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过关验收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过关验收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9 19: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过关验收卷(二)
建议用时:90分钟 满分:100分+卷面分5分 得分:
☆六年中,我们不断汲取知识,为追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看拼音写词语,回顾追梦路上的成长点滴。(每字0.5分,共6分)
màn cháng( )的六年时光zhǎ yǎn( )就过去了。我忘不了míng mèi( )的蓝天下和同学们外出研学的场景,忘不了biàn lùn( )会上同学们精彩的表现,忘不了获奖时同学们zhù hè( )的话语……这一切都将shēn cáng( )在我心中,成为一生的美好回忆。
2.通过迁移运用,我们在理解重点字意思方面获得显著进步。下面每组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与之俱学 声泪俱下 B.及其日中如探汤 赴汤蹈火
C.博学多通 四通八达 D.为是其智弗若与 自愧弗如
3.通过积累,我们从了解习俗的寓意中获得文化知识。下面习俗的寓意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平平安安
B.过年的时候守岁:寓意辞旧岁迎新年
C.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幸福团圆
D.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4.通过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我们的表达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下面句子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他把脚一跺,大地也跟着抖了三抖。
B.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C.中午放学,我饿得前胸贴着后背,急急忙忙地往家赶。
D.还没等妈妈说完,乐乐就像小马驹一样跑远了。
5.通过总结阅读与写作的方法,我们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技巧。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读名著时,我们评价人物的角度不能太单一。
B.为了使文章中心突出,我们要把每个内容都写得很详细。
C.写梗概时,我们要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用叙述性语言概括主要章节的内容。
D.写文章时,我们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中,在叙述中自然流露出情感。
6.通过积累诗词名句,我们的文化底蕴变得更加深厚。填一填。(每空1分,共10分)
(1)【勤学趁年少】我们懂得了学习要趁早行动,《长歌行》中劝勉我们:“ ,老大徒伤悲!”我们还懂得了学习要下苦功夫,因为“读书须用意, ”。
(2)【志当存高远】我们中的有些人,梦想保卫边疆,看“ ,燕山月似钩”的壮阔美景;有些人坚守本心,牢记“粉骨碎身浑不怕, ”的坚定誓言;还有些人豁达乐观,到年老时,还会持“谁道人生无再少 ! ”的积极态度。
(3)【只解春滋味】我们了解到春是低调的奉献者,正如杜甫赞叹的那样:“随风潜入夜, 。”我们感受到春是天然的装扮师,正如韩愈在诗中所说:“ ,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发现春还是调皮的旅行者,正如黄庭坚所说:“春无踪迹谁知 。百啭无人能解, 。”
☆六年中,我们积极参加丰富的校园活动,锻炼各种能力,为追梦之路增添无限动力。
7.结合丰富的校园活动,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
(1)〔生活情境〕【运动会风采】运动会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精彩。小语在跳绳比赛中勇夺第一,小文和小美在两人三足比赛中 ,小妙在乒乓球比赛中 ,小奇在铅球比赛中 。(填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每空1分,共3分)
(2)【联欢会发言】联欢会上,小语代表班级进行毕业发言。请认真检查小语的发言稿,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1个错别字,1处错标点,2处语病)(4分)
又是一年毕业季,学校以《我的童年不散场》为主题,开展“忆母校、念师恩、话友情、展未来”等活动,为我们的小学生崖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以合唱、舞蹈、诗歌朗诵等形式,畅想未来,回忆过去,感恩师长,感恩母校。
(3)【写毕业赠言】同学们纷纷给老师送上毕业赠言。我给老师的毕业赠言是 (2分)
☆六年中,我们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还从阅读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智慧,文字为我们的追梦之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力量。
(一)(10分)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 ”具以东渡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③可知。”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洛下:洛阳方面,当时洛阳被攻占了。②东渡:晋王朝东迁。③居然:不费力。
8.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何:为什么。 B. 汝:你。 C.失色:悲痛,害怕。
9.翻译文中画“ ”的句子。(2分)
10.对于同一个问题,明帝两次回答的答案及理由是什么 根据文言文填表。(用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答案 理由
第一次回答
第二次回答
11.明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请结合文言文内容说一说。(2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分)
材料一:近些年来,传承与发扬书法文化正逐步成为社会共识。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书法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书法,学习书法,书法爱好者数量逐年递增。
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的修炼、精神的陶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书法教育的开展不仅是培养中小学生基本书写技能、提升书法艺术鉴赏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材料二:
材料三:俗话说“字如其人”,能把字写得端正、整洁的学生大都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因此,我们要通过书法教学来磨炼学生的意志,使之形成严谨踏实、守纪耐心的性格品质。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进行硬笔或软笔的书法训练,让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思考、用心描画,使学生形成有恒心、有耐心的品性,树立严谨的自学意识。
12.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传承与发扬书法文化正逐步成为社会共识的原因。(3分)
13.从材料二的图一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书写的汉字的态度是 ;从图二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进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其次是 。(每空1分,共3分)
14.下面说法与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开展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B.把字写得端正、整洁的学生肯定都有认真的学习态度。
C.书法教学不仅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也有积极的影响。
15.请针对学生书写不规范现象,为学校提两条合理建议。(4分)
(三)〔(15分)
①在安徽合肥,有这样一条路,路不长,路牌上仅有三个字——延乔路。每当有人轻轻念出这路名,便能掀开历史厚重的幕布,再回到那个革命年代。
②1927年7月4日深夜,铁镣叮当的长巷,阴森幽暗的牢房。一个革命者被押赴刑场。他身着短衣,皮肤黝黑,拖着沉重的脚镣,浑身血污。在此之前,他经历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他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严守机密,宁死不肯透露一个字。敌人从他口中得不到任何秘密,便决定将他押赴刑场。
③那晚,龙华刑场的月亮异常清冷。面对敌人的屠刀,年轻的面庞满是坚毅。刽子手喝令他跪下,他巍然屹立,毫不理会,目光中透露着藐视。几个执行士兵强行将他按下去。但是执行士兵们刚一松手,他就一跃而起,昂然挺立,并高声道:“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那声音刺破至暗的黑夜,响彻天际。最后,刽子手们恼羞成怒,一拥而上,再次将他强按在地。而他,依旧挺直脊梁,高昂头颅,以不屈的姿态面对敌人的屠刀。
④他叫陈延年,陈独秀长子。那时,他才29岁。
锤炼意志
⑤陈延年从小就聪敏好学。1915年,17岁的陈延年带着弟弟陈乔年,辞别母亲,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求学。一日,上海北风大作,异常寒冷,一个衣着单薄的年轻人在街头徘徊。路过的好心人看着实在于心不忍,请他到自己的寓所穿衣,却被年轻人婉言谢绝了。没人想到,这个年轻人,就是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原来,兄弟两人来到上海后,不愿像纨绔子弟一样依赖家庭,决意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这样的环境下,两人却从没落下学习,双双考入了大学。
⑥1924年的广州,身在社会底层的车夫们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在万福路、大南路车夫们聚集的地方,多了一个奇怪的人。这人特别喜欢和车夫们交朋友,拉家常。他总是虚心地请教拉车要领,没多久就像一个老练的黄包车夫。
⑦最奇怪的是他“人傻钱多”。谁家工人生病或者有事不能出车,他就会主动帮忙,拉车挣的工钱全部交给工人。渐渐地,大家都喜欢他,有什么问题都告诉他。而他也经常给工人们“出招”,教车夫们用集体的力量对付黑社会人物的敲诈勒索,学会团结斗争。工友们一定想不到,他就是刚被任命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驻粤特派员的陈延年。
短文写了陈延年人生路上的三个事件。请你照样子,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另外两个,依次填在相应段前的横线上。(2分)
17.对文中两处画“ ”句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渲染了当时可怖的氛围。
B.烘托了陈延年坚毅冷静的内心。
C.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D.给人一种清冷寂寥的美感。
18.在这三个事件中,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你认为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分)
19.语文要求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一些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请选择一种方法,体会陈延年这一人物形象。(4分)
A.借助典型事例,体会人物形象。
B.关注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C.通过描写周围的人,间接体会人物特点。
我借助方法 (填序号),对陈延年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中感受到 。
20.下面两个短文结尾中,你更喜欢哪一个 请说明理由。(3分)
A.现在的延乔路虽然不长,但两旁有住宅,有小学,有万家灯火,有和平安居。这条路的尽头通向繁华大道。
B.少年有志,一身正气,让无数人前仆后继,成为像他一样有血性的人。他用鲜血踏出一条为党为民的道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21.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延乔路,请为这条路写一条宣传语。(1分)
☆六年中,我们不断提升写作能力,为实现梦想搭建了稳固的阶梯。
22.用心表达,展现最美风景。(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30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哼唱着《送别》,我们即将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在这六年的追梦旅程中,一定有许多难忘的风景留在了你的记忆中。也许是校园里那些美丽的景色,也许是老师亲切的关怀,也许是与同学们一起奋斗的日子……请以“记忆中的那道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
要求: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具体,展示那道风景如何在你的追梦路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表达出真情实感。
期末综合过关验收卷(二)
1.漫长 眨眼 明媚 辩论 祝贺 深藏
2. C
3. A 4. D
5. B
6.(1)少壮不努力 一字值千金
(2)大漠沙如雪 要留清白在人间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3)润物细无声 天街小雨润如酥
除非问取黄鹂 因风飞过蔷薇
7.(1)示例摘得桂冠 喜获金牌 拔得头筹
(3)示例敬爱的老师,谢谢您六年来对我的悉心教导。我会谨记您的教诲,继续在学业上一往无前,同时也祝您“桃李满天下”!
(一)
【译文】晋明帝(司马绍)只有几岁时,坐在晋元帝(司马睿)的膝盖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他听后流下了泪。明帝问:“您为什么哭 ”元帝就把晋王朝东迁的事详细地告诉了他。元帝就问明帝:“你觉得长安和太阳哪个远 ”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有听说有人从太阳那里来,这不费力就可以知道。”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这件事告诉了群臣,并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变了脸色,说:“你为什么跟昨天说的不一样呢 ”明帝回答说:“现在抬头就能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
8. C
9.你为什么跟昨天说的不一样呢
10.
答案 理由
第一次回答 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
第二次回答 日近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11.当有人从长安来时,明帝通过比较长安和太阳的远近,说明长安近,太阳远;而到了第二天,当从长安来的人不在时,明帝却说长安远,太阳近。眼前比对的事物不一样,远近也不一样。可见明帝是一个反应迅速、聪明机智的孩子。
(二)
12.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书法,学习书法。
13.不满意 没有课时或难以安排上课时间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14. B
15.示例①切实落实学校书法课的开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上书法课,有能胜任的老师教书法;②开展有关书法的趣味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练习书法的兴趣。
(三)
16.示例视死如归 乐于助人
17. D
18.在这三个事件中,作者详写了第一件事,略写了第二、三件事。这样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个性更加鲜明,能激发人们对陈延年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19.示例 B 陈延年牺牲时大无畏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0.示例我更喜欢A。这样写既首尾呼应,又能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的牺牲换来的,起到突出中心、升华主旨的作用,让人们对陈延年这一人物形象充满崇敬之情。
21.示例延乔路短,繁华路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