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同步微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历史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同步微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9 21:18:11

文档简介

八下历史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微卷
姓名: 自定义学号4位:
一、判断题
1. (2分)我国目前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青海、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T F
2. (2分)某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搜集了两幅对联:“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这里的“自治”是指民族平等制度。
T F
二、单选题
3. (2分)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大会,其中少数民族代表有438位,全国
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一现象充分表明 A B C D
A.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B. 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C. 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 D. 人民可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4. (2分)2024年是浙江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第十四年。十四年里,浙江4000多名干部人才奔赴西北边陲,150余亿元援疆资
金注入戈壁绿洲。浙江行动旨在
①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②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③巩固互助的民族关系 ④落实“一国两制”方针 A B C D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 (2分) 国家投入巨资对拉萨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等文物古迹进行维修。其中仅在1989-1994年对布
达拉宫的维修,就投入资金5500万元。这说明了 A B C D
A. 我国各族人民一律平等 B. 我国公民有了宗教信仰的自由
C. 国家保护自然旅游资源 D. 国家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6. (2分)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为这一大好局面提供有力保障的我
国一项基本制度是 A B C D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一国两制”
7. (2分)分析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国家扶持少数民族资金统计表(部分) A B C D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扶持资金(一亿元) 1.12 6.42 6.73 10.26
A. 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 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 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
8. (2分)1952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农业总产值为46.5亿元,到2014年,增长到1352.3亿元。“增长”的原因有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 A B C D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三、材料解析题
9. (10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保障】
1/2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
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 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 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
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
法》
(1)上述法律共同保障了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确立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制度推进】
(2)读下图,分别写出我国最早建立的自治区和唯一既沿海又沿边(边疆)的自治区。(写序号即可)
【共同发展】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份 GDP/亿元 人均GDP/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人均寿命 /岁
1951 1.29 114 56 35.5
2022 2132.64 58438 26675 71.1
资料链接:
(3)依据表格归纳西藏解放以来的发展变化,并依据资料链接分析西藏取得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

2/2八下历史第12课民族大团结微卷
【答案】
1. 错误 2. 错误 3. A 4. B 5. D 6. A 7. B
8. C
9.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统一领导。( 2)①。⑤。( 3)变化:西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西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均寿命也大幅提高。原因:1959年,党和政府在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国家通过派出人员等方式加强西藏地区的经济建设;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加强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1页,共1页