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19 18: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改变内能的方式中,与钻木取火相同的是( )
A. 高炉冶铁 B. 搓手取暖 C. 冰块降温 D. 喷灯加热
2.关于内能、热量和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的热量就越多
C. 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一定增加
3.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下列古诗文加点的字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B.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C.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D.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铝 铜
比热容/
A. 水的比热容大,不适合作为冷却介质
B. 的煤油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为
C.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水升温快
D. 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多
5.如图为白天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白天在相同日照条件下,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
A. 比热容较小,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 比热容较小,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 比热容较大,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 比热容较大,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6.如图是企鹅爸爸将企鹅蛋夹在肚皮和脚掌之间进行孵化的情景,企鹅爸爸要在的严寒中站立近两个月,保证企鹅蛋不碰触冰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孵蛋过程中,企鹅爸爸会将自己的温度传递给企鹅蛋
B. 孵蛋过程中,企鹅爸爸自身的热量会减小
C. 企鹅蛋刚接触冰面时,企鹅蛋会将热量传递给冰面,温度降低
D. 企鹅蛋接触冰面会冻坏,说明冰面的内能一定小于企鹅蛋的内能
7.如图所示,清晨植物叶子上的水珠随风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小水珠相遇时,能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从叶子上滑落,叶子上竟然滴水不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 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 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颗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 叶子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叶子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8.如图所示,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座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软木塞塞紧。把一根皮条缠绕在管子上,迅速地来回拉动皮条,过一会儿,软木塞被顶开,同时管口出现雾状“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8题)
A. 管口出现的雾状“白气”是酒精蒸气
B. 整个过程中,内能的改变方式只有一种
C. 拉动皮条的过程中,酒精的比热容变大
D. 拉动皮条的过程中,金属管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9.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丙物体质量为,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题)
A. 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 甲的比热容比丙的大
C. 乙、丙降低放出的热量相同
D. 甲、乙的温度都降低,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10.如图1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和的纯净水,并用不同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得到如图2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中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
B. 甲、乙两容器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容器中水升高的温度之比
D. 将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从加热至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1.冬天,我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主要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_ _ _ _ _ _ ;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_ _ _ _ _ _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这一特性解释。
12.如图所示,这是我国古老的医疗技法——刮痧,当刮痧板在身体上刮动时,身体会感觉到热,这是通过_ _ 方式增加身体的内能;刮痧时要在皮肤上涂一些药油,当体表温度升高后,药油渗入人体的速度加快,这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物体的_ _ 有关。
(第12题)
13.如图所示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可工程化应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用固态推进剂作燃料,已知固态推进剂的热值为,完全燃烧的固态推进剂可放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热量;若推进剂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推进剂的热值将 _ 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3题)
14.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上的“太空授课”精彩纷呈,如图甲所示,她往水球中注入适量蓝色颜料,很快整个水球就变蓝了,这属于_ _ 现象。图乙中向试管中注水,然后再注入酒精至充满,封闭管口,将试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能够证明分子间有空隙的现象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第14题)
15.如图所示,人手持大气球站在转盘上,松开气嘴,让气球沿垂直转盘半径方向喷气,喷出的气体对外做功,内能 _ _ ,温度 _ _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与转盘开始一起反向转动。在、两点中,人站在 _ _ _ _ (填“”或“”)点进行实验,更容易转动。
(第15题)
16.小明购买了某品牌的一盒薯片,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估测其热值。用天平分别测出薯片和的水,将薯片放入燃烧皿中,待其燃尽后记下水升高的温度为,则的水升高,吸收的热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初步估算下薯片的热值为 _ _ _ _ _ _ _ _ 。小明根据薯片盒上的数据也计算出其热值为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两者相差很多,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可能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写出一条)。[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第16题)
营养成分表每份食用量:
项目 每份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17.如图是海滨城市上海和古都西安同一天气温变化的曲线,其中上海对应的曲线是_ _ _ _ (填“”或“”),判断依据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第17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8.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 质量/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图1
(1) 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 _ _ _ _ _ _ _ 来比较,此实验_ _ (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 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_ 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 如图2所示,如果把物质吸热升温和容器盛水水面升高做类比,比热容和容器的 _ _ _ _ 属性类似。
图2
A. 高度 B. 底面积 C. 容积
(4) 学习完比热容后,小明把质量相等、初温均为的甲、乙两金属块,把甲投入的水中,热平衡时水温降低,把甲取出,乙放入,热平衡时又降低,不计热量损失,甲、乙比热容之比为_ _ _ _ _ _ _ _ 。
19.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在室内穿两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小刚想要通过实验辨真伪,他采用如图1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瓶子中装入等体积的热水,用两层薄棉布包裹着甲瓶(内层紧贴,外层相对宽松),用一层厚棉布紧贴包裹着乙瓶,用数显温度计分别在0、20、40、60和80分钟时测量瓶中水的温度,并将测得的数据绘成如图2的曲线。
(1) 小刚在分析实验数据的时候发现第分钟的数据记录有误。如果在80分钟后继续实验,水温先降到的是瓶。
(2) 如果把瓶中的热水换成冰块,经过一段时间后,若有一瓶温度达到,且在该时刻前两瓶温度一直低于,则该瓶可能为瓶,此时瓶内物质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根据实验结果,该说法_ _ (填“正确”或“错误”)。
四、计算题(第20题6分,第21题8分,共14分)
20.氢能是新能源利用的新潮流,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一大批氢能自行车、氢能汽车相继问世。氢气的热值取。
(1) 求完全燃烧的氢气放出的热量。
(2) 若这些热量全部被的液体吸收,使其温度升高,求该液体的比热容。
21.某金属球在炉火中加热到,然后迅速投入到、初温为的某种液体中,达到热平衡后,金属球的温度为。已知金属球的比热容为,不计热损失。此过程中,金属球放出的热量为。
液体 煤油 酒精 水
比热容
(1) 求金属球的质量。
(2) 计算出该液体的比热容,并根据表中的数据确定该液体的种类。
(3) 若该液体再吸收的热量,求该液体的末温。(1个标准大气压下)
参考答案
1--5 BABDA 5--10 CCDCC
11.比热容; 不可以
12.做功; 温度
13.; 不变
14.扩散;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
15.减小; 降低;
16.; ; ; 薯片燃烧放出的热量有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合理即可)
17.B;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比砂石小
18.(1) 加热时间;可以
(2) 水;大于
(3) B
(4)
19.(1) 40;乙
(2) 乙;冰或冰水混合物
(3) 正确
20【答案】(1) 【解】氢气的质量,完全燃烧这些氢气放出的热量。
(2) 由题意可得,液体吸收热量,由可得,该液体的比热容。
21.(1) 【解】由得,金属球的质量。
(2) 根据可得,该液体的比热容,所以该液体是水。
(3) 若该液体再吸收的热量,则该液体升高的温度,所以该液体的末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最高为,所以末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