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过关验收卷(一)
建议用时:90分钟 满分:100分+卷面分5分 得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听力与测试。(听两遍材料,完成练习)(6分)
1.茶,体现了中国人的“ 、清、和、 ”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1分)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 )错(×)。(每题1分,共3分)
(1)广州是全世界中国茶的最大集散地。 ( )
(2)苏州的碧螺春属于红茶,潮州的乌龙茶属于青茶。 ( )
(3)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推销中国茶叶,提升本土茶叶的销售额。 ( )
3.材料提到的本次“茶和天下兴”系列活动的内容有( )(多选)(2分)
A.茶种类知识普及 B.茶具的制作体验
C.品茶要点讲解 D.茶艺展示
E.中外各国特色茶品鉴 F.茶道趣谈
二、积累与运用。(44分)
1.读语段,完成练习。(13分)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刻, wǔ hú sì hǎi
( )的中国人为祖国在航天lǐngyù( )取得的伟大成就再次沸腾了。古时候,人们用神话jì tuō( )对宇宙的美好幻想。如今,一代代的航天人不惧挑战,秉持创新精神,通过不间断的努力,赴九天,探苍穹,用行动书写“中国式làng màn( )”。中国航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真是bù kě sī yì( )。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每字0.5分,共7分)
(2)下面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zài fó jù jiān B. zǎi fèi jǜ jiàn
C. zǎi fó jǜ jiān D. zài fèi jù jiàn
航天人秉持着创新精神,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下面名言与“创新”无关的一项是
( )(2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D.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4)根据语境续写句子。(每空1分,共2分)
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正是源自我们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在哪里 有人认为,中国精神在军人的勇敢和坚强里;有人认为,中国精神在科学家的执着和奉献里。我认为,中国精神在 ,中国精神在 。
2.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人之初,性本善。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伯牙善鼓琴。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除夕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不是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漂泊在外。
B.这些人作恶多端,受到了法律最严厉的制裁,真是死得其所。
C.奶奶翻箱倒柜找了许久,终于找到了那张全家福。
D.能够见微知著并且善于思考,是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前提。
4.把下面句子依次填入语段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春日踏青,青草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映, ;冬日观雪,万里雪飘,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片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淡淡菊香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5.下面诗句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持身清白、坚贞不屈品格的一项是( )(2分)
A.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赵孟頫的楷书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下面的书法作品属于他的是( )(2分)
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学弈》中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可以分别概括为“一心一意”和“三心二意”。
B.《那个星期天》中,“我”的心情经历了“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的变化。
C.《十六年前的回忆》依次写了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塑造了他坚贞不屈及大无畏的革命形象。
D.《腊八粥》中,作者详写了八儿喝粥的情形,略写了等粥的情形。这样写详略得当,表现了八儿急于喝粥的急切心情。
8.照样子,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写法,写一写体现人物心情好的句子。(3分)
没能在朗诵比赛中获奖,我失落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太阳照在脸上,感觉火辣辣的,路旁那些小草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就连树上的蝉鸣声听起来也那么刺耳。
妈妈大病初愈,我拉着她的手走在广场上——
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9分)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
知音是一种文化。《伯牙鼓琴》中,伯牙的知音是 ,从文中我们能看出两人之间真挚的友情。后来,人们用成语“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送别是一种文化。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是一种直抒胸臆的畅快;高适的“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劝勉;王观的“若到江南赶上春, ”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祝福;而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则是一种依依惜别的情谊。
自省是一种文化。当你停步不前时,要反省自己是否做到《礼记》中的“ ,日日新, ”;当你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时,要用“良药苦口利于病, ”来提醒自己。
10.班级正在举办名著阅读活动,请积极参与。(7分)
(1)【选主题】同学们收集到了一些活动主题(标语),其中与本次活动内容不太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书香飘万家,陶冶你我他 B.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
C.书海润心,读行致远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会阅读】读名著选段,照样子,记录相关内容。(2分)
我得做一个筛子筛面粉,把面粉和秕糠分开。没有筛子,就无法做面包。做筛子想想也把我难倒了。我没有任何材料可以用来做筛子,也就是那种有很细很细网眼的薄薄的布可以把面粉筛出来。这使我停工好几个月,不知怎么办才好。除了一些破布碎片外,我连一块亚麻布也没有。虽然我有山羊毛,但我根本不知道怎样纺织,即使知道,这里也没有纺织工具。后来,我忽然想起一个补救办法,也是当时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在从船上搬下来的那些水手的衣服里,有几块棉布和薄纱围巾。我拿了几块出来做成三个小筛子,总算能凑合着用,这样应付了好几年。
坏处 好处
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
(3)【巧辩论】活动中,同学们展开了辩论。(3分)
正方:在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多多阅读外国作品。
反方:中国文学名家辈出,作品浩如烟海,根本读不过来,我们要以阅读中国文学作品为主。
我支持 观点,理由:
三、阅读与鉴赏。(20分)
(一)古诗对比阅读。(8分)
竹 石 白 梅
[清]郑燮 [元]王冕
咬定青山不放松, 冰雪林中著①此身,
立根原在破岩中。 不同桃李混②芳尘③
千磨万击还坚劲, 忽然一夜清香发,
任尔东西南北风。 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释】①著:放进,置入。②混:混杂。③芳尘:香尘。
1.【了解生长环境】竹子的生长环境是 ,白梅的生长环境是 。(从诗中找关键词作答)(1分)
2.【分析古诗内容】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咬定”一词将竹子拟人化,写出竹子的目标非常明确。
B.《白梅》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白梅傲慢的特点。
C.这两首诗的前两句都描写的是事物的特点,后两句都重在表现事物的品格。
3.【体会诗人志向】品读古诗,完成表格。(每空1分,共3分)
古诗 描写的事物 蕴含的品格 表现手法
《竹石》 竹子
《白梅》 白梅
4.【积累课外知识】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请写出描写松的诗句: , (每空1分,共2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
①有人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们只有去拥抱“裂痕”,让创新之光照进来,才能赢得成功和进步。
②“裂痕”常常表现为某种缺陷,而这种缺陷恰恰是创新和发展的机遇。相传宋代有一位制瓷艺人,他开窑时发现瓷器的釉面竟全裂开了。看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他突然灵机一动,将刚泡好的一杯浓茶泼到瓷器上,裂纹随即变成了茶色线条。这些线条如同被击碎了的冰面,在瓷器上形成了看似随意层叠的裂痕,故被称为“冰裂纹”。冰裂纹原是瓷器烧制中出现的缺陷,但却造就了一种难得的、独特的艺术之美。
③“中国天眼”在建设过程中,曾遇到过一次近乎灾难性的风险——索网的疲劳问题。“中国天眼”的索网要具备高强度的抗拉性和高耐力的使用寿命。研究团队先后从知名企业购买了十余根钢索进行疲劳实验,结果全部以失败告终,没有一例能满足“中国天眼”的使用要求。面对这一“裂痕”,总工程师南仁东号召大家大胆提出新方案,勇于探索。两年间,他们摸爬滚打,经历了近百次失败,最终自行研制出了满足“中国天眼”要求的钢索。可见,面对“裂痕”,就是要敢闯敢试,勇于创新。
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中国杂交水稻的研发,使中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不仅为国家解决了温饱问题,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建设者的不断创新下,中国高铁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从高铁技术输入国到输出国再到高铁技术标准制定国的完美转身,迅速成长为世界高铁第一强国……我们瞄准“裂痕”,从弱到强,从无到有,用创新之光点亮强国之路。
⑤成功不等于成熟,完成不等于完美,“美好”永无止境。“裂痕”既能映照缺憾和不足,同时更能孕育希望和机遇。一次次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一次次在新起点上超越自己,我们前行的道路自会越走越宽广。
1.短文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3分)
2.本文的结构是(总分 总分总 分总)(用“ ”画出)。围绕观点,第②、③段中的事例都是按照相同的顺序写的:先写 ,再写 。(每空1分,共3分)
3.判断下面说法的对( )错(×)。(每题1分,共3分)
(1)题目中的“裂痕”指代事物的缺憾和不足。( )
(2)第③段中的“摸爬滚打”是指“中国天眼”研究团队的科学家们工作十分忙乱。( )
(3)第④段中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了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
4.结合短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画“ ”句子的理解。(3分)
四、表达与交流。(任选一题进行习作)(30分)
1.经历不同,我们的情感体验也会不同。比如,成功令你欣喜若狂,失败令你沮丧万分,得到帮助令你心怀感激,做错事情令你追悔莫及……请以“这件事,令我 ”为题进行习作。把题目补充完整;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情,采用恰当的方法表达出真情实感。450字左右。(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
2.〔时事热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为了宣传地方特色传统文化,2025年“文化进万家——视频记录家乡民俗”活动正式启动。想一想你的家乡有哪些民俗,并把你家乡的一种民俗或者你参加过的民俗活动的经历介绍给大家。注意将重点部分写清楚,详略要得当。题目自拟。450字左右。(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
期末综合过关验收卷(一)
一、听力材料:
茶和天下兴
4月23日,“茶和天下兴”系列展示活动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揭幕。茶,体现了中国人的“正、清、和、雅”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本次活动以茶为媒,融入生态理念、健康知识、和美目标,生动展示了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文化底蕴,积极探寻着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历久弥新的当代表达。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以及全世界中国茶最大集散地,广州在茶叶贸易的历史文化版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次活动,市民可参与“茶的打开方式”体验课,在绿竹草木间尽赏中国茶。如绿茶中的苏州碧螺春,红茶中的福建坦洋工夫茶,黑茶中的四川雅安南路边茶、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青茶中的潮州乌龙茶等。
本次活动内容涉及广泛,包括茶种类知识普及、茶艺展示、品茶要点讲解、茶道趣谈等,目的是让现场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茶文化,在茶事体验活动中识茶识己,感知万物。此外,“茶事进行时”沙龙、“茶的美好生活”雅集、“茶说中国好”讲座等精彩活动,以不同形式让大家一同识茶事、品茶香,探索先辈的智慧,知世界,和天下。
未来,广州市文化馆还将继续推出“影响世界的中国非遗”系列主题活动,打造一个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的企新平台。将文化注入生活,以生活孕育文化,让那些熠熠闪光的文化符号在广州这座迷人的城市中得到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1.正 雅
2.(1) (2)× (3)×
3. ACDF
二、1.(1)五湖四海 领域 寄托 浪漫不可思议
(2)D (3)D
(4)示例医生的责任和担当里 奥运健儿的拼搏和奋斗里
2. C
3. B
4. C
5. D 6. B
7. D
8.示例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非常舒服;花坛里的花草仰着小脑袋,笑盈盈地和我们打招呼;树上的蝉一声长一声短地演奏着美妙的乐曲。
9.锺子期 高山流水 不及汪伦送我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 千万和春住
西出阳关无故人 苟日新 又日新
忠言逆耳利于行
10.(1)D
(2)我没有材料做筛子,也不知道怎样纺织。从船上搬下来的物品中有几块棉布和薄纱围巾,可以用来做成小筛子。
(3)示例正方 阅读外国作品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还能帮助我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审美体验。同时,这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因此,在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同时,阅读外国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一)
1.破岩中 冰雪林中
2. B
3.
4.示例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二)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
1.我们只有去拥抱“裂痕”,让创新之光照进来,才能赢得成功和进步。制瓷艺人在釉面裂开的瓷器上泼上茶,造就了瓷器难得的、独特的艺术之美
南仁东带领团队攻克“中国天眼”索网的疲劳难题
2.总分总 出现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
3.(1)
(2)×
(3)
4.示例“裂痕”指的是事物存在的缺憾和不足,而在缺憾和不足之中,往往蕴藏着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如文中那位制瓷艺人,面对烧出来的瓷器釉面全裂开的问题,他灵机一动,造就了“冰裂纹”,将缺憾转换为独特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