑问,写在黑板上。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汇总学生写出的疑难点。 通过这一环节,发现本节课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进行二次备课,课堂上进行重点研究和探讨。
情 景 引 入展 示 目 标 利用书桌的东西制造出声音 让学生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并投影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声音的产生自主实验一: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不说话时有这种感觉吗?自主实验二:1、敲响音叉用手摸音叉感受应查的振动,并止住音叉的振动2、敲响的音叉快速放入水里,说出实验的现象,总结实验的结论。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自主实验一:两位同学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位同学轻敲桌面或抓桌子,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感受听到的声音。再把两张桌子分开一条缝,进行实验,前后对比。活动二:观看视频:学生进行观察对比:①抽去空气前和抽气后铃声的对比②抽气后再放入气体,两种情况铃声的对比。讨论并说出实验的现象讨论实验的结论活动三: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三、声速 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合作讨论: 自学课本29-30页,讨论回答问题:(1)、什么是声速?(2)了解表中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声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确声音一般在那种介质中传播的最快,在那种介质中传播的最慢。并明确声速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3)什么是回声?。 一、声音的产生引导学生思考:1、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2、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3、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方法指导:怎样使不明显的振动变明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呢?归纳:在物理的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著的研究方法。例如:1、可以在鼓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纸屑)2、紧挨着音叉放一轻小球。3、敲响的音叉快速放入水里学法指导:1、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2、组织学生一起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1、从以上的活动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固体可以传声)2、播放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的视频,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结论。3、提出问题:(1)钓鱼的人为什么不喜欢有人在一边说话?(2)你听到的老师的说话声是怎样传到你的耳中的?(3)隔着墙你能听见说话声吗?指导学生自学并会查声速表 一是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二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培养同学们的观察提问能力。赞赏肯定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同学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问题,并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就是同学刚才提出的问题中的某几个,并说明其他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探索。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探究的过程,自己得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层层引导、步步深入,学生从自己的求知愿望出发提出了探究课题,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授之以渔”,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乐趣。
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感受与收获,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收获与感受。这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我们学习了声现象,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其发声也就停止。声音靠介质传播的,空气、液体、固体都是能传播声音的介质,由于真空中什么都没有,所以它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小于液体中的速度,更小于中的速度。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有 效 训 练精 讲 拓 展 先独立完成下面题目,然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组交流后展示。1、小提琴是靠 的振动发声的,人是靠 的振动发声的。这些现象说明 。2、太空中,宇航员在飞船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作对话时,如果不借助于电子通信设备,彼此只能看到对方的嘴在动,而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声音,其原因是 。 3、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
4、下列几种现象中,能证明液体能传播声音的是( )A、用光将鱼引到鱼网里 B、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走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D、波涛拍击海岸发出轰鸣声5、如图4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驻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求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小组讨论找出理解不透的问题,教师精讲。 让学生能够自我沉淀深化对本节知识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本节重点。
达 标 检 测反 馈 提 升 检测后,交流答案,组长批阅,展示本小组成绩。1、桌上的鱼缸中有几条金鱼,你若用手敲击桌面,鱼立刻受惊乱窜,这时,水中的鱼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个途径传来的? ( ) A、空气——水——鱼 B、桌子——空气——水——鱼 C、桌子——鱼缸——水——鱼 D、桌子——空气——鱼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慢 C、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到0.1s,回声和原声会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3、下列声音属于气体振动而发出的声音的是 ( ) A、咚咚的鼓声 B、滔滔的流水声 C、隆隆的炮声 D、悦耳的歌声 4、宇航员在太空中谈话常用一根棒接触,原因是 ( ) A、防止两分开 B、示意谈话内容 C、作传声的媒介 D、防止意外事故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5、如右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悬挂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你会发现什么现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于__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并经过__________传入人耳。7、鱼儿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表明_________能传声,“土电话”表明__________能传声。 8、小王对着高墙大喊一声,经过1.2s的时间听到回声,高墙离小王多远? 9、用力敲几下锣后,停止敲击,锣仍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响一段时间,声音才慢慢消失,这说明停止敲锣后,锣面仍然在 ,所以仍然有声音;但若在停止敲击后,立即用手用力捂住锣面,发现 停止,声音就立即 。 公示答案,点拨易错点。 使学生对生活中声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与传播有了深刻的认识,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考查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达成目标。
课 后 拓 展 完成教材课本31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 通过课外实验,延伸学习,发展能力。
第一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经过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了解声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4、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预习内容:
一、 声音的产生
分析下列实例,想一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用手指感受讲话时喉头的振动
2、蟋蟀翅膀振动,发出鸣叫声
3、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里跳动
二、声音的传播
1、实验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2、声在空气中怎样传播?
3、什么叫声速?声速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
三、预习反思:
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惑,请记录下来。
课内探究学案
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
二、合作探究,自主研修:
一、声音的产生
自主实验一: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不说话时有这种感觉吗?
结论:
自主实验二:1、敲响音叉用手摸音叉感受应查的振动,并止住音叉的振动
2、敲响的音叉快速放入水里,说出实验的现象,总结实验的结论。
思考: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固体可以发出声音,那么液体、气体呢?
结论:
方法指导:怎样使不明显的振动变明显呢?
归纳:在物理的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著的研究方法。
举例:
二、声音的传播
1、观看视频:学生进行观察对比:①抽去空气前和抽气后铃声的对比②抽气后再放入气体,两种情况铃声的对比。
小组讨论并说出实验的现象:
小组讨论实验的结论:
2、想想做做:小组同学合作,一位同学在桌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下抓桌子,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感受听到的声音。然后把头抬起来再让那位同学在桌面下抓桌子,听声音。
实验结论:
3、自学课本29页,讨论下列问题
(1)钓鱼的人为什么不喜欢有人在一边说话?
(2)你听到的老师的说话声是怎样传到你的耳中的?
(3)隔着墙你能听见说话声吗?
得出结论:
三、声速
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合作讨论: 自学课本29-30页,讨论回答问题:
(1)、什么是声速?
(2)了解表中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声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确声音一般在那种介质中传播的最快,在那种介质中传播的最慢。并明确声速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
(3)什么是回声?。
三、全班交流,精讲拓展
交流一:哪些实验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交流二: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请同学们整理、反思刚才的学习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完成下列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并提出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惑?
五、当堂练习,精讲拓展
(请先独立完成以下题目,然后小组内交流,并提出存在疑问的题目)
1、小提琴是靠 的振动发声的,人是靠 的振动发声的。这些现象说明 。
2、太空中,宇航员在飞船外工作对话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不借助于电子通信设备,彼此只能看到对方的嘴在动,而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声音,其原因是 。
3、下列几种现象中,能证明液体能传播声音的是( )
A、用光将鱼引到鱼网里 B、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走
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D、波涛拍击海岸发出轰鸣声
4、如图4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驻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求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六、达 标 检 测反 馈 提 升
检测后,交流答案,组长批阅,展示本小组成绩。(每题5分)
1、桌上的鱼缸中有几条金鱼,你若用手敲击桌面,鱼立刻受惊乱窜,这时,水中的鱼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个途径传来的? ( )
A、空气——水——鱼 B、桌子——空气——水——鱼
C、桌子——鱼缸——水——鱼 D、桌子——空气——鱼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慢
C、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D、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3、下列声音属于气体振动而发出的声音的是 ( )
A、咚咚的鼓声 B、滔滔的流水声
C、隆隆的炮声 D、悦耳的歌声
4、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5、用力敲几下锣后,停止敲击,锣仍然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段时间,声音才慢慢消失,这说明停止敲锣后,锣面仍然在 ,所以仍然有声音;但若在停止敲击后,立即用手用力捂住锣面,发现 停止,声音就立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