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半期考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半期考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9 22:1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岩市一级校联盟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联考
高二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藏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藏北高原中部和西部、阿里高原西部等地区。下图为西藏地区 1990—2020年 土地沙化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1—3题。
1. 1990—2020年西藏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变化表明,西藏地区
A. 土地沙化面积持续扩大,但增速减缓
B. 土地沙化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尚未完全遏制
C. 土地沙化问题已彻底解决,生态恢复良好
D. 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土地沙化面积大幅减少
2. 西藏地区土地沙化严重,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气温年较差大,风化作用强,地表碎屑物多 ②高原风力强劲,地表物质易被搬运
③气候高寒,植被稀少,地表裸露面积大 ④暴雨冲刷能力强,泥沙堆积易干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西藏地区土地沙化主要集中区治理难度大,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A. 自然条件恶劣,表土易流失 B. 人类活动强,土地沙化面积大
C. 酷热干燥,植被难存活 D. 交通闭塞,监测难度大
有序度表示子系统在整体系统发展中的协调水平(数值越大表示协调能力越强)。各子系统有序度高, 能促使整体系统健康稳定发展。下图示意黄河流域 2014—2023年淡水、能源、粮食子系统有序度演变过程。 据此完成 4—6题。
4. 未来制约该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能源消费结构单一 B. 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
C. 粮食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大 D.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5. 粮食子系统有序度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是
A.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B. 粮食种植面积扩大 C.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D. 农村劳动力增加 6. 2014—2023年该流域能源有序度的变化说明
①清洁能源占比提高 ②能源消费总量减少
③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④能源对外依存度下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个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 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双核结构城市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如广州—深圳、北京—天津, 其产业之间具有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下图为双核结构示意图和杭州—宁波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 完成 7—9题。
7. 杭州—宁波双核结构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主要是因为
A. 产业互补性好,经济实力强 B. 科技创新能力突出 C. 交通网络发达,物流效率高 D. 政策支持力度大
8. 杭州—宁波双核结构城市的形成对区域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 加剧城市间竞争 B.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C. 导致产业结构趋同 D. 削弱中心城市功能 9. 推动双核结构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A. 促进资源向中心城市集聚 B. 构建同质化产业竞争机制
C.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D. 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
宜宾市地处四川省南部,近年来产业结构不断变化。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宜宾市形成轻纺、食品、化 工和建材等特色产业;2000年后,饮料制造、化学原料、煤电、塑料制品和化纤纺织成为宜宾市五大主导 产业;2017年,智能终端产业起步。近年来,宜宾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上游锂矿石、磷酸铁等 产业,中游正负极材料、锂电池隔膜等产业,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下图 为宜宾市产业结构及产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10-12题。
10. 1990-2020年宜宾市
A. 第一产业占比不断上升 B. 第二产业产值先降后升 C. 第三产业占比始终最大 D. 三大产业的产值均上升 11. 宜宾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表现是
①技术含量提高 ②产品附加值提高 ③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④劳动力数量需求增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 宜宾市建设锂电池全产业链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自然资源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B. 扩大就业规模,缓解劳动力过剩
C. 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区域竞争力 D.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是指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绿色植被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有机碳的总 量。徐州开采煤炭资源在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徐州陆续关闭了部分煤矿,
并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土地填充和修复再利用,成为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下图为徐州 某矿区 2005-2020年 GPP统计图。据此完成 13-14题。
13. 该矿区开始关闭大量煤矿,并进行生态修复的年份最可能是
A. 2007年 B. 2011年 C. 2015年 D. 2020年
14. 该矿区提高采煤塌陷区GPP的合理措施是
A. 恢复植被,建设生态公园 B. 开发房地产,建设住宅区
C. 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制造业 D. 修建道路,改善交通条件
主流位置迁徙不定的河道称为游荡型河道,其成因与两岸土质、径流量、含沙量有关,游荡指数可用
于评价河流游荡程度,指数愈大,游荡特性愈强。黄河下游孟津至利津河段为游荡型河道,随着小浪底水 库的投入运行,黄河下游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床冲淤特性变化显著。读图,完成 15—16题。
15. 据上示左图判断,小浪底水库运行后
A. 运行初期,黄河下游来水量增加,来沙量降低
B. 2018—2020年受流域内地下水增加的影响,来水量增大 C. 由于大量泥沙被水库拦截,水库上游年均输沙量减小
D. 黄河下游河道河床由淤积转为以冲刷为主
16.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初期(2003—2006年),该河段游荡指数变化的原因是
①下泄水量增加,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 ②泥沙供应减少,河道趋于稳定
③以侧蚀为主,河床由窄深变为趋于宽浅 ④以下切为主,河床由窄深变为趋于宽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 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是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带。由于环 境污染、用地紧张等原因,长三角将大量的传统制造业向长江中上游转移,来实现本地区的产业升级。下 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材料二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高程已由原
来的 162米加高至 176. 6米。 ·
( 1)简析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4分)
(2)简述长三角城市群传统制造业转移给成渝城市群带来的影响。(6分)
(3)为提高成渝城市群的区域竞争力提出合理建议。(6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图们江位于我国东北,是中、俄、朝三国界河。该流域的森林植被曾被大量砍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 程中,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河流径流量随之发生了变化。2024年 5月俄罗斯总统到访中国,在打 通图们江出海口问题上,中俄双方取得突破性进展,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如 图)。
( 1)分析图们江流域森林植被恢复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4分)
(2)据图文信息,评价珲春市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条件。(6分)
(3)图们江作为中、俄、朝三国的界河,请从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跨境污染控制等方面探讨如何 通过国际合作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6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前进的风沙流受阻挡聚积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形成高度不等的凸起土堆,即灌丛沙堆(如图 a)。在自 然状态下,灌丛沙堆的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处农牧交错带的河套地区(如图 b)生态环境脆弱,灌丛 沙堆广布。利用遥感技术观测到研究点附近地区近十年来灌丛沙堆显著减少,且灌丛沙堆消失后形成了较 为平整的土地。走访得知,当地农民每年会引黄河水灌溉淋盐压碱,并将灌丛沙堆里的沙子掺杂在土壤中, 以此来改良土壤质地和成分。
( 1)说明当地农民将灌丛沙堆里的沙子掺杂在土壤中改良土壤的合理性。(6分)
(2)分析运用遥感技术观测到的灌丛沙堆显著减少的可能人为原因。(6分)
( 3)结合材料,推测灌丛沙堆消失后形成的平整土地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8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A B C B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A D B A D A
二、综合题
17.( 1)增大水库容量,保障南水北调水量的稳定;增加落差,自流调水,减少能源消耗。(4分)
(2)有利于成渝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成渝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有利 于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人;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资 源消耗增加等问题,需加强环境保护措施。(6分)
(3)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引入先进知识和技术,提高本土创新能力;调整产 业结构,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塑造知名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6分)
18.( 1)森林植被恢复有助于增强水源涵养功能,调节地表径流,减少径流波动;植被通过拦截降水,减 缓水流速度,促进水分下渗,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稳定河流径流量。(4分)
(2)有利条件:有贸易口岸;有政策支持;有铁路、公路通往邻国。
不利条件:缺乏直接出海口,限制了与其他国家的海运联系;距离主要商品供应地和消费市场较远,服务范 围有限。(有利条件答对 2点得 4分,不利条件答对 1点得2分,共6分)
(3)建立跨国水资源管理机构,制定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标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三国可以共同 开展生态修复项目,保护生物多样性;跨境污染控制则需要建立联合监测机制,及时共享数据,共同应对污染事件,确保流域环境的整体健康。(6分)
19.( 1)增大土壤孔隙,减轻土壤盐渍化(2分);使土质疏松,有利于改善盐碱土硬化板结(2分);灌丛 植被的枯枝落叶在灌丛沙堆表面长期积累,会使沙子挟带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2分)。(每点2分,共 6 分)
(2)当地农民引黄河水灌溉淋盐压碱,需大量平整土地,灌丛沙堆被铲平;农民为改良土壤质地和成分, 将灌丛沙堆里的沙子掺杂在土壤中,导致灌丛沙堆被取用;可能存在过度樵采灌丛的现象,使灌丛数量减少, 风沙流受灌丛阻挡减弱,新的灌丛沙堆难以形成。(6分)
(3)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地表粗糙度降低,风蚀加剧,导致土地沙化;土壤结构被破坏,肥力下降, 影响植被恢复;局部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任答 2点得 4分)
治理措施:种植防风固沙植物,恢复地表粗糙度;实施轮作和休耕制度,保护土壤肥力;加强生态监测,科 学规划土地利用。(任答 2点得 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